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22-03-26林静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高校教学创新人才

林静

摘要:高校是为社会提供人才的“发动机”。在开展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我国各大高校探索新型的培养模式,并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仍旧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在本文论述中,笔者主要从我国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就、意义、原则和策略四个角度论述此部分内容,在真正为人才培养提供借鉴性策略,促进我国高校产学研协同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提升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水平。

关键词:高校教学;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

通过从产学研角度开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在一方面可以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要素推动转变为创新驱动转变,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发挥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三者的合力,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制,推动高校教学能力提升创造条件。在本文论述中,笔者注重从如下四方面进行此部分内容的论述:

一、我国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就

(一)构建多种形式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校开始探索出多种形式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比如政校行政模式、政校行企模式、“两部一省”产学研合作模式等等,构建了更为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推动经济创新性发展。

(二)企业产学研主体地位得到上升

企业在研发方面的主体的位地位得到上升,即企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机制培养过程中提供了物质基础以及相应的设备条件,真正让更多的高校融入具有实践性的产学研协同机制中,推动了我国高校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也进一步激发了科研人员的探索热情,并促进了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

(三)产学研研究中心初具规模

我国已经陆续建立了一批产学研协同創新机制,比如早在2013年国家首批建立了14个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中心,比如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等,其中的研究内容分别涉及了区域、行业、前沿、文化等多个领域。

二、我国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大背景下,高校学生有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他们可以在企业中进行实习,促进个人实践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针对性的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真正反思个人在实践中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促进个人综合实践水平的增强。通过构建产学研协同机制,学生可以获得一个很好的实验平台,并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个人学习方向以及学习能力的调整,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

(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众所周知,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不仅包括课本上的知识专业知识,而且还包括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实行,高校学生可以真正融入企业的生产中,与专业人员进行沟通,掌握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促进学生企业文化的理解,促进他们正确价值观的构建,让他们树立更为积极的工作态度以及职业素养,真正达到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我国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原则

(一)经费支持

在进行产学研创新平台的构建过程中,高校需要结合平台构建的不同阶段,向政府争取不同程度的经费支持。在前期,由于平台的基础较为薄弱,且与企业的联系尚未建立,为此,高校可以向政府争取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同时借助政府提供的各种手段,比如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搭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联系点,为高校创新平台的构建提供更多的支持。随着创新性平台实力的逐渐增强,高校可以适当减少向政府的资金援助数量,并开始让创新性平台进行自负盈亏的,真正增强创新性平台在市场中的生存能力。

(二)实行淘汰制

在进行产学研创新性平台的构建过程中,高校可以采用淘汰制,优化产学研创新平台,并针对一些人员冗杂,管理不善,设备闲置的创新性平台予以相应的取缔,真正让优质的资金、设备投入到创新性平台构建中,提升创新性平台的资金力、设备利用效率,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三)加强产学研平台构建与人才培养的联系

因为企业类型以及学校学生专业的不同,多以高校在进行产学研平台构建以及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上述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实际状况,灵活进行产学研人才培养的制度执行,真正提升本校人才的专业水平,将本校人才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

(四)增强参与企业类型的多样性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过程中,中小型企业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为了让产学研平台更具有综合性和多元性,高校可以借助国家相关政策以及本校的优势,吸引一些中小型企业,即让中小型企业参与到创新性平台的构建中,构建多种形式的创新平台形式,比如以合作项目推广、学生实践、产品推广、会员合作等多种形式,让中小企业参与到产学研创新平台的构建中,真正增强此平台的活力,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更为立体的条件。

四、我国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为培养产学研人才创造平台

在为培养产学研人才创设平台的过程中,高校需注重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注重从教学管理体系、教师评价制度、产学研的人才发展机制三个角度入手。

