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2-03-24李广永
李广永
(甘肃省康县碾坝镇初级中学 甘肃 康县 746506)
引言
可以说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巧妙、灵活的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帮助初中语文教师开展教学过程,摆脱或规避在初中语文教学遇到的种种困难与问题,但是同样如果对信息技术过多的使用或者使用不当,将严重影响教师顺利的开展教学课程,比如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精力难以放回到课程内容中等等。所以在对信息技术融入到语文教学当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时,一定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点,规避其存在的弊端,以顺利的推进初中语文课程的顺利开展。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
1.1 与课堂融合程度较低
虽然许多初中语文教师都在探索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当中的过程和方式,但是目前的仍旧存在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程度较低的问题。许多时候会发现,教师所应用信息技术的时间和所采用的内容与课程内容其实并不相符,甚至会出现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程导入拓展学生思维和事业的时候没有应用,而在不该进行拓展和具体导入的内容教学时,反而错误的对信心技术进行应用,这些都是当下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程度较低的主要表现,想要改变这个现状,就必须深化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了解程度,在初中语文教师脑海当中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信息技术应用体系和过程,以此推进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课堂当中的应用与课堂之间的融合程度。
1.2 诸多优势没有发挥
信息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交互性强、即是性强的特点,但是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许多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在教学课程当中应用时并没有展现出来。比如信息技术当中含有各种各样的科目教学内容,但是当下在初中语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时,很多时候课堂的教学内容还是过于单薄、只是困扰在课本内容当中,难以发挥信息技术信息内容庞杂的优势,除此之外,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强,在教学过程当中也没有体现出来,许多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时,保持的始终是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的方式,忽略了在课堂当中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生进行交互的过程,所以就出现初中语文教学当中,信息技术许多优势难以得到切实的体现等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改变则是复杂且艰巨的,因为至于这个问题的影响因素,不只是教学对于信息技术错误的应用方法,更多的是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制约着教师们的行为,所以要想改变信息技术许多优势在课堂中没体现的问题,首先要转变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认识观念,这样才能推进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当中的应用,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优势。
1.3 教师未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技巧
应用信息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但是目前大部分教师应用的是比较单一和朴素的方法,即是通过信息技术,搜集PPT、教学资料和视频等等,通过让学生观看完成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但是这种运用方法却是最为浅显、最为单一的模式,教师们不会通过其他的方式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就制约教师灵活的将技术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所以为了改变这个现状,学校乃至教师本身都要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的技巧,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座谈会或者组织教师们开展交流会,帮助教师们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技巧,教师自身则需要通过借鉴经验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等等一系列的方式,提高自身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推进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堂当中的融合进程。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2.1 迎合时代发展潮流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时代发展的潮流是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不难看出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被信息技术影响到了方方面面,出门购物时需要用手机支付扫码、出行时需要网约车、包括登飞机、火车等等一系列都可以用信息技术来解决,所以在教育领域应用信息技术是迎合时代发展潮流趋势的过程,而在初中语文教学课程当中,应用信息技术其中最大的一个意义就是推动初中语文科目更贴近时代,语文学科既是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学科也是建立学生对于社会、对于人生价值观念的一个学科,赋予学科更多的时代特征,可以有效发挥语文学科对学生们的培养意义,把学生培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社会要求的新型人才队伍。
2.2 助推初中语文科目的教学改革
