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山人民两次硬核战疫彰显中国自信

2022-03-18曹金娜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唐山人唐山抗疫

曹金娜

唐山人民两次硬核战疫彰显中国自信

曹金娜

(唐山师范学院 组织部,河北 唐山 063000)

1976年唐山大地震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震后基础设施瘫痪,天气炎热潮湿,灾区疫情告急,唐山人民面临着防疫艰巨任务;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世界暴发,让唐山人民再次面临防疫重大考验。两次不同类型的疫情防控,彰显了唐山人民两次硬核战疫的强大精神力量,充分展现出中国精神的巨大凝聚力和中国制度的强大优势。

唐山大地震;震后抗疫;新冠疫情防控;中国自信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给中国和世界带来巨大防疫考验。在唐山这座英雄的城市,唐山人民从容应对,自信战疫,如同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唐山人民面临瘟疫肆虐,在基础设施严重受损情况下,理性判断、迅速组织、协调行动、积极应对,打赢了一场人民抗疫战争。唐山人民两次战疫的胜利经验,彰显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制度的精神伟力。

一、唐山人民打赢大地震后同心抗疫人民战争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一个难以逃脱的魔咒。然而,在1976年,在7.8级地震灾难面前,唐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胜利地完成救灾和防疫的双重任务,成功地避免了地震灾后随时可能暴发的大规模瘟疫。

(一)震后唐山沦为废墟,灾区防疫迫在眉睫

震后唐山人员伤亡惨重。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的大地震中,有80%的唐山人还来不及反应就已被压到废墟和瓦砾之下。这场大地震造成约24万人丧生、16万人重伤,亟待救治的伤员约有36万人[1]。由于交通设施受损,外界救援队伍进入需要一定的时间,前期只能自救,导致大量受伤者无法得到及时救治,伤势加重,加剧了因感染造成传染疾病的风险。

震后唐山基础设施几乎全部瘫痪。大地震使这座“中国近代工业摇篮”的工业城市瞬间被夷为平地,供电供水系统瘫痪,道路阻塞,排污设施遭到破坏,粪便、垃圾随处堆积,无法得到清理,细菌滋生。同时,医疗卫生机构遭到严重破坏。大地震前,有1 126个医疗卫生机构,14 920张病床,19 868名医疗卫生人员。大地震后,医疗卫生单位毁损建筑达39.65万平方米,占原有总面积的88%以上,损坏病床11 057张、大型医疗设备1 449台,损失固定资产、流动资金(主要为药品)折款2 832.5万元,医务人员震亡1 901人,约占卫生人员总人数的10%[2]。

震后唐山天气状况加剧疫情发生的危险。大地震发生时正值七月盛夏,大量人畜尸体和被积压的食品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处理,迅速腐烂变质,在气温高、雨水多的自然环境下细菌迅速繁殖,蚊子苍蝇成群。据对唐山市路南区7个观测点测算,每平方米苍蝇达300只,每小时孽生蝇蛆3~4万只[3]。由于饮水系统被破坏,人们不得不把被细菌污染的坑水、河水以及游泳池中的水作为生活饮用水。在震后第三天,肠胃消化系统传染病如肠炎、痢疾发生并迅速蔓延,震后一周左右达到高峰,1976年8月肠炎和痢疾的发病率比上年同期高几十倍乃至上百倍[4]。

(二)积极部署防疫战略及对策

面对大地震后的严重环境污染和随时暴发的大规模疫情,河北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在8月2日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成立防疫领导小组,采取措施,抑制肠炎、痢疾蔓延;充分发动群众,做好救灾防疫工作;全国各地成立救援防疫队,星夜驰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场人民防疫灭病活动在灾区展开并取得胜利。

政府积极决策,成立坚强有力的救灾防疫指挥系统。1976年7月29日上午,组建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与河北省救灾后勤指挥部和有关军兵种、部委、省市援唐指挥部形成完整的指挥系统。8月2日,唐山抗震救灾指挥部防疫领导小组成立,制定《防疫工作计划》,召开第一次防疫工作紧急会议。唐山抗震救灾指挥部及时向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请求派驻防疫队承担消毒、杀菌、灭蚊蝇等任务,调运防疫器材和药品,还向未受灾省市请求防疫队支援。唐山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科学决策和有力部署为灾后防疫提供了坚强保证。

