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融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22-03-24王静

课外语文·下 2022年1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融合

【摘要】本文以发挥出信息技术作用和小学语文融合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展深入研究,对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提出应当注重课前预习、指导学习方法以及进行开放式学习评价模式,希望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份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融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2)03-104-02

【本文著录格式】王静.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融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课外语文,2022,21(03):104-105.

教育逐渐信息化是教育方法与教学理念的进一步优化。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学习方法的藩篱,有效开拓出新的学习模式与范围,促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够拥有获取信息的同等地位,这样的教学方法非常有助于教师与学生构建积极互动的新型教育模式。最近一段时间,笔者非常有幸地听了很多有关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课程,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都在课堂上不同程度地使用了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知识融合,以此来培养小学生经过学习语文知识来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怎样才能够把信息技术真正融合到小学语文课堂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呢?基于此,笔者以课前、课中、课后实施了总结,具体方法如下。

一、在课前预习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一)在课前预习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有助于小学生更加理解教材中的知识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提倡课内与课外知识进行结合,由小学生自己查找与教材有关的资料。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能够更好地使小学生掌握与理解教材知识点,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对文中所阐述的时代背景进行讲解。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资源共享性、适时性以及无限性等特点,为小学生能够主动建构知识创造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假如小学生可以在课前预习时,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自主探究教材时代背景,这样就会更加有助于他们理解与掌握教材内容。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就可以指导小学生预习课文并提问:“雷锋叔叔到底在哪里?”还可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查有关资料。经过探究,我们知道“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会在哪里;雷锋叔叔无时无刻地在为别人考虑,哪里有困难哪里就能够看到他;希望在社会上处处都能看见像雷锋一样的人存在,将爱撒向需要我们帮助的人”。促使小学生能够向雷锋叔叔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凭借信息技术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处理自选疑点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给予学生充足的预习时间,观察他们是否可以发现教材中的疑点,并对自己挑选的疑点开展分析,尝试自行处理问题,自己无法解决的就可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自选疑点。除此以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学生在预习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有合理性以及层次性。小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掌握的知识量以及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等对自选问题开展探究。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时,就可以让小学生进行预习并找出疑点:小蝌蚪找了几次妈妈?它的妈妈为什么和它长得不一样?经过细读我们在文中就能够发现小蝌蚪一共找了三次妈妈,前两次分别是小鲫鱼和小乌龟,在第三次成功地找到了妈妈。然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展开研究,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蝌蚪的身体会不断变化,逐渐和妈妈长得一模一样,最后变成小青蛙。这样的教学模式会让小學生发现使用信息技术自己也能够寻找到答案,增强自信心,有效激发出探索欲望,非常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二、在课中指导时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自主学习积极性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主动地指导学生进行收集、解决以及获取知识,对其教学方法与讲解的知识点表示认同,那么,小学生才可以顺利地从传统教学中只有服从与被动的地位上升到可以自主进行学习的地位。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播放生动、有趣的视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激发学习兴趣是提升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方法。利用多媒体的各个功能,如视频、声音、照片等,有效调动他们的各个感官,将枯燥乏味的静态文字转换成五颜六色的动画视频,形与声有效结合,这样能够很好地激发出他们的情感,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材内容中。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第九课《黄山奇石》时,就可以抽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小学生观看有关黄山奇石的视频,小学生很快就会被壮丽的景色所吸引,此时教师再带领他们学习教材中的知识,就会发现他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小学生阅读课文时,他们就会自然流露出想要探究大自然奥秘的真实情感。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探索欲望,对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有非常好的帮助。

(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促使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教材中的景象,有效解决教材中的重、难点,促使小学生喜欢上学习语文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根据教材中给出的知识点,寻找出重、难点,并寻找出可以激发小学生思考与研究的问题,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但是,因为小学生与作者所处的年代是不同的,所以往往很难切实体会到作者的生活经历,如果仅仅依赖教材中的文字与图片,更加无法和作者产生共鸣,并且无法掌握与理解文中的知识点。此时教师就可以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进行融合的方法,将复杂、抽象的知识转换成具体内容,信息技术可以把文中无法理解的知识更新成听得见、看得见的形象课件,有效激发了小学生的感官系统,以此获得更多有效知识点,并最大程度挖掘出他们的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其自主学习性。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教材知识进行模拟能够烘托气氛,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儿童的世界需要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讨,只有他自己发现的世界他才觉得这是真世界,自己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小学生都处在形象思维阶段,但是,并不可以说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也在形象阶段,利用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模拟,能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小学生快速融入学习中,经过对教材内容的表象开展分析、概括以及综合,有助于小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层次地发展。有效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望,并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学习,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三、课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研学,促进学生自主拓展教材知识

在课后,小学生可以根据当日所学知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拓展,这样可以促使他们在收集信息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所学知识的作用,能够促使他们更加清楚地掌握与理解教材中的内容,间接提升学习语文知识能力。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四课《邓小平爷爷植树》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搜索与邓小平爷爷有关的故事,这样就能够促使他们了解到邓小平爷爷是祖国老一辈的领导人,为我国的繁荣昌盛付出过很多努力。在课后进行知识拓展,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印象,还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学习到教材中没有的知识,对学习语文知识有很大的帮助,经过长时间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不断得到上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学习工具。运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融合的主要目标就是促使教学成果最优化,有助于树立小学生的创新精神,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牛秀琴.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J].天津教育,2021(13).

[2]吴金凤.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1(5).

[3]陈海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45).

[4]王振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法[J].福建电脑,2021(1).

附  注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与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2090。

作者简介:王静,女,1982年生,甘肅瓜州人,中共党员,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