初中语文科目的教学状态如果不融入更多的时代元素几乎已经陷入了停滞状态,几乎全中国的初中语文教师所应用的都是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只是为了让学生取得一个好的成绩,才开展教学过程,既发挥不了语文学科对学生人生价值的培育作用,同样也难以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和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而迎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语文科目的教学当中可以助推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信息技术的多种优势可以帮助教师进行反思,及时性,互动性强的优势,可以帮助教师反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帮助教师思考如何建立一个对学生学习情况摸排了解的机制,而信息容量大的优势,可以帮助教师不断的扩充课程容量,使教师反思自身的业务水平获得成长和学习,所以说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课程当中可以助推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
2.3 提高教学、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当中,一是可以不被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摆脱枯燥呆板的教学氛围,帮助教师提高在课堂当中的教学效率,二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重拾对于语文学科的乐趣,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帮助学生以另外一种方式开展对语文的学习过程,助推学生成绩的提高,发挥语文科目对学生人生价值的引导作用。但是这一系列的益处都是建立在能够将信息技术巧妙合理的应用到教学过程当中的前提下,目前来看,中国少有能够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过程巧妙融合,且能有效发挥一系列作用的课堂。探寻一条合适的方式和道路,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教学当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的提高业务水平,帮助教师建立一个更符合时代特色、更能够帮助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指导策略
3.1 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前导入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应用信息技术,不止体现在在课堂当中多媒体性技术的应用,在课前导入过程当中同样进行体现。通过收集有关所教授课程的资料或是利用能够表现教学内容的某些影视片段勾起学生对于教学课程的兴趣,在观看结束后,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就可以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语文教学课程的课程导入。
比如,在对八年级上册第2课《芦花荡》开展教学过程之前,可以通过搜索一系列经典的抗日战争影视片段让学生们初步了解当时时代的背景以及抗日战争军民一心抗战的精神,从《芦花荡》原文当中不能看出该篇文章是为了讴歌白洋淀地区居民抗日斗争,赞颂“老头子”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而大量的经典影视片段当中也体现出了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观看这些经典的抗日战争片段,可以让学生形成一种心理状态共通,帮助学生体会当时特殊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精神内涵,在观看电影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为什么老头子最后会以一种传奇色彩的方式帮小姑娘报仇?而最后文章以这样方式结尾,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寓意?让学生们带着一系列的问题阅读课文,以外在的问题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阅读,通过这种方式巧妙的开展教学课程前的课堂导入,将信息技术纯熟的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开展课堂导入,也是帮助教师不断的总结经验,提高教学业务水平的方式,因为部分时候教师对于文章内涵精神或是时代背景把握不甚明确,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也可以让教师更深刻的了解课本教学的意义,帮助教师发挥语文学科对于学生的精神教化作用,开展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建设。
3.2 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
除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问题导入进行课堂导入外,在教学过程当中融入信息技术的方式也是极为关键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课程当中,时间最长、耗费精力最多的永远是正式开展教学内容时,学生的学习精力主要分布在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当中将信息技术通过巧妙的方式进行应用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帮助教师逐步完成教学任务,满足教学任务对课程的要求。
比如对《华南虎》的诗歌鉴赏中,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搜索关于华南虎的视频素材,先让学生通过视频观看到在自然界当中华南虎英勇的身姿,最后再以诗歌中华南虎的形象进行对比,通过这种方式,一是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文章当中华南虎描写的认识,通过这种深刻的对比,让学生们理解诗歌当中所体现出的精神特征,通过背景不难发现这篇诗歌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时间节点当中创作的,十年大革命是一个囚禁生命的年代,对于思想,对于自由的束缚就如在笼子里的老虎一般,文章以心中与老虎的对话,以一种咏物言志的方式表达诗人自我的心灵,但是如果只是单纯的让学生对诗歌进行阅读,进行学习,很难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这种感受和中心主旨,通过利用信息结束两相对比,这种对比就变得更加的深刻鲜明,更易于理解。除此之外,通过这样方式也可以让教训明显的认识到,信息技术具有很多课堂所不具备的超强优越性,同时这些优越性也是决定开展语文教学过程是否高效、学生学习状态是否高效的决定性因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转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知,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促进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课程当中的融合程度。
3.3 教学结束后以信息技术夯实基础
教学课堂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导入,教学课程当中,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任务的开展,在教学课程结束之后,也可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夯实学生的基础,帮助学生升华对于文章的理解,既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精神价值的引领,也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的掌握文章当中的基础内容与知识,更好的开展接下来的课程学习。
