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计算机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2022-03-18梁艳萍

读写算(中) 2022年5期
关键词:生活化计算机生活

梁艳萍

初中计算机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梁艳萍

(甘肃省临夏县韩集初级中学,甘肃临夏731100)

计算机作为现代人才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计算机课程在初中教育阶段占有重要地位,这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在计算机课堂中引入生活元素,使学生们认识到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构建高效计算机课堂。文章结合初中计算机教学实际情况,在文中先阐述了初中计算机教学生活化意义,之后分析了计算机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原则,最后对初中计算机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予以探讨。

初中计算机;生活化;教学策略

在社会发展中,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生产、生活中计算机发挥着重要作用,计算机学科具有很高的生活要求。因此,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入生活元素,对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设计,能够使初中计算机教学内容,更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提升他们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效果。

一、初中计算机教学生活化意义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其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被广泛运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技能,这样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因此,初中教育阶段应该重视起计算机学科教学,为了确保学生可以高效掌握和理解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技能,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非常有必要。初中计算机教育工作的目的是多元化的,其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锻炼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生活问题都是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的初中计算机教学与应用间存在脱节现象,教师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对于学生能否应用于实践却完全忽视。这种与新课改教育理念相悖的做法,很难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应试教育下的初中计算机教学存在很多不足,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于计算机学科而言,学生只掌握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其在生活中实际应用有效把握。在未来的发展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计算机,所以掌握计算机技术是当代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因为计算机的特殊性,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活动应侧重于实践操作,以探究性任务为基础模式,让学生有机会通过尝试获得体验,在不断的试错中积累经验,最终实现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对于初中生而言,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而当下在素质教育发展背景下,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生活化的计算机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对于新鲜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而计算机学科对于学生而言感觉非常新鲜,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也充满了很高的期望值。但是,在实践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计算机教学仍然存在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的现象。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这些内容往往都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更不是学生期望的,因此必然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落差,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计算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其知识体系也随之不断变化,因此,初中计算机课程知识也要随之不断更新发展。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大部分学校的计算机课程内容很难做到及时更新,教师的专业素质无法跟紧时代发展的步伐,甚至存在计算机教师身兼数职的现象。这种矛盾的存在会对初中计算教学的开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计算机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原则

在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需要在多方面教育原则的监督和指导下予以应用,才能够实现应用效果的最大化体现,所以做好应用原则的分析很有必要。

(一)“一切为知识服务”原则

“一切为知识服务”是指包括生活化教育策略在内的所有创新教育策略,都必须要为知识内容的展示与教学服务。对于计算机学科而言,其内容相对烦琐,且逻辑性很强,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知识的特点完整地呈现给学生,学生很有可能因此出现错误认知,甚至出现思维误区。所以,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设计时,必须要明确生活素材的应用、生活形式的教学活动都是为知识教育提供服务的,保证课堂教学工作的主次明确,让学生可以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下完成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由此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一切以学生为先”原则

“一切以学生为先”原则与“一切为知识服务”的原则相同,其是基于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提出的教育要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人,所以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保证课堂上一切的设计都能够以学生的认知需求和思维能力为先决条件,保证他们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并进一步实现对学生认知思维的启发。这要求教师在工作中必须要多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并能够结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兴趣需求进行生活化教育模式的设计,以确保学生可以获得兴趣、认知、实践等多方面需求的满足,为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的进步带来助力。

(三)“实现学练结合”的原则

“实现训练结合”的原则是初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关键原则。教师想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促使他们获得信息素养的提升,就必须要保证他们能够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此,教师必须要进一步做好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并根据他们的实际学习水平,为他们设计出以实践操作为基础的课堂训练,让学生有机会将学到的知识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予以体现,提升学生应用知识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生活化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计算机是一项特殊的学科,其虽与各个学科都有所关联,但可以应用的内容非常少。教师想要让生活化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发挥出作用,给学生带来优质的学习体验,就必须要做好教学设计与应用,将生活与计算机最大限度地整合到一起,让计算机知识、技能在生活素材的辅助下焕发出魅力。

(一)教学方式生活化,直观呈现学科知识

在初中计算机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高,这是由于他们发现自己学习的计算机技术与他们喜欢的游戏、视频不相同,而且计算机教学内容多以操作为主,略显枯燥,这会让学生出现动力不足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情况,教师必须要做好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以生活化为基础的教育工作由此得以出现,其不仅可以将学科知识进行直观呈现,还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调动,初中计算机教育效果由此得到了提升。

