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时代背景下“三全育人”教育资助育人模式研究
2022-03-17刁橙
刁 橙
(保山学院大数据学院 云南·保山 678000)
学校资助是关乎民生,关乎国家脱贫攻坚的重大工程,更和社会公平紧密相关。在中共中央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完善我国的学生资助制度,针对城乡新增劳动力,要保障他们大部分都能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同时获得高等教育,这使得学生资助工作方向更明确,同时也给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2017年,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了“十大育人”体系,其中包括“全面推动资助育人”[1],要求加强资助工作顶层设计,建立资助管理规范,完善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构建资助对象、资助标准、资金分配、资金发放协调联动的精准资助工作体系。2018年,陈宝生部长在《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中提出,要打造人力资源强国,必须重视资助育人工作[2]。
资助育人的核心在于通过资助实现育人的目的,而并非只是停留在经济层面。但是结合实际情况,高校资助工作并没有发挥预期的育人功能。为此,研究该课题,就是想把“三全育人”教育模式运用到资助育人中来,通过文献法、调查法、问卷调查、对比分析法等方法,结合自身在高校从事资助工作的相关经验,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尝试构建新时代背景下“三全育人”教育资助育人模式。
1 目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育人方式简单,缺乏人文关怀
目前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资助”和“育人”相脱离的局面,工作开展的过程仅仅只是按照国家政策要求,给予学生经济资助,没有发挥“育人”功能,导致资助工作只是一种摆设,并未受到师生的重视,也不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并未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人文关怀。
1.2 育人主体单一
一方面,通过调查问卷得知,学生得到的资助95%以上来自于国家的财政支持,也有极少部分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奉献爱心,设立企业奖助学金,针对家庭条件不乐观的学生,给予相应的资助。
另一方面,高校内部承担资助工作的人员主体包括学生处资助科、辅导员、班主任等,他们承担着资助育人的重要职责,但是由于资助育人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的特点,仅仅是高校中这些人参与是远远不够的。
1.3 认定机制简单,精准助困度不高
2019年以前,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学生需要提供当地民政部门开具的证明材料才同意认定,但由于时间或者其他特殊原因,部分贫困学生没有按时提交证明材料,导致无法进行贫困生认定;其次生源地不同,界定标准不统一,导致复核无法做到绝对的公平。
2019年以后,国家明确要求在贫困生认定的工作中,不得让学生提供任何证明材料,认定工作根据扶贫办、民政局、残联等几大部门导出的数据为依据进行认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学生本人情况和后台数据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从认定划档看,由于学生生源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一,困难家庭各自困难原因不同,在量化的时候没有科学合理的标准,难以对学生认定划档。而且贫困是一个动态概念,困难家庭会随着各种情况的出现,发生从贫困到富有,从富有到贫困的动态变化,资助工作人员难以及时掌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情况,导致资助不及时。
1.4 资助评议方法有争议
一是可能存在虚假信息影响评议的公正性。少数学生是建档立卡、城镇低保、农村低保、孤儿或残疾人子女,但不在系统导出的数据中,对这一部分学生的认定就存在一定的虚假成分。
二是班级民主评议小组成员难以确定。各班的班级人数从30人至70人不等,导致无法确定评议小组成员,各班评议小组成员的人数也不一致。
三是评议小组成员对申请贫困认定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除参与认定的学生除外,剩下的学生寥寥无几,而且对申请认定学生的家庭情况不了解,凭私下关系进行评议,缺乏一定的公正性。
1.5 资助工作过程间隔时间长,工作效率低
高校扩招后,学生数量不断增多,高校资助工作的业务量、复杂程度、难度与日俱增,专门从事学生资助工作的人员少,导致高校资助工作呈现过程长,工作效率低的特点,如何运用大数据平台动态管理贫困生数据,提高工作效率是资助工作面临的当务之急。
1.6 资助工作者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各方面都在发生改变,包括资助内容,形式以及对象等等,整体工作越来越复杂,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1.7 学生存在一定的不良思想
国家通过“奖、助、勤、免、贷、补”几个形式开展学生资助工作,加大了对贫困生资助的力度。但部分学生的依赖思想加重,产生了“等、靠、要”的心理,认为国家帮助他们是应该的,也有部分学生毕业后不按时偿还国家助学贷款。
新生报到时开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绿色通道,允许学生先入学,后缴费。但有的学生却利用这一点拖欠学费,不履行缴费义务。还有部分学生不愿意将家庭情况告知教师,导致资助工作很难开展。
2 “三全育人”教育资助育人模式构建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面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资助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首先应该以育人为导向,以此为出发点及落脚点,从而完善长效机制,除了进行物质帮助之外,也要通过道德浸润,能力拓展以及精神激励,最终构成一种良性循环,即“解困—育人—成才—回馈”。
2.1 纵向维度—资助工作运行过程
2.1.1 全员育人
社会各界力量调动起来,为资助工作提供驱动力。
一是国家和政府层面:加强对贫困学生后台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运用计算机特别是互联技术实现对贫困生的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后台数据;提高宣传推广力度,引起社会爱心企业和人士的重视,使得他们能够积极到其中。
二是社会爱心企业层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设立企业奖助学金,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定的经济支持;提供部分实践岗位,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尽快就业。
三是学校层面:积极拓展校企合作、开发实习实训基地,成立校内的助困基金。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熟悉政策。加强对二级学院资助工作专职人员、班主任的培训,确保评议过程公平公正公开;培养学生干部,通过学生了解学生家庭真实情况;通过电话、微信等工具,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让学生家长也知道并且熟悉相关的资助政策,帮助高校教师共同完成资助工作。
2.1.2 全过程育人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的特点,资助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逐一突破,全程跟进,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一是入学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就要搭建“上下联动、纵向协调、各具特色”的宣传服务平台,做好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通过邮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开通资助咨询服务热线、建设高校资助工作网站、利用新型自媒体直播讲解资助政策,帮助每一位学生及家长及时准确知晓国家的资助政策。
