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
——《现代文学经典作家十八讲》评介

2022-03-18刘竺岩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经典作家文学史学术

刘竺岩

当前的新文科建设给以汉语言文学为代表的传统基础专业带来了压力和挑战。新文科建设是通过以研究型教学为核心、以综合实践能力训练为目标的综合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就需要对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训练机制和评价体系等进行全方位革新和提质。由于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制约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目前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经典意识薄弱、文献阅读不足、问题意识匮乏、互动自觉不够、实践能力欠缺和交叉创新困难等问题。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上述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同样存在,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

当前高等教育急需探索有效的本研贯通的人才培养机制,其中的关键是专业核心课程的升级改造。一流的专业核心课程需要一流的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建设历时长久,成果丰硕,名作颇多,已成体系,但仍须调整、修正、完善。尤为重要的是,要根据新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应新文科背景和本研贯通机制需求,编著和使用创新型教材,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2021年5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兰州大学权绘锦教授编著的《现代文学经典作家十八讲》。作为一部在已有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体系中主要起辅助性作用的著作,无论是总体设计、编撰体例,还是主要内容、写作风格,都带有较大的探索性与尝试性,当然也有局限与不足。聚焦课程教学的传统痼疾与现实问题,着眼于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致力于贯彻创新性教育教学理念与经验的凝练,以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是该著作最突出的特色和价值,值得向学界和同行推介。

一、强化经典研读意识

该著以强化经典研读意识为初心,通过对作家文学思想的研究,强化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经典研读意识,以加深课堂教学、日常学习和学术研究的理论深度,提升综合效应。

当前,随着大众传媒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浅层次、碎片化、即时性、消费娱乐性阅读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是影响大学生成长和人才培养的消极因素。传统的文学史教材和课堂教学模式也存在局限,单向的知识传输过多,导致学生的经典研读能力匮乏,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不足。因此,新文科建设要强化经典研读意识,突出能力的培养。只有对经典的精深阅读,才能将其内化为从事学术研究所需要的思想、智慧与方法。要使精读、深读和细读经典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觉意识,破除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学术人才的障碍。

该著通过经典作家研读,挖掘专业核心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品德情操,强化经典作家作品的思政育人效果。经典作家对学生的思想修养、精神境界、道德立场、审美意识的培养和确立有示范引导作用。中国现代文学史是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以来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意识、情感历程、文化心理、精神结构、生命体验和审美感受之文学表达的阐释。只有研读现代文学经典,理解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和现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过程,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为此,该著精心选择了鲁迅等十八位作家,将其视为现代文学史经典序列的构成,作为该课程教学、学习与研究不可替代的中心内容。

文学首先是作家思想的表达,作家的文学思想主导着其创作实践,决定着其文学世界的内蕴、面貌与风格。只有深入认识、了解作家的文学思想,才能找到进入其文学世界的途径,把自己的阅读、理解和研究引向深入。该著每一章的第一节,均致力于对经典作家文学思想的凝练和阐释,以作家文学思想核心的抽绎为主,兼顾其历时性演变,再加以整合与阐发,力图引领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作家的文学观,在此基础上再去研读其作品,提升阅读和研究的高度。

二、回归历史现场

该著以回归历史现场为主导,通过对文献史料的辨析,尽可能还原作家创作经典作品时的真实情境,不仅在“理解之同情”中丰富对经典作家的理解与认识,也为解读经典作品提供了另一维度的思路。

王本朝教授指出:“文学思想史研究,不仅需要设身处地思考作家所处的历史场景,感受他们是如何思想及其如何表达思想,而且也意味着一切历史需要联系社会现实才有可能被充分地阐释和真实地理解。”[1]无论是作为一种学术研究的基本思路,还是课堂教学实践和基础学术训练的方法引导,这一论断都有其深刻价值。“文学是人学”,其意涵之一是,作家既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也是在具体的历史、社会和生活情境中进行创作的“人”,还是有着自己的文学理想和表达需求,在各自不同的精神、心理、情感状态和现实境遇下进行创作的“人”。因此,无论是在教学实践、学习研读还是学术研究中,都需要利用各种史料和文献理解作家的创作情境,探寻其创作意图,通过尽可能丰富的创作自述,搭建起回归历史现场的桥梁,找到多维度理解作家作品的途径。

以创作意图和作品主旨为核心的自述性文字并不是理解文学作品的唯一途径,但绝对是可以参考的有效内容。因此,该著将作家的自述作为每一章的第二节,既引导学生了解作家创作时的真实情境,也让他们尽可能走入作家的精神世界,理解其心路历程,感受当时的创作背景,在与作家心灵的同频共振中对经典作品的认识和理解走向全面和深入。作家的创作自述不可能只关涉具体作品,还必然涉及他对当时社会的感知与认识。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中国现代经典作家都有着强烈的淑世意识,与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及其变迁有着血肉相连的共生关系。所以,梳理和了解了这十八位思想立场、文学观念、创作经历未必相同的经典作家的创作自述,不仅可以深化对其作品的理解,更能够引导学生进入中国现代经典作家的历史与文学场域,在“理解之同情”中进行反思与追问,进而培养“新文科”背景下文学研究者所必需的历史意识、人文情怀与价值导向。

