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水平软件专业群校企共建模式研究

2022-03-17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高水平校企

韩 艳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 四川成都 610095)

0 引言

专业群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打造专业集聚特色、抢占外部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聚合各专业松散、孤立的教学资源,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2019年4月,《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意见》将“强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作为“双高计划”背景下专业群共建的指导方向,以此引导优质专业融入区域发展、服务国家战略。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明确提出“遴选300所左右省域高水平高职学校和60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的重点项目建设规划。当前,软件作为智能时代人机交互与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工具,软件专业群的建设很大程度影响我国信息化建设水平。因此,在“双高计划”背景下,基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研究高水平软件专业群的校企共建模式,是提升软件专业发展水平的应然之举。

1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水平软件专业群校企共建优势

1)有利于凸显资源整合的优势。专业群是指由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紧密相关的专业组成的集群。由于集群内的专业技术相似、产业发展趋同,且基本覆盖了某一相同的专业领域或服务范畴,因此在教育资源的利用层面具有一定的交集,进而形成专业集群的共有属性。以软件专业群为例,其主要服务于人机交互活动,因此内部专业的基础课程存在交集,如群内的软件技术专业和移动应用开发专业都开设了编程基础与数据结构分析课程。软件专业群建设并非各专业简单的机械组合,而是软件领域内以产业链为导向或专业度为区间实行的跨界、协调和互通的组合[1]。因此在软件专业群校企共建中,能够充分挖掘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两大主体的内在、外在资源,在理实教学开展、双师队伍建设、产教融合培养与工学结合培育等活动中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为软件类专业的教学开展与人才培养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与此同时,校企共建高水平的软件专业群,还能在充分调动与使用相关资源的同时,扩大资源规模,提升资源质量,实现专业群资源整合的集聚优势。

2)有利于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双高计划”围绕“产业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突出校企双方合作的地位对等性和利益整体性[2]。因此,在凸显资源整合优势的同时,对资源的利用更好地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要。高水平软件专业群校企共建整合了学校与企业两方面的优势资源,包括院校方的师资力量、教学场所、办学经验、课程体系,以及企业方的资金赞助、实习基地、教学设备、工程技师等,并将这些资源运用于软件类专业教育中,一定程度弥补了传统职教“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尤其是企业资源的投入,拓展了软件专业人才的实践路径,使职业教育能够直达产业端,延长了软件类专业的实践教学链条,将院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的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而且,软件专业群的校企共建将原本分散于院校和企业的学生实践资源按照双方合作模式,进行了规范化、制度化和集中化的配置,使实践教学的资源利用更具指向性,企业弥补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后继乏力的问题,而院校则解决了企业在人才资源、科学研发、产业转型上的短板,最终高效发挥软件专业群实践教学的合力优势。

3)有利于聚焦双师队伍的优势。《意见》明确指出,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中要以“四有”标准打造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队伍。高职院校应通过聘请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大师名匠兼职任教的方式,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而软件专业群的校企共建,则更好地满足了这一要求,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发力,能汇聚不同知识结构、专业背景、研究方向、学术领域的教师,形成学术共同体,使教学实施、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行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进而增强高水平软件专业群的办学实力。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与专业知识,能够满足软件专业群的知识传递需要,为学生专业技术实践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在校企共建下,软件领域的头部企业会派出具备实践经验的工程师与技术员进行授课,使学生在软件编码与测试、技术开发与服务、系统管理与维护、网站运营与推广等众多领域具备实战基础,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实践保障。因此,“双高计划”背景下高水平软件专业群校企共建有利于聚焦双师队伍的教学优势。

4)有利于形成特色办学的优势。在“双高计划”深入实施下,以特色专业为支柱,基于产业链条上相互关联的专业领域与岗位集群的专业群校企共建,统一规划群内专业教育的重叠部分,精准深耕不同专业的独立领域,实现从单一专业到复合专业的跨越,进而形成特色办学的优势[3]。以软件专业群校企共建为例,围绕现代软件行业的发展需要,将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相关专业纳入软件专业群,统一规划、构建底层共享的基础课程体系,重点发力深耕中层分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多层贯通”的一条“横向多层、纵向贯通”的交叉式课程体系[4]。而校企双方在课时安排、课本选取、课堂组织与课程教学上彼此互通互助、共建共享,及时把握社会职业群或岗位群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技术的变化,从人才培养端主动适应信息产业与软件行业的发展需要,形成规范化与制度化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进而形成特色办学的优势。

