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课程思政的设计路径与教学实践研究
2022-03-22何桂平李艳春
何桂平,王 丽,李艳春,刘 悦
(齐鲁医药学院,山东 淄博 255300)
在专业课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在专业课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模式。
1 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1.1 学科需求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医学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精专业之事,更要教会学生持仁爱之心。外科护理学作为护理学教育的必修核心课程,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既有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又有对道德素质的要求,因此,开展课程思政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途径。
1.2 时代呼唤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展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的新要求和新模式,以思政为主概念,以课程为主渠道,通过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的双融合模式,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职业道德及文化素养[2-3]。
2 外科护理学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设计路径
首先通过构建课程思政平台,提升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其次通过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情感的体验、感受;最后,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情感得到发展与升华。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最终达到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思政教育效果(见图 1)。
图1 课程思政的设计路径
3 外科护理学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应用
3.1 教学内容中融入护理职业认同感教育
职业认同感是指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职业身份的感知,是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4]。研究[5]结果显示,较高的职业认同感可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职业规划、临床工作方式、护理队伍稳定性等产生积极影响。在绪论学习中,结合影视纪录片《手术两百年》讲述外科护理学发展的同时,引导学生感受医学的进步及医者孜孜以求、解救患者于水火之中的职业情怀;在手术室护理工作章节中,插入感人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让学生感受职业的价值与温度,提升职业情感及认同感。
3.2 教学内容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
患者安全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采取必要措施,以预防或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后果或伤害,包括预防差错、偏误和意外[6]。职业素养是指从业人员拥有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克服困难的能力及诚实、正直、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7]。在讲授钾代谢紊乱章节时,引入因未严格遵循补钾原则发生事故的案例;在讲授营养支持的章节时,引入因护理技术操作不当将胃管误插入气管引发严重并发症的案例;在讲授手术室工作章节时,引入因患者信息核查失误导致手术错误的案例等。通过这些案例,让学生明白患者安全与严谨工作作风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精益、敬业、专注的护理工匠精神。
3.3 教学内容中融入人文关怀教育
世界卫生组织将灵性视为超越身体、精神以及社会之外的第四维度的重要健康指标[8]。在外科护理学中,像肺癌、乳腺癌、大肠癌等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有研究[9]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患者灵性痛苦主要来源于极强的被抛弃感、自卑感和无意义感。在讲授乳腺癌、骨癌患者的护理章节时,引入纪录片《人间世》中的人物故事;在讲授直肠癌患者的护理章节时,制作“腹壁上的玫瑰”课件讲解肠造口护理,并引入“造口人”的叙事故事;在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示教中,渗透人文关怀教育。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理解、体会患者的心理感受,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人文情怀。
3.4 教学内容中融入社会责任感教育
医学生是保障人类健康的后备军,护理人员更是在预防疾病、医疗保健、健康教育等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肿瘤患者、外科感染患者、损伤患者的护理中,通过介绍疾病发生的病因、流行病学等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公众健康,鼓励学生在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普及医学常识”活动中,将所学知识制作成海报、微视频等在家庭、社区、朋友圈进行宣传,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职业自豪感和成就感。
3.5 教学内容中融入法律素养教育
护理工作与人的健康和生命直接相关,属于容易涉及法律领域的敏感职业[10]。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引入相关的社会热点案例和护理差错事故案例,如“护士调包酒驾男友血标本”“纱布、器械遗留腹腔”“医护人员偷取麻醉药获利”等案例,让学生了解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了解工作中所涉及的法律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法律素养。
3.6 教学内容中融入科学精神教育
护理学科的长足发展需要科学研究来领航,护理临床实践需通过科学的方法探索,并将科研成果用于指导实践[11]。护理人员的科学意识与科学精神是推动学科发展、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在肿瘤及围术期患者护理章节,通过科研文献的引入及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推送的相关文章,让学生明白学习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多问为什么,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4 课程思政开展的教学方式
教学中采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相融合,实现寓道于教。
4.1 发掘教学背景资源,以德育人
开展课程思政,教师要多看、多听、多思考、多总结[12],要以“慧眼识珠”之力挖掘、提炼知识点自带或可链接的思政元素,并进行巧妙的设计与融合,提升知识点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如讲授休克患者章节时,引入2021年抗击疫情期间,《新闻联播》播出的一线抗疫群英谱中,护士孙青配合抢救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故事,在学习相关知识点的同时感悟责任与担当。
4.2 专业知识融入人文,以情感人
护理工作因人性温度而绽放精彩,人文关怀不仅是一句华丽的口号,更多的是行动体现。在理论及实践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护理人文关怀,如与患者热情地沟通、耐心细致地护理,协助患者调整卧位、及时有效的健康指导等都是护理人文的具体体现。
4.3 通过叙事护理故事及教师的垂范,以行导人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开展课程思政时,专业教师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储备,还要提升政治觉悟与人文素养,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教学中,引入临床护理人员的叙事护理案例,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教授学生护理方法,如在肠造口患者护理中,引入临床护士采用叙事护理方法为患者解除思想顾虑的事例,让学生在故事中学到护理方法。
4.4 专业知识中嵌入法律案例,以案警人
教学中,除正向引导外,一些负性的案例往往对学生心理及情感的影响冲击力较大。如在手术室工作章节,引入因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导致做心脏手术与做扁桃体手术的两名儿童进错手术室进行错误手术的案例,让学生认识查对制度的重要性。
4.5 专业理论结合科学研究,以理服人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也已从经验护理向循证护理转变,工作中需要用批判性思维寻求最佳的护理方式。如在讲解术前患者皮肤准备的护理中,教师提出术前备皮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证据有哪些、剃毛与脱毛各有哪些优缺点等问题,让学生在查阅资料、寻找答案的同时,学会用循证方法进行临床工作。
5 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评价
评价课程思政开展的成效在学生,要看学生是否有获得感,如学生是否能引起情感共鸣,是否能产生学习的内动力,是否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深化等。
5.1 问卷调查
课程结束后,进行课程教学效果问卷及课程教学效果整体评价问卷调查,314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见表1、2)。
表1 课程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情况
表2 课程教学效果整体评价问卷调查情况
5.2 反思报告
反思报告是一种较好地促进书写者思考及学习的有效方法[13]。在学生进行临床见习后书写的反思报告中,既有对临床护理人员责任及职业素养的深刻感受,又有对患者痛苦的关怀及生命的感悟。
5.3 考试成绩
考试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学生对某一课程的学习效果,2018级学生考试成绩在同等量题、难度、时间等条件下较2017级学生成绩有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学生考试成绩比较
5.4 学业成果
学业成果是学生学习内动力的具体体现,在开展课程思政时,学生结合学习内容制作了思维导图、宣传海报、科普微视频等宣传资料,将医学知识进行普及和宣传,在实践过程中提升了职业认同感及社会责任感。
6 结语
课程思政的开展既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职业操守、个人修养,又可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及吸引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将进一步思考开展课程思政的方式,建设及完善课程思政案例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