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分辨率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微钙化诊断中的应用

2022-03-23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高分辨率乳头状一致性

孙 晓 华

(郑州大桥医院超声科 郑州 450000)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以恶性度较低的乳头状癌最为常见。针对疾病,想要得到根治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法,但因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灶较小,为早期及时诊治带来阻碍[1]。此前,有研究证实,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诊断来说,超声检查优势显著,有助于对患者的早期诊断,而患者经及时诊疗可获取更高生存率,还可减少穿刺活检造成的痛苦[2]。此外,微钙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有密切关系,超声图上微钙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有较高相关性,可用于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侵袭的潜在指征。现阶段,临床用于甲状腺检查的超声探头频率多数低于17MHz,关于17MHz高分辨率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微钙化诊断价值的研究较少[3~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分辨率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微钙化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选取2018年4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1例,女55例;年龄47~63岁,平均年龄(55.03±2.65)岁。家属及本人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1)依据《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5]确定符合疾病临床诊断标准;(2)未发现破溃、流脓现象;(3)经病理检查证实。排除标准:(1)结节内部粗大钙化(因病理标本制作时会对粗大钙化进行脱钙处理);(2)凝血功能障碍;(3)结节后缘与体表距离相差≥2.6cm(因会造成17MHz高频探头测得的结节图像不清晰)。

1.2 方法

1.2.1超声检查

应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Voluson E8超声仪,选取18L6 HD(7.0~17.0MHz)高分辨率探头和9L4(4.0~9.0MHz)探头。具体操作:指导患者仰卧位,将头颈后仰使颈前区充分暴露;先后利用9L4探头及18L6 HD探头进行检查,观察甲状腺结节部位、边界、回声、大小等情况,并观察结节内是否伴有微钙化。

1.2.2病理学检查

取甲状腺组织标本,采用10%甲醛溶液将标本固定,纵切取材,切片厚度为4μm,经HE染色,制备完成病理切片单独留存。经本院经验丰富的病理医师于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切片,并进行组织学分析,找寻是否伴有钙化并留取图像,主要观察:(1)视野内有无钙化(指显微镜下有无钙盐沉积);(2)观察钙化结节钙盐沉积形态、分布:将同心圆状排列形状的钙化灶称为砂粒体,是一种同心圆分层状、直径约50~70μm的钙化小体,显微镜下呈“洋葱样”表现;未达上述标准则称为不规则钙盐沉积。

1.3 超声结果判定[6]

本研究以0.2cm为临界点,最大直径>0.2cm钙化结节为粗大钙化(病理标本制作时直接进行脱钙处理),直径≤0.2cm为微钙化,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采用一致性Kappa检验,以K值评价各超声技术单独及联合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微钙化与金标准的一致性,一致性好标准为K值>0.74,一致性一般标准为数值在0.4~0.74之间,一致性差标准为K值<0.4。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96例患者共发现130个结节;未钙化结节41例(49个结节),微钙化55例(81个结节)。81个钙化结节中,8个存在典型砂粒体,位于细胞团内,其中6个同时存在不规则钙盐沉积(多位于纤维化间隔及细胞间质内)及砂粒体。

2.2 超声表现

微钙化结节主要包括弥漫型和局灶型:弥漫型:广泛分布于峡部及双侧叶腺体,边缘多为不规则状;局灶型:呈丛状分布,钙化灶多为左侧叶。

2.3 常规超声检查结果

130个结节中,经常规超声检出微钙化65个,未钙化65个,与金标准诊断结果一致性K值为0.477,一致性一般,见表1。

表1 常规超声检查结果(n)

2.4 高分辨率超声检查结果

130个结节中,经高分辨率超声检出微钙化73个,未钙化57个,与金标准诊断结果一致性K值为0.619,一致性一般,见表2。

表2 高分辨率超声检查结果[n(%)]

2.5 常规超声与高分辨率超声联合检查结果

联合检测结果规定任何一项检测诊断为微钙化时即判定联合诊断为微钙化;130个结节中,经联合检查检出微钙化86个,未钙化44个,与金标准诊断结果一致性K值为0.749,一致性好,见表3。

表3 常规超声与高分辨率超声联合检查结果[n(%)]

2.6 常规超声、高分辨率超声及联合检查的诊断效能

3种检测方法特异度对比差异较小(P>0.05);3组对比,效能最高为联合检查,其次为单独接受高分辨率超声检查,最低为常规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常规超声、高分辨率超声及联合检查的诊断效能[n(%)]

3 讨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机制尚未明确,多认为与遗传、环境和激素异常等因素相关,因其慢性疾病特征,当出现临床症状时,往往提示疾病已达中晚期。手术属于疾病最佳治疗方案,结合影像检查结果,可对患者进行动态风险分级,利于及时评估复发情况,以延长患者生存期[7~8]。

超声检查是影像学常见检查方式,能够观察甲状腺结节内部结构、边界等情况,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提供诊断依据,并为手术选择提供参考。但考虑到甲状腺具有极为复杂的结构,结节超声表现中,良、恶性结节易发生交叉现象,对视野造成影响,影响最终判断[9~10]。文献报道,疾病特异性超声特征为病灶微钙化表现,可通过甲状腺结节微钙化在超声中的显示,判定甲状腺结节良恶性[11]。而超声图像分辨率的提高,对于疾病临床鉴别和诊断意义重大。此前,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诊断的研究局限于7.5、13MHz等常规超声,而随着超声设备的不断发展,更高频率、高分辨率的超声探头逐渐用于临床[12]。

本研究患者接受不同超声模式进行疾病检查,明确病灶微钙化情况,结果显示,常规超声诊断结果与金标准一致性K值为0.477,一致性一般;高分辨率超声诊断结果与金标准一致性K值为0.619,一致性一般。可见甲状腺乳头状癌微钙化利用高分辨率超声诊断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常规超声高,但两者单独检测的诊断结果与金标准一致性均一般。本研究进一步将两种方式联合,结果显示联合检测与金标准一致性K值为0.749,一致性好,3组对比,效能最高为联合检查,其次为单独接受高分辨率超声检查,最低为常规超声检查,提示联合检测应用价值更高。超声显示微钙化可能为纤维化、胶体结晶表现,常规超声中,部分病灶表现为小点状强回声,高分辨率超声则为条状高回声表现,而显微镜下显示纤维条索,未出现钙化;另有部分病灶,常规超声图像显示不规则分布的散在微小点状强回声,高分辨率超声显示微小点状强回声呈条状排列,而显微镜下显示为钙盐沉积[13~14]。由此可见,高分辨率超声图像更为清晰,较常规超声敏感度更高。但超声图像中的钙化结节在显微镜下并不全是钙化,极有可能为纤维化条索,若超声图结节内点状回声较多,则提示该结节恶性几率较大。高分辨率超声虽更为敏感,但是其弊端为,可能会过度提示微钙化,扫查深度受限,使微钙化诊断恶性病变特异度降低[15~16]。因此,临床检查甲状腺乳头状癌微钙化需将两种技术联合应用,可弥补各自不足,继而提高诊断准确度。

综上所述,高分辨率超声能够提高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微钙化的诊断效能,但效果仍有局限,因此必要时应与常规超声联合应用,为临床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微钙化提供更加客观准确的依据。

猜你喜欢

高分辨率乳头状一致性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解译系统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Survivin、VEGF、EGF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输入饱和一致性控制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
基于Curvelet-Wavelet变换高分辨率遥感图像降噪
乳头状汗管囊腺癌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