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足月单胎臀位外倒转术产妇转行剖宫产手术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

2022-03-18程林凤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5期
关键词:指征剖宫产产妇

程林凤

(临汾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山西 临汾 041000)

臀位是女性足月妊娠过程中最常见的异常胎位。据统计,在足月妊娠产妇中,胎位为臀位的产妇占3% ~4%[1]。与头位分娩的新生儿相比,臀位分娩的新生儿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更高。臀位外倒转术是改善产妇臀位分娩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解决产妇难产和抢救新生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3]。研究指出,预防臀位的出现可有效降低产妇的剖宫产率,而臀位外倒转术是改善产妇臀位分娩最有效和最安全的措施[4-5]。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积极探讨导致足月单胎臀位外倒转术产妇转行剖宫产手术的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 年9 月至2021 年6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臀位外倒转术的58 例足月单胎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单胎妊娠且孕周≥37 周;经超声检查证实胎位为臀位;有顺产意向;一般状况良好;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合并有糖尿病或妊娠期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急性脂肪肝;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异常;合并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病历资料缺失。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剖宫产组(n=27)与阴道分娩组(n=31)。在剖宫产组产妇中,出现妊娠期并发症的产妇有8 例(占29.63%),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的产妇有8例(占29.63%),存在产程停滞的产妇有5 例(占18.52%),存在头盆不称(进行超声检查提示胎头双顶径>10 cm,骨盆真结合径比胎头双顶径小)的产妇有4 例(占14.81%),存在瘢痕子宫的产妇有2 例(占7.41%)。在阴道分娩组产妇中,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的产妇有2 例(占6.45%),存在产程停滞的产妇有1 例(占3.23%),存在头盆不称的产妇有2 例(占6.45%),存在瘢痕子宫的产妇有1 例(占3.23%)。

1.2 方法

1.2.1 臀位外倒转术的操作方法 对两组产妇进行臀位外倒转术的方法是:术前指导产妇禁食6 ~8 h,排空大小便,对其进行B 超检查,确定胎位、胎盘及胎心的位置,评估其羊水量,并详细记录上述数据。为产妇建立静脉通道,对其进行胎心监护(监护的结果为NST 反应型,提示胎心正常),做好剖宫产手术的准备工作[2]。术前30 min 对产妇进行硬膜外麻醉,麻醉成功后将其体位调整至左侧15°卧位。为其静脉滴注宫缩抑制剂0.25%的硫酸特布他林,注射速率为1mL/min。术中根据产妇的胎位合理调整其体位。对于胎背在左的产妇,协助其取右侧卧位。对于胎背在右的产妇,协助其取左侧卧位。将产妇的两腿屈曲,使其头部略低、臀部略高,并嘱其尽量放松腹部。在B超的引导下对其实施臀位外倒转术,由两人进行操作。一人将两手插入胎先露部位的下方,向上稍用力,轻轻将胎先露部位托出盆腔,并将臀部轻轻向胎背方向上推。另一人扶持胎头呈俯屈状,

作者简介:程林凤(1982—),女,汉族,籍贯:山西省临汾市,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治

沿胎儿腹侧将胎头轻轻向骨盆入口推移。两人互相配合,一人下推胎头,一人上推胎臀。转动胎位时动作应缓慢、轻柔,忌用暴力转动胎位。在此过程中若产妇有不适感或出现胎心异常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为其吸氧并加快输液的速度,待胎儿的胎心恢复正常后再继续进行臀位外倒转术。完成上述操作后停用宫缩抑制剂,为产妇监测胎心1 h,并观察其宫缩、腹痛及阴道流血的情况等[6]。若产妇出现产程停滞、胎儿宫内窘迫(初产妇以产程停滞为主,经产妇以胎儿宫内窘迫为主)等情况,需及时对其进行剖宫产手术。倒转术完成后对产妇进行B 超检查,若其分娩时为头位分娩则表示倒转术实施成功[1]。

1.2.2 研究方法 对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羊水指数、体质指数(BMI)、胎儿脐带长度、胎儿体质量、有无分娩史、臀位类型、有无胎盘异常、有无胎儿脐带异常、有无剖宫产手术的指征等进行统计,对上述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其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s 回归分析,总结导致足月单胎臀位外倒转术产妇转行剖宫产手术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7.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单因素分析采用χ² 检验或t检验,导致足月单胎臀位外倒转术产妇转行剖宫产手术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OR >1 为危险因素,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和孕产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的结果

