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文化遗产视野下川黔古盐道的价值转换与功能转型
2022-03-23黄小刚
黄 小 刚
引言
贵州省素不产盐,百姓所用食盐均仰于以四川省为核心的外省产盐区域。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开始划仁岸(仁怀)、纂岸(纂江)、涪岸(涪陵)、永岸(叙永)为川盐运往贵州省的四大运销口岸,确保贵州省百姓的食盐供给,围绕四大口岸而形成的川盐运销路线即今天所称的川黔古盐道。它是历史上形成的以四川省所产井盐运往贵州省腹地的川盐运输和销售为主,由水路与陆路构成的生产生活资料运输与交易通道,是联系沿线汉族、苗族、土家族、仡佬族、布依族、彝族等不同民族聚居区的经济走廊,是推动沿线各地区多元文化频繁交流与互动的文化走廊,也是促进沿线各地区不同民族相互往来与交融的民族走廊,极大地推动了西南地区经济交往、文化交流与民族交融。
随着时代更替、社会进步,川黔古盐道原来的价值与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巨大转变,曾经无比繁华的川盐运输码头热闹不再,曾经络绎不绝的运盐山路支离破碎,曾经纤夫低沉的号子、背夫无奈的山歌已成绝响。现代化的交通方式取代了古道的交通运输功能,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古道的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遗产的利用有新要求,现代化的发展方式如何契合古道的生态环境安全需要。在此背景下,针对川黔古盐道的各类考察、保护以及申遗活动开始兴起,沿线主要地区纷纷建设盐文化博物馆、盐文化陈列馆,对古盐道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予以展示、保护和挖掘。
“保护与利用是文化遗产的重要属性和一体两面”(1)黄诚、雷方俊:《论长征时期贵州红色文化遗产的形成、遗产类型及遗产体系建构》,《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而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是对其价值和功能进行科学研判。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方位上,如何定位川黔古盐道的价值和功能将直接影响到对该线路的态度和行为。为此,本文以线性文化遗产这一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最新理念和方式为理论视野,对川黔古盐道所蕴含的价值进行再认识,探索川黔古盐道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的新功能,进而构建川黔古盐道的现代价值体系和利用方式,以期促进该线性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
一、川黔古盐道的历史价值
川黔古盐道作为历史上形成的以食盐运输为核心的通道,“开始于明代,发展于清代,……衰落于1946年后”,(2)李浩:《川黔古盐道与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11页。横跨四川、贵州两省,是具有多维度的商品、思想及文化的交流空间,对沿线地区经济交往、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一)商业经贸往来的“经济廊道”
川黔古盐道作为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补给线,是历史上跨区域配置食盐资源的重要通道,也是明清时期西南资源东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川盐运输与销售为契机,川黔古盐道逐渐发展成为推动贵州省与西南地区商业经贸往来的“经济廊道”,促进了沿线各地区民众互通有无的经济交往和西南边疆的经济开发,进而推动了西南地区成为互通有无、互为依赖、互相支援的经济共同体。
随着川盐入黔运输通道的开辟与发展,以食盐集散地、食盐运输码头等为核心的各种集镇、场镇逐步形成,并逐渐发展成为川黔古盐道上的商业中心和区域经济增长极,不断推动各地区之间的经贸往来。一方面,大量外地客商沿古盐道开展各类经贸活动,不仅带来了其他省区以工业品为主的多元化物资和商品,他们还在当地开设各种商号,经营食盐、桐油、中药材等各类商品,促进了本地商品的多元化和经济发展,极大满足了本地居民对多元化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川黔古盐道沿线居民也充分依托各类集镇的发展和大量外地客商的市场需求,不断发展纺织、染布等民族手工业和木材、矿产、白酒等工业经济,为外地客商供给日常生活用品和土特产品。通过这些外地客商,古盐道沿线的煤、铁、桐油、白酒、茶叶、中药材、生漆等产品得以运输至全国各地销售,使得贵州土特产能够“北以贾蜀,东以市楚”(3)黄宅中修,邹汉勋纂:(道光)《大定府志·贵州府县志辑》第48辑,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622页。黄宅中修,邹汉勋篡:道光《大定府志(一)》,《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编委会编:《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48辑),成都:巴蜀书社,2016年,第622页。,并借此逐步融入国内大市场。可见,随着川黔古盐道的发展,“沿线地区客商人数增加,交流交往的民族增多,与外界联系日益密切,这样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物资交流、经济交往”(4)李浩、黎弘毅:《川黔古盐道与西南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外地客商与本地商人、居民之间频繁地进行经济交往,逐渐加深了彼此之间的经济联系,也促进了沿线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商业网络的构建。一条以集镇为点、古盐道为线,辐射周边相关区域的川黔古盐道“经济廊道”得以形成和发展。
(二)文化传播交流的“文化廊道”
