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理念及其强化

2022-03-18赵国利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育人

赵国利

(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给予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思想,要明确立德树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要在科研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以立德树人为中心,要深知高校教育的立身之本和根本任务都是立德树人。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将高校立德树人认真落实的重要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个过程中都应该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深刻透彻地解读立德树人这一重要理念的思想内涵,并多维度地审视与深刻分析立德树人的时代价值。

一、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理念的思想内涵

(一)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

“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去培养人以及为了谁去培养人”是每一个高校都应该思考的教育最本质的问题。真正透彻地领悟这一根本问题,可以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富有战略性、思想性和针对性。立德树人就是“以德立人,树人以德”。立德,是树人的基础,就是要牢固确立崇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品德,坚持将德育放在首位;树人,是立德的目标,就是要努力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人才,坚持以人为本[1]。立德树人的目标是全面培养、全面打造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强调道德教育与成才教育同等重要,并将这一思想贯穿到教学工作的全过程[2]。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引了方向,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与根本问题。

关于“培养什么人”,首先要认识到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教育最主要的目标是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杰出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不仅是我们国家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实现深化教育改革工作和推进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工程建设的战略方向和目标。

关于“如何培养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要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和深入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引领学生更加坚定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的理想信念。

关于“为谁培养人”,可以总结为为国家育人。[3]家庭、社会和国家是命运共存、唇齿相依的,只有国家真正强大,才可以实现社会美好和家庭幸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是民族的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高校要为伟大的“中国梦”培养有价值的人。

(二)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高校作为我国当代优秀人才选拔培养的重要基地,应该牢记自身的核心价值与基本职能就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优秀人才。因此,高校不能单纯地进行传道授业,还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立场,明确自身的政治责任意识,坚定自身的政治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根本义务,将立德树人任务真正地加以落实并付诸实践[4]。高校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立德树人为育人导向。党的正确领导可以带领我们正确前行,坚信党的全面领导有利于将高校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将育人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教育要看重立德树人的成效,要把它作为检验学校全部工作的根本标准”[5]。高校要深刻掌握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并深入理解为何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将立德树人的内涵内化到教育的每个环节,贯彻到高校建设和管理的各个领域和细节层面[6]。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也是高校赖以存在的重要核心价值。

二、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理念的时代价值

(一)有利于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代大学生与新时代共同发展,是新时代的建设者和见证者。高校作为继续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不断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载体,肩负着新时代教育的重任与使命,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使他们获得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进而向社会输送大批有崇高理想信念、有坚定政治立场、有高超知识技能、有伟大思想境界的时代新人。

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多元化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构成冲击,使高等教育领域面临巨大的挑战。高校的立德树人理念可以有效地帮助沉迷于物质享受、道德品质缺失的大学生及时地纠正错误,加强大学生的道德自律,引领大学生追求多方面、多层次的成长。

立德树人理念具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和向心力,能够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与使命感。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会培养出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出具有奉献精神和心怀大爱的人才。

(二)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重视青年一代的教育,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社会与国家的繁荣富强,国家的强大才会赋予个人实现梦想的平台和机遇。高校只有坚持这样的教育,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国家栋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立德树人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根本保证,更是国家民族富强的根本保障。当今时代,国家之间最根本的竞争主要是人才和教育的激烈竞争。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党的初心和使命。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引领学生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源源不断输送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优秀青年人才。

三、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理念的强化策略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有力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各种形式推动高校教育工作的发展。他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会议上强调:“高校教育只有在坚持党的领导下才可以不断进步和提升,高校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6]。高校要切实关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将党的教育方针与党的领导融入并落实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始终遵循正确的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开展一系列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

高校要成功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高校的正确领导,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的全面贯彻,提高学生的党性修养和党性觉悟。高校要加强党建工作的扎实推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高校党委应当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领导责任制度和工作运行机制,并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发展规律。高校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实现教书育人的全员性、全过程性以及全方位性,将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各项教育工作运行机制落实。

(二)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高校要将立德树人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离不开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是道德教育的实施者,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主体建设者。教师要准确把握大学生的身心特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及时发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判断,将真善美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世界。优秀的教师会用自身的智慧教育、引导学生,成为学生成长的指路明灯和一生的精神导师,在以立德树人为主的教育过程中做到以身示范[8]。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首要标准,高校立德树人的灵魂与实践的关键就是良好的师德师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教育过程中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加强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要引导高校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6]。高校要重点关注教师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建立和完善科学公正、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制度体系,不断激励和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活力。教师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高尚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要具备高瞻远瞩的目光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关注时事政治和国家发展,时刻准备为国家贡献力量。

(三)丰富立德树人教育载体

文化育人主要通过文化本身蕴含的价值观念达到教育塑造功能,能使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在润物无声的思想教育过程中得以实现。文化育人成为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手段,通过形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选择等产生积极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文化。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依靠于繁荣兴盛的文化自信”[9]。高校要营造美好且有效的文化氛围,引领学生感悟到文化魅力,使学生更加坚定文化自信。高校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探索、完善文化育人体系,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成为能够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实践育人是党长期以来十分重视的优良传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成才的一个关键环节。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锻炼和学习平台,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磨练意志品格。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育人平台,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网络育人指通过网络环境培养学生的健康品质,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网络既是知识传播的载体,也是思想交流中心。网络中各种信息鱼龙混杂,其中的一些虚假信息可能会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造成不良影响。高校对待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的互联网应用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积极净化网络空间,培养学生判断网络信息、抵御不良思想诱惑的能力。高校要主动迎合信息时代的新发展、新变化,充分运用网络传播方式和技术手段,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拓展立德树人的网络渠道。新媒体的发展为高校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着显著的优势。网络媒体平台可以很好地衔接课堂教学,助力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