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框架研究

2022-03-18陈洁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陈洁

摘    要: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实现创新能力评价科学化,各高校首先应对学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形成清晰完整的认识。文章认为,应从能力内涵、行为特征、创新成果三方面系统描述创新能力的结构要素及相互关系,区分外显行为特征与创新能力内涵,强调元认知能力的宏观调控作用、学术规范的制约作用,以及对成果创新价值的全面评价,为确立研究生教学及学术训练目标,评价学术创新能力及发展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学术创新能力;能力框架;能力内涵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3-0007-05

研究生创新能力不仅体现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而且影响一个国家的知识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准[1]。教育部原副部长杜占元曾指出,“未来的大学、未来的研究生教育将可能成为社会创新的中心”“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具有深度参与科研活动的显著特点”,科研活动“不仅丰富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创新能力培养与科研育人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度参与科研活动,提升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是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

目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虽已成为学界共识,但对于创新能力的内涵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在评价创新能力时经常出现依据不清、对象不明的问题[3]。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创新能力研究的基础上,回答两个问题:(1)现有创造力理论对于认识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有何启示?(2)构建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框架应包含哪些指标要素,为研究生教学及科研实践提供参考?厘清以上问题,有利于深入认识科研活动中创新能力的内涵,并将其分解为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及评价维度,更好地指导研究生教学及科研创新活动。

一、国内研究综述

根据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首先应区分专业型和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罗泽意等根据学生未来工作需要将研究生创新能力划分为基础性创新能力和适应性创新能力。基础性创新能力是所有研究生必备的创新能力,适应性创新能力包括与创新实践相应的批判能力、知识构建能力、實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学术型研究生应注重培养批判能力和知识构建能力,专业型研究生应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1]。候锡林认为,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的不同在于科研创新能力,即运用所学知识,采用适宜的研究方法,创造性地发现、分析并解决本学科领域历史或现在的理论及实践问题,或发现、总结新规律的能力。在评价体系中,创新意识与知识基础是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的通用指标,而创新技能和创新成果是学术型研究生的专有指标。学术型研究生侧重科研创新,专业型研究生侧重实践创新[4]。

关于学术创新能力的内涵,朱旭东提出的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三维六要素模型”,也适用于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三维指心理能力、知识能力和社会能力。心理能力包括洞察想象能力、综合交叉能力;知识能力包括知识谱系能力、反思批判能力;社会能力包括学术自主能力、合作分享能力[5]。还有研究分别从微观和宏观角度阐释创新能力内涵。微观研究如将研究生创新能力分解为四个要素:建构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转化,并细化为12个可供观测的行为指标。比如“建构知识”指标包括“A01注重专业课学习;A02主动选修相关课程,丰富知识结构;A03经常参加学术报告与交流”[6]。这些要素覆盖了研究生日常的课程学习和学术活动,能够为教师观察和测评学生创新能力提供适用的行为依据。部分研究从宏观层面出发则认为,应走出教育学的单一视域,从创新思维、创新人格、知识结构、创新实践、创新成果的多学科视角构建多元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7]。此外,还应围绕创新成果的产生条件,构建创新学术成果产生机制。该体系由创新能力特征、创新性学术成果、创新环境三部分构成。创新能力特征包括思维特征、人格特征、行为特征、知识体系;创新成果体现为学术、会议论文、专利;而创新环境包括读研动机、经费资助、课程学习、导师指导、学术交流、参与课题。环境因素影响创新能力特征的变化,进而影响创新成果的产生[8]。

综合以上研究,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内涵应涉及思维能力、知识结构、人格特征等要素,这些内在的能力因素,在创新实践中表现为可观察的行为特征,最终产出可评价的学术创新成果。为此,应加强研究生知识构建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创新技能、科研方法的培养。

二、国外创造力理论的启示

(一)国外创造力研究

国外创造力研究数量较多,对于深入认识创新能力内涵具有重要价值。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斯坦伯格(Sternberg)。他在1985年提出“内隐理论(Implicit theory)”,通过调查人们的主观看法将创新行为分成四个维度:思维活跃,综合能力及智力水平;审美品味和想象力,决策及灵活性;敏锐敢于质疑,成就动机;好奇心,直觉[9]。1991年,斯坦伯格又提出“投资理论(Invest-ment theory)”,认为创新需要提供六种资源支持:智力过程(信息处理);知识(适量);思维方式(善于制定规则,进取型等);性格特征(能够容忍并探索事物的不确定性,克服困难坚韧不拔,乐于接受新事物等);内在动机(关注任务而非结果);外部环境(利于激发、培育、评价创新想法)[10]。这六种资源不能简单叠加,也无法单独发挥作用,而是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创造力的发展。1999年,斯坦伯格进而提出“推动力模型(Propulsionmodel)”,将创新贡献分为七种方式:对现存范式的继承发展(维持重复、重新定义、推动增长、深化发展),以及对现有范式的扬弃(改变方向、返回重建、另起炉灶)[11]。三个时期的理论分别从创造力的外在行为特征、创新所需资源、创新贡献方式等角度对创造力进行分析和解释。