川黔古盐道依托商品的流通和人员的流动,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成为促进沿线各区域、各民族之间文化传播、交流与发展、繁荣的“文化廊道”。川黔古盐道沿线广泛分布着外地人修建的各种会馆等文化和经济活动场所,如陕西会馆、江西会馆、商楚会馆等。这些交流场所承载了外地文化在本地的呈现、传播与交流,在为外地客商提供自我文化归属的同时,也极大推动了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发展。尤其是以戏剧为代表的文化艺术交融是川黔古盐道沿线各地区文化传播、交流与融合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现在盛行于贵州省各地的黔剧和花灯戏等都是川剧等外来剧种与贵州省本土民俗文化相结合后形成的地方剧种,“黔北花灯,以遵义地区为代表,受巴蜀文化影响,尤其是川剧的影响较深。花灯的唢呐腔,就是从川剧的唢呐腔演变而来”(5)编委会编:《贵州省志·文化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45页。。此外,川黔古盐道对沿线各区域的语言风格、饮食习惯、节日习俗等方面的传播、交流与融合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沿线各区域之间文化相似性的增强、文化包容性的提升、文化多元性的拓展和文化认同性的深化。
(三)民族团结交融的“家园廊道”
川黔古盐道沿线地区是西南地区多民族聚居地,在这片土地上,长期居住着汉族、苗族、土家族、布依族、仡佬族等民族。随着川黔古盐道的开辟,以陕西省、山西省、四川省等地为代表的外地商人以及西南地区的部分穷苦百姓陆续沿古道进入贵州省,他们或经商、或旅居、或移民、或务工,与世代居住在此的各民族同胞之间进行了大规模、长时期的生产生活、经济交往与文化交流活动,共同推动了川黔古盐道的建设与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促进了各民族在生活、情感、心理和文化因素上的彼此亲近与融合,见证了沿线各地区密不可分、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成长历程,推动了川黔古盐道成为一条多民族团结交融、和睦共处的“家园廊道”。
二、川黔古盐道价值转换与功能转型的现实背景
川黔古盐道作为一条食盐资源配送与商业贸易通道的使命已然完成,但是在古道上发生的种种往事并不如烟消散,古道留下的宝贵遗产资源也不应该被埋没。为此,需要对古道面临的新环境和现实背景进行分析,进而为古道在当代社会的新发展提供依据。
(一)世界遗产保护新理念的本质要求
1984年,美国国家公园局推出第一条国家遗产廊道——伊利诺斯和密歇根运河国家遗产廊道;1987年,欧洲正式启动“文化线路”计划并将西班牙桑迪亚哥·德·姆波斯特拉朝圣线路认定为欧洲第一条文化线路。跨区域、整体性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在国际遗产保护界日益受到重视,各国针对跨区域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从未间断过。截止目前,欧洲委员会共认定了32条不同主题的文化线路,这些文化线路展示了欧洲的记忆、历史和遗产,并对当代欧洲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21世纪初,随着美国遗产廊道理论(6)王志芳、孙鹏:《遗产廊道——一种较新的遗产保护方法》,《中国园林》2001年第5期。和欧洲文化线路理论(7)李伟、俞孔坚:《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动向——文化线路》,《城市问题》2005年第4期。的引入,遗产廊道和文化线路作为两种跨区域、整体性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理论引起了国内学界的密切关注,并形成了文化廊道、历史路径、现状遗迹、线性文化遗产等本土化的文化遗产概念。其中,线性文化遗产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本土化遗产保护理念之一,成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关注的热点。线性文化遗产是指“在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往往出于人类的特定目的而形成一条重要的纽带,将一些原本不关联的城镇或村庄串联起来,构成链状的文化遗存状态,真实再现了历史上人类活动的移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交流互动,并赋予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载体的人文意义和文化内涵”。(8)单霁翔:《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初论:突破与压力》,《南方文物》2006年第3期。线性文化遗产强调由重视静态遗产向同时重视活态遗产、重视单体遗产向同时重视群体遗产方向发展,注重“由单体文物到历史地段,再至整座城镇,进而兼及文化景观、遗产区域,乃至串连几座甚至几十座城市、一个或多个国家的更大文化区域”(9)单霁翔:《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初论:突破与压力》,《南方文物》2006年第3期。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现了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最新理念和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由19个线性文化遗产约250 000千米线性要素所构成的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10)俞孔坚、奚雪松、李迪华等:《中国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构建》,《人文地理》2009年第3期。,包括已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丝绸之路、大运河等。
