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问题研究

2022-03-19王津杨超王泽慧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互联网+

王津 杨超 王泽慧

摘   要: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医养结合是养老服务最核心的内容,医疗是养老的基础。在健康中国战略下,医养结合将是养老服务业发展最大的机遇。随着“互联网+”等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养老也成为了当下医养结合养老研究的重点。因此,对互联网+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产生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医养结合;养老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02-0027-03

一、我国“互联网+”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发展现状

(一)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

1.整合照料模式

整合照料模式是指医疗护理与养老服务在一个机构中同时包括。例如,一些医院下设的老年医护中心、养护中心等,充分利用医院的医治技术、老年护理、学术交流等资源解决老人生活中看病难、康复难、护理难的短板,这种就是医疗机构中设有养老服务的类型,同时也有许多养老机构设有医疗服务。如今,许多养老院开设医疗部门,为老人提供医疗保障,监督身体的健康指标,预防老人紧急发病等情况,使老人老有所“医”。

2.支撑辐射模式

支撑辐射模式是指社区内设有的养老中心与附近的医疗单位进行合作,为本社区内在家养老的老人们提供医疗诊治以及其他有关养老的一系列服务。例如,位于上海市的亲和源老年公寓,就有三甲医院派出专业的医疗机构团队参与管理,会根据老人不同阶段的健康状况提供包括独立生活、协助生活和专业护士护理等系统化服务。这种模式使在家养老的老人也可以快速就诊,更有助于治疗后期的康复与护理。

3.联合运营模式

联合运营模式是指养老院、护理中心等机构与医院等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一般是多个养老机构对接一个医院,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在养老机构老人生病时,会转到固定医院进行治疗,医院进行诊治后,再转到养老机构进行后期的护理与康复。比如,北京市推出的第一个“医养结合”试点养老机构,双井恭和苑养老中心就是采用联合运营模式,与北京市急救中心进行双向转诊机制的合作,主要为一些需要长期照料的患病卧床或失智老人提供护理,减轻人们的赡养压力。

(二)“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养老领域运用现状

1.大数据存储

过去的传统养老行业大部分是经营者凭经验运营,属于粗放型经营。而如果运用现代的大数据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智能采集大量一手数据,就能明确分清不同种类的服务对象,并针对各类目标群体的需求做出精细化服务,做到真正的服务投放精准化。

2.发现需求并精准决策

过去的传统养老行业是先建立需求模型,再找寻服务的目标群体。这种供给方式导致了养老产业大同小異、服务模式单一,没有差异化服务策略。这也使供需之间缺乏市场化的优胜劣汰,养老产业整体进步缓慢,始终无法做出突破和创新。而“互联网+”技术可以对养老产业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挖掘市场的潜在需求,起到引领市场的作用,达到“精准决策”。

3.智慧服务

服务从供给端精准投放到需求端。传统养老产业的人力资源问题严重,行业内缺少专业的服务人员。而智慧养老产业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解决养老市场人力资源匮乏的问题。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开设了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养老院管理系统、民政养老监管系统等,在健康服务上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远程电子血压计、远程血糖仪、睡眠监测等,在智能穿戴上为老人开发了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拐杖等;在通讯方面有家庭电话机、一键呼叫器、老人机等,在最重要的老人安防方面也有烟雾探测器、燃气传感器、无线红外探头、智能监控等等,为老人带来非常专业且

便捷的智慧服务。

二、我国医养结合养老现存问题

(一)医养结合服务供需不平衡

1.养老机构缺少专业的护理人员

老年人身体虚弱、行动不便,若遇突发的身体状况则需要专业人员做应急处理,且目前选择养老机构的有许多卧床养病或失能失智的老人,护理起来十分辛苦且难度巨大,这些都要求一些具备专业医护知识的护理人员。但是大部分国内养老机构招收的护理员都没有专业资质,门槛极低,且一位护理员往往照顾多位老人,十分忙碌但薪资却不高。而具有专业资质的毕业生很少会选择这个工作。

2.社区缺少专业的全科医生队伍

一些社区设立了社区健康所或社区医院,但是这些医生的专业技术与服务水平并不能满足社区老人的诊治需求,医疗设备也与正规医院存在较大差距,以至于许多老人不信任这些医疗机构,往往不会选择在这些地方就诊。这样一来,双向转诊机制无法运作,分诊治疗也无法实现。

3.基础设施陈旧,没有完善的反馈机制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许多养老机构成立时间较早,大部分基础设备、娱乐设施陈旧落后,老人生活环境较差,缺少配套的康复中心、娱乐中心等,缺少对老人的心理疏导以及人文关怀。并且一些养老机构还缺少老人及家属对服务满意度的调查,没有完善的意见反馈机制,甚至不设置反馈渠道,即使提出意见也很少解决。而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机制也有所欠缺。

(二)医养结合模式不成熟

我国大部分的养老机构只是提供老人基本生活的照料,负责人怕承担风险往往将失智失能老人拒之门外,且养老机构内缺乏医疗设备和空间,也没有定点的合作医院,对生病老人护理困难。所以,需要卧床照顾的老人往往找不到合适的机构进行康复和护理,大部分还是以居家养病为主。而社区内的医疗机构或上门医治的医生队伍往往专业水平较差,不能满足生病老人的需求。目前,我国人均养老床位的拥有率远远小于发达国家的5%—7%,且养老机构内床位空闲率达到50%—60%之多。

