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高校舞蹈艺术“走出去”人才培养研究①

2022-03-17王荔荔

关键词:倡议福建一带

王荔荔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2000)

福建省是“海丝文化”的重要地区,同时也是一个特殊的对外经贸区域,利用文化交流形式,可以促进当地和“一带一路”国家的深入交流协作。“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高校舞蹈艺术教育应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探索福建舞蹈艺术向外发展的需求,创新舞蹈艺术教育,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福建本地舞蹈文化充分融合的教育模式,培养能够“走出去”的舞蹈艺术人才,提升本地文化的对外影响力,进而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

一、福建高校舞蹈艺术教育的基本情况

早在1997年,当时的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率先开设首个师范类舞蹈学专业,此后20多年间,福建省高等院校舞蹈艺术教育与舞蹈艺术发展始终在全国占据比较突出的位置。目前,福建省现有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与专科共70余所,其中开设艺术类专业的本科院校15所、专科院校12所,分为音乐学舞蹈方向和专业舞蹈学两大种类,专门开设舞蹈学的院校为福建师范大学、泉州师范学院与华侨大学等,其中华侨大学的舞蹈学以海外教育为发展方向。各高校办学宗旨和培养方向的不同,也就决定了其培养的人才社会功用与就业方向的差异。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让舞蹈艺术能够“走出去”,福建高校舞蹈艺术教育要根据当地和各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课程结构、课程设置改革,找到更具合理性的实施方案,促进舞蹈艺术的教育发展,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促进福建舞蹈艺术的国际化交流和合作。

二、“一带一路”倡议给福建高校舞蹈艺术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目前已经得到众多国家与地区的支持响应。在此,我国在各个领域实现了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舞蹈无疑是重要的文化交流方式,其对文明传播、文化推广等意义极为突出。〔1〕例如,2015年以“‘一带一路’文化行”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东盟青少年舞蹈交流展演,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中国等近20个国家的300余人参与活动,其中福建的舞蹈表现比较突出,此活动起到了良好的舞蹈交流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各国间舞蹈艺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也会变得更多,从而促进我国区域舞蹈更加繁荣。舞蹈艺术的发展机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可以让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得到更好的传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大众传媒业的繁荣,舞蹈原有的生存环境出现很大的变化,舞蹈的传统表演时空被压缩了,很多民族民间舞蹈无可奈何地消失在历史之中。而 “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增加了很多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展现机会,使其重新焕发生机,特别是国家给予扶持,倡导舞蹈精品的复兴与发展。其次,它可以让包括福建省在内的区域舞蹈艺术得到更好的人才培养机会。现在高校舞蹈艺术在传承和发展中,传承人制度是关键,以高校教育优势为依托的综合效果不够理想,唯有创作和演出方面充分融合于民俗活动中,可以确保传承的效果。〔2〕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沿线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增加,舞蹈艺术特别是富于地域色彩的民族民间舞蹈,因其独特的文化传统与文化情结容易在更广泛的区间内引起共鸣,且给未来的“一带一路”经济与贸易协作奠定文化基础,而这种向好形势又是更多人被吸引过来学习舞蹈、传承艺术的重要推动力。最后,“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高校舞蹈艺术编创与表演的创新,并让高校的舞蹈艺术与产业化建设相统一,保证舞蹈艺术活动更加具有现代化意味。舞蹈艺术需要传承和发展,需要本区域特色的固守,也需要异域采风的支持,只有在潜能巨大的市场需求下,舞蹈者的创作热情才能被真正激发出来,提升编创和表演创新的效果。在“一带一路”的带动下,福建高校舞蹈艺术在表演与创作方面的产业化与信息化特色将更加突出,这也是增加舞蹈人才就业机会的最好方式,它将让舞蹈从业者获得更好的就业市场。