川黔古盐道拥有沿线性分布、以盐文化为核心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族群,是该线性区域内人们围绕食盐运输、销售与管理这一特定目的而形成的一条重要纽带,它将一些原本不关联的城镇或村庄串联起来,构成了链状的文化遗存状态,真实再现了历史上人类活动的移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交流互动,并赋予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载体的人文意义和文化内涵,是一种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因此,有必要从线性文化遗产这一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最新视角和理念出发,对川黔古盐道的价值与功能进行再认识、再评估。
(二)古道遗产存续新问题的内在需求
川黔古盐道沿线留存了类型多元、数量众多、以盐运为核心的宝贵文化遗产,包括盐运碑刻、盐道、关隘、码头、古镇、盐号、聚落、会馆和档案文献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船工号子、背盐歌、航运与造船技艺、诗词、音乐、饮食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盐运文化遗产参与并见证了古道沿线区域的经济交往、民族交融与文化交流,是研究川黔古盐道历史、文化与经济的活的文物。近年来,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川黔古盐道线性文化遗产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破坏,面临存续与发展的诸多新问题和新威胁。
首先,川黔古盐道线性文化遗产的空间完整性遭到破坏。川黔古盐道线性文化遗产是一种跨区域、整体性、一体化、呈线状分布的大范围文化遗产区域,涉及四川、贵州两省数千公里的地域范围。随着沿线地区人口增多和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建设、公路、铁路、水库、电站、产业园区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增多,逐渐挤占、破坏和割裂了古盐道原本完整的空间结构,使得川黔古盐道作为一种线性文化遗产的空间完整性和要素完整性遭受破坏。
其次,川黔古盐道线性文化遗产的意义整体性有待增强。受古盐道系统性研究不深、整体性宣传不够、联合性保护不足等因素制约,社会大众对川黔古盐道作为一个整体的认知较弱,往往停留于部分相对知名的盐运码头、古镇、会馆等单体遗产层面,且停留于对这些单体遗产本身的简单认知,对单体遗产所具有的历史、情感、文化等方面的内涵认知不足。因此,亟需加强对川黔古盐道作为一个整体在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蕴含的文化意义进行系统总结与提炼,构建川黔古盐道线性文化遗产的整体性文化意义体系和文化符号体系。
第三,川黔古盐道线性文化遗产的原真性遭遇破坏。川黔古盐道线性文化遗产真实再现了历史上人类活动的移动以及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交流互动。近年来,川黔古盐道上的盐道、关隘等诸多单体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杂草丛生、走向破败,遗产留存日渐减少。而一些码头、碑刻、盐号等单体遗产又因人为随意拆除、改建,缺乏严格的专业化保护与修复措施而失去了原本的意涵,遗产的外在形貌、内在意蕴等体现其历史真实性的构成要素遭遇破坏。
(三)区域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客观诉求
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食盐已经不再是一种稀缺的饮食资源,川黔古盐道也不再承载以食盐为核心的物资运输与销售功能,基于这一功能发展起来的传统运输与商贸经济自然日渐式微,川黔古盐道沿线区域经济面临新的发展形势。
首先,传统产业没落与经济转型之困。川黔古盐道沿线地区以食盐运输与销售为核心的盐运经济早已走向没落,桐油、煤矿、生漆等产业也在现代技术的冲击下日渐式微。沿线区域也在新的社会背景和经济环境下持续不断探索经济转型与发展,其中,旅游产业成为沿线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成功典型。事实上,川黔古盐道涉及的赤水河、乌江、永宁河等水路通道及大部分陆路通道沿线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底蕴深厚,具备发展旅游产业的优质资源,诸如地处仁岸的丙安古镇、土城等传统盐运码头凭借着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和优质的旅游资源,已发展成为知名旅游目的地,实现了从盐运经济向旅游经济的成功转型。白酒产业作为伴随盐运经济发展而兴起的传统产业之一,在近年来白酒产业大发展的行业背景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以茅台镇为代表的赤水河沿线地区在近年来酱酒热的驱动下,白酒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然而,川黔古盐道沿线区域还有诸如刀靶水、兔场等很多传统盐运场镇和聚落,它们是陆上食盐运输的重要驿站和节点,却因为远离交通主干道而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失去了往日的热闹而日渐走向衰败。这些区域既无法延续往日的盐运经济,又在现代化经济转型过程中艰难前行,历经了改革开放以来“离土又离乡”的打工经济后,人口日渐凋零、土地效益不高、建筑效用发挥不够。虽然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些区域基础设施日益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但由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薄弱,依旧面临经济转型与振兴的现实困境。