二是入学时,落实国家的政策和要求,开通绿色通道,确保学生先入学后缴费。
三是入学后,实地走访,精准资助、精准育人。依据政策科学开展贫困生认定工作,确保精准资助。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提供心理帮扶,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同时建立班级贫困生动态管理档案及学生成长手册,及时掌握学生家庭情况的变化,对于突发重大变故的学生,可以采取实地走访的形式开展资助工作。[3]
四是毕业时,对贫困生档案进行调整,建立贫困学生一对一帮扶机制,指导学生就业,尽快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就业。
五是毕业后,跟进毕业生就业情况。学生虽然毕业,但是依然不能就此撒手,要建立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反馈机制,专人负责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进行跟踪回访,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挖掘典型案例,对在校生开展励志教育,同时收集学生对于学校资助工作的建议,不断完善学校的资助工作。
2.1.3 全方位育人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说:“结合工作实际,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教育,包括励志教育、诚信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4],因此在资助工作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励志教育、诚信教育、自立自强教育以及感恩教育。
一是挖掘榜样典型,激励学生奋发图强。在高校的资助体系中,涉及“奖、助、勤、免、贷、补”几个方面,其中奖学金由多个级别构成,包括国家、省政府奖学金,国家、省政府励志奖学金、高校自筹经费设立的奖学金,奖金最低额度和最高额度分别为1500元和8000元。通过对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等优秀学生的表彰来树立典型案例,挖掘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们身上独有的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积极进取等优良品质,激发学生奋发图强,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二是围绕助学贷款,培养学生诚信品质。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明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党和政府将诚信作为公民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对于大学生而言,按时偿还助学贷款就是诚信的一个重要体现点。首先,在资助工作的横向维度中,需要全过程育人,召开资助政策宣讲会,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资助政策,使他们明白党和政府的关爱,懂得遵守信用,按时缴息、及时还款。其次,与各大银行合作,开展“现代征信体系”系列主题活动,以游戏、展览、视频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征信的认识,明白懂得诚信的社会意义。最后,高校学生工作人员可以建立专门的诚信档案,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奖惩情况、考试成绩、学费缴纳、科研、社会实践等相关内容,并将各项内容量化为具体的指标,成为申请入党、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对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形成刚性约束。
三是以实践为中心,锻炼学生自立自强。依据“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的宗旨,按照学有余力、自愿申请、信息公开、扶困优先、竞争上岗、遵纪守法的原则,针对勤工助学,建立多元化岗位,让学生充分利用闲余时间进行勤工助学,并从中获得酬劳。其次是校外勤工助学岗位,学校积极拓展校外的勤工助学岗位,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开发社会实践岗位,让更多贫困学生有途径补贴自己的生活费。
四是激发感恩情怀,鼓励学生回馈社会。党和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但是有些获得资助的学生产生了“等、靠、要”的心理,认为获得资助是理所应当的,感恩意识淡薄。所以在日常的资助工作中,应该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鼓励学生回馈社会,实现从“受助”到“自助”到“助人”转变。首先,高校可以举办一系列感恩活动或者开设感恩教育的选修课,让学生明白感恩的含义,理解感恩的意义。其次,通过团课或党课的形式,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孤儿院等地方开展志愿服务,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恩和爱的意义。最后,设置感恩信箱,给学生提供感恩的平台。
2.2 横向维度—学生成长过程
2.2.1 坚持思想导向
“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要促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共同发展。利用各类课程中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构建合理个人追求、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比如通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合理的消费观、健康的恋爱观等,将懒惰、攀比、等靠要等思想扼杀在萌芽时期。
2.2.2 强化精神激励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实践创造力。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培养端正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去参与社会实践或者勤工俭学等[5],补贴自己的生活费,同时通过实践培养自己的适应力、创造力。
2.2.3 落实心理疏导
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增强抗挫能力。目前由于各方面压力,导致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而新生入学以后,他们遇到的首要问题是怎样适应新环境,但是,和普通家庭学生进行比较,如果学生家庭经济困难,那么他们的经济压力会更大,心理压力同样如此。高校应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按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师、对辅导员、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知识的培训,定期进行心理测评,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及时指导他们适应大学生活,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以感恩为主线,开展相关的感恩活动,比如到敬老院或孤儿院开展志愿活动,设立感恩信箱等,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将自己的所学回馈给党和人民。
2.2.4 提升品格塑造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提升诚信品质。作为教师,天职在于教书育人,终极目标是育人,教书只是方式。学校要通过资助手段,达到育人目的,让学生明白自己既是政策的享受者,更是政策的支撑者,以资助为抓手,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以助学贷款诚信延伸到考试诚信、为人诚信等方方面面。除此之外,以资助为基础,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引导他们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挥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