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2022-03-24许智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案例探究式教学高中生物

许智

摘 要:在探究式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从探究式教学概念以及原则出发,并结合高中生物教学案例,具体阐述了探究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教学案例

新高考改革后,高中生物学科教育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倡导开展交流合作探究式教学。应用探究式教学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课堂的色彩,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的生物学科思维以及动手实践能力都有很好的培养意义。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需要根据章节主题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体验,构建有效课堂。为此笔者对于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展开了研究,希望能够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探究式教学的概念

探究式教学(Inquiry Teaching),起源于美国实验室科学研究的一种实验探究模式,但后来逐渐开始融入了教学当中,探究式教学在教育界得到了重视,开始在各个学科得到应用。一般来说,探究式教学的步骤主要如下:首先设计与教材章节内容相符合的探究主题,然后根据主题内容创设情境,结合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着问题自主探究与之相关的生物概念以及原理等,或者是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探究方案。总之,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通过设疑助探,激活生物课堂。

二、探究式教学内容

(一)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的依据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情感、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差异,因此需要对学生实践操作、思维能力等进行分层。另一方面是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设置梯度性教学内容、学习任务,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二)活动性原则

活动性原则是指开展生物探究式教学时,课堂教学是以活动的形式来进行,在互相交流和探讨的课堂活动中更加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而教师则是需要围绕着活动内容,设置探究主题、探究任务以及探究方案等,确保课堂探究活动能顺利进行。

(三)自主性原则

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应坚持学生自主性原则。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探究,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纠正思维误区;并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合作,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在高中生物课堂开展探究式教学时,需要遵循自主性原则。

三、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案例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文以《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作为教学案例,探讨探究式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及策略。本节内容主要学习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其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

1.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

2.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其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掌握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原理以及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演示、讲解、活动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生物知识的应用,形成科学、理性的生物学习态度。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鸡蛋、牛奶、瘦肉等图片,让学生了解蛋白质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

播放“劣质奶粉”事件,解释劣质奶粉蛋白质含量低,易影响婴幼儿身体健康。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生物知识在现实生活的应用,了解蛋白质在日常生活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蛋白质的兴趣。

2.形象比喻:氨基酸及其种类

多媒体课件导出氨基酸分子结构式,并提出问题: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并列举4种氨基酸,分析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学生思考并探究,找出氨基酸的异同点,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选出学生代表上台发言,学生进行质疑和补充。

教师演示自己提前设计好的纸片:“—NH2”、“—CO0H”、“C”的纸片。

请学生上台演示,左手拿着“—NH2”纸片,右手拿着“—CO0H”纸片,胸前贴着“C”纸片。头部是“R”基,腿部是“H”原子。

设计意图:通过人体比喻氨基酸模型,以生活化和具体化的方式展现氨基酸的结构,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3.模拟演示: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

多媒体演示氨基酸脱水缩合并形成肽键的过程,在学生脑海初步形成印象。

让学生深入理解氨基酸脫水缩合过程,请5个学生上台演示:每个学生表示一个氨基酸,牵在一起的手是肽键,排成一排就是肽链。

总结:手牵手表示的是氨基与羧基结合,氨基脱去了一个“—H”,羧基脱去了一个“—OH”,脱水缩合形成肽键。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1)现有1条肽链由5个氨基酸组成,共有( )个肽键,脱去了( )个H2O。

(2)现有2条肽链由10个氨基酸组成,共有( )个肽键,脱去了( )个H2O。

(3)现有m条肽链由n个氨基酸组成,共有( )个肽键,脱去了( )个H2O。

学生通过探究逐步认识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肽键数、水分子数与氨基酸数及肽链数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结论:链状肽中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这时我又提出一个问题:环状肽中肽键数与氨基酸数目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学生们手拉手围成一圈,发现环状肽中肽键数=氨基酸数目。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设置问题以及学生互相探究,学生直观地了解多肽的形成过程以及脱水缩合过程的原理,并对蛋白质种类有更好的理解。

4.构建数学模型:蛋白质的多样性

提出问题:蛋白质种类繁多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一个蛋白质只有一条肽链,这条肽链由10个氨基酸构成,这个蛋白质分子包含了哪些组成方式?如果蛋白质有M条肽链,而这M条肽链是由N个氨基酸构成,这又包含了哪些组成方式?

探究活动: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和交流,蛋白质结构千变万化,并且具有多样性。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地了解蛋白质多样性,通过A、B、C、D四个字母进行表示。

一个字母:A、B、C、D(4种)。

两个字母:AA、AB、AC、AD……(16种)。

三个字母:ABC、ABD、ACD、BAC……(64种)。

以此类推,4种氨基酸构成的含M个氨基酸形成的蛋白质种类有4M;

N种氨基酸构成的含M个氨基酸数目的蛋白质种类=NM种。

设计意图:通过互相讨论,并构建模型,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蛋白质种类的多样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需要遵循层次性、活动性以及自主性原则,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探究,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蓝志伟.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设计研究[J].新课程,2018(9):1.

[2]余建平.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7(1):1.

[3]瑞颖.生物学课堂上的“拼图”.中学生物学,2014,30(2):22-23.

猜你喜欢

教学案例探究式教学高中生物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反转课堂模式与数学教学案例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