2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水平软件专业群校企共建模式

1)“设备共享”的专业群共建模式。“设备共享”的专业群校企共建模式即根据院校和企业达成的合作共识,协同提供可供专业群内学生使用的教学设备,例如共同打造生产性实训基地,一方面开辟企业新的生产基地,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实训岗位,从而对接产业链。在软件专业群校企共建中,这种模式表现为校企双方共同筹建信息中心或软件教育园,群策群力为专业群内所有软件专业提供实践场地,各种计算机硬件设备与软件配备由双方共建共享。其有别于传统单一专业的校企共建,强调共建设备的专业集聚性与特定共享性,只针对专业群内的利益体开放。对于院校方而言,软件专业群共建的设备共享为学生WEB开发技术、前端开发技术、移动应用开发技术和软件测试技术等一系列软件技术的提升提供演练场地;对于企业而言,这些设备在增设实习岗位的同时,也满足了企业不同层次与不同技术的软件业务开发需要,助力于推进企业软件项目的开发进度。这种模式适用于存在明显设备短板的专业群,通过校企设备共享,满足专业群建设的基础设备需求。例如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群与10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其中与中软国际共同打造了软件技术专业群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基地设备由校企共建,满足软件技术专业群内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四个专业学生的上机实习。

2)“技术推广”的专业群共建模式。“技术推广”的专业群校企共建模式即院校与企业以技术推广为目的所达成的定向式人才培养模式,其区别于传统单一专业技术的推广,以集约化的技术类型取而代之,综合利用学校和企业在某一板块内多种技术传播与开发的优势,合作推广特定领域产品生产、项目开发或科技产出的类型技术。在软件专业群建设中,软件领域形成了集约型的教学开展与技术创新动能,共同助力软件领域内的多项核心专业技术。在这一模式下,高职院校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学案例与实训项目均以合作企业的多种技术为样板,提升学生对企业核心技术的学习与认知,满足企业软件开发流程、IT业务流程管理,实现对专业群重点技术的传播;企业则根据业务开发需要开展核心技术推广,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技术指导,从而与高职院校一起实现对学生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这种模式适用于抓住行业技术前沿,拥有产业技术支撑,并能够担负起引领产业科技突破与技术创新重任的高职院校。例如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与沈阳慧阳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机器人软件系统捐赠,促进校企双方在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机器人拆装与工作站实习方面的深度合作,使软件专业群内不同培养方向的学生都可以汲取机器人技术领域最新的实践经验,掌握新颖的操作技能与专业技术,进而推进软件专业群的技术集聚与发展创新。

3)“岗位承包”的专业群共建模式。“岗位承包”的专业群校企共建模式即院校承接企业生产的外包业务,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支持下开展生产活动,教师成为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学生交替进行顶岗工作。“双高计划”旨在为我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因此,在“岗位承包”的软件专业群校企共建中,是以“项目”或“岗位”为纽带进行产业孵化或产业合作的共建模式。院校根据专业群的专业集聚与人才分布情况,承担企业软件开发项目的整体项目工程,而将项目工程中的不同模块分配给群内不同专业,并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协助下,组织专业领域内的学生进行技术应用开发,其强调群内各技术岗位的“协同性”,有别于单一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这种模式适用于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契合度高的专业群,按照人才“共同培养—岗位承包—毕业就业”的维度搭建人才输送体系。例如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网络工程系与应邦网络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二者在人才引进与岗位适配方面达成了深度合作的意向,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实训机会,并按照“双元主体、双元育人”的共建思路,对专业群内多个技术岗位或岗位群开展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对于企业而言,节省了软件项目的开发成本;对于院校而言,不仅使学生紧随行业发展动态磨砺了专业技术,还为其提供了关键岗位的实操历练机会。

4)“校企共训”的专业群共建模式。“校企共训”的专业群共建模式是指直接将企业内部的培训机构引入专业群建设中,院校提供培训对象、场地和设备,企业提供培训技术、内容与讲师,双方共同组建“捆绑式”专业教育团队,对企业员工和院校学生进行集体性的专业技能培训。在软件专业群中,“校企共训”的专业群共建模式直接的产物就是“产业学院”,集“产、学、研、创、用”于一体,共建校企发展命运共同体。在这种模式下,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产业学院的发展规划,因此较为适用于具备核心优势与品牌特色的专业群。通过合作办学,将企业的设备、技术、资金和院校的师资、场地与生源合为一体,共同承担群内各软件专业的教学任务。例如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与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打造“成职-京东方人才培养基地项目”,致力于形成区域软件产业的人才技术集聚地,不仅实现了企业与专业、专业与专业群的共同成长,还彰显了专业特色和品牌优势,增强了软件专业群的核心竞争力。

