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环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2-03-18陈志燕
陈志燕
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环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陈志燕
(深圳市光明区玉塘玉成幼儿园,广东深圳518000)
在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活动中,通过加强对环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更好地使幼儿受到良好环境的渲染与熏陶,良好环境与教师培养对身心尚未发育完善的幼儿的人格与能力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户外运动的环境创设中融入教学目标以及多种合理策略,从而让幼儿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更综合性地成长与发展。
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环境;实践;思考
在学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以及通过对当前教育新政策的充分思考,由此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学校教师对学生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在幼儿园的户外运动区域活动中,教师更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对户外运动区域的环境进行具有导向性、丰富性、合理性、实践性的充分创设,进一步改善其中空间规划不合理、设施种类不齐全、项目培养不丰富等多种问题,使幼儿在户外运动区域活动中能够促进身心成长与能力培养。基于此,本文中将对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中的环境创设进行充分地全面深入的多重思考与实践探究。
一、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环境创设的重要意义
(一)保障幼儿的良好环境
社会在不断发展,由此也使对幼儿的教育的关注程度有了更进一步的加强,这也就使幼儿园需要紧跟教育的潮流进行改革与发展。幼儿园户外运动区是幼儿园教学设施中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做好其环境创设工作对保证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保证幼儿健康及提升幼儿教学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在这一基础前提之下,教师对幼儿进行户外运动区域的活动中的环境创设进行思考与改善,对学前教育的发展以及对幼儿的培养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与影响。通过对幼儿户外运动的区域进行环境创设,能够极大地保障幼儿身处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而环境与教师培养在幼儿阶段中有着十分深刻且深远的内在影响。
(二)加强幼儿的实践能力
在对幼儿的教育中,更多的则是偏重于基础性的启蒙内容,并通过对幼儿进行启蒙教学对其产生较深远的内在影响,促进幼儿在未来小学、中学等的学习与生活中能够有最基础的人生根基。由此而言,幼儿的启蒙教育对幼儿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过程中引导幼儿在户外运动区域活动中通过更具实践性的活动接受启蒙教育,并通过对环境的探索与实践感知启蒙教育,不仅有利于幼儿在脑力与活动力上得以双重的合理搭配,也能够进一步地提升幼儿的启蒙教育,以及加强幼儿的实践能力。
(三)提升幼儿的教学质量
在学前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提升对幼儿的教学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的不断改革,对幼儿的教学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内在影响。在学前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到幼儿在户外运动区域的活动中能够自由发展,更要能够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使其可以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得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在进行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对不同环境的创设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与兴趣,从而也能够使幼儿的环境更加丰富,体验内容也更加多样化,并且教师也能够利用这一环境创设更良好地融入教学设计与目标,进一步加强并提升对幼儿的教学质量。
(四)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
在幼儿户外运动区域的活动中,通过幼儿教师的合理引导与良好的环境创设,能够使幼儿得以更全面地成长。在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活动中,就要从环境创设出发,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基础,在展现幼儿主体性的基础上打造出适合的环境。让幼儿在户外环境中进行自我活动、自我锻炼,从而培养并锻炼幼儿的自主探索以及实践能力,让幼儿通过自己对户外环境的探索构成幼儿的环境认知,让幼儿在群体活动中构建自己的交流方式等,都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并全面地成长与发展。