其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创造力的内涵进行界定。比如,契克森米哈(Csikszentmihalyi)回顾前人研究,认为创新最初被看作“解决问题的过程”,随后人们认识到,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创造力不限于思维和认知,还需要情感和动机,应在理性思维之外,增加四个情感能源(energestics):对研究领域的兴趣;克服困难的毅力;对现状的不满;社会环境对创新的支持认可。据此,创造力的内涵被划分为“理性认知”和“感性能源”两个方面[12]。布鲁克(Bruch)对此持相同看法,认为创新实践是思维与情感的统一,进而将创造力分为智力、情感、身体三个层面,并将这种全新意义上的创造力称为“元创造力(meta- creativity)”,与认知层面的传统创造力相区别[13]。但是,元创造力并不等同于元认知能力。关于创造力与元认知能力的关系,比索(Pesut)认为创新思维是自我管理(self-regulation)的元认知过程,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强化,发展元认知的知识经验,更好地认识和管理创新行为[14]。总之,创造力不仅是一种理性的思维能力,还包括情感、体验等感性因素,并需要元认知能力的宏观管理与调控。

这些观点共同形成相对完整的创造力理论体系。就外显形式及外部因素而言,创造力可通过人们的行为特征进行推断,比如思维开放、敢于质疑等;创新过程需要多种资源相互配合,比如智力知识、性格动机、外部环境等;创新成果的贡献则表现为对现状的继承发展或扬弃革新。就创造力内涵而言,研究范围从认知领域的解决、发现问题,逐渐扩展至情感、体验等感知领域。同时,创造力与元认知能力密不可分,创新活动是一种通过自我管理和调控、充分运用自身理论基础与经验实现创新目标的元认知过程。

(二)创造力理论的启示

与国外创造力理论相似的是,国内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也涉及思维、情感等因素,对创新型人格和行为特征均有细化描述,并且都注意到外部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创造力理论有助于深化研究生对学术创新能力的认识,具体内容如下。

1.学术创新应具有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但知识并非多多益善,还应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斯坦伯格的“投资理论”指出,作为创新资源的知识必须适量,过多的知识不利于直觉及思维发散,反而会对创新形成桎梏[10]。朱旭东的学术创新能力模型也涉及此类问题[5]。其中,知识谱系能力是学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综合交叉能力则打破不同领域學科之间的知识壁垒,为学术创新提供契机。

2.创新成果评价不能依据单一的成果形式或影响因子等外部评价,还应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及标准。比如,斯坦伯格的“推动力模型”将创新贡献方式分为对现有范式的继承发展和扬弃创新[11];布鲁克将创新成果分成解决问题、完形整合、突破变革三种由浅入深的模式[13]。虽然成果分类可能存在模糊地带,但基于贡献方式的评价机制有利于鉴别科研成果的创新程度,肯定成果的创新价值,有效激励和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

3.创新能力涉及智力、思维、情感等多种因素,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感知综合能力,除了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还应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元认知能力。比索将创新思维视为自我管理的元认知过程[14]。科研创新需要整合跨学科知识,吸收和质疑前人研究的成果,发现问题、产出创新成果,并通过学术交流和同行评价,总结积累研究经验,提升研究和创新能力。这一漫长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元认知能力贯穿始终,对创新所需的知识、能力、品格、行为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宏观调控和优化配置。创造力理论在以上方面的贡献,对于深入了解研究生创新能力内涵,构建学术创新能力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三、学术创新能力框架

综合国内外创造力及学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创新能力内涵、行为特征、创新成果三个部分具体阐述学术创新能力框架。学术创新能力内涵包括科研创新所需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及人格特征要素。在具体科研活动中,创新能力表现为可观察的行为特征,并最终产出可评价的创新成果,见表1。

