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十一次文代会的精神旨趣解读

2022-03-25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文代会为人民服务文艺工作者

谷 伟

(湖南广播电视台经视频道,湖南 长沙 410003;中南大学法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你们是人民的文学家、人民的艺术家......因为人民需要你们,我们就有理由欢迎你们。”[1]这是1949年毛主席在第一次文代会上的重要讲话。人民文学、人民艺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的中国,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民”一词从未如此紧密的与文艺联系在一起。2021年12月14日,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2]。回顾历史上的十一次文代会讲话报告,“人民”是高频词汇,“人民”是核心议题,“人民”是时代和历史的创造者。

一、文艺“为人民服务”的鲜明阶级属性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烈且鲜明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文艺工作者也必然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恩格斯曾在写给敏·考茨基的信中提到“文艺作品必须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在《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中,列宁也曾大声疾呼,无产阶级文艺必须“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为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

(一)服务工农兵是政治方向和政治要求

“文艺是表现人类的思想情感的,它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必然烙上或浓或淡的阶级印记”“文艺工作者一定要确定一个大的政治方向,这个大的政治方向就是为人民服务。所谓为人民服务,具体来说,就是首先为工农兵服务”[3],董必武在第一次文代会的讲话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文艺的阶级性问题,这是立足当时的时代背景,即新的人民政权由工人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组成,四大阶级的联盟是执政的基础。在随后的政治报告中,周恩来特别强调,“因为工农兵是人民的主体,必须弄清楚,不然就不可能反映出这个伟大的时代,不可能反映出创造这个伟大时代的伟大劳动人民”[4]。

掩卷回索,我们必须先做人民群众的学生,然后才有可能做人民群众的先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伴随中国革命、斗争、建设发展起来的新文艺运动,正因为坚持了这样的理念,才得到空前发展。而服务工农兵思想的源头,要追溯到1942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指出,“无论高级的初级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5]。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一大批立场鲜明的代表作,如《白毛女》《血泪仇》《白求恩》《平原上》等等,应运而生,广受欢迎。

(二)服务工农兵是社会需要和时代追求

到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这一时期,国家经历了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完成了土地改革、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保家卫国,抗美援朝。表现伟大斗争,歌颂英雄人民,成为时代追求。这一时期的文艺作品也努力从工、农、兵三方面反映蓬勃新气象。

工人阶级方面,如描绘工业建设中涌现的英雄人物的作品《在新事物的面前》《四十年的愿望》,歌颂搬运工人反封建斗争的《六号门》,讲述“五反”斗争如火如荼开展的《春华秋实》。农民阶级方面,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由、妇女思想解放追求独立等,在《龙须沟》《春风吹到诺敏河》《小二黑结婚》中都有不同程度体现,农村的新生活、新面貌、新观念,新旧社会的突出变化,都是文艺工作者泼墨的重点。军事斗争的爱国主义题材就更不用说了,小说如柳青的《铜墙铁壁》、徐光耀的《平原烈火》、电影如《南征北战》《钢铁战士》,歌曲如《歌唱祖国》《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突出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主旋律、主基调。表现抗美援朝伟大斗争的作品,如魏巍的通讯集《谁是最可爱的人》,与读者产生强烈共鸣,社会反响巨大,成为影响几代人的经典。这些作品无不歌颂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伟大的革命斗争精神,深刻反映人民文艺的阶级立场。

(三)服务工农兵是价值导向和精神需求

人民文艺的阶级性还突出表现在文艺战线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上,1960年7月20日郭沫若在第三次文联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提到:“坚持文艺工作者同工农兵群众相结合……广大文艺工作者上山下乡,深入工农群众,参加了实际斗争和劳动锻炼。文艺工作者在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过程中,或深或浅地自觉地改造了世界观和阶级情感,使精神面貌有了改变”[6]。这次会议,对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发展经验进行了深入学习总结,并将艺术方法确立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方法。这一方法,是1958年毛泽东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与文艺发展规律提出来的。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文艺理论的又一重大贡献。

谁是时代的英雄?是《林海雪原》的杨子荣,《山乡巨变》的邓秀梅,是《百炼成钢》的秦德贵,《红旗谱》中的朱老忠......一系列作品,凝聚了工人阶级、劳动人民的精神追求,突出了革命性与战斗性的价值导向。“教育者必须接受教育”成为共识,在生活实践中,在生产劳动中,深入工农群众,熟悉劳动人民,进而“摆脱由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所造成的片面性和狄隘性,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新人”[7]。