(五)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
在幼儿的户外运动区域活动中,教师会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进行活动环境的创设,从而能够让幼儿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运动实践中以及群体互动活动中会更丰富的体验到不同的环境情景,这对于幼儿的认知构建与能力发展都能够产生良好的促进与培养。幼儿智力发展水平低,语言交流技巧不健全。为了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促进其大脑发育,户外运动在幼儿教学中至关重要。教师通过利用体操、球类、积木、运动器材、游戏等多种活动方式进行环境的创设,从而会更好地使幼儿得以综合素养的培养。
二、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环境创设的问题思考
(一)户外运动的空间规划尚不合理
在幼儿园开展的户外运动区域活动中,相对而言,在很多方面都与以往有了更多的进步与完善,但其中在进行运动区域的环境创设上,在运动的空间规划上还有着不合理的地方。例如,在进行实际的户外运动的活动过程中,一些需要更大空间的游戏时,如老鹰抓小鸡、体操练习、传球游戏等这类对运动空间的要求更突出时,幼儿园的准备往往不够充分,并且在户外运动的空间安排上也会显得狭窄和紧凑。另外,在进行一些拼凑积木、橡皮筋玩耍等小范围的游戏时,如果对户外运动区域的范围创设得太大,反而也不利于幼儿的运动。并且对于不同年级的幼儿进行的运动项目也不尽相同,有一些运动会需要更广阔的空间,而有一些运动并不需要较多的空间。由此而言,在对幼儿的运动空间进行规划的思考与实践中,要能够依据不同的运动项目对活动区域进行合理的环境创设,依据学生的人数以及运动项目的分组进行运动空间的合理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够给予幼儿一个相对稳定且合理的状态,也能够在引导幼儿进行运动的过程中更好地对其启蒙教育,既能够对幼儿的教育目标更好地进行,也有利于让幼儿在更舒适的空间感中自主地探索与实践,从而使幼儿得以全面充分发展。
(二)户外运动的设施种类尚不齐全
在对幼儿开展户外运动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中,对运动设施的安全性、实用性、有效性以及多样性都要有所涉及。对幼儿进行户外运动的开展,一方面会有利于让幼儿在户外的运动中将课堂中接触的知识与方法进行实践,从而对幼儿课堂进行扩充与实践;另一方面会有利于满足幼儿自身好动的活跃性,让幼儿通过在运动中自主地进行环境探索,以及让幼儿在不同运动设施的使用以及运动项目的开展中更加全面地接触幼儿群体,理解幼儿社会。由此,这就要求幼儿园在进行运动区域的环境创设中,不仅要能够注重运动项目的多样性,也要关注到运动设施的多样性。而实际上,很多幼儿园在运动设施的种类体现上并不够完善,也不够齐全。并且其中还存在着运动设施生锈等安全问题、运动设施没有太大的实用性问题以及运动设施的单一与种类不齐全问题。例如,在进行幼儿攀爬的锻炼中,很多幼儿园并不具备这一运动设施。另外,在引导幼儿进行跷跷板、蹦蹦床的锻炼中,存在着设施的陈旧、老化问题。而在幼儿球类练习中,更多的则是羽毛球与乒乓球练习,对于篮球、足球等“大球”以及需要更多场地的运动项目,也明显不够齐全。这就使幼儿在进行户外运动中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以及也并没有对幼儿的发展起到较实质的效果。
(三)户外运动的运动项目尚不丰富
除了幼儿园中存在的运动设施不齐全的问题之外,自然而然地就导致了幼儿户外运动项目的不丰富与不多样性问题。并且在幼儿运动项目的实际活动中,也仍旧存在着幼儿在运动时由于运动项目的不丰富性导致幼儿并不能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设施的运动。在对幼儿的户外运动区域的环境创设过程中,很容易忽略掉对幼儿采取怎样的活动形式,大多情况下也只是让幼儿通过自由活动让幼儿进行户外运动,而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户外运动的导向。加之运动项目的不丰富性,也会逐渐使得幼儿在户外运动中逐渐地丧失兴趣与好奇心。另外,例如在关于球类的户外运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如果仅仅使用一些羽毛球和排球对幼儿进行户外运动的引导,那么对于幼儿综合素养的培养以及不同运动能力的提升而言就会显得不够充足。而加之乒乓球、篮球、足球、气球、木球等更多种类的球类对幼儿进行户外运动的引导,则会在更大程度上使得幼儿对户外运动能够具有十分强烈的兴趣与探索性。而由于目前幼儿园中普遍存在的运动器材以及运动项目都不够齐全与丰富的问题,对于幼儿的能力提升以及认知实践等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一方面不能够较好地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以及对世界的探索欲,另一方面也不能够对幼儿进行更加充分地启蒙教学以及素养培养。
三、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环境创设的具体实践
(一)户外运动区域的环境创设中要有导向性
