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航空学院空中乘务专业创新改革研究

2022-03-19周孟华陈晓雯于林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创新改革人才培养

周孟华 陈晓雯 于林

摘   要: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专业已是上海市骨干专业,正在积极努力向一流专业方向发展。通过内涵建设,进一步提升整体办学实力,提高社会影响力。通过实训室建设,使学生各类课程都有全方位的实践教学,通过更多的实践,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更充分的锻炼,学生对学校实训条件的满意度也大幅度提升。通过专业的技能培养,学院所培养的专业学生受到越来越多企业青睐,已经与多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毕业生在社会上有较好的声誉。学院一直坚持对外开放,服务于区域发展,用专业特色服务社会。

关键词:空中乘务;人才培养;创新改革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02-0076-05

一、东海航空学院空中乘务专业创新改革是时代需求

根据《中国民航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民航业“十三五”期间业务规模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20年,国内运输机场将达到260个以上,将建成20个以上的大型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国民航学院专家郝业富论道:“按照我国民航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国民航市场将达到目前美国民航市场的水平。目前全美航空公司从业人员超过70万人,而我国的从业人员不足20万,有近50万人的缺口。这个数字也许会根据行业的发展和员工配置而有所调整,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航空人才都将处于短缺状态。”

中国民用航空局2020年6月发布的《2019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民航直属院校共毕业学生19 490人,这与50万人才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缺口。民航直属院校和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空乘专门人才的培养重任。“十三五”期间,国家鼓励地方职业院校积极举办空乘和航空运输类专业,培养适应区域民航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加快培养高素质的空中乘务、地面服务、民航客运、民航货运等现代服务人才,是民航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学校和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需要。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的“空中乘务专业内涵建设”项目,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即适应民航业快速发展的内在需求。上海市承担着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国家战略。其中“提高国际航运中心综合服务能力”是一项重要的目标。上海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巩固提升亚太航空枢纽港地位,着力提高浦东、虹桥机场服务辐射能力,提高上海航空枢纽航线网络覆盖面和通达性,推动航空空域结构优化,提升机场旅客中转能力。上海市未来航空领域的各类人才需求量巨大,基础的航空服务人才更是如此。目前上海市属地的航空企业包括东方航空、上海航空、吉祥航空、春秋航空、金鹏航空六家,还有国航和南航的上海分公司,每年对于飞机乘务人员的需求量就达到5 000人左右。上海市本地开设有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只有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建桥学院五所院校,2020年新增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院、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技术学院、上海震旦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所院校,即便如此,全年的招生计划不足千人。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快空乘服务和民航运输人才的培养,以满足民航业发展之需求。

二、航空学院空乘专业创新改革与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性

(一)推进区域内就业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所在地上海闵行区管辖范围内有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吉祥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客户服务公司等。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是闵行区域内唯一一所设有民航服务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学院加强民航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够为闵行区域航空产业提供人才输出,进一步带动闵行区域人员就业。

(二)树立自我特色品牌

全国民航局直属院校有4所,拥有较好的民航资源,无论是学生实践环节还是就业发展,都可以得到民航局的大力支持。另外,全国有近600所高校开设“空中乘务”等相关专业,截至目前共有71所高校开设“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本科學历教育。因此,同类院校的竞争已然产生,此时更需要有自己鲜明的教学特色,较强的资源优势,才可以获取更多的优质生源。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是同类院校中较早开设民航类专业,办学历史较长是优势,但与民航局直属院校相比,软硬件设施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行业内的认可程度还有待提高。因此,向民航直属院校看齐,通过全方位的创新、改革、建设,使之成为地方职业院校开设空乘和民航运输服务专业的标杆。

(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由于空中乘务岗位用人标准的特殊性,尽管各院校都是依据岗位用人的基本要求和岗位技能来进行课程设置和专业建设的,但是教学中还是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具有共性的问题。例如,空中乘务专业的办学没有统一的教学标准,缺乏可依据和借鉴的成功例子;由于各航空公司企业文化、使用机型的差异,课程体系不能体现就业导向;缺乏校内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及共享性教学资源;课程和教材建设总体水平有待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能适应专业建设需要;产学合作长效机制不健全;国际化人才短缺等。因此,通过专业建设,把学院空中乘务专业真正建设成为办学条件优越、产学研紧密结合、人才培养质量一流、行业认同度高的市级一流专业,成为培养民航高技能高素质空中乘务人才的摇篮。

