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
——以《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一课为例
2022-03-17江秀芳福建省龙岩红炭山学校
江秀芳 福建省龙岩红炭山学校
案例教学法又称实例教学法,是指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需要,通过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调查和研究等方式思考问题、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学习方法。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和主体性。所以,在新一轮课改的推动下,许多教师都主张借助案例教学法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那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该如何使用案例教学法来教学呢?
一、案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运用中所要遵循的原则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的是通过知识来进行思想的传递,通过让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将道德与法治中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并付诸行动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而案例教学法能够很好地将这一难题进行巧妙的解决,但教学中要如何进行案例的选择和巧妙的运用,同样是一个值得广大教师思考的问题,同时需要遵循的一个原则。
(一)案例的选择要坚持典型性与综合性统一
在进行案例选择的过程中,教师对于案例多少的选择要适中,并不是越多越好,为了防止运用的案例过多而忽视重要的知识点,道德与法治课中对于案例的选取与应用要坚持典型性与综合性相统一的原则。较为典型的案例能够使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学生对于其中所蕴含思想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同时还能够使学生的思考得到更好激发。
选取案例一方面要具有典型性,另一方面对案例的运用综合性要强,同时一个知识点运用两个具有代表性、综合性的案例就可以了。而一个知识点的讲解需要几个案例才可以完成,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的上课负担,因为案例缺乏综合性和典型性,学生首先要将所有的案例阅读完,然后从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进而从中找到真理,这就造成了原本只需要两步就完成的学习,被分成了好多步,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浪费了学生的很多学习时间。众多复杂的案例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最终则会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得到圆满完成。因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应选择典型性和综合性较强的案例进行教学。
(二)案例的使用要满足多样性原则
道德和法治课的教学所用案例的呈现形式要具有多样性,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进行所需案例的选择。素材的多样性造就了所形成的教学案例也同样具有多种形式,因此,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案例也就顺理成章地拥有多样性的特点。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对案例的选择要遵守多样性原则,形式多样的案例不但能够满足不同的教学内容,同时能够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投入到积极的思考之中,让课堂氛围变得更为活跃。
(三)案例的使用要具有针对性
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对案例的使用要有针对性,案例教学是否能取得成功,其关键因素在于案例的选择是否有针对性。在使用案例之前,首先要非常明确这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明白哪些道理及最终所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这也就说明了对案例的选取和使用的标准就是教学的三维目标,通过案例来进行教学主要目的就是实现三维目标。因此,在道德和法治课教学中,要有针对性进行对选择案例的使用,针对三维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道德和法治教学。
(四)案例的使用要体现参与性原则
无论是布鲁姆的“掌握教学法”,还是布鲁纳的“发现法”,以及我国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都是在强调学生参与的思想和意识。因此,从以往的“应试教育”到如今的“素质教育”,我们都应该注重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意识的培养,所以,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通过运用案例的方法进行教学,一定要确保在案例运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让学生能够将案例中的情境通过自身的思想和行为演绎出来,学生只有充分融到情境之中进行思考和感受,才能真正地、更为直接地理解情境中蕴含的一些道理,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启发,才能更为积极地进行思考和实践,教学效果才能真正达到预期。
二、案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一)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案例
在案例教学法中,案例不仅是知识的载体,也是教学的工具。选择合适的案例为教学服务,是案例教学法的第一步。可以说,选择的案例是否合适,事关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质量。所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要选择合适的案例来教学。那么,什么样的案例是合适的呢?非常简单,案例教学法是为课堂服务的,它在教学中必须紧贴教学目标来进行。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需要和学生身心特点精选案例。如在“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一课教学中,结合教学目标“分析和认识国家面临的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感受和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认同总体国家安全观,初步树立国防意识,增强忧患意识”可知,本课的重点是国家安全和国家安全观,而道德与法治课本中就有与此有关的案例,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案例来教学,并适当扩充案例内容,为学生学习提供资料和帮助。除去课本中的案例,网上也有许多有关国家安全的案例,而且网上的案例还具有图文并茂、内容翔实的特点,更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因此,教师也可以遵循真实性、灵活性原则,借助网络获取与国家安全有关的正反面素材,以此为案例,以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开阔学生视野,增加教学的说服力。此外,生活中也有许多与国家安全有关的案例和争议性话题,如青少年群体对国家安全的认识浅薄,许多人都缺少家国情怀。教师可以以生活为背景,紧贴初中生的生活实际选择案例,以拉近学习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凸显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实意义,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巧妙导入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是教学的开端,也是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运用案例来教学时,巧妙导入,凸显教师的教学艺术,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课堂高效学习打好基础。