在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高校需要贯彻教学研相统一的理念,在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的同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研体制,让学生融入其中,锻炼他们攻坚克难的能力,真正探索出培养产学研新型人才的制度。与此同时,为了提升产学研人才的招收范围,高校需要完善学籍管理制度,尽可能放宽学习环境,即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产学研平台中。此外,高校可以设立弹性的学分制和学制,能够真正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发展,进行相应的知识学习。值得补充的是,高校应注重构建多样化的学生评价体系,既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又需重视过程性评价以及定性评价,尤其是注重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入手,进行相应的评价,让学生真正通过产学研平台,改正个人的存在的问题,真正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提升。

高校可以加强教师评价制度建设,为产学研平台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师资力量,注重从三个方面入手:教师的研究成果质量与数量、教师培养学生的质量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三个角度入手,构建更为立体的教师评价制度,使教师在产学研平台中重视创新性人才培养,并从多个角度提升个人综合教学能力,为产学研平台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高校在完善产学研平台的人才发展机制中,可以从两条道路入手:第1条道路,学术道路。高校可以让优质的教师以及学生从事专业性的科学研究、学术研究。第2条道路,行政之路。高校可以让教师参与学校科研方面的管理。通过从这两条路入手,高校可在一定程度上,让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充分发挥个人的天赋,推动创新型人才的构建。

(二)构建新型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跨学科专业的产学研导师组

通过构建跨学科专业的产学研导师组,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为高校培养更为多元的创新性人才,提供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人格完善的师资保障。在具体的落实上,高校可以从如下几点入手:第一,制定科学的产学研目标。在具体的产学研目标设定上,高校可以从增强教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入手。第二,构建产学研实训基地。高校可以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并注重引入创新性平台,真正为人才的培养创造客观条件。第三,产学研导师组的构建。高校在产学研导师组的建设过程中,可以招聘高级技术人员,构建相应的科研团队,真正打造双导师型的培养机制,真正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供师资力量基础。通过以上三点的政策的执行,高校旨在构建跨学科专业的产学研导师组,真正打破原有的,条块分裂、资源分散的产学研导师分布状况,构建出整体化协同性的导师组,为构建产学研协同的创新人才提供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2.将产学研平台下的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落到实处

在将产学研平台下的创新性人才培养落到实处的过程中,高校可以从如下几点入手:第一,构建专业性的产学研团队。在构建专业性产学研团队的过程中,高校可以将本校副高级职称的教师以及在读优秀的研究生纳入科研队伍中。第二,设置相应的产学研平台项目。高校可以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以及本校的实际条件,设置相应的科研项目,让产学研团队参与到具体项目的探究中。在具体的实践中,高校可以借鉴如下三种阶段。第一阶段,构建利益机制阶段。第二阶段,合作关系建立阶段,其中包括学习机制、协同机制的构建。第三阶段,合作项目结束结算。在利益机制的构建过程中,合作双方(比如企业、高校)需要申报相应的产学研项目。在协同机制构建中,合作双方需要应承担在产学研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的風险,并提供相应的资金费用。在学习机制构建过程中,产学研团队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学术性探讨、科研活动,真正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真正从产学研团队中培养出创新性人才。

(三)构建良好的产学研协同人才培养环境机制

在构建良好的产学研协同人才培养环境机制过程中,高校需要加大对创新性平台的经费投入,注重引导各种资本主体,比如保险、银行等,让他们将资本投入到科研中,并建立以学校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平台,真正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为产学研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客观环境。

总而言之,高校在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方面需要重视创新人员的培养,另一方面需要争取政府的支持,进行创新型人才平台的建设,真正让高校中的高素质人才在实际的平台中展示他们的才华,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促进他们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发挥高校人才发动机的作用,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冲.产学研模式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企业创新互动机制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8).

[2]赵则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6(01).

(2020年华侨大学教育管理研究项目:华侨大学校地融合科技途径探索与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0HJY14)

猜你喜欢

高校教学创新人才
从教育的本质意义浅谈微课的作用地位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提高实验动手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MOOCs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