(三)养老行业投资资金无法满足需求

卧床养病的失能失智老人需要专业化的医疗设备,简单的医疗诊治仪器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然而大部分养老机构受资金影响,无法购买高端、专业的医疗设备。因为过少的资金投入无法经常维护更换设备,导致仪器过于陈旧。并且许多养老机构是由个人投资经营,资金压力较大,为了追寻经济效益、降低成本,不会在智能化产品以及开发智能化平台或智能服务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以致一些互联网技术不能很好应用到当下的养老机构中,智慧养老服务也难以展开。养老行业是为老年人服务的,盈利较小,而智能养老平台的打造和维护价格过高,这就造成资金回流较慢,社会养老机构经营风险提高,又缺乏政府政策的保障和扶持,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医养结合养老的发展。

(四)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收费高

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机构会提供医疗服务和更好的护理康复服务,因此收费会远远高于普通的养老机构。例如,北京提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泰颐春养老中心,收费标准在8 000—25 000元/每月。各个地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都不同,但是基本都是当地居民平均收入的2—3倍,大部分的老年人都无法承担如此高昂的价格。老年人的消费水平与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老人们不愿选择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机构,而选择去传统的低收费养老机构。

(五)政府政策不完善

目前我国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互联网技术在医养结合中仍存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制约,医养结合的新模式还在不断探索发展,整体的政策和制度不够细化完善。一个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会牵涉到民政部门、卫生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社会保险以及财政局等各项机关部门,不同部门虽然负责不同的部分,但是也存在“多头管理”、内容交叉的现象,因而造成职责界限不够明确,出现问题互相推诿,制度保障、监督管理方面的政策缺口等因素严重影响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发展。

三、“互联网+”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问题相关建议

(一)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我国老龄化发展迅速,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也逐步增大,为了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我们需要发展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模式。一些老人身体状况差、病情严重,需要长期卧床护理,可以选择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服务的模式;身体还比较健康,但是患有一些慢性病或病情不太严重的,可以选择以照料老人普通生活为主、基础医疗服务为辅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服务的模式。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大部分老人会选择居家养老。那么就需要社区与周边的医疗结构合作,建立双向转诊机制,这类模式适合身体比较健康的老人。针对老人的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养老模式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要。

(二)注重医养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及管理

现阶段,在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销售市场处在需求量很高的情况,专业医养服务人才总数少、水准低,急需提升老年病专业的基本建设,培养老年疾病专业人才团队,根据岗位需求培训提升医养结合服务人员专业素养。要在高校及公办专科学校中设立老年保健、康复医学、养老护理员等医养结合有关的专业,将临床医学专业、医护、康复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等课程与实际老人情况相结合。利用学校培养、在职进修等多种多样的方法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改进医养结合服务人才急缺的现况。要提升医养结合服务人员薪资工资待遇,不断完善人事部门与技术职称现行政策的漏洞,创建完善的医养结合服务人员的招骋、学习培训、考评、激励等制度。

(三)政府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1.开辟多种筹资方式,引入社会力量

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耗资较大,需要当地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并开辟多种筹资方式,引入社会力量,扶持私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鼓励银行对养老行业的信贷支持,促进医养结合行业投资方式多元化发展。在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同时,鼓励高校、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与养老产业相关的互联网技术。同时,通过各种渠道让社会组织参与到养老服务活动中,积极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要,消除老人内心的空虚寂寞感,使他们获得一定的精神慰籍,提高老人生活质量。

2.完善相关政策,健全养老服务监督体系

政府部门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完善、细化目前提出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政策。针对相关部门“多头管理”的问题,要出台相关协调办法,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区划,不断改善养老机构与医院之间的资源整合,指定医疗机构。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类似远程会诊系统等智慧医疗,提高老年人医疗服务资源的利用率;鼓励私人投资建立综合医疗和养老院,并增加私人医疗和养老院的数量;简化养老院的审批流程,加快对长期护理保险规章制度和老年人医疗保险规章制度的完善,并将医养结合的一些费用纳入医疗保险范围。

此外,政府部门还必须加强监督,改善环境卫生,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要监督当前相关政策和管理方面的执行情况。针对医疗和护理组织,必须设置门槛,以制定实际护理服务及其操作规范,提高对老人养老服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莉.“互联网+”背景下临淄区“辐射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8.

[2]   高莹,严瑜筱.“互联网+”背景下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研究[J].知识经济,2019,(30):21-22.

[3]   郑聪颖.“互聯网+”背景下的智慧养老新模式问题和发展思路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8,(3):161-162.

[4]   蔡汇宁.浅析互联网+护理背景下医养结合居家养老的现状与展望[G].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上海市护理学会:上海,2019:35.

Research on the Issue of Medical Support and Pension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Plus”

WANG Jin, YANG Chao, WANG Ze-hui

(School of Accounting,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06, China)

Abstract: 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clearly stat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elderly care is the core content of elderly care services, and medical care is the basis of elderly care. Under the healthy China strategy, the combin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elderly care will be the biggest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lderly care service indust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plus technology, Internet plus pens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pension. Therefore, the problems of medical care and pension in the Internet plus background are studied, and relevant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Internet plus”; combin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nursing; provide for the aged

[责任编辑   柯   黎]

3896501908298

猜你喜欢

医养结合养老互联网+
养老生活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养老更无忧了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唐山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政策研究
医养结合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