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身率是否提高了住房价格

2022-03-19李政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住房价格

李政

摘   要: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问题日益显现。而在城市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压力下,晚婚、晚育及离婚率上升成为热点话题。利用2014—2016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统计资料,对单身率与住房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东中部地区单身率与商品住房销售价格显著正相关,而西部地区相关性不显著。在分性别研究单身率与住房价格相关性时发现,不同性别的显著性水平不同,但均为正相关。这进一步说明,女性在性别平等的方向上更进一步,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经济独立和平等,并对我国住房价格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单身率;住房价格;单身经济;面板固定效应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02-0041-03

引言

住房价格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住房价格自2003年开始加速上涨,2016年上升到7 476元/平方米,年均增长率达到8.83%,大幅超过了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至今仍呈现明显的上涨趋势,且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和城市的房价上涨更为剧烈。高房价不仅制约了经济结构转型,也带来了多方面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对人们日常生活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离婚率逐年提高,晚婚、晚育甚至单身主义之风盛行。而女性也向着性别平等迈出了重要一步——经济平等。用“是否结婚”来衡量女性是否成功的观念已经无法影响那些走向独立和平等的女性。而居高不下的城市房价与“剩女”现象已成为当代社会的热点,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有学者认为,大龄未婚女青年会通过投资房产来消除晚婚造成的心理压力。某著名婚介网站的数据显示,厦门市27岁以上未婚女性人数最多,深圳、杭州、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紧随其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住宅销售数据显示,2015—2016年中国房价大幅上涨的有深圳、北京、厦门、上海等市,与“剩女”居多的地区具有很高的重合度。因此,本研究将在控制其他影响住房价格因素基础上,实证分析婚姻状况对住房价格的影响,以加深对于房地产市场运行机制的理解。

一、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及数据来源

“剩女”一般指大龄单身女性。“剩女多”体现为初婚年龄大和未婚女性占适婚女性的比重大。由于我国只有在人口普查年份才能获得各省市平均初婚年龄,所以该数据除了特定年份外均难以获得。本文将离婚率扩展为单身率,指某省市某一年未婚男女人数、离婚男女人数之和分别与15岁及以上男女人口数的比值。一方面,职业女性逐渐展现出理财能力,走向依靠自身经济实力独立购置房产置业投资的境界,且新版《婚姻法》关于婚前财产的重新解释使得在婚前买房置业的单身女性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离婚使得一个家变成两个家,从而住房需求增加。当房价较高时,如果一方担心离婚后将造成房产被分割,将难以承担再次购房的压力,就会考虑继续维持婚姻。因此,离婚率的上升一定程度上代表离婚双方有能力承担离婚后的生活成本,导致房地产市场需求增加。由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说:单身率和住房价格之间呈现正向关系。

为验证上述研究假说,本文构建如下计量模型:

lnpit=β0+β1lnSnit+β2lnGit+β3lnCit+β4lnUit+γi+ηt+εit(1)

其中,i表示省份(自治区、直辖市),t表示时间,被解释变量p代表住宅商品房平均价格,关键解释变量S代表单身率,当n-1时,S1代表女性单身率,当n-2时,S2代表男性单身率。G代表经济水平,本文采用人均GDP来衡量,新开发住房成本C由竣工房屋单位造价表示,城镇化水平U用年末城镇人口比重表示。γi表示地区变量,ηt表示时间变量,εit为随机扰动项。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2014—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表1列出了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豪斯曼检验和F检验结果,本文研究样本适用固定效应模型。表2报告了回归分析结果,总体上看单身率对住房价格具有正向作用,并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单身率每提高1%,房价增长0.42%,单身率越高,对住房市场的需求越大,住房价格水平也就越高。分性别来看,男性单身率和女性单身率均对住房价格具有正向作用,并通过1%的显著水平检验。女性单身率每提高1%,住房价格增长0.53%;男性单身率每提高1%,住房价格增長0.29%这表明,不同性别的单身情况对住房价格均有显著影响,但女性单身率对房价的促进作用大于男性,其中的原因有待进一步分析。其他控制变量对房价的影响与现有研究一致,人均GDP水平越高,人们生活水平越好,购买力越强,对住房需求越大,房价也就越高;竣工房造价越高,开发商成本越高,房价也就越高;城市化水平越高,城镇人口比重越大,对住房的需求越大,住房价格也就越高。

