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模式创新改革研究

2016-11-18张静

艺术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创新改革研究

摘 要:随着中宣部、教育部发布《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后,我国高校思政课综合改革创新步入了新的阶段,以就业为导向的创新改革应运而生。目前,在学校将思政课和专业课相结合、校企联合办学之下,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政课实践创新改革主要包括:第一,树立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理念;第二,将以“就业为导向”作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模式创新改革原则;第三,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政课模式创新改革的实施策略,具体包含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全程性”、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和理念、坚持提升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性等。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模式;创新改革;研究

0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单纯迷信“学历”,而是将面试者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放在首位,这也让高职生有了更多机会。据调查,相对普通院校毕业生,高职生动手能力更强,专业技能更扎实,加之高职教育院校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培养了更多实用型技术人才,大大增强企业招聘人员对高职生的好感。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模式创新改革,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独有特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时也是促进高职院校自身健康发展的要求。改革和完善思政课教学的新途径,将职业技能与思想道德相互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同时也实现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其目的在于不断拓展多元化教学途径,逐步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政课教学改革特色。

1 树立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理念

1.1 所有教学课程应以就业为导向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对职业技术人才需求逐年增加,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政策也在进行强力调整, 因此,高职教育迎来了发展的高潮,到目前为止,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已达1321所之多,以占据高等教育一半席位。每年几百万高职毕业生的工作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以就业为导向也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以就业为导向,就是把学生的就业工作放在首位,将其作为高职院校课程安排和教学改革重点,高职院校的首要工作是让毕业生顺利就业,即所有高职教学课程应以就业为导向,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应如此。高职院校教育的目的是进行职业教育和培养高素质、技术强的专业性人才,因此,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模式创新改革也应有特有的职业教育和就业导向。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理念,高度重视以就业为目的高职教育工作,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大纲和课程,积极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模式创新改革新方法,力求将思想政治课教学和就业有效结合起来,寻找最优结合点,将学生素质培养和就业能力的持续发展作为思想政治课程模式创新改革追求的目标。

1.2 以就业为导向作为创新改革的立足点

以就业为导向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模式创新改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高职院校教学的总体趋势。高职院校职业、技术和就业压力等三方面的特点,决定了学校重理轻文的发展趋势,思想政治课程不被重视就可想而知了。人们时常抱怨高职院校侧重点都在专业教学和实践上,而忽略了思想政治课,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是一时却很难改变,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师们应该转变单一的思维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内容,积极寻找课程创新改革新途径,适应高职教育改革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将学生关心的就业问题作为创新改革的立足点,对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以不断地提高思政课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这样,才可以让高职思政课摆脱困境,成为高职院校领导和学生关注的焦点,成为学生喜爱的热门课程。

1.3 以就业为导向要将解放思想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作为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途径,思政课应从实施新大纲和新教学内容方案为改革切入点, 将解放思想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提高其整体素质;从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着手,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同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社交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2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模式创新改革的原则

2.1 将专业课与实践教学有效融合起来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大部分学生很难了解到专业和思政课程的内在统一性,常常会排斥二者,他们认为思政课对未来的一直发展帮助不大,或者说毫无帮助,因此也认为学习思政课,参加思政课实践教学毫无意义。产生这种想象的原因有很多,但仅仅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首要原因还是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脱离。要改变当前这种复杂局势,必须积极探索和改善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有效融合的方法和途径,使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职业性”特色,改变其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其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2.2 与行业实现有效合作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他们首先需要专业功底扎实,其次也需要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和最基本的法治素养。但一般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而工作模拟场景的实践教学却更能吸引学生,站在对方的立场和利益上来煽动他们, 触动对方心灵上最激动的神经。高尚职业道德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环境和文化的熏陶,因此,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只有和企业、行业结合起来进行开展,有效利用行业大环境的众多资源,才能真正培养道德高尚、技术卓越、政治觉悟高和法治素养好的综合性技术人才。马克思曾经说过:“虽然工厂儿童上课的时间要比正规的日校学生少一半,但学到的东西一样多,而且往往更多”, “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以就业为导向,将专业知识学习和行业相结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策略,对整合校内外多元环境和资源要求很高,将学校部分课程和可以获取实践经验的校外工作结合在一起,可以大大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使思政理论学说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

2.3 与思政课理论教学有效衔接起来

思政实践课首要目的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锻炼、消化理论知识,进一步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可以说,思政专业知识是开展实践教学的纲领,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与理论有效结合,否则将导致实践教学的无政府主义,导致其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3 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政课模式创新改革的实施策略

3.1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全程性”

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思政课模式创新改革实践,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实践路径,因此,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全程性”。以就业为导向作为思政课模式创新改革的出发点,将就业为目的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就业教育作为思想政治课程的首要内容,树立以人为本、以就业为本的教学理念,高度重视以就业为导向问题,改革和完善教学大纲、内容和手段,把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作为思政课模式创新改革的目标任务。

3.2 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和理念

“以就业为导向”并不意味着“以就业为主导”,否则高职院校毕业生将会以其作为职业技能评价的唯一准则,也会导致学校将就业率作为办学质量、办学效益的唯一准则,造成教育育人理念的缺失。为此,必须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和理念,将育才和育人放在同等位置,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不仅会做人、还会做事。要将职业技能与思想道德相互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社会输送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同时也实现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3.3 坚持提升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性

在传统思政课程教学中,人们常常认为其只是传达中央文件精神,宣传党的思想政治理论,纯粹是意识形态领域问题。在这种认识误区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成为中央文件的“缩减版”,格式化、标准化的“文件语言”充斥在课堂教学上,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变成做“政治报告”;结论性的语言多于分析性的语言,甚至用照本宣科替代学理分析。实际上,思政课程应该主动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找准自身的定位,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特点,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改革和完善课程的实用性,以解决学生实际就业问题为首要目的,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着力于从实践教学中追求实效性,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将职业道德作为核心课程,不断拓展多元化教学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 结语

若要保证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课程模式创新改革顺利开展并取得实际效果,首先,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将学生就业工作放在首位;其次,要将以“就业为导向”作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模式创新改革原则,力求将思想政治课教学和就业有效结合起来,寻找最优结合点;最后,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政课模式创新改革的实施策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全程性”、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和理念、坚持提升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性等策略同步进行,将学生素质培养和就业能力的持续发展作为思想政治课程模式创新改革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绍斌.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探索[J].文教资料,2007(36):204-206.

[2] 蓝燕.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J].学理论,2014(15):236-238.

[3] 刘绍斌,姜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相关性的调查报告[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01):89-91.

[4] 刘绍斌,刘卫华.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05):59-62.

[5] 占建青.论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66-69.

[6] 郑立华.以就业为导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探索[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06):129-132.

[7] 胡大伟.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1(01):88-91.

[8] 庄绪春.以就业为导向加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J].民营科技,2011(05):62.

[9] 李丹梅.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30):60.

[10] 禤福英.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

[J].高教论坛,2016(06):107-110.

[11] 门燕丽.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野下的高职教学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3.

[12] 王江卫.深化教学改革促进高校体育科学化[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5):123-124.

[13] 陈立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8.

[14] 易锦.行动导向理念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D].湖南大学,2011.

[15] 王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

作者简介:张静(1980—),云南镇雄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创新改革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探究高中生物教学的创新性改革模式
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