全国军民大力支援,国内各方力量有序配合。在大地震后第4天,各地奔赴唐山的救灾人员达到15万余人,其中人民解放军10万人,抢救伤员,抢修基础设施。1976年8月5日前后,各省市防疫队伍赶到唐山,防疫器械和药品运到灾区,在整个防疫过程中实行军民结合,充分发动群众,将专业防疫队伍与动员群众相结合。根据《防疫工作计划》,各震区和各救援部队制定符合实际的防疫计划,建立传染病房,指挥部印发宣传单,让更多民众了解正确清理掩埋遗体的方法及其对防疫的重要作用。

科学合理制定防灾灭病措施。面对1976年8月初出现的流行性疾病,唐山抗震救灾指挥部制定“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突击治疗现患、控制疫病传染源、改善环境污染、大规模恢复卫生供水、消除病菌传染媒介、消灭蚊蝇、预防接种等综合措施,在8月下旬控制住肠炎、痢疾的流行,城市人口患病率从10%~20%降到3%以下,农村人口患病率从20%~30%降到5%以下,取得初期防疫灭病的胜利。整个震区开展群众爱国卫生运动和普遍接种疫苗工作。根据唐山地区防疫部门提供的数据,1977年唐山地区国家规定报告的传染病发病率较震5年平均下降48.5%,死亡率下降80.75%[5]。

(三)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思考

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迅速决策,成立中央抗震指挥部,在短时间内集结一切力量进行支援。

社会主义制度坚强有力。地震除了造成伤亡和疫病,更使原有的社会组织暂时失去组织功能,一时间城市陷入无序状态,短时间内阻断了与外界的交流联系,中断了物资供应。但是,在中央援助唐山命令下达后,全国各族人民、军队、防疫医疗队迅速赶往震区,克服困难,尽一切可能满足震区需要,彰显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势,也为救灾防疫提供坚强的社会制度保障。

唐山抗震精神坚强有力。在自然灾害面前,开滦矿务局绞车司机吴显东不顾生命安危关闭电闸,保护矿井;许家信、张乾等市委领导从废墟中被挖出来后带伤立即展开工作……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是中国精神在灾难面前的具体阐释。在这种精神鼓舞下,中国人民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奇迹。

二、唐山人民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积极应对、理性防疫、同心抗疫

(一)扎实开展唐山疫情防控工作

1. 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唐山市第一时间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将思想与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成立唐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唐山市各地区、各系统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工作流程,根据实际情况严防联控,压实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救治与防护并举,切实保护好人民生命安全。

2.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整体防控策略,实现网络化防控和精细化管理

积极发挥各县区、村镇、社区等基层组织的作用,建立疫情防控安全预警体系,发挥联防联控作用,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和各单位主体责任,深度摸排,动态跟进,卡点值守,严把输入,确保准确掌握“返工潮”和学生假期高峰人员大量流动带来的风险,严格落实居家隔离各项政策,坚持信息报告制度,强化“四早”,科学防治、分级分类、精准施策。

3. 医疗卫生系统加强健康预防和监测,积极做好疫苗接种

卫生健康系统作为疫情防控的主力军,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吃准摸透防控方案、诊疗方案、应急预案等各项文件精神,全天候备战,建立病患及疑似病例的查找筛选及隔离观察安置应急机制,全面建立免疫屏障,做好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工作,确保做到“全覆盖、无遗漏”的疫情防控屏障。

(二)唐山人民共克时艰,勇担社会责任

在抗震精神滋养下,唐山人民在疫情暴发时迅速反应,积极部署,同心抗疫。

1. 全民参与、共同应对

在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春节期间,唐山人民严格做好本地疫情防控,除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外,还有自发组织的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参与到联防联控每一环节的工作中,坚守在每一个卡点,做好各项数据的记录与统计,完成摸排工作,进行卫生消杀,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行防疫知识宣传,越来越多的民众主动汇入全面抗击疫情的队伍中。市级—区级—街道乡镇级多方联动的防控体系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强保障。