(一)学术创新能力内涵

元认知能力是学术创新能力的首要因素,对于创新所需的能力知识及性格特征具有宏观管理和优化配置作用。根据科研活动的具体环境和条件,针对特定的研究问题,协调各方面因素,共同完成科研任务,达到创新目标。在元认知能力的宏观调控下,学术创新能力内涵又分为能力结构、知识结构、人格特征三个部分。

能力结构包括基础的学习认知能力,以及对创新尤为重要的批判反思、综合交叉及想象能力。批判反思是对已有知识经验的质疑和提升;跨学科知识有利于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触发创新点;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力以及发散思维的想象力,也是创新不可或缺的条件。此外,科研创新还需坚持独立自主,并具备与同行交流相互启发的合作交流能力。对于创新成果的产出,理论创新须具备理论建构能力,实践创新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运用能力。

知识结构不仅应有完善的本学科专业知识体系,还需要相关领域的跨学科知识,以及科学的方法论指导。通过打破学科知识壁垒和桎梏,进行跨学科知识整合和交叉,为思维发散和学术创新提供契机。

人格特征不仅包括好奇、兴趣、冒险、合作等有利于创新的情感特征,还要有面对困境及他人质疑的专注、勇气、坚毅、独立等意志品格,以及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诚信与科学伦理等道德规范的自觉与自律。

(二)学术创新行为特征

在具体的科研活动中,可通过学生的科研行为观察其学术创新能力。宏观的元认知能力表现为学生能够根据研究的进展情况,有效管理和调整研究计划及措施,高效产出优质创新成果。

能力结构的行为特征包括有效掌握新的知识技能;批判质疑前人观点,反思总结自身经验;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整合联系不同领域的知识及观点;在分析复杂的研究对象时,能够辨别事物本质特征,并能运用发散性思维及想象力,在获取的知识线索之间寻找联系获得启示。进行学术研究时,能够排除干扰独立思考,作出客观判断和理智决策;并与同行保持沟通和联系,交流想法,协作完成科研任务。在理论研究中,能够完善现有理论,并具备生产新理论的理论建构能力;在实践研究中,能够将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借鉴前人经验,采取新办法或解决新问题。

知识结构的行为特征包括掌握所学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了解相关学科及其他跨学科领域知识,此外还需掌握专业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人格特征对于创新能力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和长期引导。其中,情感特征的外在表现为:对未知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对研究领域具有浓厚兴趣;勇于冒险,喜欢挑战新事物,尝试新方法;乐于与他人沟通协作,分享研究经验及成果。创新所需的意志品格体现为:对研究工作能够长期保持专注,不受外界干扰;敢于迎难而上解决复杂问题,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在困境中坚持不懈,不惧挫折;保持坚定信念和独立思想,能够抵抗诱惑,不盲从权威,不屈从外界压力。在道德规范方面,研究过程及成果严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诚信;不急功近利剽窃他人成果,仿造夸大成果价值;尊重研究领域的科学伦理及约定共识。

(三)学术创新成果

学术成果是学术创新能力的转化形式及最终目标。能力框架对创新成果的描述,除了常规的成果形式和外部评价,还从创新方式角度区分成果贡献,甄别成果的创新价值。

成果形式可分为正式出版的论文专著、获得专利或生产制造的物质成果,以及对实践问题的建议对策等。论文专著主要涉及理论创新,专利成果及对策建议。

在成果的外部评价中,最重要的是学术领域的同行评议,代表专业领域学术共同体对成果学术水平及创新价值的认识,是衡量创新成果质量的首要依据。此外,还可参考期刊影响因子、成果获奖情况等,但应综合考虑评价涉及因素及其不确定性,不能过于依赖量化评价标准。

成果的创新贡献可归纳为三种方式:改良,即在已知领域完善现有的理论方法,或改进旧产品的不足;发明,即在已知领域构建新的理论方法,或发明创造新产品;开创,即开拓全新的研究领域,或发现前人未发现的新问题。就创新贡献而言,开创和发明比改良更加难能可贵。

(四)三个部分的关系

框架从能力结构、知识结构、人格特征三方面对创新能力进行界定,为创新能力发展提供宏观指导。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可通过专业系统的研究生教学及学术训练进行培养,人格特征影响学术创新的内在动机,塑造科学精神及价值观,对能力知识结构的良性发展具有引领作用,需要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加以积极引导,并在研究生阶段持续巩固和强化。