(三)各地区单身率对房价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单身率是否提高了房价,本文将分别实证分析东西中部地区单身率与房价之间的关系。从表3可知,无论整体单身率还是分性别单身率,东中西部地区单身率均提高了房屋价格,但只有东、中部地区提高显著,东部地区的显著性大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不显著。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西部地区商品房屋住宅平均销售价格额年均增幅较小,东部地区住房价格涨幅大于中部地区;另一方面可能是西部地区人们思想传统保守,未婚青年更多与父母一起居住,初婚年龄较小、独立买房人数较少,且离婚率较低,面对家庭矛盾较少选择放弃婚姻家庭的方式,而是更加倾向于夫妻双方共同解决或忍受,从而降低了单身率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在分性别单身率的实证分析中可以发现,无论东部还是中部,男性单身率和女性单身率均对房屋价格上涨有显著影响,且女性单身率的影响略大于男性单身率的影响。这进一步证实了单身女性对住房价格具有更大的影响。东中西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房屋建造成本均对房屋价格具有正向影响,这与上文分析基本一致。

二、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2014—2016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单身率对住房价格的影响,结果发现,单身率对房价具有正向作用,且在东、中部地区显著,而在西部地区不显著。在分性别对单身率的影响进行稳健性检验时发现,不同性别单身率均对住房价格具有正向影响,且女性单身率对房价的影响略大于男性。同时,单身率对房屋价格的正向作用在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更显著。

(二)政策建议

政府在采取措施应对住房价格过快上涨时,须要综合考虑住房市场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因素。研究结论表明,稳定的婚姻关系,不仅能够促进家庭安定、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还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更进一步研究发现,单身经济正悄然到来,单身青年购房置业成为未来趋势。同时,相当一部分单身女性的收入和地位不断提高,她们认为完全有能力凭借自己的工作收入在中心城市置业,而女性的置业购买力也逐渐被社会认可。因此,本文认为在最大限度减少离婚和不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同时,可以通过以下政策来稳定社会秩序。一是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进一步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鼓励加大住宅的供应量,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加大普通商品房建设;建立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实现房价合理回归,满足居民基本住房需求。二是加大小城镇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小城镇;鼓励大中城市产业向小城镇转移,加强西部地区建设,避免中东部地区城镇化过快、人口密度过大、东西部地区两极分化严重。三是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关注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加强精神层面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两性关系的平等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湘君.离婚率与住房价格关系研究——基于工具变量法的分析[J].中国物价,2018,(3):58-61.

[2]   陈国进,李威,周洁.人口结构与房价关系研究——基于代际交叠模型和我国省际面板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3,(10):40-47.

[3]   张路,杨光.房产证上的爱情——婚姻市场与家庭房产产权分布[J].中国经济问题,2017,(3):17-28.

[4]   范子英,胡贤敏.未预期的收入冲击与离婚:来自住房市场的证据[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1):110-117.

[5]   范子英.为买房而离婚——基于住房限购政策的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2016,(4):1-17.

[6]   阚大学,吕连菊.中国房价上涨真的提高了离婚率吗——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5,(4):16-24.

[7]   于维洋,周薇.中国房地产价格与婚姻稳定性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5,(22):83-86.

[8]   张刘妩晔子,伍兆祥.当前中国婚姻稳定性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市场,2016,(24):255-257,275.

[9]   劉一霖.我国房价与婚姻稳定性关系间的实证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6.

[10]   刘学良,吴   ,邓永恒.人口冲击、婚姻和住房市场[J].南开经济研究,2016,(1):58-76.

[11]   刘伯凡,刘叶.高等教育的婚姻效应:推迟结婚还是选择不婚?——来自合成控制法的新证据[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8,20(3):93-109.

[12]   石国平,李汉东.中国人口的初婚年龄分布与差异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8,34(4):97-101.

[13]   刘伯凡,刘叶.高等教育的婚姻效应:推迟结婚还是选择不婚?——来自合成控制法的新证据[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8,20(3):93-109.

[责任编辑   妤   文]

3196501908260

猜你喜欢

住房价格
浙江省个人住房贷款增长与住房需求、住房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
供给侧去库存视角下房贷房价实证分析
城镇化背景下住房价格的多因素分析
住房价格与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关系研究
住房价格变动原因研究
住房价格长期趋势与短期波动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