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呼伦贝尔地区高校图书馆设计重点的思考

2022-03-17赵丹丹

林区教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阅览室图书馆空间

赵丹丹

(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引言

在图书馆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尊重图书馆的功能需求。高校图书馆除了为人们提供阅读场所之外,还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料保存功能。以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为基础,对呼伦贝尔地区图书馆建筑的具体情况深入分析,从不同角度了解图书馆建筑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一、高校图书馆建筑概况

对呼伦贝尔地区高校图书馆建筑的布局进行调查发现,所有图书馆都为一体化综合大型建筑,在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中并没有建立图书馆园区,也未开展独立性建筑。高校图书馆中,大多数图书馆面积为1 700m2到3 000m2。大多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布局比较合理,主要包括服务区域、阅读区域以及办公区域,但是设置公共交流空间的图书馆比较少,有8家高校图书馆对阅读区域进行了更加详细地划分,增强了图书馆的综合服务水平,如设置了盲人阅览室、少数民族阅览室。大多数图书馆在阅览室通风采光设计方面具有优势,基本能够实现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保证了阅览室的阅读环境。随着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图书馆都构建了全面覆盖的无线局域网。为了保证办公需求,在办公室区域实现了宽带网络覆盖,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

二、呼伦贝尔地区图书馆建筑中的不足

1.整体布局方面的不足

对呼伦贝尔地区高校图书馆建筑布局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所有图书馆在整体布局方面相对完善,但是在细节布局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几乎所有图书馆布局没有对办公区域和阅读区域进行彻底划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办公环境的私密性。又如,有些高校图书馆的读者阅读区域分布在二层和三层,但是图书馆的财务室、办公室、档案室以及馆长室等也分布在二层和三层。

除此之外,在高校图书馆布局设计中存在最主要的问题是自习室座位数量不足。高校图书馆除了为师生提供图书和相关资料查阅服务之外,还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空间。在对呼伦贝尔地区高校图书馆的整体布局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很多图书馆座位数量不足。虽然有些图书馆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弥补了这一缺陷,如利用电脑派位,提高图书馆座位分配的合理性,防止出现占座现象,但是随着在图书馆学习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复习考试期间图书馆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有限座位数导致很多热爱读书的学生无法拥有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高校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对自习室空间的规划也存在不合理问题。高校图书馆对阅览座位的计算量较小,导致座位占用的空间比例较少。很多可以设计为阅览座位的空间被大厅、走廊占用。虽然有些高校图书馆在大厅、走廊设置休闲阅览座位,来缓解座位不足的问题,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座位不足与学生数量增加之间的矛盾。因此,在对高校图书馆建筑进行设计时,需要在最大程度上对座位数量进行科学安排,可以通过对普通阅览室、休闲阅读室、信息共享室、高校图书馆、自修室、交流室等不同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增加阅览座位。

2.环保节能问题

在环保方面,一些建设年限比较久的图书馆环保节能设施存在问题,主要问题集中在采光、通风以及新型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方面。有些高校图书馆周边有高层教学楼,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的采光,几乎没有自然采光,对照明系统的依赖性比较强;还有些图书馆的通风状况比较差,需要采用人工辅助通风,会导致馆内通风设施能源消耗增加。此外,某高校图书馆在投入使用后经历过两次环境改造与升级,虽然已经全面启用新风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原有的通风情况,但是能耗水平比较高,影响整体环保效益。

3.互联网接入问题

目前,呼伦贝尔地区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完成了馆内全面无线网络覆盖建设,可以保证馆内互联网服务。但是也有些图书馆仅在办公区域和综合阅览室有互联网接入。此外,基于互联网系统的数字化图书馆与智慧化图书馆建设水平比较低。大多数图书馆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还限制在建设电子阅览室方面,并未从图书馆的整体架构出发构建智慧化图书馆。

现阶段,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互联网接入问题为信息化建设水平不足。虽然呼伦贝尔地区很多图书馆都已经加强了互联网建设,但是在对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进行应用时,仍然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并且还存在以下问题:(1)信息化建设的方式比较老旧。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需要紧跟社会时代的发展需求,加强图书馆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但是呼伦贝尔地区大多数图书馆并没有构建自上而下的信息化系统,图书馆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流程也不完善,这导致在图书馆互联网和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无法规范操作,也缺乏统一的指导原则和建设标准,不同图书馆之间的资源无法有效对接,不能实现资源共享。(2)在图书馆互联网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在图书馆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开放性比较强,但是受网络环境安全影响会导致信息化建设安全受到威胁。例如,数据保存方面的安全隔离、恢复等威胁。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用户接入都需要进行充分考虑。而呼伦贝尔地区大多数图书馆并没有考虑这些信息问题,也未建设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在图书馆服务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网络环境安全性不足,会直接影响图书馆智能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水平。

