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品质培养分析

2022-03-24马志芳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生活化法治道德

马志芳

(甘肃省临河市广河县三甲集小学 甘肃 临河 015001)

早在2016年教育部门就曾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关文件,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通过核心素养来做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品质培养已经成为了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一、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做好品质培养分析

(一)营造良好氛围完成科学的品质培养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从关注学生的品质体系养成为主要目标,一方面要从努力提升学生现有知识储备入手,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更加高效的背景中不断提升现有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则是要从构建良好的品质特点入手,结合现有教学体系和教育大纲来不断提高学和肾功能的认知水平和思想道德认知标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做好对相关教学情境的建设与教学氛围的打造,确保每一名小学生都能够体会到道德与法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各种品质培养手段的作用下利用师生之间的有效配合来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学习差异进行研判,做好更为细致的教学引导而努力。

例如在进行“助人为乐”的相关教学体验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展现几个身边同学乐于助人的故事,让小学生们通过这些生动的面孔来理解本节课程的知识要点,在养成良好的品质认知同时,也能够利用角色扮演、舞台剧等方式来对“遇到迷路的小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办”、“如果在公交车上遇到了小偷我们应该怎么办”、“如果我的同学今天生病了怎么办”等身边事,来进行虚拟表演,确保每一名小学生都能够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更好的接收德育教育,为他们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和健康、阳光的品质而努力。

(二)通过教学目标设定做好品质培养

与其他学科一样,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也要从明确教学方向和教学目标入手,在关注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同时,对学生的综合品质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提升。一方面,教师要结合学生认知实际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按照自己的认知实际来对相关教学内容熟记在心。另一方面,则是要具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认知习惯进行关注,确保可以在规范调整的范围内发挥每一名学生的特长,结合实际学习进度以及认知水平的同时,完成品质培养的既定目标。

此外,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还应当结合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拓展现有认知能力。例如,在授课前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讲解和预告,让他们能够对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以及个人所要掌握的认知水平进行展示,确保孩子们能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体会。

(三)利用生活化教学做好品质培养目标的落地

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所选择的教学要点和主要内容都是与日常生活紧密关联的,因此在开展教学推进的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不断提升学生的品质培养。鼓励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借助生活化教学方式来做好多元化的习惯养成,从理论与生活融合的角度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此外,在生活化教学推进的过程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还能够从生活化的角度来提升学生的参与水平和主动认知能力,在生活与理论融合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教师还能够带领学生通过走进自然、走进社会的方式感受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重要性。例如,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就可以通过带领他们参与社区捡垃圾的活动,来激发他们认知环境保护与公共卫生对每一名公民的影响。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则是可以通过播放动画片的形式来让孩子们感受到自然的神奇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借助这些重要的经历来实现个人品质的培养提升。

(四)利用情景教学做好学生品质培养

新课改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还会结合学生的认知实际做好具体的品质培养,站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提升的层面来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有限的六年小学生活中拥有较好的品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推进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做好生活化的情境教学设置,从明确教学目标的角度来关注的实际生活、实际学习以及实际课堂认知反应,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尊重。确保整个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都能够在科学、有效的体系作用下实现既定的品质提升目标。例如在“城市守信”相关内容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构建有效的情境教学模式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

首先,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对整个课程内容要点进行高度概括,让学生们能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拥有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则是从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层面构建出相应的生活化情境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诚信品质形成认识的角度,鼓励学生能够根据课程要求尝试着正确的看待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则是会利用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实际认知情况鼓励孩子们将书本上的知识进行升华,在感悟和理解中正确处理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品质培养的策略

(一)关注素质教育在品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推进过程中,很多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将学生的观察特点以及认知水平与实际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借助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教育来不断提升学生现有认知水平。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所关注的兴趣点进行放大和计划,从扩展学生内在思维、扩宽现有视野的角度进行完善。鼓励更多的孩子在核心素养以及素质教育的理念作用下,拥有更为广阔的认知体验,在学习中去感受、去思考最终转变成为一种个人内在的理解。另一方面,则是要从设立有效教学背景的层面,完成生活化与教材知识的融合,鼓励学生拥有较强的参与感和认知体验。例如在进行“法治社会”相关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模拟法庭的建设来营造出一种生活化的情景教学,借助这种别开生面的情景方式赋予学生更多的角色体验。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角色扮演中对中国法律的构成以及中国公民所应当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有所充分掌握。而在“生命的精彩”相关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则是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来对“某地突然发生大地震,如果你恰巧是其中一个旅行团的领队,这个时候你应该如何做出选择,应该如何去做”等问题,在不断提升想学生自我判断水平的同时也要将其内在的道德情感转变成为一种道德行为,在情境教学的背景下完成内在品质以及综合核心素养的提高和升华。

(二)关注良好行为的养成

在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推进过程中,教师还应当从关注学生的个体行为入手来不断提升其内在的品质体系,在转变现有课堂主体作用的同时,从根本上帮助小学生们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认知习惯。一方面,教师要借助课本内容入手,做好生活与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在缩短课堂与学生距离和差距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内在判断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从源头上避免各种违法乱纪行为的产生与出现。另一方面,则是要从全新的教学理念入手,在传承原有教学体系和教学理念的同时更加关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三)充分发挥教师带头作用

通过“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在道德、法治和品质提升中的榜样。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来说,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很多事情的理解都是懵懵懂懂的,不仅对各种外界事物存有较强的探索心理和好奇心理,同时也拥有较强的模仿性。为此,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和家长就要承担起这一重要的引导使命,在自觉尊重法律、法规的同时,也要重视日常生活中班级管理中的各项约定和规则,即便是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等小事也要做到慎言慎行,通过道德的标准来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引导,确保每一名小学生都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受到正面、积极的影响,为他们日后的成长、成才提供夯实基础。

(四)从家校共育的角度开展实践教学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其已经养成的行为和习惯都是与家长、教师日常行为举止息息相关的,为此在实际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推进过程中,必须要从细节上、从认知上入手来对学生进行专项教育,确保其能够从内在品质和外在表达的层面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在家校共建的同时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同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新时期下的小学生的视野和认知已经比他们的父辈、母辈扩展了许多,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认知需求。为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从实践教学导入的层面来拓展学生现有理解能力和共情能力,以家长教育、学校教育齐头并进的方式营造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例如,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设置出一些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平台。例如在“谁不说我家乡好”的道德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布置“利用周末到家与爸爸妈妈一道进行研学,通过发现家乡之美、发现生活之美的方式来搜集相关的图片和文字素材,最终形成一个手抄报。比一比、看一看谁的手抄报内容最精彩”等方式,强化学生的思想认知和品质培养,为其日后的发展和健康进步提供夯实基础而努力。

总结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要从学生品质培养的角度开展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真正的以核心素养体系来对学生的全面身心健康和发展提供源泉和在做好学生道德与法治人之理念提升的同时,关注其内在的习惯养成。而对于教师而言,则是要从不断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入手建立健全的认知体系和成长体系,确保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发展和实践中拥有一双“慧眼”和一个玲珑的“心灵”,真正的掌握对各种诱惑的抵御力,在价值理念和诚信观念的作用下最终成长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而努力。

猜你喜欢

生活化法治道德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