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坚守学习教育融入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研究
2022-03-17华晓惠
华晓惠,蓝 旭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成都 6101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1]中国共产党人(以下简称共产党人)在百年光辉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全面总结百年党史的基本经验,特别是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百年坚守的价值、立场和基本遵循,对于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仅记载着百年党史的艰辛历程,同时也镌刻着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和历史视野。“以史为镜,可知兴替”,高职学生只有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中把握历史规律、探清历史趋势,从时代大潮中揭示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才能提升历史自觉,把握历史主动,认清自身使命,勇担时代大任。
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高职院校教师要在历史观、人民观、创新观、使命观视野下,从共产党人的百年坚守(以下简称百年坚守)中总结智慧,为工匠精神的培育积蓄力量。因此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坚守学习教育(以下简称“百年坚守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是:其一,基于内容维度,回答“用什么来培育”的问题,分析“百年坚守教育”融入工匠精神培育具体内容的根本指向。其二,基于目标维度,回答“培育什么”的问题,旨在分析“百年坚守教育”促进工匠精神培育的目标实现。其三,基于路径维度,回答“怎么培育”的问题,巩固和拓展党史成果,从而培育工匠精神。总之,要从“内容—目标—路径”维度理清二者之间的逻辑,建构培育工匠精神的具体路径。
二、内容维度:共产党人的百年坚守
全面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可以总结、提炼出许多共产党人的价值立场和根本遵循,形成党的立场、品格、修养,构成党的先进性、时代性、纯洁性,是党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和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总结党的价值立场和根本遵循,其中有四条是在百年发展中一以贯之的,称为百年坚守,即共产党人的历史视野、人民情怀、自我革新、使命意识。正是这些百年坚守,使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保持历史自觉、价值自觉、理性自觉、实践自觉,推动我国社会面貌和国家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1.共产党人的历史视野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共产党人所走的百年历史是十分曲折坎坷的,既有“尘埃”“泥泞”,又有“沼泽”“丛林”。之所以能够越过“尘埃”“泥泞”“沼泽”“丛林”,就在于共产党人能够跳出历史现象,走向历史深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一百年前的过去,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灾难深渊,中国人民处于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共产党人凭借其科学认知和远大目标,一路忍辱负重、披荆斩棘,使得中国人民以崭新姿态站立于世界的东方,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巨变。一百年后的今天,共产党人凭借其开阔视野和超凡智慧,带领全体人民摆脱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百业待兴的发展现状,实现了伟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实现了中华民族富起来的历史巨变;展望未来,在世界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变迁中,共产党人凭借其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定能积极主动应对世界动荡变革及其带来的不稳定不确定,促进世界秩序重建及全球共同发展,理性而自信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创造出一个个人间奇迹,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跨越一个又一个高峰。
2.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2]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是强党兴国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人民群众干出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伟剧是亿万人民群众主演的”[3]。步入新时代,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坚决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彻底解决了近1亿人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使中华民族千年夙愿得以实现,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带领全国人民奋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正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创造了人类改革史上的中国奇迹。经过长期艰苦奋斗,中国人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而正是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的品质,汇聚了党创造历史的力量源泉,赢得了人民的信任。
3.共产党人的自我革新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时仅有50多名党员,到2021年6月5日党员总数达到9 514.8万,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党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其原因就在于党的自我革新,在于共产党人的不断学习、不断总结,自我反省、自我纠错、自我预警、自我激励,将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结合起来,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党的执政理论和执政经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4]面对国内外环境复杂变化带来的新形势新任务,共产党人始终弘扬自我革新精神,在错误中找方法,在失败中找经验,在问题中找答案,在对比中找差距,不断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提高治国理政水平。
4.共产党人的使命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1]共产党人的使命意识是对于所肩负的历史责任的清醒认知、对于秉持的社会抱负的清醒认知、对于自己所担当角色的清醒认知。纵观党自成立以来的历史,就是共产党人站在时代前沿、回答时代问题、担负时代使命、把握时代规律、引领时代大潮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了救国救民的历史使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人间壮举。伴随着共产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共产党人义无反顾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断迈进,实现了一次又一次乘风破浪的伟大突破,在革命、建设、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党先后完成和推进了救国、兴国、强国的接续奋斗,正是有了共产党人强烈的使命意识和时代担当,才能勇立潮头、敢为人先,领导全国人民改变命运。正是因为共产党人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才能摩厉以须、倍道而进,领导全国人民创造辉煌成就。未来将继续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肩负起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才能奋楫扬帆、行稳致远。
三、目标维度:共产党人的百年坚守学习教育融入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逻辑理路
1.工匠精神的智慧之基:共产党人的历史视野
