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核心素养指导下的高中语文作业设计

2022-03-21杨佳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2年2期
关键词:核心作业素养

杨佳

作为语文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高中语文作业不仅是学生积累知识、提升语文能力的重要渠道,更是积淀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传统的作业设计存在较大的问题,如重“写”轻“读”、作业形式单一,过分重视培养学生考试能力更是许多教师的通病。新课标改革对高中语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着力发展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有效的高中语文作业设计可以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帮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一、语文核心素养与作业设计的关系

核心素养是在国际教育现代化改革背景下提出的概念,是指学生通过学科学习所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核心素养的内涵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回答了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问题。语文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语文学科中的具体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贯通的。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凝练,既关注学生为适应未来发展需具备的能力与品质,又要体现语文学科育人的基本特性,旨在培养学生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语文思维品质和语文能力。

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与阅读、鉴赏、书写、表达等基础能力,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将不局限于语文知识的记忆与巩固,更多的是学生思维品质、审美品味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科学有效的语文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知识,在思考中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优化作业设计,在巩固学生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成绩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使其满足新时期学生学习和语文教学的需要。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反之,核心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语文核心素养对作业设计的新要求

新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必将带来一系列课堂教学变革,重构作业设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针对当前教学实践出现的现实问题,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变革应集中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教学目标从分裂割解走向融会整合,教学内容从全面覆盖走向深度理解,教学方式从单向传递转向建构分享,教学评价从整齐划一转向多元开放。”[2]

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拓展,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课程改革聚焦于学生的培养与发展问题,也会引起语文作业设计的一系列转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凝练对当前高中语文作业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业设计目标从“指向三维目标”转向“指向核心素养”,作业设计内容从“建立语文知识体系”转向“建立语文核心素养体系”,作业设计形式从“抄写为主与机械训练”转向“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作业评价从“以结果为中心”转向“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

(一)作业设计目标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关注的是人终身发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2001年,新課改提出了三维目标,取代了只强调知识与能力的双基目标,关注到了方法、情感、价值观等维度,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取得很大的进步。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基础和技能的训练,也关注到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层面。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三维目标在实践中也显露不少弊端——目标各维度之间概念交叉、实际教学中的割裂以及评价范围的狭窄等等。核心素养取向的课程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科思维能力,将原有碎片化状态的能力训练目标转变为一个综合的整体。[3]可见,以核心素养取代三维目标是当前语文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核心素养取代三维目标,有助于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将关注的重心由知识技能的碎片化训练转到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培养上。如此一来,教师设计作业时不只是想到如何让学生掌握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而应思考的是如何在作业中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全面发展。

(二)作业设计内容

建立语文知识体系一直是众多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固有认知,在教学实践中也是一线教师的努力目标。如魏书生老师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提炼的“语文知识树”理论,包含了131个语文知识点。作业设计一直是教师用来巩固知识基础的重要手段,作业设计内容大多以识记为主,死记硬背,重复性练习,使学生形成语文知识体系,具有很强的机械性和单调性。

而语文核心素养体系包含了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在丰富的语言活动中发展思维,提升审美,感悟文化。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另外三个方面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四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不可割裂。

构建核心素养体系,是在语文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加深学生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发展,最终面向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作业设计内容以建立核心素养体系为主,有助于学生摆脱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模式,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获得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健全的人格。

(三)作业设计形式

前文已提到当前高中语文作业设计形式单一,以抄写和练习为主,忽视了“听说读”、实践等多种形式,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人文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综合性学科,重视语言在生活中的实践与运用。语文核心素养最终指向的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当前单一的作业设计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这要求教师设计作业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性格爱好,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设计多元化作业,提供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例如朗诵、课本剧表演、演讲、辩论、读书交流、专题探究、社会调研等。多元化作业包括:听说读写作业、社会实践型、艺术熏陶型、分工合作型、探索研究型、多学科交叉型。[4]此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创建学习共同体、专题探究等形式有机嵌入作业设计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创造力,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

在形式多样、丰富有趣的语言活动中,学生能够激发学习热情,锻炼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实践中学会积累整合,提升表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等,并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都获得长足的发展。