其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之困。川黔古盐道沿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干道与支线、城镇与乡村之间,干道沿线区域多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城镇,这些区域凭借区位、资源、交通、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顺利实现了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而位于盐道支线上的数量众多的场镇、聚落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为落后。不充分主要体现为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层面,尤其是对古盐道上留存的宝贵文化遗产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深入、不充分。因此,需要对川黔古盐道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予以高度重视,充分挖掘川黔古盐道线性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以带状经济发展为引领,充分发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优势,助力沿线区域经济转型与振兴,推动沿线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川黔古盐道的价值再认识
线性文化遗产作为国际上最新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遗产类型,具有在空间上的跨区域性、在内容上的全面性、在目标上的多元性等特点,为我们重新认识川黔古盐道的现代价值和功能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文化遗产价值
川黔古盐道作为一条由官方推动、社会参与、以食盐运输和销售为目的的商业路线,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极大地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交往、文化交流与民族交融,形成了以古盐道、古场镇、古街道、古建筑、古码头、会馆、碑刻、运盐器具、盐仓盐号、纤夫号子、特色饮食、文学作品等为核心的盐运文化遗产体系。这些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见证了川黔古盐道的兴起、繁盛和衰落,见证了沿线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变迁和民族的交融,构成了可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媲美的川黔古盐道线性文化遗产,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沿线民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
川黔古盐道覆盖区域内,还广泛分布着四渡赤水渡口、遵义会议会址等红色革命文化遗址遗迹,独竹漂、花灯戏等民间民俗文化遗存以及竹编、晒醋、酿酒等民间传统技艺等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内容虽然与盐运并无直接联系,但它们作为川黔古盐道线性文化遗产多样性文化表述和综合性文化内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川黔古盐道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文化物证,见证了川黔古盐道的“地方历史发展和历史文脉”(11)王丽萍:《遗产廊道视域中滇藏茶马古道价值认识》,《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因此,理应将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内容纳入川黔古盐道线性文化遗产体系中,以系统性思维评判川黔古盐道线性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价值,推动该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展示与利用。
(二)文化教育价值
川黔古盐道线性文化遗产诉说着川盐入黔的独特历史,承载着川盐入黔的盐运文化。川盐入黔作为一项重要的人类历史活动已经成为过去,但是在川黔古盐道线性文化遗产中,始终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重要的文化教育价值。
一方面,川黔古盐道线性文化遗产具有显著的盐运历史教育价值。川黔古盐道线性文化遗产记录和诉说着川盐入黔的特定历史活动,见证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以四川省、贵州省为主要活动场域的跨区域、大范围经济交往、文化交流与民族交融活动,是当代大众回顾、认识和研究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和历史事件的重要媒介。川盐入黔的历史是一部交通史,它见证并推动了古代贵州省水路、陆路交通建设与发展;川盐入黔的历史是一部经济社会发展史,它极大促进了贵州省商贸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川盐入黔的历史还是一部文化交流与民族交融史,它带动了区际、族际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促进了多元民族互动与交融。通过对川盐入黔的历史回顾与进一步认识,有助于强化沿线民众的历史感和自豪感,增进沿线民众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另一方面,川黔古盐道线性文化遗产具有显著的盐运文化教育价值。川盐入黔涉及地域广、参与民众多,尤其是广大底层大众,他们长期从事背盐、拉船等最累最苦的盐运一线工作,使川盐入黔活动得以展开,川黔古盐道脉络得以构建。他们在长期的运盐劳作中,逐渐形成了“吃苦耐劳、自强不息、团结协作、甘于奉献”的盐运精神文化。正是这种精神文化,支撑着他们起早贪黑,以十人为一帮,背负着沉重的盐包无数次往返于盐运古道,在一次次的歇脚中留下了深深的杵印,将川盐运送到贵州省各地,以川盐运输为核心的商业网络得以形成,促进了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鉴往以知来,循道以致远。盐运活动早已成为历史,但是盐运的文化精神将继续指引着当代人在新的历史方位中砥砺前行,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奋勇前进。
(三)文化经济价值