三、提升图书馆建设水平的措施

1.室内设计要点

为了保障图书馆的建筑水平,需要加强图书馆建筑室内设计工作。室内设计是图书馆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重要设计内容,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确保空间的灵活性。灵活的空间主要指的是图书馆的可用空间以及目标空间之间的联系。图书馆本身的功能比较多,在图书馆空间功能设计过程中,需要从工作场所、接待处、会议室、阅览室等不同角度出发,对不同的空间进行合理布局,要考虑到不同空间的使用要求和时间的演变对空间单位进行重组。除此之外,在图书馆室内设计时要提高空间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图书馆的具体应用情况对一些空间进行灵活布局,尤其是对一些不可控制的空间,如交通工程结构空间、设备空间、洗手间以及管道空间等,可能占图书馆建筑总面积的1/4左右,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以不可控制空间的实际需求为基础进行灵活安排。在设计隐蔽空间时,需要将其放置在弹性空间内并进行隐藏设计,确保整个弹性空间可以有效运用。对无缝空间进行设计时,可以创建一些开放库,在一些分隔和添加的同时利用大量的开放空间,提高图书馆室内设计的综合水平。但是需要注意在开放空间设计时,如果开放空间过大,会对自然通风和采光情况产生一定影响,最终影响开放空间的综合管理水平。在图书馆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一些业务工作对空间的要求并不高,因此,需要保证空间大小满足管理员以及阅读者的需求,对不同空间的差异进行科学协调的设计。

2.功能布局设计要点

在开展图书馆建筑设计工作时,对工作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也是重要环节。图书馆的工作区主要包括服务中心区、藏书区、入口区、阅读区、办公区以及公共活动区等。在入口区域设计时,要从主入口、次入口、出口以及存储区域等不同角度出发,一般入口是从外到内进入到区域内,要考虑到身份识别系统与空间功能之间的适应性,可以利用科学方式对入口区域进行设计,确保其能够满足读者信息检索的具体需求。而服务中心要设置问询处,才能够为读者提供信息查询服务,保证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在当前的图书馆发展过程中,数字图书馆建设水平在不断提升,因此,在设计阅读区域时可以将成年人阅读室与成年人计算机写作以及阅览室进行综合设计,并构建对应的网络信息接口。大多数大中型图书馆在阅览室设计过程中,会对藏书区书架的路线进行合理规划。对一些比较独立的办公区域,主要功能是行政办公以及商业办公,在设计时要考虑到不同办公室对私密性的具体要求。在对图书馆的公共活动领域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到这一领域与阅览室之间的协调度,防止这一领域与阅览室设计不合理影响阅览室的阅读范围。一般公共活动空间是图书馆的交流活动中心,可以设置成专门的大厅或者娱乐展览室,保证共享空间能够满足在公共活动领域的交流需求[2]。

3.基础设施建设要点

图书馆作为大型公共建筑,在后期运行过程中会针对不同阶层的使用人群设计出相应的功能模式。例如,在图书馆建筑设计时,轮椅坡道、盲人走道以及其他残疾人功能设施等都要充分考虑。尤其是对一些公共卫生间等特殊用途的基础设施进行设计时,需要增强其与图书馆整体环境的适应性。在存储空间设计时,要确保在不影响其使用情况下,合并区域空间,例如:饮水机、复印机等使用空间。除此之外,可以在内部通道的两侧放置座椅、沙发等,提升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图书馆儿童阅读区域设计时,要考虑到桌椅高度与儿童生理结构的匹配度。如果图书馆的空间相对较大,可以增加一些区域释放读者较多的压力,例如,在图书馆内部设置一些娱乐展览室或者交流区。此外,在图书馆的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采光以及通风问题,尤其是阅览室作为图书馆的主要组成部分,要尽可能地提高阅览室的通风采光条件。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要在最大程度上借助自然光实现采光,为读者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3]。

4.环保节能要点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深入发展的情况下,需要重视将环保节能技术应用在图书馆建筑设计过程中。目前,在图书馆节能设计过程中,可以从以下要点出发提高图书馆建筑的整体环保水平。

