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小学趣味肖形印章教学策略

2022-03-24张春艳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篆刻情境课程

张春艳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启明实验学校 江苏 宿迁 223800)

肖形印,又称生肖印、图形印,刻有图案的印章之统称。肖形印的主要表现有人物、动物、植物等物象的图形篆刻。肖形印是篆刻艺术很有特色的组成部分。由于图文形象生动活泼,学习肖形印能够充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为以后更好地学习篆刻艺术打下了基础,现将平日教学中的心得体会梳理几点,不当之处恳请专家指正。

一、小学生学习肖形印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小学生学习篆刻时,在识文、刀法、布局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很大,加之许多篆刻优秀作品年代的久远,小学生对于古老的传统艺术难免会产生浅薄的认识。因此,我们不妨从肖形印入手,以培养兴趣为主,让学生们了解篆刻艺术,尝试基本刀法,积累经验,重视实践,循序渐进,这样,以后他们再学刻篆字便会事半功倍。

第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肖形印的艺术性。赏析历代优秀肖形印作品,例如“狩猎”、“双鹤争鱼”等作品体现出的内容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汉代为肖形印的全盛时期,至六朝便衰没,在当代又得到复兴,受到篆刻界、美术界的重视。题材的选择也十分广泛,花草树木、山川景物等均可入印,在一个印面的方寸之间即能以严谨的章法,表现丰富的物象。另外美术、装饰、抽象等因素的介入使得印面可读性增强。大家所熟知的“舞动的北京”申奥标志其实就是文字与图形相结合的优秀的肖形印。

第三,重视科学的治印过程、方法。篆刻,临摹是最好的手段。首先,要分析认识,要在思考中学习,将原作的刀法、风神领悟;然后,选择刀法,合理布局印面,大胆奏刀,细心收拾。这里强调一点,初学者要精心地将所临摹的“原作”勾画到石面上,并对照镜子相互比较,反复修改,力求细致入微。青少年对一些自己喜爱的动植物、卡通形象有饱满的创作激情,有了一定的基础,可尝试围绕合适的主题来创作肖形印作品,如此往往无意于佳乃佳,当可受益匪浅。

二、肖形印的艺术价值

肖形印从艺术造型到艺术追求,与民间美术、中国绘画紧密相连。中国绘画讲究“形中有意,意中潜形”,得“意”忘“形”,“意”与“形”相随,“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肖形印作者也是借意象来表达观念,抒发感情。人们欣赏古人的肖形印,第一印象往往是在简约生动的造型之外,别有一番“情趣”。明袁中郎语:“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中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一语,唯会心者知之。”肖形印虽是朦胧模糊、虚虚实实、若有若无,似像非像之物,要想“激活”它,使其具有生命力,作品的“情趣”是不可缺少的,否则就会失去作品的内在精神,难以打动人心。东晋画家顾恺之论画时有“以形写神”“迁想妙得”之说。肖形印作者必须用“真”、用“心”、用“诚”、用“神”来感知形象精神,使作者的精神追求与形象的精神特质融为一体,抓好作品形象的“形”与“神”,深刻领悟、“迂想”,使抽象的精神变为可视的形与可感的象,使形之“象”、形之“态”、形之“质”、形之“神”共存,并实现于作品之中,从而达到“得意忘形”“以意求神”。肖形印忌讳以象论象、以形写形。欧阳修有诗曰:“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如者寡,不知见诗如见画。”

肖形印虽然和美术相近,但其基本属性还是篆刻,是印章。在纸张发明之前,肖形印同古文字玺印一样,作为凭信和象征。不过古文字玺印所压印出的是浮凸的文字,而肖形印压印出的则是带有立体效果的浅浮雕作品。而后人在古印谱上所见到的肖形印印拓和今人的肖形印原石,已经演变成为平面图形,并蘸印泥后拓在纸上,而原本肖形印存在的立体浮雕感已经消逝。曾有人据此认为肖形印不是印,而是“微型版画”。

如李刚田先生在《关于篆刻学的思考》一文中讲:“还有把篆刻(尤其是肖形印)说成是‘小版画’的,因为篆刻与版画都是用刀刻的手段创作,并且都是欣赏印拓在纸上的效果而不是刻制的原件,从这个角度来看,篆刻确实带有一点版画的特点,但二者无论如何也不是一回事。其不同不仅在于幅面的大与小,更重要的是二者各自有着不可替代、不可混淆的艺术语言,以及各自的技法程式和审美规定性。”其实,肖形印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经过作者的深思熟虑,把特定的或者优化了的“形”,通过篆刻独有的“印化”创作手段加以变形、夸张,恰当抽象成点、线、面,再施以单、双、切、冲、方、圆、疾、徐等各种刀法,加上印章特有的边框,从而形成有意境、有气韵、有情趣的肖形印作品,显示出不同于一般美术作品的独属篆刻艺术的别情异韵。