(四)改善技能实训条件

空中乘务专业中男生约占40%,其未来主要的就业岗位为空中安全保卫方向,因此男生的体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岗位需求的重要指标。而学校现有的体育运动场地和训练设施无法满足对于学生力量的训练,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标准化的体能实训室。此外,通过几年的建设,硬件设备相对比较完善,然而日常专业教学资源依旧比较匮乏,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各类教学资源和手段整合一体的教学系统更是空白,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开发各类线上教学资源库。与此同时,与专业内涵建设息息相关的其他实训条件建设也亟待解决。

三、航空学院空乘专业创新改革内容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设立空中乘务专业,是全国同类院校中较早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之一。现在空中乘务专业已是上海市骨干专业。该专业自2004年开设以来,已为民航业培养了17届约3000余名专业人才,毕业生已分布在全国各大航空企业,部分优秀毕业生已成为企业骨干力量,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8.24%。

(一)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开展各类形式的调研,以“十四五”规划为契机,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使其更契合企业对人才的多元化要求,同时也更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更重视内在修养的提升、习惯的养成,加强能力的培养。同时,积极开展“中高职”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与上海浦东外事服务学校达成协议,正在积极筹备开设“空中乘务”专业贯通班。

(二)以课程建设为平台,建设在线教学资源库

在建的《乘务英语》在线课程资源库已经完成一期的建设目标,在今年的课程建设中将继续完成其他版块内容。同时,学院数字化仿真实训室硬件设施已经完成,数字仿真教学平台的教学资源模块也将于今年继续充实完善。

(三)以专业建设为契机,积极培养骨干教师

随着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学院青年教师居多,但科研能力不强,目前尚没有比较成熟的教学团队,因此,需要不断加强教师的培养,以校内教学比赛为起点,组建1—2支专业能力强、业务水平高、授课效果好的教师团队。本年度计划选派1名教师出国进行学历提升,拟定2名教师申报副高职称,拟定2名教师申报中级职称,计划出版1本教材,完成2—3篇论文发表,积极申报校内外各类课题项目。

(四)以实践操作为重点,完善实训基地建设

近年来,为了加强空中安全保卫,各航空企业招聘需求量与日俱增,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指标是学生的体能成绩,与我校合作的企业也曾多次表示需要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但校内现有的体育器材无法满足日常训练的需求,因此要建设一间空保体能实训室,从而加强男生的力量训练。

(五)以保障就业为目标,积极搭建就业平台

学生的就业除了就业率,还有就业质量的提升,其中包括就业岗位对口,因此积极联系航空企业进校,保障学生的就业。受疫情影响,民航业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创,在较为困难时期,学院需拓展除航企以外的相关领域企业,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今年拟定拓展2家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企业,拓展3-5家相关企业。

(六)以技能竞赛为窗口,检验日常教学质量

空中乘务专业在国家职业技能比赛和上海市职业技能比赛中均没有比赛项目,因此我们每年组队参加上海航空协会主办的上海市航空服务礼仪大赛。同类院校同台竞技,既是一次很好的交流展示的机会,也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检验,从而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和加强日常教学管理。

(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打通学历提升通道

随着“航空服务与艺术”本科专业的开设,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学历提升的需求更为迫切,作为专科院校,一直积极拓展学生国内外“专升本”、“专升硕”项目,为学生学历提升寻找路径,已经完成2所海外院校的对接,完成1—2所国内院校的对接。

(八)以服务社会为己任,打造品牌教育特色

将校园教育辐射到社会教育中,服务社会,也让社会检验学院教学质量和办学成果。通过与企业、与学校、与行业组织、与政府部门的互动,扩大航空学院的影响力,提升航空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学院已完成2021年教育部教师实践流动站的申报,若得到批准,计划完成空中乘务专业教师培训的前期工作,承担各级各类专业教师培训任务。同时,在疫情防控允许的情况下,完成1—2次中小学职业体验活动,以及若干校内外各类会务和礼仪服务等。