第一,需要加强图书馆建筑结构设计。现阶段,大多数图书馆的地理位置位于市中心区域,交通比较便利,建筑高度一般不高,如果图书馆的整体高度在24米以上会对图书馆的整体占道费用产生直接影响,并且消防要求会逐渐增加,维护费用也会增加。一些大型图书馆为5—6层。在图书馆的功能规划过程中,借阅室不能过于分散,要利用高度统一的结构方式进行设计。图书馆的能源消耗与图书馆的整体面积有直接联系,如果图书馆的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最好不采用中央空调,否则会导致整体能耗增加。一些安装中央空调机组的图书馆在运行过程中还要对中央空调机组的蒸汽水、蓄冷冰等进行严格控制,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对能源消耗进行控制。

第二,对图书馆建筑的照明系统进行科学设计。在当代的图书馆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其具体的功能需求和不同的地域对照度标准进行科学选择。在建筑设计阶段需要尽可能加强自然采光设计。除此之外,要对绿色照明系统进行应用,按照图书馆的具体功能区域以及使用频率等对照明系统进行设计,能够大大降低照明系统在后期运行过程中的能耗水平。还可以利用分区域的智能控制照明系统设计照明路线,避开全开或者全关等电路设计。在开展日常管理工作时,要加强管理力度,以读者的使用规律和特点等为基础,对照明系统进行合理控制,可以在保证图书馆采光和阅读环境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量。在读者没有离开或者未进图书馆时,相关部门需要及时关闭照明电源,防止资源浪费。

第三,加强绿色通风技术应用。除了对自然光进行充分利用,提高图书馆的节能降耗水平之外,在图书馆设计过程中还要尽可能获取自然风,提高图书馆的自然通风条件,这也是降低图书馆在运行过程中能源消耗的重要措施。通过自然风的有效应用可以减少图书馆运营过程中的空调使用量。但是在自然通风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自然通风以及空调之间的配合使用。这样不仅能够增强自然通风效果,同时也能充分发挥空调的作用,防止过多安装空调,增加图书馆建设成本[3]。

5.互联网应用要点

在未来的图书馆建筑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智能化图书馆建设,以互联网接入为基础,对信息化技术进行充分应用,实现传输信息、交换信息和其他信息服务的目的。目前,智能化图书馆形式主要包括现代化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心、科研机构等不同的智能建筑,在智能化图书馆建设中,最为重要的是加强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构建科学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多媒体通信系统。目前,在现代化图书馆网络接入建设过程中,几乎都建设了多媒体阅读。系统阅读内容主要包括电视录像资料,在阅读这些内容时,需要高速通信网络。除此之外,图书馆内的信息储量比较丰富,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查询系统,可以提高智能化图书馆的综合管理效率。但同样需要建设规模较大的计算机网络并采购丰富的设备类型,主要包括小型计算机、中型计算机、图形工作站、打印机、光盘库以及读者自身携带的设备等。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连接不同协议的独立网络。因此,需要对异种计算机协议网络技术进行全面应用。这是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4]。

为了确保图书馆的互联网体系,满足信息服务变化的特点,计算机网络还要具有足够的移动能力和扩展能力,可以利用虚拟网络技术以及网络交换设备、堆叠式网络设备等解决需求。智能化图书馆建筑的计算机网络比较复杂,其灵活性比较强,并且功能丰富,可以集中所有网络先进技术。在计算机远程访问技术和广域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化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还需要从公共网络获取相关信息和资源,与其他信息中心交换信息,才能够为用户提供随时远程登录,及时查阅资料服务。

综合通信系统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智能化图书馆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需要加强办公自动化系统、综合通信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设工作。在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图书馆自身的公用信息库,确保信息库能够为读者提供各种信息,并且图书馆的综合服务系统需要能够传递科技、文化信息。而内部综合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图书馆建筑的不同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对信息进行调整。在综合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系统中需要加强图书馆Internet服务系统建设工作,为读者提供快速浏览Internet的机会,同时要向读者提供其他信息服务。此外,图书馆的广域通讯通信可以为用户提供计算机广域与虚拟计算机网和远程PC访问的服务等功能。

结语

图书馆是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场所,在图书馆建筑设计过程中,除了要具有实用性之外,还要考虑图书馆节能环保情况。虽然我国高校图书馆起步较晚,再加上早期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影响了图书馆的建设水平,但是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当前图书馆建筑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有效的图书馆建筑设计工作,对促进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阅览室图书馆空间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图书馆
三年实现电子阅览室全覆盖 有效发挥育人作用
去图书馆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