3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水平软件专业群校企共建策略

1)搭建运作平台,共谋校企双赢。《意见》指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要加强政府、企业与院校的深度合作,以形成兼具科技攻关、智库咨询、英才培养、创新创业功能,体现学校特色的产教融合平台。因此,对于高水平软件专业群校企共建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合作主体的筛选,建立合作主体准入机制,利用行业大数据与产业信息化,筛选专业领域内的头部企业与高新企业,将其纳入校企合作平台中,共同参与教育实施计划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实现专业群内育人环节与生产环节各要素的深度对接。其次,明晰合作企业与高职院校的权利与义务,完善平台运作流程和项目运行机制,促进软件专业群校企共建的模式化与规范化发展。例如在“设备共享”的专业群共建模式中明确院校与企业双方对设备的管理职责与使用方法,以促进共建的软件园或信息中心能够有序运作。最后,强化院校人才供给与企业人力需求的对接,实现共赢。落实产教融合和校企共建的定期联系机制,加强院校与合作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双方在软件专业群内各专业课程体系制订中的协同度,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与专业群建设流程,共谋校企双赢。

2)完善交叉管理体系,共探合作机制。高水平软件专业群校企共建是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虽然二者在专业群建设中的职责有所差异,但关系均等、地位相同,因此,在深入共建中需要通过完善交叉管理体系以形成有序的合作机制。一方面,校企合作中双方虽然对于群内各专业的管理职责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应尽可能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交叉管理,尤其是打造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应共同致力于信息中心、产业园的建设,实现核心管理岗位的交叉任职,实行“领导班子互兼、中层干部互任、教师员工互聘”的管理机制;另一方面,软件专业群校企共建需要根据行业的发展情况与关联岗位群的市场缺口实现对具体专业的差异化管理,校方加强专业理论技术的研究,根据技术发展走向适时调整专业群的布局,并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而企业则根据行业发展前景与软件技术应用状况,与院校共同制订专业群的发展方向,完善校企共建专业方案。例如在软件专业群建设中,充分兼顾合作主体各方的本质属性,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相对优势,找准主体之间的合作结合点与利益诉求点,使校企双方在交叉管理中不断磨合,进而优化管理机制与建设流程。

3)建设实训基地,共担育人职责。软件专业群校企共建能够有效打破传统高职院校单打独斗的情况。为了充分发挥企业在软件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需要强化校企共同协作的实训基地建设,为实现院校与企业的双向育人提供平台。一是在实践过程中,软件专业群实训基地的校企共建要立足于人才培养规模与区域产业情况,科学设计建设方向,以人才培养为纽带,为校企双方各自职能的发挥提供用武之地。例如共同构建软件技术信息中心,将专业群内学生分批次、分专业、分领域地集中安排到信息中心实操,接受院校与企业的双重培养与训练[5]。二是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以就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使其在高职院校软件专业的实训课程与实习工作中发挥最大化的作用,将软件领域的新技术、新标准与新规范融入基地实训中,构建结构清晰、逻辑紧密、体系完整的实训育人体系。三是校企双方共建软件专业群要充分适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从明晰育人职责的角度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发挥实训基地在增强专业群品牌力中的作用,承担特色化人才培养重任。

4)优化利益分配,共享发展成果。在高水平软件专业群校企共建中,校企合作有机体要充分利用已有基础,实现利益均等化,共享专业群共建的成果。首先,对于不同模式下双方共同承接的任务,根据贡献度分配利益,合理分配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双方的既得利益。其次,实行“五环紧扣、六位合一”的服务与共享机制,即教师、研究人员和学生全程参与企业软件项目与业务运作,将软件项目的设计、开发、测试、推广与维护结合起来,根据各个环节的工作量支付报酬,实现专业群建设“基地教室合一、教师专家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学科研合一、作业作品合一”,提升专业群的品牌力,使院校和企业切实享受专业群共建带来的成果利益。最后,立足于校企共同研制的科学规范的软件人才培养方案,将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等软件行业的先进元素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使学生充分享受专业群共建带来的成果收益。

4 结束语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水平软件专业群校企共建的优势表现在教学资源整合、实践教学开展、师资队伍集聚、特色办学形成等方面。本文根据校企合作建设软件专业群时资源要素的投入类型,将其分为“设备共享”“技术推广”“岗位承包”“校企共训”四种共建模式。无论采取何种模式,高水平软件专业群的共建都需要搭建运作平台,不断完善交叉管理体系,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并优化各自的利益分配,从而共享发展成果。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高水平校企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