行为特征是抽象能力内涵可观察的外在行为表现,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及学术训练中,观察监督学生的能力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也有助于学生通过元认知能力进行自我监控及管理。

在可观测的行为特征之外,学术创新成果是创新活动的结果和目标。其中,成果形式是最直观的评价维度,外部评价反映成果的学术水平及质量,创新方式则从创新贡献的角度体现创新的重要价值,是对前两方面常规评价的有效补充。

(五)学术创新能力框架的创新之处

相对于前人研究而言,学术创新能力框架自身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强调元认知能力的宏观调控作用。创新是一个自我管理的过程。学术创新能力内涵不仅包含思维能力、知识体系、人格特征等要素,还应增加宏观的元认知能力,凸显其对创新能力的调控作用,引发教学双方对元认知能力发展的关注。

2.区分外显行为特征与创新能力内涵。以往研究往往将创新行为特征并入创新能力内涵,但两者实为一体两面。将内在能力与外在行为进行区分,有助于教师在科研活动中持续观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状况,通过学生行为推测其创新能力水平,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及指导。

3.凸显学术诚信对创新活动的规约作用。基础研究及原发创新需要研究者在学术领域长期踏实的深耕细作。在培养创新能力的同时,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诚信,克服浮躁学风,杜绝抄袭造假行为。由此,高校及研究生导师应强化学生学术规范意识,确保其创新能力在科学精神与学术诚信的轨道上良性发展,为产出真正具有创新价值及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提供制度保障。

4.全面评价成果的创新价值。论文、著作是对创新成果形式的描述,同行评议、影响因子是对成果学术水平的评价,此外,应强调成果的创新价值及贡献方式。能力框架将科研领域复杂多样的创新贡献归纳为改良、发明、开创三种方式,可以涵盖主要的创新行为,科学评价并充分肯定科研成果的创新价值。

四、结语

培养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意义重大的责任使命[15]。國家创新力和竞争力的提升有赖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有待于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科学化[3]。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实现创新能力评价科学化,首先,高校应对创新能力的内涵形成清晰完整的认识。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框架兼顾理论性及可操作性,从能力内涵、行为特征、创新成果三个方面,系统描述创新能力的结构要素及其互为表里的关系,并强调元认知能力的宏观作用,学术规范的制约作用,以及对成果创新价值的评价,有助于在教育实践中确立教学及学术训练目标,为评价创新能力及发展状况提供科学依据。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能力框架在今后的理论研究及教学实践中还应不断修正完善,并在此基础上研制适用的教师评价量表,更好地指导学术研究及创新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

参考文献:

[1]罗泽意,宁芳艳,刘晓光.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    模式异同研究——创新能力开发的视角[J].研究生教育    研究,2016(2).

[2]研招网.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推动内涵发展再上新水平    [EB/OL].(2018-04-18)[2020-07-20].https://yz.chsi.com.    cn/kyzx/jybzc/201804/20180418/1678583882.html.

[3]陈新忠,李忠云,胡瑞.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三个基本问    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

[4]侯锡林,柳森,赵希男.基于个体优势识别的学术型研究生    创新能力评价[J].现代教育管理,2018(9).

[5]朱旭东.论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基础内涵[J].比较教育研    究,2011(7).

[6]董泽芳,何青,张惠.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调查与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2).

[7]徐吉洪,郭石明,洪滔,等.多学科视阈下研究生创新能力评    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3).

[8]朱红,李文利,左祖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    响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1(2).

[9]Sternberg,R.J..Implicit theories of intelligence,creativity and    wisdom[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5(3).

[10]Sternberg,R.J.,T.I.Lubart.An investment theory of creativity      and its development[J].Human Development,1991(1).

[11]Sternberg,R.J..A propulsion model of types of creative      contributions[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1999(2).

[12]Csikszentmihalyi,M..Motivation and creativity: Toward a      synthesis of structural and energistic approaches to cognition      [J].New Ideas in Psychology,1988(2).

[13]Bruch,C.B..Metacreativity:Awareness of thoughts and feelings     during creative experiences[J].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1988(2).

[14]Pesut,D.J..Creative thinking as a self-regulatory metacog-      nitive process:A model for education,training and further      research[J].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1990(2).

[15]曹立中.人民論坛网评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       的时代意义[EB/OL].(2020-08-03)[2020-08-15].https:      //baijiahao.baidu.com/s?id=1673993307222867187&wfr=       spider&for=pc.

1844500520315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育
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内地与香港研究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差异探析
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实践研究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