2. 唐山援鄂医疗队勇敢逆行

自2020年1月26日起,唐山共派赴6批122名医务工作人员奔赴湖北抗击疫情第一线,他们当中就有唐山大地震幸存者。经历过守望相助的唐山人星夜驰援湖北人民,用生命守护生命。不同的年代,同样践行着同心抗疫、共克时艰的中国人精神血脉。

3. 唐山人民暖心助力疫情,勇担社会责任

唐山人民感恩于大地震发生时全国各地的无私援助,疫情发生后他们将爱心传递。唐山大地震幸存者、唐山惠达卫浴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彦庆将价值200万元人民币的卫浴产品无偿用于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迁安市九江线材有限责任公司捐款1 000万元,唐山燕山钢铁有限公司捐款1 000万元、河北鑫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捐款1 000万元……还有众多的唐山大地震幸存者自发成立救援队,募集物资援助武汉。唐山人民在勠力同心中勇担社会责任,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疫斗志,坚定了抗疫必胜的信心。

(三)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留给人们的启示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并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表明全球性安全威胁的跨国性、全覆盖性和非排他性等特征,给人类应对疫情带来巨大挑战。随着疫情不断反复和病毒变异,疫情防控成为常态化,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反思。

1. 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下的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2020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指出:“要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生物安全已成为非传统安全防范中的重要一环,新型突发性病毒频繁出现给人类应对灾难带来挑战与困难。SARS、埃博拉病毒以及新型冠状病毒等都具有传播速度极快、暴发初期传染源及传染途径不明等特点,导致在初期不能从容应对。中国能迅速控制疫情和降低死亡率,与我国生物安全防范能力提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武汉病毒研究所最早分离并提交新冠病毒毒株、发现病毒序列、确定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为准确了解病毒、研制疫苗提供前提基础,这也是中国能最快控制病毒的基础环节。

2. 世界范围内防疫互助是战胜疫情的重要手段

唐山地震后的救援以及灾后防疫是中国人民自救完成的伟大奇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救灾工作逐渐与世界接轨。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新冠疫情全球性暴发让世界再一次感受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力量,中国开展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国际救援行动,积极向世界各国派出抗疫医疗专家组,提供物资援助,通报疫情信息,毫无保留地分享防控与诊疗经验,世界各国之间多渠道合作,为共同抗疫提供了有力保证。

基层卫生应急体系和能力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有力保障。新冠疫情发生给全国各地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带来严峻考验,相比较于大城市,乡镇、村、社区等基层人口老龄化严重,抵抗疾病的免疫能力较弱,预防意识较低。在突发性严重公共卫生危机发生时,应急处理体系和能力直接关系到疫情防控的成效。目前,我国大部分基层公共卫生管理能力存在薄弱环节,缺乏常态化的应急预案和统筹协调机制,疾控中心预防控制能力较弱,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硬件设施,特别是乡镇、村以及社区等卫生服务中心与医院、公共卫生机构拥有不同管理体制,在应急状态下缺乏统一的信息和物资交换共享。因此,加强基层卫生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是新冠疫情防控给人们的重要启示。

三、唐山人民两次硬核战疫彰显中国自信

1976年,唐山人民取得抗震救灾防疫的胜利,形成了抗震精神。新时代,唐山人民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坐标上的一点,用实际行动诠释和践行了伟大抗疫精神。唐山人民两次硬核战疫,彰显了中国人民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从容自信,反映了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优化和完善,传递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6]105-106。

(一)彰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把人民永远放在最高位置,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中国道路区别于其他道路的根本标志[7]。与西方“群体免疫”“选择性防疫”相比,无论是唐山大地震后的防疫还是新冠疫情的防控,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初心和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竭尽一切力量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不计成本、不计代价地抢救生命、救治病患,形成党和人民紧紧相拥的强大向心力,取得唐山大地震后“大灾之后无大疫”的胜利,取得在世界上最先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保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奇迹。这些成就充分说明,历史和人民所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是唯一正确的道路,我们在任何情况下所展现的民族自信也展现了中国道路的优势[6]105。