(四)作业设计评价

作业评价转变是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作业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评价既能检验学生的接受程度和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程度,又能反作用于课堂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语文教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采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多种作业评价方式来考察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发展情况。

其中,表现性评价指向深度学习,关注学生在合乎真实的情境下表现的判断力、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关键能力,是评价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重要方式。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曾明确指出“探索以‘表现性评价’为代表的新型评价模式,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直面的挑战之一”[5]。表现性评价由学习目标、任务和评分规则三部分构成[6],实施表现性评价能够让学生深度参与评价全过程,进行深度学习,引导学生展开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

基于此,语文教师需与时俱进,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以建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为目标,依据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首先教师需要在观念上重视作业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和促进作用,既看重结果又重视过程,从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改进课堂教学。其次,灵活运用自评、互评、他评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的全过程,并让学生在评价中认识自己的不足,驱动自我反思和深度学习,加强师生的情感互动。除此之外,教师可利用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建立学生的作业档案,分为日常作业和阶段性作业两类,将学生作业情况的反馈有规律地记录在作业档案,便于丰富学生的表现性评价,以发展的眼光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较为全面地了解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轨迹,也有助于教学的及时调整和改进。

三、高中语文作業设计实施策略

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当前高中语文作业设计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成为教师进行作业设计的指导目标。那该怎样设计作业才能既巩固教师的课堂教学,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针对教学实践中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笔者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探索了几条改进策略,并辅以案例展示和分析,期望能对一线教师的作业设计有所帮助。

(一)设计基础型作业,巩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基础型作业强调语文的基础性知识,注重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归纳与整合,是巩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主力军。这类作业可分为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两类,一般以书面练习的形式出现,比如字音字形、文学常识、名句填空、句意理解、口语交际等,考察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对学生来说,基础型作业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打牢了学生的语言知识基础,构建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才能在此之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品位以及文化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师偏爱基础性作业,一方面是与课堂所授知识联系紧密,便于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一方面是操作性强,较为简便省时,可利用练习册、试卷等资源直接布置。但布置基础型作业时,许多教师容易陷入“题海战术”的误区,以应试为目的,布置超出学生可承受范围的作业。因此设计基础型作业一定要避免演变成“题海战术”,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接受能力出发,设计出适量、灵活、精巧的语文作业,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示例: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课后,教师可布置以下基础型作业:①练习,给文中重点实词释义:贰、阙、军、肆、过、鄙、厌、图、薄、蔽;②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共十个以上,摘抄在笔记本上;③小组分角色扮演完成课文对话,一人旁白,其余扮演各人物,注意把握好人物身份与个性。下节课随机抽取小组上台展示。

这三个作业层层推进,既能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文言文知识,在摘抄中积累整合,又能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同时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在表达中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除此之外,这样的作业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设定了范围和要求,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摘抄的内容,自由选择人物扮演,发挥个性进行表演。且第三个作业设计富有趣味性,在角色扮演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创造性,避免了大量机械性的练习,减轻了作业负担。

(二)设计探究型作业,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探究型作业是指学生独立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的作业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发展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未来走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设计探究型作业,教师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确定探究主题,联系生活、社会、历史等多维度选取有价值、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注意把控探究的难度,不宜过难或过易,需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潜能;第二,发挥主导作用,教师需引导学生采用科学有效的探究方法,以合适的切入点展开探究,锻炼学生的整合、分析、判断等能力,发展逻辑思维。教师还需关注学生探究过程,出现偏差及时帮助学生调整,阻塞不前时给予点拨;第三,对学生的探究成果及时做出评价,鼓励学生保持旺盛的探究动机和创造力,让学生感悟到探究的魅力。当然,探究型作业不一定要以书面材料的形式完成,灵活设计,让学生发言、讨论、辩论、演讲分享等均可,关键是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积极思考,自主探究。比如在学习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一文时,教师可以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代许多仁人志士会选择归隐,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在当今社会值不值得我们学习?