三、培养问题意识

该著以培养问题意识为目的,通过对经典阐释文献的梳理与评析,努力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学术史视野和慎思明辨意识。

创新是学术研究的底线和生命线。问题意识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指标,甚至可以说,在学术研究中,创新性地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一般性地乃至于重复性地去解决一大堆所谓“问题”更有意义,更值得提倡和推广。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来自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反思和追问,来自宏阔纵深的学术史视野中的慎思明辨。所有的学术创新都只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向前迈出的小小一步。只有系统认识和理解了已有的代表性或经典性研究成果,勇于挑战,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才能培养真正的“问题意识”,进而成长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因此,该著每一章的第三节为“经典阐释”。在著者看来,那些对现代文学和经典作家作品研究产生过重大影响,为这门学科的体系建构和不断发展发挥了有效作用,带有原创性的学术研究文献,就是所谓的“经典阐释”。正是这些经典阐释构成了关于经典作家研究的学术史,只有在这一学术史视野的参照对比下,才有可能发现学术问题,而且发现的是有价值的“真问题”,不是重复性或无价值的“假问题”。随着学术史的发展,以及研究者立场、方法的不同,针对同一经典作家及作品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会出现差异,乃至于对立冲突。在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的前提下,该著将尽可能多元化的学术文献并置呈现,且对其中的观点进行客观梳理和评价,使这一简短精炼的章节成为微观的学术史、思潮史和论争史,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元的论争性话语场域中既形成了正确的学术史视野,又能够在文学历史的转型环节、学术评价的歧义之处和作家作品的阐释裂隙中发现创新研究的空间与可能。

四、形成国际视野

该著以形成国际学术视野为目标,通过系统地梳理汉学界研究成果,既推进现代文学经典作家研究向前发展,又进行深刻反思,力图在互融互鉴中拓宽学生视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在不同的历史时段,部分汉学界学者受限于史料、立场等因素,其研究和论断不无偏颇乃至错误之处,但也因为研究思路和文化视角的差异,不断涌现出值得借鉴的优秀成果,一些突出成就和独到见解不同程度地推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经典作家作品研究的发展与嬗变。正如季进教授所论,汉学界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具有“多音性”与“多地性”,[2]前者是多种声音的混响,让本土研究中习焉不察的问题产生了复杂性;后者重叠着多地的声音,梳理多种声音形成的历史,文学的多样性也就由此而得以彰显。因此,汉学界的研究成果必须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

该著每一章的第四节,致力于概括汉学界关于现代作家的研究成果。既选取了老一辈汉学家如夏志清、顾彬、金介甫的重要论著,也精选了近年来海外新锐学者,主要是英语世界中的研究成果,直接移译、概括、评价了一批最新的重要英文文献。可以说,在经典文献的选取和处理上用力甚勤。学习者若不具备宽广的学术视野,特别是国际学术视野,就很难使自己的研究参与国际学术对话,更难以让自己的研究在国际学术话语体系建构中发挥引领性作用。目前,该著只是做了一点尝试和探索,尚未形成体系。期望能够对其他更具有实力和条件的教材撰写者提供经验教训,也希望能够在思路和视野上,引导学习者形成与国际学术界对接和对话的自觉意识,并由此找到学术增长点,推进自身研究能力的提升。

总体看,该著的架构设置以研究能力为导向,且形成了独特的系统。正如教育学家布鲁纳所论,课程与教学“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只有对所学学科形成了系统的认知与思考,掌握学科中“基本概念、原理及其之间的规律与联系”,而非只有“零星经验”或“知识结论”,才能“有助于理解、记忆和迁移”。[3]这里的迁移,就是让学生具备研究的能力。因此,从记忆到迁移,该著展现了力图贯穿并达成的努力,对有志于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意义不言而喻。

《现代文学经典作家十八讲》是权绘锦教授多年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结晶,体现了作者对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改革的总体设计思路与多方面的实践尝试,有较强的实用性,符合当前新文科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适应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形势下一流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建设需要。同时,也可从该著所蕴含的思想、经验和方法中提炼出一整套关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训练的方法和体系,作为指导性原则,不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中贯彻实施,还能够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整个课程体系的优化发挥作用,以推进新文科背景下一流本科专业的内涵式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经典作家文学史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法国现代“经典作家”一窥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群众路线的理论奠基与实践探索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