川黔古盐道线性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元,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一种文化资源,也是一种经济资源,“具有经济性、稀缺性、公共性、外部性和垄断性等经济学特性”(12)周锦、顾江:《文化遗产的经济学特性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是发展文化经济的重要资源基础。以文化遗产作为经济资源进行创意开发而形成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够有效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精神与文化需求。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旅游的兴盛,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更加凸显。文化遗产不仅具有促进文化遗产旅游景区门票收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产品销售收入等直接经济价值,而且具有推动交通、住宿、餐饮、金融、商贸等相关行业经济收入等间接经济价值,提升文化遗产所在地的知名度、影响力以及城市竞争力等综合经济价值。因此,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对文化遗产的挖掘、宣传与创意开发,发展以文化遗产为核心资源的文化旅游、文化演艺、民间手工艺等特色文化产业,成为拉动地方就业、促进经济转型与发展、提升文化产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增强地方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看,“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增值来源于文化遗产的稀缺性,……文化遗产的稀缺性是对其进行经济考虑和效益追求的基本前提,是其进行产业化经营的客观基础”(13)周锦、顾江:《文化遗产的经济学特性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但是并非所有的文化遗产都因为稀缺而有经济价值。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大小和“‘遗产’与人们现实生活关系(精神生活)的距离相关”(14)胡惠林:《时间与空间文化经济学论纲》,《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5期。。如川黔古盐道线性文化遗产中的船工号子等文化遗产内容,很显然是一种独特而稀缺的盐运文化遗产,但是这类文化遗产由于与当前人们的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并不十分直接和突出,难以通过产品生产和产业开发实现变现,社会投资动力不足,只能依靠政府补贴进行保护与传承。因此,在对川黔古盐道线性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与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辩证地看待该线性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应更加注重文化遗产直接经济价值、间接经济价值和综合经济价值的综合权衡,以促进川黔古盐道线性文化遗产整体经济价值的最大化实现。
(四)文化研究价值
川黔古盐道作为一条重要的商贸通道、文化廊道和民族走廊,促进了西南地区商业网络与市场网络的形成、多元文化传播与交流、多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对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艺术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各人文社科而言,无疑具有显著的学术研究价值。从川黔古盐道自身角度来看,其历史地位的重要性、文化内容的丰富性、空间范围的跨区域性和社会影响的广泛性等自身特质决定了该盐道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是厘清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脉络、认识沿线地区民族关系与文化谱系、探索沿线地区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学者群体角度来看,川黔古盐道是不同学科领域学者开展学术研究、进行学术探索、实现学术理想的重要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如川黔古盐道的成因、政策、线路走向、历史流变,古盐道上的场镇与建筑,古盐道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古盐道上的文化交流与文化遗产,古盐道上的民族关系与分布,古盐道的保护与利用等,都为不同学者、不同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和学术增长点。一些专家学者甚至因为参与和古盐道有关的各级各民族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与认定实践,以及国家和各级政府相应保护条例和认定标准的制定过程,极大提升了自己在社会文化领域的话语权。
四、川黔古盐道的功能转型与利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川黔古盐道已经从传统的物资运输通道转变为具有重大价值的线性文化遗产,其核心功能也从物资运输转型为文化教育、文化经济等功能。川黔古盐道功能的转型必然要求对该盐道利用方式的转变。带状经济是以某一特定的交通运输干线或江河流域以及地理位置延伸、自然资源分布等为依托,并以此作为经济发展轴,以轴上经济较为发达、交通较为便利的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作为核心发展极,通过发挥核心发展极的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联结和带动周围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经济发展,进而形成点状密集、面状辐射、线状延伸的集生产、消费、流通等于一体的带状经济区域。带状经济作为一种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川黔古盐道线性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式,具体体现为文化旅游带和特色文化产业带两种实践路径。