(二)挑战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舞蹈艺术“走出去”所面临的挑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求舞蹈人才要具有综合性的能力,如精通一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在舞蹈艺术信息化与“走出去”的战略下,语言沟通是必要的,因此舞蹈专业当前的语言教育不足问题,势必需要进行及时的整改。其次,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挑战。沿线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和风俗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造就了各具特色的舞蹈艺术,像马来西亚巴因舞、巴基斯坦班格拉舞等。应当对不同特色的舞蹈背后的文化给予充分的了解和尊重,既要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及福建当地文化,也要实现与各国间文化的深入交流,使本区域舞蹈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一种特色名片,跨地域的文化交流势在必行。〔3〕最后,福建高校舞蹈艺术教学要增加境外的实践机会,可以展示民族文化,同时增加与海外华人联系的机会,表演福建的舞蹈,让华人华侨产生深深的思乡之情,为促进两地之间经济的合作和发展服务。由此,高校舞蹈艺术编创和表演者均需了解和掌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与文化,了解当地华人华侨所需所想,进而进行富有特色的编创和演出。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高校舞蹈艺术“走出去”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

福建地方高校舞蹈艺术专业“走出去”人才的培养,应当以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专业课程设置为基础,并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顺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将本地舞蹈文化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播视为重要目标。中国东南地区舞蹈文化在中国文化中有独特的位置,本地高校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只有充分发挥出本地舞蹈文化的特色,才能满足本地对外文化交流的要求。为此,福建高校需要积极同沿线国家的高校进行交流与协作,制定出可行性强的、双方共同认可的舞蹈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可以采取的策略有教师互派、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舞蹈文化入校园等方式,也可以派遣本校学生去国外留学,让国外高校协助培养,以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福建高校舞蹈艺术专业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要融通中国东南地区,尤其是闽台地区舞蹈文化,并将其与国际化视域下的各类文化融合起来,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福建高校舞蹈艺术“走出去”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高校舞蹈艺术“走出去”人才的培养策略

(一)以双语教学为基础

福建高校需要强化舞蹈艺术专业的双语教学工作,让学生达到精通一门外语的要求。按照“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舞蹈与外语相叠加是高校舞蹈艺术专业培养“走出去”人才的必然需要,为此需要增加双语教学的比重,使学生做到至少精通一门外语。而关于舞蹈人才选拔的问题,则同样要对能掌握“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或者地区语言者给予优先考虑。考虑到部分学生来自边境地区,其所使用的方言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或者地区的语言有相似之处,因此福建省高校可以把这部分学生作为重点考虑对象进行筛选,另外,高校还可以在外语专业中发现拥有舞蹈潜能的学生。〔4〕再者,高校需要对舞蹈专业的教学大纲进行适当调整,使双语教学更受重视,同时积极引入具有国际眼光的海归人才作为舞蹈教师,尤其是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和福建省往来较为密切国家的海归人才,以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与应用潜能。

(二)以跨文化教育为支持

高校需要强化对将来从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相关的舞蹈艺术人才跨文化教育。因这些国家或地区与我国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舞蹈更是各具特色,若想使福建的舞蹈艺术 “走出去”,就要更多地了解这些国家的文化传统,才能使福建舞蹈艺术在重新编创之后大放异彩,成为这些国家乐于接受的艺术形式。所以,需要将跨文化教育工作做好,更加详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国家的舞蹈文化,还可以以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呈现出来,给舞蹈参与者以更多的选择机会。〔5〕

(三)以境外实践为保障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高校应对教学实践基地进行相应的调整,增加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或者地区进行舞蹈演出与舞蹈文化交流的机会。之前福建省高校和舞蹈团体已经进行了类似的交流活动,应当继续发扬,尤其是使舞蹈专业学生跟团实践,更多地了解相关国家的语言及文化,还可以作为演员参与大型的舞蹈演出。在此过程中,要防止境外实践的形式化,高校需要给舞蹈艺术专业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教师,保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及时了解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尤其是信息化不足的问题,以便对舞蹈教学大纲进行及时的针对性调整。〔6〕

(四)以舞蹈编创为发展

高校需要对舞蹈艺术编创和表演形式进行创新,以本地舞蹈艺术特色为基础,以“走出去”作为创新发展目标。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交流形式,舞蹈艺术作用十分突出,它代表的是中华文化,因此高校需要对地区与国际舞蹈发展态势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使舞蹈编创同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成果相适应,展现出改革创新的成果、锐意进取的精神。〔7〕在具体的表演形式方面,则应当充分汲取民族民间舞蹈之精华,如关注闽南民间舞的研究,侧重于泉州戏曲的应用等。同时也不能忽略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接受习惯的探讨,使二者兼顾,创作并演出效果更好的、符合各方需求的主题舞蹈节目,用以满足“走出去”的要求。

猜你喜欢

倡议福建一带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一带一路”倡议需人才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