初中计算机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教师要先设立生活化目标,通过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扎实掌握专业知识,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可以应用计算机,使学习更高效。初中计算机课堂中生活化教学方式包括情境教学、小组教学等,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计算机能力的提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对学生们小组合作的内容进行生活化处理。例如在学习“动画制作”这部分内容后,教师在综合分析学生认知兴趣的基础上,先为他们播放了事先做好的Flash作品。在Flash当中,学生可以看到一个一比一还原的班级,同时还能看到老师和同学们。因为该Flash与现实生活相匹配,所以学生会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这为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做好了铺垫。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的相关知识和具备的动画制作能力,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为学生们设计学习任务,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现课上练习与课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小组成员间互相合作探讨,并完成小组动画的制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该任务,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探究辅助,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素材。在成果展示中不同小组间的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大家共同思考和探究,从而促进计算机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发掘生活教育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计算机教学在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的同时,还要善于发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实现教材知识与生活资源的结合,有效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质量。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先做好对学生认知兴趣的掌握,并能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育资源的选择,以确保资源内容既可以辅助课堂教学工作,还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笔者在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只要是能够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的素材,都可以应用到初中计算机教学中,但具体应用策略需要教师根据课堂需求予以控制。首先,教师可以尝试将网络学习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练习素材。因为网络是当下学生最喜欢的媒介,同时其具有资源类型丰富的优势,所以教师开展网络资源的引入可以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其次,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寻找与授课内容相关的事物,在将两者有效整合的基础上,以具有趣味性的方式呈现出来,带给学生感官上的冲击,提升他们的学习体验。

以《影片的欣赏与设计》的教学为例,教师为学生播放了小音频、小动画、小视频等各种多媒体素材,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并以此为切入点对学生予以引导,这对于有效开展计算机课堂教学非常有利。除此之外,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虽然活跃,但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常常会感情用事,缺少冷静、理性的判断能力。基于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必须要加强引导学生对实物的观察和操作,通过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帮助学生将抽象的计算机知识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并让他们具备冷静、理性的判断能力。例如在讲述计算机显卡、内存等较抽象的概念时,学生往往会因为主观判断对其产生排斥。为此,教师可以先通过简洁的文字、图片描述,之后带领学生观察实物。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了学生兴趣缺失的问题,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完成对显卡的认识,并对其基本特征与性能予以掌握,这让课堂教学工作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生活化元素的应用,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强化他们对知识、技能的认知和理解。因此将其作为课堂上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具有科学性的选择。

(三)借助学生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们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关于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对部分知识已经具备认知能力,这为初中计算机教学开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然而,由于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行为能力有限,他们很容易在学习中进入到自己的思维误区当中,所以教师必须要发挥出自己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可以在自己生活经验的辅助下更好地完成对计算知识的探究与学习。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思考,在回忆相关生活经验中进行计算机内容的融入,将两者恰当地融合到一起,深化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以《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的教学为例,教师先从硬件设备入手,以互动答题的方式对学生予以考查,了解他们的基础知识水平,并对此进行延伸,使学生掌握电脑CPU、内存等知识,消除学生们对于计算机的陌生感。接着,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展示一些内容,如动画视频、游戏等,让学生可以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下产生探究动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感性认识可以上升到理性认知,并能够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有效结合,构建起他们正确的计算机知识体系。在学生遇到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恰当运用比喻将难理解的概念知识转变为通俗易懂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理解,有效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质量。

(四)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开展生活化教学评价

在任何教学中,教学评价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初中计算机课堂中也不例外。对于学生而言,每当他们完成了学习任务,他们就会期待教师的评价,因为他们渴望被认可、被鼓励。所以做好教学评价的有效开展,也是计算机教学中的关键所在。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们布置一项学习任务。比如在学习了“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这部分内容后,让学生尝试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电子贺卡,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在学生制作完成后,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打分的同时,还可以将贺卡发给班级中的其他学生,使学生间可以进行互评,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工作的设计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计算机知识,为学生带来丰富的知识,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更丰富。此外,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搜集相关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将抽象的计算机知识更生活化地为学生们呈现,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

四、总结

计算机作为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技术,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确保人才具备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在初中阶段开展计算机教学很有必要。初中计算机教师要认识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对计算机课堂教学内容做生活化设计,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进行计算机技术的探究,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朱卫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生活化教学漫谈[J].学周刊,2018,30(30):83-84.

[2] 江文.关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新思考[J].数码设计(上),2018(9):263-264.

[3] 彭庾鸿.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2020(9):6.

[4] 柏晓影.初中数学计算机课件开发应用技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5):39-39,40.

[5] 潘荟丽.初中数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24):62-62,63.

[6] 高瑞雪,赵华新.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几点尝试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8(23):78.

G632

A

1002-7661(2022)14-0093-03

猜你喜欢

生活化计算机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计算机操作系统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