(一)川黔古盐道文化旅游带
文化旅游是“人们为了获取新的信息和体验以满足自己的文化需求而向其常住地之外的城乡文化吸引物所做的(空间)运动,以及人们向常住国之外的城市的遗产地、艺术与文化展示、艺术与戏剧等特定文化吸引物所做的运动”(15)希拉里·迪克罗、鲍勃·麦克彻:《文化旅游》,朱路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5—6页。。文化旅游带作为一种跨区域的线性文化旅游廊道,是创新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途径的重要举措,也是对线性文化遗产最直接的利用方式。
川黔古盐道沿綦岸、涪岸、永岸、仁岸进入贵州省后,又与贵州省境内的各种交通路线相衔接,形成了覆盖贵州省全境的川盐运输网络。以川黔古盐道四大口岸为核心的四条主干线路沿线拥有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海龙屯世界文化遗产地、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段、乌江百里画廊、国家5A级景区梵净山、国家5A级景区百里杜鹃、贵州屋脊韭菜坪、国家5A级景区青岩古镇等众多自然景观壮丽、人文特色显著的高品质文化旅游景区,为川黔古盐道文化旅游带建设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
川黔古盐道文化旅游带建设需要打破行政区划条块分割的局限,坚持共建、共享、共管原则,通过以线路为中心的开发模式,实现对川黔古盐道沿线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利用,促进沿线旅游热点地区、温点地区、冷点地区的协调发展;通过以文化为中心的建设模式,实现对川黔古盐道沿线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与创意转化,注重文化、旅游、生态等不同层面的协调共生,最大化避免因旅游开发而带来的建设性破坏,促进川黔古盐道线性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与利用;通过以品牌为中心的营销模式,实现对川黔古盐道文化旅游带国际品牌的系统塑造与整体传播。
(二)川黔古盐道特色文化产业带
特色文化产业是“基于民族和区域传统文化遗产资源,从民间自发产生发展,其文化产品与服务在风格、品相、品种和工艺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区域文化特点,拥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形态”(16)齐勇锋、吴莉:《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5期。。具体而言,包括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节庆文化产业、酒文化产业、茶文化产业、盐文化产业、珠宝玉石文化产业、大型实景演出产业等。特色文化产业带则是在特色文化产业市场要素资源配置和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和各具特色的带状地域文化经济单元,是依托一定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园区或文化企业集散区为载体并以此依托形成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轴,以发展轴上特色文化产业发达的区域或城市乃至城市群为核心,发挥特色文化产业的集聚和辐射功能,联结带动周围相关文化产业发展,形成点状密集、面状辐射、线状延伸的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消费和流通一体化的带状文化经济廊道。“十三五”期间,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已形成了带状发展的新趋势,“突破了过去地域圈层环状发展的束缚,代之而起的是线性带状发展,突破行政区划的制约,而以文化纽带相联系”(17)范建华:《中国特色文化与特色文化产业论纲》,《学术探索》2017年第12期。。“十四五”时期,特色文化产业带状发展将更加普遍和广泛,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显著模式。
川黔古盐道地缘相近、文脉相承,优秀民族文化资源独特、丰富。需要沿线各地区坚持传承文化、科学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意引领、跨界融合,市场运作、政府扶持等原则,深入挖掘和利用区域特色文化资源,注重特色化发展与差异化互补,打造彰显区域文化特色和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产业门类与重点项目。重点发展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特色文化演艺业、特色文化节庆业等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业态,共同塑造既有特色又有活力、既相互区别又彼此互补、既共享资源又差异竞争的川黔古盐道特色文化产业带。
五、结语
川黔古盐道作为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物资运输与贸易通道的历史使命已然完成,而作为一种大型线性文化遗产的新时代价值则有待进一步确认和提升。从线性文化遗产的视野探讨川黔古盐道新的时代价值,是对川黔古盐道进行系统性保护与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对川黔古盐道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多维价值进行科学研判与深入理解,才能在具体的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而对川黔古盐道的科学保护与有效利用,又将反过来促进川黔古盐道时代价值的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