两组产妇的孕周、羊水指数、BMI、胎儿脐带长度及胎儿臀位类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产妇的平均年龄为(31.85±3.86)岁,平均孕周为(39.50±0.71)周,其胎儿平均的体质量为(3.39±0.48)kg,其中无分娩史产妇的占比为55.56%,存在胎盘异常产妇的占比为55.56%,存在胎儿脐带异常产妇的占比为51.85%,有剖宫产手术指征产妇的占比为85.19%。阴道分娩组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8.24±3.53)岁,平均孕周为(37.47±0.66)周,其胎儿平均的体质量为(3.25±0.37)kg,其中无分娩史产妇的占比为41.94%,存在胎盘异常产妇的占比为32.26%,存在胎儿脐带异常产妇的占比为16.13%,有剖宫产手术指征产妇的占比为22.58%。与阴道分娩组产妇相比,剖宫产组产妇的年龄更大,孕周更长,其胎儿的体质量更大,其中无分娩史、存在胎盘异常、胎儿脐带异常及有剖宫产手术指征产妇的占比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和孕产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的结果

2.2 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的结果

通过进行单因素分析,选取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赋值(详见表2),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大、孕周长、胎儿的体质量大、无分娩史及有剖宫产手术的指征是导致足月单胎臀位外倒转术产妇转行剖宫产手术的危险因素(P<0.05)。详见表3。

表2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赋值表

表3 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的结果

3 讨论

剖宫产手术是产科常见的手术之一。近年来,剖宫产手术已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但对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风险,包括麻醉风险、术中大出血、术后感染等[3]。臀位是指以臀为先露部的胎位。邓新琼等[7]研究指出,胎位为臀位的产妇接受剖宫产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有效纠正此类产妇的胎位、提高其阴道分娩率是保障母婴安全的有效措施。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研究表明,臀位外倒转术是纠正臀位的有效手段之一,可通过在孕妇腹部进行一系列操作使胎儿的先露部位由臀部转为头部,进而可有效降低产妇的剖宫产率[8]。研究指出,在椎管内麻醉下应用宫缩抑制剂可使臀位外倒转术的成功率高达80%,将产妇的剖宫产率降至12.5%。分析导致足月单胎臀位外倒转术产妇转行剖宫产手术的危险因素是目前临床上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与阴道分娩组产妇相比,剖宫产组产妇的年龄更大,孕周更长,其胎儿的体质量更大,其中无分娩史、存在胎盘异常、胎儿脐带异常及有剖宫产手术指征产妇的占比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大、孕周长、胎儿的体质量大、无分娩史及有剖宫产手术的指征是导致足月单胎臀位外倒转术产妇转行剖宫产手术的危险因素(P<0.05)。究其原因主要是:1)产妇随着年龄的增加,其耻骨、坐骨、髂骨和骶骨的相互结合部趋向骨化,形成了一个固定的盆腔,因而可增加臀位外倒转术的难度,易导致产妇出现分娩困难[9]。产妇的孕周越大,其胎儿的体质量越大,纠正其胎位的困难程度也会相应增加。2)新生儿的体质量过大是导致产妇出现产程停滞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效控制胎儿的体质量是降低产妇剖宫产率的关键[10]。3)多数初产妇对分娩均存在恐惧心理,对分娩时疼痛的耐受性较低,易选择进行剖宫产手术。而经产妇有分娩的经验,对分娩时疼痛的耐受性也较高,因此其剖宫产率相对较低[11]。4)产妇若有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指征(如胎儿宫内窘迫、头盆不称、宫内感染、胎膜早破、产程停滞等),需及时对其进行剖宫产手术,避免对母婴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2-15]。

综上所述,导致足月单胎臀位外倒转术产妇转行剖宫产手术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其年龄大、孕周长、胎儿的体质量大、无分娩史及有剖宫产手术的指征。对于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产妇,在对其实施臀位外倒转术后应加强对其进行监护,必要时需对其进行剖宫产手术。

猜你喜欢

指征剖宫产产妇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产妇分娩时如何护理
孕期抑郁症怎么样护理
剖宫产指征及剖宫产率影响因素分析
我院2012年剖宫产临床分析和研究
我院近5年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分析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