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保护模式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循环功能及血清NE、COR、NA的影响研究△

2022-03-23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气腹体温手术室

王 慧 敏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手术部 郑州 450000)

手术室护理作为手术护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护理质量与手术效果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腹腔镜手术实践中,麻醉、CO2气腹建立、手术室环境及患者生理条件等均是影响患者循环功能及应激反应的重要因素,多元保护模式旨在以整体护理理论为指导,以协作护理方式为路径,充分发挥多元保护在手术护理中的作用和优势,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维持患者循环功能的稳定,并降低手术应激刺激[1]。本研究中,以我院收治的12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多元保护模式的实施方法及手术室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确定病例样本后,予以患者随机顺序编号,根据编号结果将其分为C组和C+D组各60例。再于统计学软件上予以两组病例一般资料处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C组和C+D组患者一般资料分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开展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室护理中:

C组6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手术基础准备、体征持续监测、护理操作配合、体位管理等。

C+D组60例患者在C组的基础上联合开展多元保护护理,具体干预措施如下:(1)麻醉保护:低血压是腹腔镜手术麻醉常见的并发症类型。手术护理中,首先帮助患者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保证机体血容量得到有效补充。并于手术开始前,遵医嘱应用乳酸钠林格氏液,提高患者生理功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其次,结合患者病史,针对长期应用皮质激素治疗者,术前告知麻醉医师,酌情于术中加大皮质激素用量,防止血压降低;针对合并心房纤颤者,术中将心室率维持于80~120次/min;最后,于麻醉前 20min,遵医嘱应用6%羟乙基淀粉;术中密切监测患者出血量,及时给予输液输血护理[2]。(2)低体温保护:低体温是加剧手术应激刺激及造成循环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术中于CO2气腹建立过程中采用气体加温功能的气腹机,将CO2气体加温至37℃再予以气腹建立,促进气腹更符合人体的生理条件。同时,通过手术床铺恒温毯、躯体裸露部分覆盖充气式加温毯、药液/冲洗液采用输液加温仪等保暖措施的综合护理,有效减少机体散热及低温液体的刺激,预防低体温[3]。(3)CO2气腹保护:一方面,合理设置CO2气腹压力。气腹压力常规标准为14mmHg,而针对自主通气效果不佳或合并心肺功能障碍者,需将气腹压力由常规的14mmHg下调至11mmHg,避免高气腹压力造成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引发循环功能障碍;另一方面,积极预防CO2潴留[4]。术中通过患者PaCO2指标值的密切监测,在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PaCO2时及时警惕患者腹腔CO2过多,将患者头胸部抬高约20°,促进CO2的排出,加强心肺压迫。

1.3 观察指标

1.3.1循环功能

于两组患者术前及气腹建立30min后,分别检测循环功能指标: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

1.3.2应激反应

于两组患者术前及手术60min后,检测患者血清应激反应指标: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A)。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循环功能

气腹前C组和C+D组患者HR、MAP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气腹后C+D组患者HR、MAP均低于C组(P<0.05),见表2。

表2 C组和C+D组患者HR、MAP比较

2.2 应激反应

术前C组和C+D组患者血清NE、COR、NA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中60min,C+D组患者血清NE、COR、NA均低于C组(P<0.05),见表3。

表3 C组和C+D组患者血清NE、COR、NA比较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对腹腔内环境破坏小、并发症少、康复快等显著优点,目前已成为外科医疗的重要手术方式。而在临床实践中,手术作为一个多因子参与的复杂过程,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生物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等均是影响患者体液循环、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的重要因素,而手术室护理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各种不良因素的主动控制,以促进手术的顺利开展,提高手术效果和安全性。多元保护护理模式是在整体护理内涵不断延伸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型护理模式,旨在结合腹腔镜手术特征,强调生理、环境、药物、创伤等要素对手术效果、进程及风险影响,以多因素前馈控制为策略,实施保护性干预,以控制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果[5]。

麻醉医学研究报道,低血压是诱发循环功能障碍、影响机体血流灌注及加剧麻醉应激刺激的重要原因之一[6]。本研究中,C+D组多元保护护理中,基于腹腔镜麻醉易诱发低血压并发症这一控制要点,从补充血容量、加强生理储备及纠正病史不良因素出发,有效控制低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机体循环稳定及减轻应激刺激具有重要的作用。围术期体温管理是当前外科医学共同关注的热点,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是造成凝血功能异常及机体内外循环紊乱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多元保护护理中充分考虑低温CO2气腹诱发的低体温风险,在气腹建立过程中采用加温式CO2气腹,有效减少低温气腹对患者所产生的各种病理生理学改变;同时联合综合保暖护理干预,以减少机体散热及低温液体产生的“冷效应”,从而预防低体温不良体征。另外,气腹压力和CO2潴留加剧腹腔镜手术应激刺激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多元保护护理中根据患者生理状态合理设置气腹压力,并积极预防CO2潴留,可有效减轻手术创伤应激刺激。

本研究结果显示:气腹后,C+D组患者HR、MAP均低于C组(P<0.05)。术中60min,C+D组患者血清NE、COR、NA均低于C组(P<0.05)。即于腹腔镜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多元保护护理能有效维持患者循环功能的稳定,并降低手术应激刺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气腹体温手术室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舒适护理对腹腔镜CO2气腹并发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小儿腹腔镜手术气腹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