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不同时间窗使用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效果对比

2022-03-18杨江苹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5期
关键词:溶栓缺血性神经功能

杨江苹

(玉溪市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云南 玉溪 6531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此病的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1]。如何有效地提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提高其生存质量、挽救其生命是目前临床上研究的热点[2]。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急性期静脉溶栓治疗能够促使其缺血的脑组织迅速恢复供血,减小其梗死灶。进行溶栓治疗主要是通过激活纤溶酶原,使其转变为纤溶酶,促进血浆蛋白的降解,从而起到溶栓的作用。阿替普酶一种血栓溶解药。此药属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此药可特异性地激活凝血块中的纤溶酶原,起到溶栓的作用。有研究表明,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应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预后。本文对我院接诊的122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比较在不同时间窗使用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9 月至2019 年9 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2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61)和参照组(n=61)。研究组患者中有男31 例,女30例;其中年龄最大的75 岁,最小的39 岁,平均年龄(60.00±12.02)岁。参照组患者中有男35例,女26 例;其中年龄最大的76 岁,最小的39 岁,平均年龄(60.12±12.22)岁。两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构成比、年龄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即进行调脂、调节血压、改善脑细胞代谢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在参照组患者发病后3 ~4.5 h 对其进行溶栓治疗,在研究组患者发病后3 h 内对其进行溶栓治疗。进行溶栓治疗的具体方法是:为患者静脉推注阿替普酶(进口药品注册证号:S20160055,生产企业: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Co.KG,规格:50 mg× 注射用水50 mL/ 瓶),推注剂量为0.09 mg/kg(最大剂量为90 mg,1 min 内完成注射),然后为其静脉滴注0.81 mg/kg的阿替普酶(1 h 内完成滴注)。在进行溶栓治疗期间,仔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若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神志改变、唇舌喉头水肿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治疗。在治疗后24 h,对患者进行颅脑CT 检查或磁共振检查,评估其是否出现颅内出血转化。在确认其未出现颅内出血转化后,为其使用抗血小板药、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及脑保护剂进行治疗。之后根据患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分型及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其确定长期治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将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效果显著、有效果和无效果。效果显著:治疗后,患者的肢体功能明显改善,其肌力恢复良好;有效果:治疗后,患者能够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其患侧肢体的力量有明显的提升;无效果:治疗后,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肌力未改善。总有效率=(效果显著例数+ 有效果例数)/ 总例数×100%。2)观察治疗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变化情况。采用NIHSS 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该量表的评价项目包括语言、上下肢运动功能、意识、视野等。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越好。3)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情况。采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和ADL 量表对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患者的Fugl-Meyer 评分越高,表示其运动功能越好。患者的ADL 评分越高,表示其日常生活能力越强。4)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1.0 软件分析研究数据,患者的NIHSS 评分、Fugl-Meyer 评分、ADL 评分等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3.44%)高于参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例(%)]

2.2 对比治疗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变化情况

治疗后2 h,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治疗后7 d, 研究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分别为(3.53±0.40) 分、(1.10±0.18) 分, 参照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分别为(4.10±0.50) 分、(2.32±0.31)分。治疗后24 h、治疗后7 d,研究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治疗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分,± s)

表2 对比治疗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分,± s)

组别治疗后2 h治疗后24 h治疗后7 d研究组(n=61)5.60±0.443.53±0.401.10±0.18参照组(n=61)5.73±0.654.10±0.502.32±0.31 t 值1.29356.592626.5811 P 值0.19830.00010.0001

2.3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的Fugl-Meyer 评分、ADL 评 分 分 别 为(87.55±13.05) 分、(89.65±12.45) 分, 参 照 组 患 者 的Fugl-Meyer 评分、ADL 评分分别为(77.00±11.36)分、(86.70±13.62) 分;研究组患者的Fugl-Meyer 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ADL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 评分和ADL 评分(分,± s)

表3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 评分和ADL 评分(分,± s)

组别Fugl-Meyer 评分ADL 评分研究组(n=61)87.55±13.0589.65±12.45参照组(n=61)77.00±11.3686.70±13.62 t 值4.76241.2486 P 值0.00010.2142

2.4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例(%)]

3 讨论

急性缺血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此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此病患者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其发生残疾、死亡的风险均较高。进行溶栓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急性缺血脑卒中的常用方法。有研究指出,对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进行溶栓治疗能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其死亡率[3]。阿替普酶是一种特殊的糖蛋白。此药可激活纤溶酶原,使其转化为纤溶酶。药理学研究表明,阿替普酶有着较好的纤维蛋白亲和性,在进入循环系统后能够与纤维蛋白相结合,促进血栓的溶解,促使血管再通,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避免脑组织出现不可逆性损伤[4]。相关的研究表明,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的3 h 内采用阿替普酶对其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的效果[5]。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时,应严格掌握相关适应证及禁忌证。在进行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脑部CT 检查、MRI 检查等影像学检查,确定其是否存在脑出血。在患者的病情得到确诊后,应尽早对其进行溶栓治疗,以减轻其神经细胞的损伤,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3.44%)高于参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与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3 ~4.5 h 使用阿替普酶对其进行溶栓治疗相比,在其发病后3 h 内使用阿替普酶对其进行溶栓治疗的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ugl-Meyer 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治疗后7 d,研究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与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3 ~4.5 h 使用阿替普酶对其进行溶栓治疗相比,在其发病后3 h内使用阿替普酶对其进行溶栓治疗可显著减轻其神经功能的缺损,改善其运动功能。

综上所述,与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3 ~4.5 h 使用阿替普酶对其进行溶栓治疗相比,在其发病后3 h 内使用阿替普酶对其进行溶栓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显著减轻其神经功能的缺损,改善其运动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溶栓缺血性神经功能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脑脉泰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