咪达唑仑、枸橼酸舒芬太尼静脉基础麻醉应用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2-03-26张海清孙建新陈亚宽邵红孔晓红
张海清 孙建新 陈亚宽 邵红 孔晓红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是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诊治的常用手段,以往在检查中采用常规局部麻醉,然而患者在接受检查前不安、焦虑以及紧张等情绪状态较严重,这使得患者的配合度低,在实际检查过程中由于支气管镜对于患者声门以及气道黏膜产生一定的刺激,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如常见的心律失常、缺氧以及血压升高等。而采用无痛支气管镜技术,在检查中配合局部麻醉、静脉镇静以及镇痛等手段更有利于提升整体麻醉质量并取得患者的合作[1-3]。咪达唑仑在手术麻醉诱导和术中维持中均具有广泛应用,且更有利于稳定患者的循环系统。以下将分析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给予患者咪达唑仑+枸橼酸舒芬太尼静脉基础麻醉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9 年4 月~2020 年10 月本院接诊的120 例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镇静组及无痛组,每组40 例。无痛组:男21 例,女19 例;年龄20~73 岁,平均年龄(42.5±10.2)岁;体质量43.6~85.2 kg,平均体质量(62.6±7.6)kg;肺炎9 例,肺部阴影11 例,支气管扩张12 例,肺不张6 例,肺结核2 例。对照组:男20 例,女20 例;年龄20~72 岁,平均年龄(42.4±10.3)岁;体质量43.4~85.5 kg,平均体质量(62.5±7.7)kg;肺炎10 例,肺部阴影10 例,支气管扩张11 例,肺不张6 例,肺结核3 例。镇静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21~72 岁,平均年龄(42.5±10.2)岁;体质量43.2~85.7 kg,平均体质量(62.6±7.7)kg;肺炎11 例,肺部阴影10 例,支气管扩张10 例,肺不张7 例,肺结核2 例。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即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前给予2%盐酸利多卡因进行鼻腔与咽喉部雾化吸入表面麻醉,共计4 次。镇静组给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咪达唑仑0.02~0.04 mg/kg,其中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同对照组。无痛组给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咪达唑仑0.02~0.04 mg/kg+枸橼酸舒芬太尼 0.1 μg/kg,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同对照组。三组患者均于给药后2 min 开始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操作,均由同一名技术熟练的医师进行常规支气管检查。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支气管镜检查反应性评分 即<10 分轻度、10~20 分中度、>20 分重度,其中包含咳嗽(0~5 分)、体动(0~5 分)、心率(0~5 分)、血压(0~5 分)、血氧饱和度(0~5 分)。
1.3.2 警觉镇静评分 以警觉镇静评分对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进行评价,评分0~5 分,得分越低即镇静镇痛效果越好。
1.3.3 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 包括不良记忆、呛咳、体动、恶心呕吐等。
1.3.4 麻醉满意度 气管镜检查后对患者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①支气管镜检查后感觉不适程度,即难以忍受、明显不适、轻微不适、完全无不适;②术后遗忘程度调查包括完全遗忘、部分遗忘、完全记得;③是否愿意再做支气管镜检查等。总分为0~ 100 分,其中≥90 分非常满意、80~89 分满意、<80 分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支气管镜检查反应性、警觉镇静评分对比 检查开始5、10 min,无痛组的支气管镜检查反应性评分及警觉镇静评分均显著低于镇静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支气管镜检查反应性、警觉镇静评分对比(,分)
表1 三组支气管镜检查反应性、警觉镇静评分对比(,分)
注:与镇静组对比,aP<0.05;与对照组对比,bP<0.05
2.2 三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无痛组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镇静组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0%。无痛组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镇静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3 三组麻醉满意度对比 无痛组的麻醉总满意度为100.00%,镇静组的麻醉总满意度为87.50%,对照组的麻醉总满意度为85.00%。无痛组的麻醉总满意度高于镇静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表3。
表3 三组麻醉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是对于诸多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诊断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明确患者的病情状况并更好的给予治疗[4,5]。对于接受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以往多给予盐酸利多卡因进行常规表面麻醉,从而改善患者的疼痛度,提升其配合度,然而该常规表面麻醉方式获得的麻醉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进行内镜通过操作时患者的咽喉受到刺激,容易产生强烈憋气、应激性呛咳甚至恶心呕吐等诸多不适反应[6-8]。特别是在操作期间所产生的一系列应激性刺激导致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指标产生剧烈波动,例如心率加快、血压上升等,这使得患者检查过程中的配合较为困难,甚至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伤害性刺激。在该检查过程中部分患者还可能遗留不良记忆,对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产生恐惧心理,影响后续的检查和治疗工作,因此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采用充分且确切的麻醉是顺利完成检查的重要环节[9,10]。伴随着近年来临床麻醉技术的发展,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在临床中也获得了广泛应用,并且更受患者的青睐和认可,能够避免应用传统麻醉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给患者造成的生理以及心理层面上的巨大不适感,有利于确保检查操作的平稳顺利完成。
枸橼酸舒芬太尼是常用的麻醉药物,在给药后能够对大脑内中枢神经系统局部阿片受体产生良好的介导作用,进而可对神经冲动传递发挥良好的选择性抑制功能,有助于迅速解除机体存在的疼痛性刺激反应,并改善患者心理行为反射,该药物的镇痛效果理想以及起效迅速,能够确保检查过程中心血管系统功能维持良好的稳定性[11,12]。
综上所述,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通过给予患者咪达唑仑+枸橼酸舒芬太尼静脉基础麻醉,可有效维持患者检查过程中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并降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且患者的满意度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