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2-03-24董玉香

黑龙江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预见性股骨颈骨折

董玉香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骨二科,河南 安阳 455000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群体,手术治疗是主要措施,但手术对机体侵袭性强,加上老年患者耐受能力下降,患者术后多伴有强烈疼痛,且骨折长期制动,易引发压疮、深静脉血栓(DVT)等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恢复与生活质量[1]。研究显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日常活动能力[2]。根据病情进展规律,预想患者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实施对应护理,即称为预见性护理,对改善潜在护理问题、预防并发症发生等具有积极意义[3]。本研究将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探讨其护理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2 月—2020 年3 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8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档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42 例和研究组43 例。研究组:男25例,女18 例;年龄62~97 岁,平均年龄(79.18±8.47)岁;股骨颈骨折位置为左侧29 例,右侧14 例。对照组:男24 例,女18 例;年龄61~96 岁,平均年龄(77.86±8.40)岁;股骨颈骨折位置为左侧27例,右侧15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经查体与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股骨颈骨折。年龄>60岁,均为闭合性骨折,有手术治疗指征,行人工置换术治疗;意识清楚,可正常交流,知情同意本研究。(2)排除标准:伴有其他部位骨折,病理性或陈旧性骨折,凝血功能异常,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而无法耐受手术,合并骨肿瘤。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入院宣教、围术期基础护理操作、病情监测、常规心理指导、遵医嘱用药、饮食指导及术后锻炼指导等。

1.3.2 研究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建立干预小组。选择专科护理经验≥5 年的护理人员3~5 名,进行预见性护理理念及方法、围术期注意事项、沟通技巧等培训,由本科室医师进行专业指导,护士长进行督导与质检,组成干预小组。(2)评估与制定。术前对老年患者身体状态、心理耐受程度、术后疼痛预防及并发症发生等进行评估,并在患者床边设立定时翻身卡、巡视卡,准确收集病例信息,实现动态评估,以确定患者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与风险事项,由组内成员依据既往临床经验、患者具体病情发展,结合文献论证,对每位患者实施对应预见护理干预。(3)疼痛干预。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股骨颈骨折疼痛机制,做好思想准备,指导患者咳嗽或咳嗽时用手按住手术切口,防止牵扯痛,指导患者取适宜体位缓解疼痛。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定时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对VAS≤4 分者,指导其抬高患肢,通过听音乐、聊天和看电影等方式转移注意力。VAS≥5 分者,痛感强烈,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予以镇痛药物,缓解疼痛,并通过上述转移注意力法减轻痛感。(4)心理干预。老年患者常自感孤独,加之对手术恐惧,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小组成员通过多与患者交流引导患者表达负性情绪,适时予以安慰与鼓励。陪伴是老年患者最佳的心理干预方法,嘱咐家属定时入院陪伴老人,对于过度消极者,可通过举例术后恢复良好案例,鼓励患者积极面对。(5)并发症预防与护理。①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证创口干燥清洁,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遵医嘱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指导患者适量饮水,促进排尿,防止泌尿系感染。定时翻身拍背,嘱咐患者深呼吸、咳嗽,避免肺炎发生。②压疮。术后为患者铺上气垫床,在骶尾、脚后跟贴压疮贴膜,预防压疮发生。术前指导患者随时更换舒服体位,避免患侧受压,避免床位潮湿,减少摩擦与刺激。指导患者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增强疾病抵抗力与组织修复能力。③DVT。综合评估DVT形成的高危因素,予以早期物理预防,术后返回科室后,实施早期功能锻炼,如股四头肌肌肉等长收缩、踝关节背伸跖屈锻炼等。热敷下肢肌肉,向心性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与回流。遵医嘱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密切观察患者下肢皮温和颜色等,并避免下肢静脉操作等。④便秘。饮食清淡易消化,指导床上活动,养成排便习惯,每日进行腹部按摩。对于发生便秘者,遵医嘱应用开塞露通便。(6)生活护理。主要通过饮食卡指导患者饮食,规范进行康复训练,增加晒太阳时间,避免摔倒等。

