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22-03-17冯万荣
冯万荣
摘要:酒店管理专业作为应用型较强的专业,其人才培养是否满足酒店行业的用人需求,实现从高校到酒店的“无缝衔接”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酒店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评价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定量方法。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指标;本科;酒店管理
一、引言
应用型人才是能将专业知识、技能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以能力为中心,熟练掌握一线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衔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务院、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就出台了一系列相關文件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宏观上给以引导和支持。
1994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首次提出,本科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高校转变人才培养的思维和模式,重新对自身进行审视和定位,明确高校未来的发展之路。因此,引导和鼓励一批有条件、有意向的高校转变发展之路走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模式是大势所趋。
2012年,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农业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鼓励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学校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鼓励本科高等学校与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通过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方式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此后国务院、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部门又多次发文就应用型高校建设和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的转型提出指导意见。
二、酒店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高校人才培养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供需矛盾,使得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国家有关部门、高校、社会等各个方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注也越来越密切。对于一些应用型比较强的专业来说,尤其需要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一)构建应用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萨蒂提出的,是一种将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本文在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价指标确定后将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表1)。表中K表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研究的目标层。K1~K4表示四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为研究的准则层。K11~K43为准则层的子准则层。
1. 职业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人们对所从事职业的社会价值、成就感、动机等因素的看法和感受,职业认同感会直接影响工作积极性、上进心、工作成绩、忠诚度等,职业认同感在人们进行择业时同样会影响人们的职业选择。因此,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来说,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热爱和认同。
2. 理论知识
因理论知识涉及的课程较多,为了简化评价体系,方便操作,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知识评价方面,本文结合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课程模块进行分类,从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所谓通识教育就是包括人文、社会、艺术乃至自然科学在内的通识性教育内容。通识教育不等同于人文类的学科教育,因为要确保学生理解技能,并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学习,这就需要进行通识教育。
3. 管理能力
酒店管理本科培养的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因此管理能力是需要重点培养的一种能力。最近几年酒店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从岗位需求看,酒店对酒店经营、管理和服务人才的需求增加,尤其是对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出现了一定的缺口,从绝对数量看虽然不多,但迫切程度确实偏强。在学历的要求上,酒店对中专学历的需求量逐年减少,而对能够胜任高级管理工作的专科生、本科生的需求量增加。
4. 操作技能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最终目的为了实现从高校到企业的“无缝衔接”,要求学生要具备较强的一线操作能力,酒店管理专业是应用型专业,酒店管理人才是应用型人才,既要具有酒店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要具有服务、管理、沟通、应变等综合技能。所以,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我国现阶段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在知识能力结构中最大的缺陷在于:综合实践能力不强、知识结构与工作需求不衔接,因此,存在人才的结构性短缺现象。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确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评价指标后,需要请专家对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构建判断矩阵,从而确定各指标层的权重。本文邀请了酒店管理者、一线员工、高校酒店管理教师构成的8人专家组为判断矩阵赋值,采用和积法计算权重,并通过一致性经验,各指标权重如表1所示。
三、结语
(一)管理能力是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必备的重要能力
管理能力对于酒店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将来的职业发展来说是一种重要能力,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也是酒店中高层管理者的主要来源和构成,而目前酒店行业所稀缺的正是有较高学历的既熟悉一线工作又懂管理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因此,管理能力获得的权重最大。
(二)操作技能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体现
目前中国酒店行业人才缺口中,能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一线员工备受青睐。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来说,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是快速胜任一线工作,实现高校到企业“无缝衔接”的最好体现。因此,操作技能获得的权重较大。
(三)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操作技能的掌握以及管理能力的获得和提高都离不开理论知识的学习,但由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因此理论知识所占的比重小于操作技能。在理论知识的三大模块中,作为专业理论课学习的基础和铺垫,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所占的比重较大。
(四)职业认同感对择业有重要影响
职业认同感对人们的就业选择有重要影响,但也会随着人们的认识而改变,有人刚开始因为就业难、生活压力大而从事不喜欢的工作,但在工作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产生“干一行爱一行”的现象也不少见。因此,职业认同感的培养虽然也是评价的一个方面,但所占权重并不大。在职业认同感维度的子准则层中,毕业后会从事本专业或相关工作的意愿,酒店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被认为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陈为新.美国酒店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历史演变与培养体系研究[J].职教论坛,2018(03):165-171.
[2]鲍富元.应用型本科酒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基于行业需求的调研[J].教育观察,2018,7(05):83-86.
[3]陈宇.CDIO理念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01):60-63+107.
*本文为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酒店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380750118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