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导学系统,学、评一致,实现略读课文真用

2022-03-19朱小莲

课外语文·上 2022年4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

【摘要】统编教材的一大特色是强调构建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从三年级开始,每单元至少编排了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显性特点是课题序号旁边用了“*”标明,课题下面的学习提示明确了本课文的学习内容,有的略读课文中还有“泡泡语”。本文旨在探求略读课文的教学路径,提高阅读效益。

【关键词】语文要素;自读提示;学评一致;略读真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2)07-071-03

【本文著录格式】朱小莲.依托导学系统,学、评一致,实现略读课文真用——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池子与河流》为例[J].课外语文,2022,21(07):71-73.

陳先云主编多次在培训会上强调略读的两个定位。一是将精读课文学到的知识能力方法迁移到略读课文。二是从阅读策略入手。略读课文的教学重在用方法(以下简称“略读真用”)。通过教学视导,笔者发现教师或把它当精读课文教,或让学生自学,达不到学习的目的。略读课文作为学生从课内精读到有效课外阅读的桥梁,笔者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池子与河流》为例,进行了探索。

《池子与河流》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寓言单元的略读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指向阅读的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 是表达要素。这个单元前三篇寓言分别是以文言文形式呈现的中国古代寓言《守株待兔》、童话形式的《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本篇《池子与河流》是诗歌形式的寓言。阅读提示明确了本课文的学习目标。除了认识“涛、涯”等八个生字词的基本目标外,本课文的核心目标为分角色朗读课文,根据生活实际表达自己对池子与河流的看法,明白寓言蕴含的道理。

《池子与河流》是一首以对话方式呈现的长诗,要求学生认识的字和难读、难理解的词语较多,用一个课时达成核心目标相对较难。“少即是多”。为了避免常规课堂中师生问答的碎片化教学模式,教师汲取重庆市沙坪坝区学本教学的精髓,将自读提示的目标转化成精准的问题,巧妙搭建“脚手架”,开展学习共同体研究活动,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

问题1 : 池子和河流的观点是什么?分角色朗读他们的观点。(目标指向在明白观点的基础上分角色读)

问题2:池子与河流的观点,联系生活实际说你更赞同哪一种。(目标指向交流赞同的观点,明白寓言告诉的道理 )

学生在二年级就开始训练分角色朗读的能力。在这首诗里,如何建立立场,如何让学生大声朗读不同的角色?抓住池子和河流对话中的关键词句,理解和领会他们的观点,让学生读出相应的语气。教师制作的导学单,搭建了思维支架(如表1所示)。

这个思维支架,可以通过读诗歌,找出池子和河流是怎样生活的词句。教学中,学生会发现“安闲、躺在、不操心、不着急、无忧无虑、睡梦中”是写池子生活状态的,“滚滚滔滔、忙忙碌碌、奔流不息、源源不断”等是写河流的。在反复朗读这些语句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总结和提炼,明白池子和河流的观点是什么;再分角色朗读,使学生读出诗歌韵味和表达的情感。

问题②搭建的语言“脚手架”,让学生理解故事告诉教师故事内容,联系生活,表达个人观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有话敢说。

为了达成以上目标,组织以下教学活动。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出示《守株待兔》等前三篇课文的插图:你能说出这些故事的名字吗?真好!本单元我们读了文言文的寓言故事,以及童话版的寓言故事,感受到了寓言好有趣,好好玩。今天,我们走进第8课《池子与河流》以诗歌形式阅读寓言,我们一起读题目。

(二)检查预习,找准学情

为了完成基础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预习积极性,教师根据“字、词、内容了解、结构划分” 四个方面设计“我能读”“我能理解”“我能说”“我能区别”预习导图(图略),课前学生汇报完成情况,教师根据学情进行指导。

三年级的学生在字词学习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基础,通过前三篇课文的学习,能说出这首寓言诗讲的大致内容。预设着眼于“我能区别”,区别池子和河流说的话,引导学生找出诗中引号的用法:几个自然段引用同一人说的话,每个自然段开头都用一个前引号,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末尾用一个后引号。

(三)根据提示,明确目标

1.回顾前期学习方法:边读边圈画关键词句;边读边思考读懂故事;结合插图理解故事内容;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理解寓言寓意。

《池子与河流》是一篇略读课文。今天,让我们学习这篇充满诗意的寓言。

2.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这篇寓言诗告诉我们什么?怎样来读懂寓言诗?请同学们默读阅读提示,找到学习任务和方法。(出示阅读提示)(学生说后板贴在黑板上)

(四)初识观点,认识角色

1.完成问题1,拿出导学单(如表1所示),池子和河流的观点分别是什么?读出他们的观点。

(1)学生小组内学习,教师巡视。交流后形成评价标准。

(2)以同桌为单位分角色朗读展示,对照标准评价。

2.池子与河流最后分别是怎样一个结局?齐读第9小节。

教师:作者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写出了池子与河流因不同的生命理念而有不同的结局。河流遵循自然规律,不论安逸与否,给人们带来利益,受到人类的尊重,流淌至今。

(五)交流看法,明白道理

讨论问题2:(见表2)

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根据不同学生交流情况点拨引领。

3.读诗歌的最后一个小节。(指导朗读:突出关键词“才能”“衰退”“支配”)

小结:是啊,才能要充分利用,否则会逐渐消退,再有才华的人,不勤奋,也会一事无成。

学生结合板书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六)介绍作者,推荐阅读

1.课外阅读《苍蝇和蜜蜂》。

2.介绍作者,推荐阅读《克雷洛夫寓言》。

评价不只对学生的学习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判断,或评出等级,要引领学生生活和生长。导、学、评一致是有实效的课堂。第一个问题,分角色朗读,学生通过阅读池子和河流生活的相关句子,初步感受池子与河流的景观以及他们的生活态度。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认识,并生成了如下评价标准。

這样的评价标准从学生学习活动中来,再运用到学习评价中,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以学为本。

第二个问题,交换意见看法。这一总结是开放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审辨能力。学生能由池子和河流联想到现实生活,联想到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人,但是从教师执教过程中发现,所有学生都赞同河流的观点。从教学目标达成效果来看,似乎是不错的。从育人的角度,我们要多问问自己,永远如河流一般忙碌,没有闲暇,这是学生真实的想法吗?需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工作和学习要如河流一般勤劳,允许偶尔有像池子一样 “偷懒”和“小放纵”,劳逸结合,才能更好地生活。真正从教学走向教育。

由此可见,略读课文在规划预习、做好前测的基础上,紧扣单元主题落实语文要素,依托导学系统精准制定学生发展目标,再转化为儿童容易理解的核心问题,巧搭支架开展学习活动,做到导、学、评一致,实现略读真用。

参考文献

[1] 陈先云.课程观引领下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9(3).

[2] 龚雄飞. 龚雄飞与学本教学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 陈静静.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附 注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学会第十届(2021—2023年)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小学统编教材文体单元教学学本化的研究》(课题批号:XH2021B064)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朱小莲,女,1973年生,重庆城口人,本科,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课堂教学与评价。

3762500316505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
基于语文要素的活动实践窥探
基于评价维度下的语文要素在课堂教学中自然落地
“双线并进”主导下的单元整体教学
“要素”指引,让“语用”落在实处
“小题大做”又何妨
浅谈小学语文落实“一课一得”的教学策略
立足语文要素唤醒美妙体验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