二、人民文艺与时俱进的鲜明时代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在于植根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文艺实践,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有机统一。

(一)解放思想,在实践中服务人民

众所周知的原因,第四次文代会在时隔19年后的1979年召开。这一时期,国家工作重心调整到经济建设上来,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精神文明被摆在与物质文明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次会议,总结文艺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解放文艺生产力,让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实践和认知,茅盾先生有着清醒深刻的体会,他认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必须完整、准确,要在实践中反复检验、反复体验。否则,就会逐渐地变成一个“思想僵化、头脑不清醒的人,其无产阶级世界观也将变质,最终会不能真正运用文艺这个武器来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四个现代化服务”[8]。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动态中发展,在动态中推进,不变的根和魂就在人民和实践。那么,谁来哺育文艺工作者呢?1979年10月30日,邓小平在第四次文代会上的祝词中对这一问题做了科学系统的阐释,“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9]。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成为文艺界的共识,文艺的创造力获得了极大解放,这一时期的作品多关照现实,准确及时地反映伟大的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思考、在战斗、在前进。《乔厂长上任记》就是这个时代背景下诞生的代表作。正是这一次大会,为中国文艺开启了新的发展春天。

值得一提的是,实行“双百”方针,坚持“两为”方向,在这一时期甚至被写入了宪法。1978年2月,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七八宪法,总纲第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人民文艺的时代特征以国家最高的法律形式被确定了下来。

(二)把握时代,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1996年的第六次文代会上,江泽民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努力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给人民以信心和向上的力量”[10]。这一时期,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第七次文代会上,他把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相结合,强调“充分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意义,充分认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对文艺发展的基本要求”[11]。

文艺工作者把握时代脉搏,认识时代意义,以此为契机,一大批贴近生活,反映社会问题,表达群众心声的主旋律作品脱颖而出:《至高利益》《抉择》《中国制造》等,折射时代的发展变化,回应社会的呼声;《大雪无痕》《大法官》《苍天在上》等,吸引了大量读者,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应。青年作家张宏森表露心声时就曾谈到“我无法漠视正在发生的一幕幕现实活剧,以及身边父老兄弟的欢乐与忧伤”。脱离生活的作品,不可能有感召力,脱离人民的艺术,也不可能有生命力。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坛,以张平、周梅森、关仁山、陆天明、张胜友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作家、编剧,带来令人瞩目的亮点和热点。

(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贴近群众

“一切进步文艺,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12]。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成为重大战略思想。在坚持“两为”方向、“双百”方针的基础上,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被创新性地提了出来,2011年11月22日,第九次文代会上胡锦涛同志将人民文艺的时代精神与历史责任相结合,提出“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放歌的历史责任”[13],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标准,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在“三贴近”原则的指导下,中国作协2010年起实施“作家定点深入生活”制度,农村、农场、山区、牧区、工矿企业等,成为作家定点生活体验地。由此创作了一系列优秀作品,如王昕朋的《北京户口》、布仁巴雅尔的《牧歌草原日出早》、葛水平的《匠人》、胡启明的《韶山:中国特别支部》、霍竹山的《秦直道野人》、王松的《八月槐花香》、陈铁军的《涂炭歌》、曾哲的《大迁徙》等,艺术扎根人民,百花回报沃土。

三、人民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论断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重大历史性变化,如何调整化解矛盾,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成了摆在文艺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人民文艺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新举措,将文艺“为人民服务”理念,提升调整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并由此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阐述。

(一)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2014 年10月15 日,文艺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总书记为中国文艺把脉定向,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他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14]。这也正是鲁迅先生一生所秉持的立场,他在杂文《这也是生活》中提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其中提倡的“我”,正是具有人民胸怀、人民视野的“我”。把自己作为在场者、参与者、书写者,用心用情用力,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真正的“身入”“心入”和“情入”。

(二)精准画像,人民是具体的人的集合

以人民为中心,指向性更加明确。“人民”这一概念从抽象到具象、由笼统到具体。“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集合,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都有内心的冲突和忧伤”[15],2016 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将新时代“人民”的形象描绘得更加生动、明确。从第一次文代会提出的“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到“一个一个具体人的集合”。建国之初,“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联盟”,70余年的发展进步,现如今“人民”的内涵已极大丰富拓展,“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成为“人民”一词的精准表述,为人民画像,有了更为明确的指向,文艺服务的受众地位更加突出。