高职学生正值青年时期,从百年党史中积聚智慧,可以将其培养成超越谋生技能而拥有工匠智慧的人才。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将低头前行和抬头看路结合起来,深刻领悟党史发展对自身的教育意义,使自身在共产党人舍生忘死的革命史中传承历史血脉,在历尽艰辛的奋斗史中收获历史养分,在蜿蜒辗转的发展史中汲取历史智慧和能量,并清楚地意识到:只有埋头苦干,才能丰盈厚实;只有不断积蓄力量,才能厚积薄发;只有走过荆棘坎坷,才能成长和成功。把实践创造和总结经验结合起来,领会历史大潮的力量势不可挡,只有善于总结才有可能创新,只有不断前进才有可能超越。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积累了前行智慧,这些智慧饱含着经验和得失、积聚着鲜血和汗水、充满着力量和希望。高职学生要学好党的历史,从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历史经验中汲取养分,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2.工匠精神的力量之源: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
回顾百年党史,每一次经历的磨难,每一次付出的努力,每一次成绩的取得,每一次创新的突破,每一个经验的创造,无不来自广大人民的实践和创造。人民情怀是共产党的原则立场,也是共产党百年成就取得的重要保障。人民情怀不仅是共产党人能力与本领存在的根本,也是共产党人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关注人民需求、深知人民疾苦、解决人民问题、探究时代命题,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高职学生首先要坚持技艺专攻和人民立场相统一,在大学阶段,要技艺专攻,因为它是工匠人才的基本专业素养;还要秉持人民立场,关注社会需求,关注民生愿望,体会人民疾苦,这是新时代工匠人才必有的职责与担当。其次要将专业学习与回报人民相结合,学会回馈国家社会,时刻把人民福祉放在心上,用所学专业知识报效国家,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效益,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
3.工匠精神的动力之本:共产党人的自我革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没有什么外力能够打倒我们,能够打倒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5]共产党人坚持以自我革命推进社会革命,从而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对高职学生而言,就是要培养自我纠错的能力,做工匠就意味着对产品极致的全力以赴、对专业知识的不懈追求,对生产细节的反复推敲,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在学习和实训中最大限度地纠错,最大限度地发现问题以明确自己的不足、产品的不足、生产的不足;培养自我净化能力,做工匠就意味着要有耐得住寂寞的心理,日复一日地坚守奉献的心地,精雕细琢铸精品的心性,克服浮躁不安的心绪,形成理性平和的心态;培养自我创新能力,做工匠就意味着不断打磨和推敲,不断追求极致和完美,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只有这样,一门技艺才能日益臻于完善,也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4.工匠精神的品格之根:共产党人的使命意识
共产党人的历史,就是一部仁人志士舍身为国的接续史,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共产党人都将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民族复兴的国家命题扛在自己的肩上,视为毕生的信念,在百年循迹中接力传承。在历史的不同时期,每一代中华儿女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是不同的。高职学生要正确地认识历史使命,通过系统地学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创业史、改革史,在革命史中积聚养分,在创业史中汲取智慧,在改革史中凝聚力量,实现对共产党人的使命传递和精神传承,激发个人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适应国家发展需要、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必由之路。高职学生要正确地认识时代责任,追随共产党人的足迹,全面继承工匠技艺的遗产,不断传承传统匠人的成果,把实干报国付诸实践与使命,发展与繁荣“中国制造”,使其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并尽心竭力地创新与实践“大国工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1]新时代的高职学生要做推动国家制造业前行的工匠新人,增强做工匠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四、路径维度:共产党人的百年坚守学习教育融入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
1.基于培育主体的主体作用,发挥“学校教师+企业师傅+行业典型”的合力,实现百年坚守的价值认同
“百年坚守教育”需要发挥多元主体联动,形成衔接合力。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学的引导作用、企业师傅的示范作用、行业典型的激励作用,形成多元主体的融合培育,产生“1+1>2”的效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思政教师、专业教师、实训教师、辅导员应努力从学生的思想困惑、知识疑惑、技能盲点、生活烦恼出发,在百年党史中找到答案,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塑造学生对百年坚守的价值认知;充分发挥企业师傅以身示范的作用,师傅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要进行“一对一”“手把手”的言传身教,让百年坚守在学生的脑海中具化,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强化,在学生行动中实现百年坚守的价值内化[6];充分发挥行业典型的激励作用,以一技之长为主的岗位技术能手的典型示范,荣获荣誉奖励的劳动模范榜样示范,一定区域内行业影响力人物的远景示范,与专业相关的其他优秀典型人物的长远示范,激励学生在工作业绩、奋斗过程、社会认可、个人品质等方面实现超越,实现百年坚守的价值认同。
2.基于培育客体的认知轨迹,从“世界局势+中国历史+城市发展+专业学习+职业展望”中总结思考,实现百年坚守的理性确证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学生的认知习惯和认知轨迹,百年坚守的理性确证,需要在时空变迁中寻找突破。从世界的范畴讲,既要看到百年之间的巨大变化也要看到世界局势的风云变化,既要看各国发展优势也要看到发展的不足,让学生在比较中塑造自己的历史视野;从中国历史的范畴讲,既要清楚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也要理清历史发展的根本遵循,既要看到重大历史事件的艰难曲折过程也要看到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让学生在觉醒中塑造自己的人民情怀;从城市发展的范畴讲,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城市的飞速发展与落后地区的巨大差距,让学生在差距中找到自己的使命担当;从专业学习探索的范畴讲,既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总结知识要点也要让他们在查阅专业资料中收集、整理、编写百年坚守的故事材料;从职业生涯展望的范畴讲,既要让学生继承职业先辈的前期成果也要让学生谋划个人发展职业规划,让学生在规划中自我革新。
3.基于培育载体的衔接作用,完成“课堂+文化+制度+平台+竞赛+实习”反复历练,实现百年坚守的行动追寻
衔接就是通过某些方式和方法将两个分开的主体连接起来,这些方式和方法是将教与学衔接的媒介和桥梁,具体而言就是课堂、文化、制度、平台、竞赛、实习的综合作用,实现“百年坚守教育”从“政治”到“职业”,从“被动”到“主动”、由“单一”到“多元”的梯度历练过程,构建并实施以课堂传输为统领、以文化浸润为基础、以制度规范为保障、以平台培训为抓手、以竞赛活动为体验、以实习实训为实践的行动追寻。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实训和工作中沉淀,实现技艺的精进,强化“工匠精神”的养成、体验和实践。另一方面,让学生充分认识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奋斗、牺牲和创造的前行轨迹,补给力量和智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百年坚守成就了共产党人的历史视野、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共产党人的自我革新、共产党人的使命意识,铸就了共产党人的智慧之基、力量之源、发展壮大之本、成就复兴之道。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在不断汲取百年坚守精神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实践,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图景,让高职学生能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与新时代同进,与祖国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