(二)彰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道路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支撑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一根本,始终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站在人民大众立场,始终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考和解决问题[6]105。面对两次不同类型的防疫斗争,党中央高度重视,积极部署,统筹协调,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坚持辩证思维方法,集中力量用在关键处,人民群众在一次次实践中掌握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并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指南,产生出强大力量。这种力量正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

(三)彰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当唐山人民面临地震灾难时,党中央指挥全国各地救援力量驰援唐山灾区。当武汉人民陷入疫情极度恐慌和春节期间巨大人员流动随时带来巨大风险的紧急情况下,党中央果断指挥全国抗疫斗争,武汉一夜之间封城,全国各地开始居家隔离,用最短时间最大力量阻断疫情传播。当医院病房无法承载激增的病患时,我国用西方国家叹为观止的速度建成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当西方国家在疫情暴发后陷于权力之争时,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充分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总揽全局、精准施策,步调一致,使社会整体利益趋于一致,并最终集中在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上[8]。当每一次灾难发生时,中国所展现的卓越“领导能力”“应对能力”“社会动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践行大国担当与道义,不断与时俱进、自我革新,用实际行动重塑世界新格局,彰显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增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社会认同,扩大了中国制度自信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四)彰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中国人民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对中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坚守,中华民族取得的每一次胜利也将中国精神谱系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和拓展,无论是抗震精神还是抗疫精神,归根结底源于中国文化的积淀,成为推动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克疫制胜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唐山人民两次抗疫所体现出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家国情怀,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团结精神,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情怀,无畏牺牲、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天下一家、协和万邦”的共同体意识,无不闪耀着中华文化的强大力量,在多元文化传播碰撞和国际交流合作日益扩大的全球化时代,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四、结语

唐山人民两次抗疫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折射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的精神伟力。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世界形势和人类面对复杂多元的危机面前,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完善和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优势愈发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华文化愈发被世人认可。从一次次挑战中走来的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锤炼中国精神,从容应对未来每一次挑战。

[1] 陶如谦,王子平.河北省震灾社会调查[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6:145-147.

[2] 河北省地震局.唐山抗震救灾决策纪实[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138-139.

[3] 孙志忠.唐山大地震震害:三[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9:231-233.

[4] 李风雷.唐山地震救援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33-34.

[5] 当代河北简史编委会.唐山大地震中的抗震救灾斗争[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6(5-6):360-371.

[6] 邝丽华.从党领导全民抗“疫”看坚定“四个自信”[J].法制与社会,2020,29(18):105-106.

[7] 郑方云.谈道路自信[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理论学习),2019,35(2):53-55.

[8] 魏礼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J].前线,2021,64(3):53-55.

Tangshan People’s Demonstration of Chinese Confidence During Tangshan Earthquake and the Epidemic

CAO Jin-na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of the Party Committee,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China)

Tangshan earthquake in 1976 caused heavy casualties. After the earthquake, the infrastructure was paralyzed. The weather was hot and humid. The epidemic situation in the disaster area was urgent. Tangshan people faced the arduous task of epidemic prevention; In 2020, the outbreak of COVID-19 in the world made the people of Tangshan once again face a major test of epidemic prevention. Two different types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ave demonstrated the strong spiritual strength of Tangshan people in the battles against disasters, and fully demonstrated the great cohesion of the Chinese spirit and the strong advantages of the Chinese system.

Tangshan earthquake; post-earthquake anti-epidemic measures;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hinese confidence

K313.9

A

1009-9115(2022)02-0017-05

10.3969/j.issn.1009-9115.2022.02.004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200402027)

2021-09-16

2021-12-17

曹金娜(1990-),女,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校对:孙尚斌)

猜你喜欢

唐山人唐山抗疫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唐山香酥饹馇圈
James Hutton
门泽光
刘亮、杨光设计作品
王大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