假如肖形印无“意”就会缺少生命之活力,有“意”无“形”则会缺乏依附之躯体而无法生存,有“形”无“神”就会平庸,有“画意”无“印味”则会失色。肖形印虽小,但气象万千。肖形印集民族宗教、哲学、美学、艺术等方面之内涵,无论是“天人合一”的高远境界还是“以和为贵”的价值理念,无论是“仁者爱人”的博大胸怀还是“克己复礼”的谦恭自律,无论是生生不息的变异思维还是中庸思想,都在创作者们的深思熟虑后将其思想、追求通过特定的创作技法,分朱布白,融入方寸之中。

三、趣味肖形印教学策略探究

(一)创设有效的情境化教学环境

赞可夫认为:“教学的方法一旦与学生的情感和意志的领域相容,并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其教学方法就是高度有效的。”情境是学生认知“肖形印”事物内容的桥梁,是知识理解从抽象转化为具体的纽带,对激发学生“肖形印”思维探索及创新构想的积极促进作用。尹少淳先生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诠释了知识、技能和素养之间的关系。“首先,预演故事情节,创设情急中救人的情境;然后是所含的知识与技能,如人在水中可能会被淹死、水会往低处流、石头类的硬物可以将水缸砸破并需要在短时间内砸到水缸相应的位置上,让水流出;其次,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如冷静、果断和沉着。”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展现一个人的心理品质、知识和技能的综合素养,同时也是在问题情境中选择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转为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

在情景化教学过程中不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对知识形成的主观认识,也会在使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其次,在鉴赏篆刻作品时难免会出现枯燥乏味的课堂效果,通过情境化教学使得知识与认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情趣化、思维化,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再则,有效的情境可以促进学生在理论知识与创作实践相互碰撞与结合,为创作环节奠定形象化的基础。篆刻艺术是一个基于文化与生活、认知与情感、经验与构想的创造性艺术行为,创设情境的基础就是要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情感、思维紧密联系在一起。“情境可以是想象的、寓意的、问题的,也可以是具体的、虚拟的或真实的;计可以与课堂功能性结合,也可以基于社会、自然、生活之中。”结合“肖形印”思想与篆刻课堂,笔者将情境化分为以下几种:

1.基于多媒体教学用具的情境创设。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上世纪末我国就已经开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其效果可想而知。在篆刻鉴赏过程中,近乎于实物感受的高清图片展示是学生对学习对象的视觉感官认知,题材较好视频的应用也会使得课堂气氛、学生兴趣及理解程度有所提升。在讲演文字演变时,可选择内容逻辑清晰,学生便于理解,视频形式有吸引力的视频,为同学们讲解文字是如何演变发展的。

2.创设联系生活的教学情境。

教学过程是感性与理性交融的过程,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是教学的主体,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真实的情感,让其表露展现,学生不受外界过多的干预运用原始经验、思维、情感并联系学生兴趣、生活经验、生活感悟、原生态思维模式自由的参与学习。现实生活是艺术认知和创作的思源,篆刻艺术需要学生从生活认知到理论认知再到实践认知的过程,通过生活经验寻求“肖形印”元素融合。

3.基于文化背景和还原真实情境模拟的综合创设。

教师应积极的创造有效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文化背景、问题导入、师生互动、视频穿插、作品鉴赏等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及创新思维产生新颖的思维成果。例如,在鉴赏一枚印章过程中,教师可以导入相关视频,调动学生观看兴趣、直觉及灵感,并提出相关联的问题,学生自主探讨。在此基础上,从作者的生平及背景分析,目的在于探索印人的创作背景和精神世界及作品间的关联性,并情境化教学模拟,感受当时印人制作的过程。汉印由于分为官印和私印,常以个人或多人合作分工的形式完成,印文的设计、印面的布局、印钮的设计和印章的铸造都是有不同工种分工合作完成。从这个为出发点,和同学们共同探讨并创设疑问,作者创作过程的心理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有无官职,受过什么样的教育,处于什么样的社会阶级和地位,民族,性别等等,这都关乎到一方作品形式和风格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师生间平等对话及新型关系,促进有效课堂的进展。在选择创设教学情境过程中,教师首先根据教学主题的内容,创设相关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有目标的选择有效的知识与技能去理解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在情境中获得启发,而这种启发是根据每个学生个体的知识累积程度、理解感悟能力及个性差异化随机产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观察、理解、想象、合作、操作等方式逐步形成核心素养。