所以,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可以抓住导入这个重要环节,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导入案例,以引爆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一课教学中,结合教学目标,教师从网络上选用了“美女主持人泄露国家机密被批捕,对待间谍绝不手软”的案例来教学,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汉奸”这个敏感又沉重的话题引出案例:大家知道什么是汉奸吗?你有没有听说过“间谍”“卖国贼”这样的称呼?汉奸是不是卖国贼?汉奸等不等同于特务、叛徒?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臭名昭著的汉奸?他们有什么样的下场和结局?汉奸是不是只在过去存在?这样借助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我国外交部于某日举行的例行记者发布会上发布的一则内容简短的消息:中国媒体的外籍记者因涉嫌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被逮捕!再播放“美女主持人泄露国家机密被批捕”的案例,讲述事情的来龙去脉,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样在导入环节,借助问题巧妙破题,使用信息设备推动课堂层层深入,不仅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性,还可以构建趣味课堂,将学生顺利带入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适时补充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案例教学法具有灵活性,它的灵活性不仅体现在案例的内容选择灵活、渠道多样,而且体现在案例的应用方式、时间上。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认清这一点:案例的引入,不论是引入时间还是引入方式,都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引出案例,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逐步引入案例。此外,为了让学生摆脱教材、时空的束缚,教师还可以根据学习需要、教学情境逐层引入案例,以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如在学习“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一课时,在讲述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时,教师可以借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为了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的手中,一生奉献于杂交水稻事业的伟大事迹,也可以借助1998 年特大洪灾之后我国启动了“封山植树,退耕还林”生态工程的案例,抑或是国外政局不稳、发生疫情时我国政府组织的撤侨行动等,讲述国家安全的多样性(国家安全包括粮食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及海外公民安全等),让学生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明白“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是国家生存发展和人民幸福安康的保障”的道理。但是,由于当代初中生都是在物质富足的和平年代长大的,所以许多学生认为自己生活的城市、国家乃至世界都是安全的,缺少忧患意识。为此,教师还要结合学情,引入案例,以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忧患意识。如借助网络这个学生熟悉的话题,利用“大学生受教唆办境外反动网站”“高中生传播各类反宣信息和政治谣言,对我国政府进行恶毒攻击”等危害网络信息安全的真实案例,告诉大家,危险是无处不在的。居安思危,防范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人人有责,任重道远。这样借助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让学生更加警醒。
(四)深度解读案例,加深学生的认识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教育应支持、鼓励个人发展,关注教学过程,让学生进行讨论、判断和发现。现代教育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教学的成功,在于课堂生成,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是优化课堂生成效果的重中之重。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来教学时,案例选择是关键,师生互动是重点。可以说,案例教学法不只关注案例的选择是否合适、有用,更加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否进行了有效互动,学生是否实现了有效构建。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来教学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增进师生互动,升华主题,优化生成。如在“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一课教学中,教师在讲述国家安全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结合一些有争议性的案例,如中日钓鱼岛争端升级时,许多同胞在大街上打砸日系车的案例,并结合案例提出问题:这种借“反日”之名打砸日系车、焚烧日系车的行为,是爱国的表现吗?有人说它是激进、片面的民族主义行为,你如何理解?在和平时代,初中生该如何爱国?你想对打砸、焚烧日系车的同胞说些什么?然后,让学生结合案例和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建议,并让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学习成果汇报。再由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对爱国主义进行深度解读,教导学生理性爱国。这样利用案例构建互动课堂,可以让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五)进行课后总结,升华教学主题
初中生的身心还不成熟。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繁多,所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好知识讲解,而且要让学生多思考、多交流、多探究,更要关注教学的目标性、针对性,做好课堂总结,促使学生真正能通过学习做到融会贯通。具体到案例教学中,案例的主要作用是给出提示信息,为由此及彼讲述道理、展开有价值的讨论提供助力。要想凸显案例的价值,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就案例进行点评,以升华主题,达到育人的目的。如在学习“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一课时,在借助“张某某受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指使,到某部队所驻港区拍摄舰艇舷号的动、静态情况,以获取酬劳”的案例来教学时,在让学生结合案例展开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就案例中人物的行为、影响进行总结和点评,让学生明白这件事的意义,知道张某某错在哪里,并将教学回归生活,引发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提高政治敏锐性,进而能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明白是非曲直,树立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有着积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案例选择时要遵守一定的原则,使学生能够在合适的案例中得到启发,进而提高学习效果。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进行探索案例教学策略,善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完成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立德树人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