1.4 观察指标

(1)术后疼痛程度。使用VAS 评分评估术前术后3 d、5 d、7 d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VAS 评分0~10 分,疼痛程度与分值成正比[4]。(2)心理状态。干预前后采用心理状态症状自评量表(The self-reportsymptom inventory,Symptom Cheek List 90,SCL-90)[5]评估,量表涉及抑郁情绪、敌对态度、恐怖症状及焦虑情绪等方面,采用5 级评分法,得分越低,受试者心理健康水平越高,量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5。(3)并发症。统计两组患者感染、压疮、DVT及便秘发生情况,本研究中统计的压疮均为Ⅰ~Ⅱ期压疮。使用彩超检查DVT发生,阳性指静脉管腔内可见低回声或无回声,血栓段无血流信号或可见少量血流信号等。(4)生活质量。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6]判定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该问卷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等维度,总评分计为100 分,评分越低,生活质量越差。(5)护理满意度。在专家指导下,结合核心文献查询,设计护理满意度问卷,问卷主要包括操作技术、护理全面性、护理态度及护理有效性等内容,共20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总分100分,根据评分可分为非常满意(≥85分)、满意(60~84分)和不满意(<6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00%。问卷经多次重复预实验表现出良好信效度,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5。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程度情况

术前两组患者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5 d、7 d 研究组VAS 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程度情况(±s) 分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程度情况(±s) 分

组别研究组(n=43)对照组(n=42)t值P值术前7.02±1.12 6.64±1.45 1.354 0.179术后3 d 4.01±0.94 4.92±1.01 4.301<0.001术后5 d 3.30±0.91 4.21±1.12 4.116<0.001术后7 d 2.46±0.75 3.45±0.89 5.551<0.001

2.2 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状态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CL-90 各维度焦虑情绪、恐怖症状、敌对态度及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情况(±s) dB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情况(±s) dB

a表示与同组干预前相比,P<0.05。

组别干预前研究组(n=43)对照组(n=42)t值P值干预后研究组(n=43)对照组(n=42)t值P值恐怖症状焦虑情绪敌对态度抑郁情绪3.52±0.45 3.64±0.48 0.138 0.221 3.20±0.28 3.16±0.39 0.152 0.119 3.31±0.36 3.44±0.41 1.554 0.124 3.12±0.35 3.25±0.30 1.837 0.070 1.82±0.23a 2.35±0.33a 8.607<0.001 1.81±0.34a 2.24±0.35a 10.124<0.001 1.72±0.36a 2.16±0.23a 6.697<0.001 1.82±0.24a 2.32±0.34a 7.563<0.001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例(%)

2.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情况

干预前研究组GQOLI-74评分为(45.23±9.01)分,对照组为(48.10±8.5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5,P=0.136)。干预后研究组GQOLI-74 评分为(68.13±7.95)分,高于对照组的(60.12±8.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05,P<0.001)。

2.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例(%)

3 讨论

人工置换术可有效治疗股骨颈骨折,但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而手术创伤重,老年患者术后常伴随强烈疼痛,同时受长期卧床的影响,患者易发生各种感染、压疮等并发症,干扰术后恢复[7-8]。因此积极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十分必要。

常规护理多是被动进行常规性工作,个性化不强,而近年发展逐渐成熟的预见性护理,强调主动评估、预防和护理,更具有预见性、针对性,在临床护理领域已取得显著护理效果[9-11]。骨折是一种典型的应激事件[12],多数患者普遍存在不良心理状态,如恐惧、担忧、紧张不安及自我感受负担等,尤其老年患者的这种心理状态更为严重,在遭受疼痛折磨的同时,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情绪低落,影响术后早期康复,也对功能康复训练依从性造成不良影响[13-14]。鉴于此,本研究在预见性护理干预中,强调心理疏导的重要性,注重心理干预,期间护理人员通过沟通交流,引导患者表达负性情绪,并适时予以安慰与鼓励,同时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关怀和陪伴,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积极性。本研究结果表明,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具有显著作用。此外,疼痛是骨折及术后常见表现,成为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因素[15]。本研究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后发现,此干预模式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预见性护理模式由专业小组成员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发现术后疼痛是患者主要潜在的护理问题,借助VAS评分予以针对性干预,使患者也具备主动干预与配合减痛理念,最大限度减轻患者术后痛苦,从而缓解术后疼痛。老年患者组织修复能力较差,人工置换术后患者需长时间恢复,临床中会发生压疮、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而常规护理往往在患者出现相应并发症后才进行干预。预见性护理重视评估与计划制定,主动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压疮、DVT及感染等并发症进行事先预防与护理,阻断病情发展,并对已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予以对应护理,整体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注意心理干预与生活护理,整体改善患者身心状态。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预见性护理干预可降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干预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沟通能力,以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预见性股骨颈骨折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研究进展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