(二)猜猜、画画、拼拼,在游戏中找到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探究的重要因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要使学生成为篆刻课程的“乐之者”,首要做的是对学生进行肖形印篆刻课程的兴趣建设。篆刻艺术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篆刻文字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对小学生来说晦涩艰深。所以,激发学生学习肖形印篆刻的兴趣尤为重要。

篆刻教学以游戏化方式体现,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笔者结合小学生的生活体验,采用“猜篆字”“画篆字”“拼篆字”等游戏进行教学,让学生觉得篆字书写如“画画”一样轻松、有趣。如:出示“王常之印”“巧工司马”等简单的篆刻作品让学生猜篆字,通过讲解文字的演变,让学生“画”篆字。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笔者鼓励学生把已认知的篆字相互组合,形成新的内容,如“常山之水”就是从已学的“王常之印”和画篆字“山”“水”等组合而来,学生对组合篆字的学习兴趣高涨,乐此不疲。“儿童画”“剪纸”“简笔画”是小学生的拿手绝活。以“画”入印,能增强篆刻课程的趣味性,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是培养小学生对篆刻课程兴趣的有效途径。篆刻中的肖形印、花押印、鸟虫印都具有图案性、装饰性的特征,而且相对于文字印章来说内容丰富、直观活泼,更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儿童画天真烂漫、造型生动,形象在“似与不似之间”,充满了情趣。简笔画造型简单,突出物象的主要特征,线条简练概括。除了儿童画和简笔画,还有剪纸艺术等都与篆刻有相似之处。笔者让学生发挥想象,触类旁通,暗合肖形印、鸟虫印创作精髓,给篆刻创作提供了很多素材和启发。花押印是融合楷书文字和图案性特殊符号相结合的一种印章形式,似字非字,像画又非画,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原创性,通常用于防伪标识。学生对花押这一形式非常感兴趣,在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以花押印的形式创造自己独特的“防伪印记”。以画入印对培养学生学习篆刻课程的兴趣起到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

通过猜猜、画画、拼拼的教学方式,笔者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游戏中学习、在情境中学习,学习内容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学习过程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个性、潜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对篆刻课程的学习信心和兴趣,给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和深入探究的土壤。

(三)整合、融合、综合,在生活中学会创造

在肖形印篆刻课堂教学中,打破篆刻课程的边界,把有关联的学科及教学内容通过整合、融合成为一种综合的大单元式的篆刻学习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选择教学内容、设计并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都是灵活的,可以结合当下的社会热点话题、学生感兴趣的主题,也可以是和其他学科融合的内容。大单元式的综合课程是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确立的,学生主动参与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等全过程,体现了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

比如,在2017年农历丁酉年,学校师生共同设计了“鸡年刻鸡”的专题篆刻课程。大家从研究古代纪年法的特点、文学典故中有关鸡的表述、汉画像石中鸡的形象塑造、历代篆刻肖形印“鸡”“大吉”“丁酉”等作品入手,到最后把“鸡年刻鸡”的作品创作出来,并印制成书签、藏书印等。学生在语文教师的帮助下,搜集整理自己最喜欢的10首描述春天的古诗,并进行研读,从中凝练提取“春晓”“三春晖”“春好处”“花开时节”等佳词作为篆刻创作内容。篆刻作品完成后,学生以诗配印,在学校举办了“春在诗印”的展览。中国古诗词成为学生篆刻创作的源泉,学生通过提炼篆刻内容,更深刻地领会古诗的内涵。笔者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篆刻作品,开发成书签、贺卡、藏书印等多种形式的文创产品。比如:在节日时送给父母的“感恩之印”,书香校园活动时用篆刻作品印制书签,同学之间互赠交流……教师通过各种各样的综合课程,把篆刻作品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学会用篆刻传递情感,学会用肖形印篆刻装点生活。

教师通过大单元式的篆刻综合课程,不仅使学生深入学习了相关学科内容,还让他们将自己所掌握的特长鲜活地呈现出来,锻炼了学生灵活运用学科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了创造,学会了用篆刻传递情感,学会了用篆刻装点生活,并培养了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实践能力。

多年来,肖形印篆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给学生带来了无穷的快乐。篆刻课程是鲜活生动的,是可以和生活实际、学科教学相融合的。学生是篆刻课程的主要参与者、开发者,在篆刻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彰显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同时塑造了学生“专心专注、坚持坚韧”的意志品质和家乡情怀。肖形印篆刻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将通过课程的方式得到传承和创新,并成为培养学生素养的新载体。

猜你喜欢

篆刻情境课程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篆刻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护患情境会话
《三十六计》篆刻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