(三)源头活水,在于扎根人民

以人民为中心,要从源头寻找“活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活水”在哪里?2019 年3月4日,习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16]。他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艺界社科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只要我们与人民同在,就一定能获得无穷的力量。因为值得写的东西太多了,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从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到近代反抗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再到当代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这些都为文艺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四)文化自信,提升人民幸福感

以人民为中心,要以文化自信为载体。“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2]这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17]的提法异曲同工,江山由人民共建共享,生活也必定源于人民,为了人民。2021年12月14日,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上作了重要讲话,要求人民文艺要大力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文艺创作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止于至善,方能臻于至美,“把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东西表现出来,倡导健康文化风尚,摒弃畸形审美倾向,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滋养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来”[2]。这一论断,为满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指明了方向,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紧密相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的坚实根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用文化的自觉自知、笃行实干和开放包容提升文化自信,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艺界的初心使命更加鲜明。在文艺覆盖面和文学普及率上下大力气,以人民至上为根本遵循,实现全民共建全民共享。在“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活动中,一大批感人至深的优秀作品脱颖而出:音乐影视作品《坚信爱会赢》、歌曲《大爱苍生》、故事片《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方舱直播时间”等等,非常时期非常作用,为全民战“疫”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县委书记谷文昌》《我的父亲焦裕禄》等一批现实题材作品,为服务人民群众树立导向和标杆。设立“5·23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探索“文学周”“文学公开课”等公共文学服务、文学志愿服务新样态,350余支文艺志愿者服务队吹响集结号,“送欢乐下基层”“到人民中去”“文化进万家”“文艺扶贫奔小康”“向人民汇报”等,满足人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真诚赞誉。

四、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必然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发展的历史必然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18],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深刻的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马克思主义文艺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正是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的反映。从第一次文代会发展至今,中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由封闭落后到全面对外开放,由温饱不足到全面实现小康,由积贫积弱到国家繁荣富强。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社会的阶级构成发生变化,建国之初,人民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工农兵占主体地位。改革开放后,工人阶级地位大大增强,“我国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19]。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的概念继续深化,“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变成“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203次,“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彻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民主体地位更加突出。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中写明“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

一路走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真真切切的告诉我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既是唯物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因此,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样的转变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实践发展的历史必然

“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20],恩格斯的话言犹在耳。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变革,移动计算、无线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元宇宙等概念,正在重新解构、定义新时代的生活。文艺与科技的紧密结合,更加有利于解放文艺生产力,从2D到3D,从平面到立体,从现实到虚拟,从鼠标键盘到VR体感设备,多维度、沉浸式的体感、体验,为文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人都是创作者,“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念深入人心。本质上来说,文艺活动是一种传播活动,面对传播介质、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去中心化,唯有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更好完成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科技怎么变,世界怎么发展,党领导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始终围绕“为什么人的问题”,这才是文艺工作的核心要义,人在哪儿,工作重心就在哪儿,“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14]。因此,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这样的转变顺应历史潮流、顺应科技发展、顺应时代嬗变。孔子的至理名言告诉我们“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才能在文艺创新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三)中国文化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必然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需要文化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而这个支撑就来源于人民。文化力量是挺起中华民族脊梁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之所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面对外族入侵,生死存亡关头,也总能众志成城,转危为安,正是源于中华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这样的转变,更利于激发人民内心深处强大的自我驱动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万众一心向前迈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只有坚持文艺守正创新,才能增强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闪亮。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代表了马克思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高水平,处处闪耀着思想的光辉。

在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新时代,在人民创造历史的实践中,以文艺为火炬,以文艺为号角,以人民为中心,立心立德立功立言,“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21],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猜你喜欢

文代会为人民服务文艺工作者
第十届全国文代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次文代会、九次作代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发生逻辑、哲学意蕴与当代价值: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多维透视
新时期“中国梦”视域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考
“不忘初心”告诉了我们什么
“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和新意
习近平给文艺工作者提出4 点希望
文山州第七次文代会剪影
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为湛江文艺工作者“开课”
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