示例1:武汉江夏一中梅晓华老师执教完《孔雀东南飞并序》,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写一篇读后感《我拿什么拯救这个家庭》。作业反响特别好,学生观点有关爱、尊重、沟通、理解甚至暴力等。[7]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探究潜能,留下了许多精彩的论述。

《孔雀东南飞并序》讲述了封建时代下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和家庭悲剧,其中的婆媳矛盾、婚姻问题在当今社会仍具有探讨价值和现实意义。梅老师另辟蹊径,避开了传统人物形象和悲剧结局的分析,以写作的形式鼓励学生思考探究,并且话题新颖有趣,联系历史与现实,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示例2:在学习完《将进酒》一课后,教师可以布置探究型作业:课下查找资料,搜集李白的人生与诗歌中有哪些与美酒相关的故事,专题探究《李白·美酒·诗歌》,记录下你的发现。

这个作业设计既考察了学生对李白诗歌中“酒”意象的认识与理解,又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查阅、整合资料,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写作,将识记、理解、赏析、写作等诸多能力训练有机融合,颇具匠心。学生自主开展探究,并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提高辨识、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有助于逻辑思维的养成,增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提升思维品质。

(三)设计实践型作业,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文化素养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新课标要求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着重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设计实践型作业,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多经历、多体验,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逐渐内化,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文化素养,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然而实践型作业在一线教学实践中常常处于被忽视的尴尬境地,受应试教育影响的教师认为实践型作业耗费学生的时间精力,对学生成绩的提升毫无效果。殊不知实践才能出真知,学生只有亲身经历、体验才能获得独一无二的认知与收获。

设计实践型作业,需要把握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地区资源等,挖掘与学生联系密切的课程资源,围绕语文学习开展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如鼓励学生创建读书会、文学社、辩论社、广播站、话剧社等学习共同体,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等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研以及参与公益活動。这些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值得注意的是,开展实践型作业不能沦为“形式主义”,要围绕语文学习选取有价值的实践活动,密切关注学生的进度,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

示例1:北京市十八中王岱老师执教完《我有一个梦想》后,布置的作业如下:请同学们仿照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写一篇以现代公民的身份面向公众的演讲词《我也有一个梦想》,下周一我们举行演讲比赛。[8]

这个作业设计中,教师创建演讲比赛的实践平台,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演讲知识结合自己的理想进行创作,并以演讲的形式表达出来,锻炼了学生识记、理解、运用、写作、表达等诸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示例2:学习完人教版必修五戏剧单元后,教师可利用学校资源在高二年级举办课本剧大赛,要求每个班级选出一支队伍参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剧本创作、台词编写、表演、导演等实践活动。

课本剧比赛为学生提供了展现个性和创造力的实践平台,考验了学生对戏剧知识的理解、领悟和再创造,同时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完成实践型作业,学生的体验和收获是任何书本知识都无法替代的。

作业设计是教学系统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语文能力与提升语文素养的有力渠道。要想让语文作业发挥应有的效果,必须结合新课程改革背景,用新的理念与方法去设计作业,让作业设计符合语文课程改革的趋势。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中语文作业设计出现的问题,将语文核心素养这一新兴概念注入到所发现的问题,理清两者的关系并提出语文核心素养带来的新要求与新思路,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实施策略及示例,希望能给当前高中语文作业设计带来一定的启发与思考。

注释:

[1]顾之川.高考语文如何落实核心素养[J].中国考试,2018,No.318.10.51-55.

[2][3]李煜晖,郑国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J].教育研究,2018,39(457),02.82-89.

[4]余小燕.优化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5]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3-25.

[6]周文叶.表现性评价的理解与实施[J].江苏教育,2019,No.1249.14.9-13.

[7]梅晓华.精心设计课堂作业 创造学生读写新空间[J].中学语文,2010.No.492(04).

[8]王岱.《我有一个梦想》教学实录及反思[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2019(1).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郝丽琴主编.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5.06.

[3]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3-25.

[4]张聪慧: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转型[J].教育科学论坛,2016.

[5]贡如云,冯为民: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604).

[6]李煜晖,郑国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J].教育研究,2018,39(457),02,82-89.

[7]周文叶:表现性评价的理解与实施[J].江苏教育,2019,No.1249.14.9-13.

[8]王宁:走进新时代的语文课程改革——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王宁[J].基础教育课程,2018.

[9]刘志云,董京峰:语文作业系统的设计原则[J].文教资料,2006(07).

(本文获第十六届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一等奖)

1096500511398

猜你喜欢

核心作业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作业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