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基础工程课程方法探究①
2022-05-06田正林林金波吴光林
田正林 林金波 吴光林
(广东海洋大学 海洋工程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基础工程课程是房屋建筑、岩土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土木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建筑物结构下方基础工程和地基工程的学科交叉性较强的课程。基础工程课程的授课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专业技能,使学生能够解决本专业的实际工程技术问题。课程思政是对学习者的思想和品德情操进行再教育,教育的重点在于学习者的学习能动性和家国情怀等方面。因此,如何将课程思政理念系统引入基础工程课程的授课过程中,需要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包括课程设计内容、PPT设计、课程案例设计等项目。本文将对课程思政理念在基础工程课程讲授过程中有效引入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包括思政的引入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设计等,为高校专业课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教学现状分析
1.多学科交叉
港口航道及近海工程专业的基础工程课程是一门选修课,专业性强,关联门类多,涉及土力学、地质学、结构力学以及材料力学等学科和课程,基础课程设计时需要用到较多的相关知识。基础工程课程在授课过程比较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通过学习学生应该具有专业化、实用化的技能,在实际工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具有多门基础课程的专业知识,基础课程的内容涵盖土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多门学科。
2.前沿技术发展迅猛
基础工程实际项目中的施工条件、施工机械以及施工技术复杂,工程师需要根据实际工程项目设计施工方法和技术,通过最具创新性和技术性的方案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实际工程技术发展明显比教材内容更具前沿性,教材内容相对落后。〔1〕比如,深基础施工技术在跨海桥梁和海底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其中涉及克服极端天气问题、承载力计算问题、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和特殊混凝土材料的制备等,教材中有关方面的知识相对空白。
3.授课方法相对单一
当前基础工程课程仍采用板书和PPT进行讲解,授课方式相对单一,缺少多方式混合的先进教学方法。每种教学方法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如板书相对比较耗费课堂时间,但书写速度快,逻辑清晰,内容丰满、新颖,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对于经历小学到高中传统授课方法的大学生而言,早已厌倦单一的授课方式,具有技术性和反思性的教学方式更具吸引力。因此可将多种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促进教学。
4.课程思政建设基础薄弱
传统教学方法对于资质条件好、意志力强的学生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学生的发展指引方向和提供思路,但对于意志力弱、自控能力差、学习诉求不高的学生来讲效果不佳。当前的大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下开启学习模式,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需要激发。现代人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对于难度大、环境艰苦的工作不愿尝试,这样就需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再教育。目前,高校的思政教育课程建设和对课程思政教育认识还处在摸索阶段〔2〕,需要进一步尝试和探讨,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如何更好地融入思政教育更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课程思政教育是新的国家教育战略,对课程思政理念如何深层次融入专业课程需要进一步研究,与课程思政相关的建设需要完善,比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等。〔3〕
二、专业课程中引入思政教育的思考
在“大思政”教育背景下,专业课教学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更要注重反思性教学。学习者在“领路人”的指导下要基于已有的知识重新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学习过程才会产生,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反思性学习。学习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主动式学习,即使在没有外力推动的情况下也要进行,学生应理解学习的理由,学会终身学习。目前,部分大学生学习缺乏能动性,主要是对所学专业技能的应用前景感到迷惑,失去了学习的方向。思政教育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方式,主要关注学生精神和思想的教育,使学生真正懂得学习的理由和方式。但是在讲授专业课的时候融入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会显得唐突,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高校应该深入研究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相互融合的方式、方法。
通常情况下,专业课程主要是讲授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较少。〔4〕如何在基础工程课程授课中有效穿插思政教育,形成无缝无障碍对接,是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也是思政教育改革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专业课的授课内容不同,融合思政教育的方式也各不相同。笔者认为在基础工程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要弘扬工匠精神,立足职业素质提升,培养艰苦环境中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二要展现中国古老建筑文化,无形中渗透思政教育内容;三要立足科技兴国战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国家科技核心竞争力;四要优化授课内容,注重培养良好习惯,宣传国家时代精神。
三、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基础工程课程教育模式的探索与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开设目标是研究地基与基础共同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问题、满足功能使用要求的结构设计问题以及地基处理加固方法,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等课程在内容、思路上不同,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结合需要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专业课程的讲授仍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联合进行。课程思政理念融合基础工程课程教育模式下的课程设计包括构想设计、内容设计以及案例设计,下面将分别进行阐述。
1.构想设计
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基础工程课程教学设计需要考虑二者的区别和相通的地方,课程设计要进行全面考虑,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要自然衔接、平稳过渡。课程设计思路要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应用传统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每次授课前先讲授专业知识点背后隐藏的思政理念元素,启发学生努力奋斗。课程思政融入基础工程课程教育模式下的课程设计构想如下图所示。
2.内容设计
课程思政融入基础工程课程教学设计构想
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基础工程课程教育模式下的课程内容包括思政内容和基础工程课程内容,基础工程课程内容与以往课程内容基本相同,思政内容需要进行重新设计。基础工程课程中的思政内容参考较少,需要另行设计。笔者认为思政内容要与基础工程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又要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努力学习和爱国爱家情操,应根据每次上课的教学内容,增加课程思政元素。〔5〕例如,在讲授绪论部分时,可讲述中国各省分的地基条件、土质条件,由于每个地方的地质条件、土性质的不同导致每个地方不同的地基条件。通过该部分的讲述,可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广袤辽阔、物质丰富,从而提升爱国情怀。再比如,介绍基础型式讲到砌石基础时,可以穿插讲述糯米灰浆技术及三合土护木桩基础,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前人的聪明才智。这些内容都是书本上没有的,需要教师课前做充足的准备。课程思政理念融合基础工程课程模式下的内容设计应系统设计扩展内容,扩展内容要与专业相关,并自然地与专业课内容衔接。〔6〕
3.案例设计
课程思政理念融合基础工程课程教育模式下的案例设计应体现行业最新发展状况、教研科研动态,培养学生的新思想、新观点,适当引入前沿性育人思政元素。由于专业课程教材内容落后于行业的实际工程发展,教师授课过程中需要适当添加教材中没有的,国家最近将建、在建或完工不久的工程案例,因为这些工程中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都是最前沿的。课堂上,教师从工程地质条件、基础形式的选择以及施工方法等方面进行着重讲解,使学生对新理论、新结构、新工艺等有更多的了解,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国家最近几年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有东海大桥工程、珠港澳大桥、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舟山跨海大桥等,教师带领学生了解这些项目的地质条件、基础形式、设计理念、突出特点,此类项目与基础工程课程有很大关联性,并且这些项目的施工方法和技术都是国之重器。〔7〕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增强爱国精神,坚定中国道路自信。
四、结语
在课程思政教育形势驱动下,在专业课基础工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构建二者相互融合的教学新模式。在新的教育模式下,针对思政教育与基础工程课程各自的特点,优化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出了基础工程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是为了提升自身技能和竞争力,思政教育是为了提升学生自身素养和道德品质,正心修德是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关联性。在基础工程中引入思政教育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创造性、思想政治觉悟和家国情怀,更好地为国家、人民服务和贡献力量。本文力求在基础工程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形成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一种新模式,可以为推广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方面的改革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