教师开展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是锻炼幼儿身体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积极思考并认真实践该如何创设一个良好的户外运动环境。在进行创设良好的幼儿户外运动环境的深入思考与具体实践中,教师也要将户外运动的导向性作为一项重点任务融会贯通到整个的户外运动的环境创设之中。通过对幼儿园中的不同班级进行观察与实践探究,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年纪的学生进行具有导向性的户外运动的环境创设,从而使得幼儿既能够得到有效的运动培养,并且也有利于保障并提升幼儿在户外运动中的学习与思考。与此同时,要想更加充分地保障在幼儿的户外运动的环境创设中能够体现其导向性,并利用户外运动对幼儿加以引导促进幼儿身体、性格、能力以及大脑的良好发育,还需要教师将户外运动的环境创设与课内的教学进行连贯与关联。例如,在对大班的学生进行户外运动的环境创设以及运动项目的规划时,通常会将增强幼儿的手臂力量、腿部力量等身体核心力量作为教学目的,对大班幼儿更多地也会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等。由此在进行户外运动的环境创设中,通过拼图训练、小车直行训练、重复跳圈训练等都能够具有导向性地对幼儿进行训练。
(二)户外运动区域的环境创设中要有丰富性
在对幼儿进行户外运动环境创设的具体实践过程中,首要的一点还是要把幼儿自身的身心发展现状与规律作为一个重要的标准,合理借助并利用这一规律对幼儿进行课内教学以及户外运动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幼儿健康良好地成长与发展。通过加强幼儿户外运动环境创设中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利用幼儿好动活跃、好奇心、对外界的探索兴致比较突出等发展规律,提升幼儿在户外运动中的兴趣以及高效性,让幼儿能够在具有导向性的户外运动项目中得到不同能力的发展以及多种素养的培养与良好习惯的养成。在进行环境创设的丰富性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更具趣味性的运动项目对幼儿加以兴趣的提升。例如,在进行小班幼儿的户外运动的活动中,可以利用传球以及抛接球等游戏提升幼儿在运动过程中的兴趣和活跃氛围。并且在进行传球的游戏中,教师也可以在其中渗入其他不同的运动项目,可以设计简单的奖惩制度,通过对幼儿进行分组,然后进行集体的传球游戏判断哪一组接球最多以及接球最少,由此既能够增加幼儿之间的竞争意识,也能够让幼儿的游戏兴趣得到提升,从而将传球这一幼儿户外游戏创设得更加具有丰富性。
(三)户外运动区域的环境创设中要有合理性
在活动中教师还要结合户外活动具体情况,设计出适合的教育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保证环境创设的合理性。只有保障户外运动环境创设的合理性,才有利于让幼儿在最合理的户外运动中得到充分的培养。在对环境创设的合理性的思考与具体实践中,幼儿园可以通过借鉴国内幼儿园建设的成功案例,通过对成功案例进行思考与总结,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运用到自己的幼儿园户外运动的环境创设中,以此提升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合理性与严谨性。在进行户外运动的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中,如果在运动设施上的安排不够合理,那么就会导致幼儿在使用设施的过程中出现更多的问题;如果在运动项目的规划上不够合理,那么也会导致幼儿在进行户外运动的时间与效果上不够理想。而通过加强并保障幼儿户外运动区域的环境创设的合理性,可以更有效地使幼儿接受更加良好有效且客观实质的运动教学以及知识构建。同时,要想保障好环境创设的合理性,教师还需要将幼儿自身的实际情况作为一个基准进行合理规划,以及对不同年纪的幼儿进行不同的户外运动规划,由此才能够较显著地保障环境创设中的合理性,使幼儿的户外运动得以合理且高效地保障。
(四)户外运动区域的环境创设中要有实践性
在对幼儿的户外运动区域进行环境创设的思考与具体实践中,教师也需要保障其具有可行性与实践性,并不能只在理论上下功夫,将该有的设施在运动区域中进行随意摆放,或者将中规中矩的运动项目进行粗略的引导。如果对户外运动区域进行的环境创设没有十分的可行性与实践性,那同样也不会让幼儿在户外运动中得到较好的运动培养以及体育锻炼,反而还会导致幼儿对户外运动产生消极的情绪,让幼儿对户外运动产生厌恶的心理情感。在进行幼儿的户外运动区域的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参照理论上的思考以及教学目的,也要能够依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的实际进度为标准,在运动设施的摆放与使用中也要规划到整个的环境创设中,让整个环境能够给幼儿一个舒适且实用的状态。并且在引导幼儿进行运动项目时,教师同样也需要注意到哪一部分幼儿更倾向于进行哪一种运动、哪一种类型的幼儿能够在哪一种运动项目中得到更多的收获与成长。并且在进行集体的运动项目中,也要在具体的实践中进行总结与思考加强幼儿户外运动的实践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幼儿的教学中户外运动的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教学活动,而其中对运动区域的环境的创设对于整体的户外运动的效果与质量也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在这一基础认知上,通过加强对户外运动区域环境创设的思考与探究、总结与实践,从而使得这一环境创设更具导向性、更具丰富性、更具合理性以及更具实践性,使幼儿在这一过程中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自主学习,更全面与综合性地获取多种基础能力以及基本认知,使幼儿可以在自我成长与发展中更加健康而高效。
[1] 席淑桂.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环境创设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20(20):175-176.
[2] 李苗苗.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环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3):257.
G616,X321,B013
A
1002-7661(2022)14-006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