比如,在对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桃花源记》学习结束之后,很多时候学生在课上的专注力被分散或者其他一些原因,学生对于课程的掌握并不是太牢固,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基础的夯实,比如搜集网络当中对于该课程的基础习题或者对《桃花源记》这篇课文的细致讲解,让学生以除课堂之外的形式对于文章基础进行学习,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于文章的印象,提高学生对于文章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当中所遗漏的知识内容,帮助教师集思广益、查漏补缺,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但是在当今双减政策的要求下,如果过多以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则很难满足给学生减学习负担的要求,所以得益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当中充斥着许多有趣的教学资源,比如对于《桃花源记》文章的同人动漫,这是以一种动漫的形式展现桃花源发现的过程,将古文言的方式用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生动又形象,用信息技术将这些教学资源倾注给学生,既可以帮助学生缓解枯燥呆板的古文言知识带来的压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在观看动漫视频当中学习到知识、掌握文章的基本脉络,所以说在教学结束之后,应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夯实学习基础,是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堂当中应用重要策略之一。
3.4 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反馈机制
传统的教育模式当中缺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反馈机制,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所以只能想当然的开展教学任务,很多时候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限制,教师的教学效率就会逐步的下降,而学生也很难在教学过程当中反映自己所遇到的学习问题,很难顺利开展学习过程,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一问题,帮助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反馈机制。
比如,在对八年级上册第六课《藤野先生》的教学结束后,学生可能在课堂当中或是在课下也都不愿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没有勇气向教师反映自己在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但是通过信息技术就可以有效的规避这个问题,因为信息技术就存在着及时性和时空性的特点,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进行互动和交流,既尊重了学生不想暴露身份的心理,又满足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了解的需求。这种良好的反馈机制的建立,就得益于高速发展的信息网络,网络当中有许多的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在平台之中都可以选择一种匿名的方式进行交流与沟通,这就给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个互动的反馈平台提供了基础。但是部分网络平台当中,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程度并不高,所以在对反馈机制进行建立时教师要注意选择和甄别,要通过多方综合的考量对于网络平台进行选用,以此应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师生之间的良性反馈机制。
3.5 正确看待信息技术的存在
正如前文所述,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有其有利的方面,可以有效地推动起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同时有其不利的方面可以阻碍初中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其所拥有的大容量教学信息、较强的互动性都能够帮助教师扩充教学容量,建立师生之间的反馈机制,但是信息技术过于新奇的内容,在课堂当中展现出来,有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离开课堂,所以在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时,教师要把握好信息技术应用的度,衡量好内容与应用之间的关系。
比如,在对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的教学时,伯乐、千里马的故事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展现出来,可以通过视频或者其他动漫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这一典故,但是如果过度的滥用信息技术元素,就会使得课堂内容知识过于碎片化,学生把握不准课堂教学的重点,也容易被纷乱的信息迷惑了心智,分散在课堂当中对于课程的学习注意力,这就是信息技术所存在的一些弊端,要想通过信息技术推进初中语文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就要灵活的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规避其所带来的风险,应用其所独特的优越性,帮助初中语文课程改革、发展,适应时代的潮流。所以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要正确看待信息技术的存在,既要应用其优势所在,也要认识他的不良影响,彼此才能客观、健康的应用信息技术,推进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建设。
结束语:在初中的语文教学当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有很
多,比如,在开始教学之前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课程导入、搜集有关教学课程的资料,可以有效的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扩大课堂容量,在进行课程教学当中,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课堂教学,比如收集有关课文的视频、图片、音频等素材,让学生更生动直观的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与掌握,还有其他许多方式,如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线上学生的学习反馈平台等等,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融入信息技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因为过程当中教师要明确一个原则,一切的信息技术应用策略都是以服务课程、开展教学活动为基准,把握这个原则性基准才能顺利以信息技术推进初中语文教学课程的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