四、航空学院空乘专业创新改革的实施效果

(一)基础条件建设成效

经过实训室及环境建设(包含设备添置和更新),为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提供了有力条件:工位数的增加。实训室的建成可增加30个工位数,可满足一个行政班级的男生上课要求。实践课程的增加。《体能训练》课程不再是单一的操场运动,可以增加更多的器械锻炼,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航空服务实训中心已初具规模,总共占地面积约2 000平方米,目前已建成的实训室包括B737動态模拟舱、A320静态模拟舱、A320舱门训练器、B737应急撤离系统、航空进出港实训系统、航空数字化仿真实训室、VR虚拟仿真实训室、行前准备室及VIP贵宾服务实训室、茶酒文化实训室、礼仪形象综合实训室、形体训练室。

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构建了全国性的共计十余个实习基地,与民航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如东方航空、上海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金鹏航空、上海浦东机场地面服务公司、上海机场贵宾服务公司,以及上海铁路局、上海日上免税行、上海出入境签证中心、上海长航船务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企业。

(二)内涵建设成效

正在积极筹备上海浦东外事服务学校“空中乘务”专业“中高职”贯通班的申报;《乘务英语》在线教学资源库的一期建设已完成,二期正在申报建设中;完成数字化仿真实训平台教学资源模块建设。

(三)师资队伍建设成效

提升培养计划:选派1名专业教师前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名教师晋升中级讲师职称,2名教师拟申报副高职称。选派1—2名教师参加上海市“强师工程”骨干教师科研能力培训。2021年度各级各类教师发表论文5篇,其中包括核心期刊1—2篇。出版一本教材《客舱服务》。组队学生参加2021年上海市航空服务礼仪大赛;组建2个教学团队参加校内教学能力比赛。

(四)影响力提升目标

空中乘务专业已是上海市骨干专业,正努力向一流专业方向发展。通过内涵建设,进一步提升整体办学实力,提高社会影响力。通过实训室建设,使学生各类课程都得到全方位的实践教学;通过更多的实践,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更充分的锻炼,学生对学校实训条件的满意度也大幅度提升。通过专业的技能培养,学院所培养的专业学生受到企业越来越多的青睐,已与上海吉祥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班培养,和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了校企合作,其他各类企事业单位主动寻求合作,毕业生在社会上有较好的声誉。

学院一直坚持对外开放,服务于区域发展,用专业特色开展各类闵行知识普及、礼仪传播等活动,学院礼仪队在民办高校系统中有一定的知名度,每年市教委举办的中小学生职业体验日活动也最受欢迎,通过新实训设备的建立,将不断提高我们服务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居阳,何民乐.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定量评价方法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5):48-49.

[2]   陈晓雯.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解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101-102.

[3]   于林.高职教育教学有效性激励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26):85-87.

[4]   于林.“泰隆银行订单班”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32):50-54.

[5]   刘菲.新媒体在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实践中的应用[J].记者观察,2019,(27):48-49.

[6]   孙英隽.创新:经管专业“工科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佳选择[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6).

Research on Innovation and Reform of Flight Attendant Major of Shanghai Dongha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viation College)

ZHOU Meng-hua1, CHEN Xiao-wen1, YU Lin1,2

(1.Aviation College, Shanghai Dongha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Shanghai 200241,China;

2.Shanghai Jituo 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ing Co.,Ltd., Shanghai 200070,China)

Abstract: The flight attendant major of Shanghai Dongha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s become a key major in Shanghai and is making great efforts to develop into a first-class major.  Through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further enhance the overall school strength, improve social influence.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ining room, students can have a full range of practical teaching for all kinds of courses. Through more practic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can be more fully exercised, and students’ satisfaction with the school’s practical training conditions is also greatly improved. Through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the professional students trained by the college are favored by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and have carried ou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with a number of enterprises, and the graduates have a good reputation in the society. The college has always been open to the outside world, serv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serving the society with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air crew; talent training; innovation and reform

[責任编辑   兴   华]

3971501908232

猜你喜欢

创新改革人才培养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模式创新改革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改革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