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POC教学模式在《学术英语写作》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2-03-16王小雨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写作知识学术英语

陈 彧,王小雨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随着国内外学术交流日益频繁,轻松阅读专业领域英语学术论文、熟悉论文写作规范与发表流程、通过发表论文与世界同行交流学术成果、发表学术观点,成为学界人士必备的专业能力。在校研究生作为国家科研后备人才,需要掌握“以学业用途为目的的英语交流技巧”(Jordan,1997)。因此,越来越多高校通过“把重点放在学术环境中某一特定群体的交流需求上而进行的教学”(Hyland,2002)综合提升研究生学术英语应用能力。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开展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成为学术英语界的研究热点。本文以笔者教学团队为所在学校开设的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SPOC混合式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融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优势,探讨课程教学对学生学术写作知识和体裁意识方面产生的影响,并探寻优化混合式学术英语写作课程教学的理据与路径,为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1 SPOC混合式教学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混合式教学在外语教学中广泛应用,其在通用英语(EGP)和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得到检验(王娜,2016;孙先洪,2017)。不同于慕课的高投入和大规模,SPOC这种小规模准入式在线课程能有机融合线上“互联网+”和线下实体课堂教学,打破课堂教学时空限制的同时充分发挥线上泛在学习与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便利优势,成为高校特色化外语教学有效途径及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推手。研究表明,大学英语课程中运行和实施SPOC模式能改变师生的教与学行为,提高英语教学效率(蒋艳、胡加圣,2018),线上教学部分能为教师提供学生视频观看、作业完成情况等相关数据,为课程评估提供量化依据;线上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能有效促进学生参与写作任务(W illiams&Beam,2019)。尽管Lamet等研究结果显示混合式教学设计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外语教师在 SPOC混合式课程中依然面临着如何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教学、结构性变革课堂教学的挑战(陈坚林、马牧青,2019)。章明珠认为混合式教学环境下教师迎接新的教学模式带来挑战的过程就是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过程,包括合理分配线上和线下教学内容、设计并开展具有高阶性和挑战度的线下教学活动。因此,合理的课程设计成为SPOC教学成败的关键,需要采用灵活教学方法达成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改变学生主动性不足、有效学习投入低的低效被动式学习现状。本研究立足于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初步建成的《研究生英语学术写作》SPOC混合式课程,不断摸索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方式,检验其应用实效并探寻改进策略。

2 《学术英语写作》SPOC教学模式

2.1 课程概况

笔者教学团队为所在学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开设《学术英语写作》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使其初步具备用得体英语撰写结构恰当、符合学术规范的研究论文的能力。课程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设,此时学生英语水平在CET6级以上并修完《学术英语试听说》课程,初步掌握学术交流技巧和学术语篇特征,具备开始学术写作学习的语言与能力基础。结合学校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本课程教学大纲,团队设置六个方面的课程教学内容:检索并选用合适资源,评价并整合文献,恰当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结合研究主题写出分析性文献回顾;识别学术语言特征,熟悉学术语篇文体特征;区分学术体裁有别其他文体的特征,知晓英语期刊论文结构;了解学术论文写作步骤并辨别学术论文各部分写作目的;从内容、语气、词汇句法、行文组织、修辞语步等方面分析课程提供的写作样本;构想可行的研究问题、提出可行的研究计划,能写出结构清晰、篇章合理、符合学术写作规范的研究计划书。

课程采用 SCOP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线学习依托学习通平台开展,课程负责人上传英语学术写作短视频及学术英语在线阅读文章(通识类科技文章10篇、适合不同专业生阅读的英语学术期刊论文各5篇)。短视频由教学团体录制,单个时长15—20分钟,内容包括文献查阅途径、文献阅读要求和笔记记录、学术语篇词汇/句法/篇章结构/语步构建、引用/释义格式、考文献标注、标点符号等内容。文章篇幅3000—5000词,由团队老师联合专业教师查找并审定后上传至学习平台。线上部分为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学生完成指定教学视频观看和论文阅读任务并在线完成作业与测试。作业和测试题目由团队根据视频和文章内容编写,目的在于检测巩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随后转入课堂教学,教师依据学生在线学习情况、调整课堂讲解内容;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内容与形式、组织课堂小组讨论与展示及互评;融合教学目标及要点点评代表性小组展示,了解学生对重难点内容的掌握;依据情况设计后续教学活动、设计章节复习和后续课程相关练习并上传平台;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在线学习阶段。教师借助在线讨论、留言及问答等不同形式,帮助学生内化教学单元知识,培养学生应用、分析、评价和反思所学知识。

2.2 教学效果分析

为了检验课程教学效果,教学团队参考郑咏滟(2019)有关 SPOC混合式教学对英语学术写作课堂的促学效果研究,设计开放性访谈。笔者在所教授的2个班学生中抽选学号尾数为5的13名同学作为访谈对象,并随机将13名同学分成各7名和6名同学的两个访谈小组。访谈在课程结束后的第二周原教学时间原上课教室开展,学生自由围坐就笔者抛出的问题发表各自看法。笔者事先告知学生访谈目的,经同学允许利用录音笔记录访谈内容。

访谈话题涉及英语学术写作知识观和体裁观两个方面内容,设置的8个问题与写作知识的获取、展现和确定性以及写作材料使用、语言选择、衔接组织、修辞思维和任务达成相关。笔者在访谈过程中抛出“学术写作知识获取主要途径有哪些”等问句主导访谈内容与方向,当学生不能聚焦问题作答时,笔者通过提供诸如“不同来源的消息”“实践中应用并反思课堂学习内容”“讨论学术写作”“评阅他人写作”等关键词获取访谈对象对学术写作知识获取来源的断定和评判。访谈结束后将语音文件转换成文本材料,教学团队分析访谈内容。

2.2.1 知识获取

结果表明,通过一个学期的混合式学习,学生在“知识的获取”“知识的确定性”和“知识的展现”方面得到提高。学生在线学习过程中通过完成规定学习任务熟悉知识点,通过课堂小组讨论和完成写作任务巩固并实践所学内容,内化课程知识点。对学术写作知识的掌握从记忆、理解、简单应用转变为参与学术话语交流和写作实践中完成。学生认为记忆和套用写作规则和句型对学术写作能力的提升帮助不明显,因为固定句型会限制表达路径并不易与个体需要表述的内容契合。此外,通过文献查找和阅读实践,学生意识到学术写作知识通常会因为教材出版年份和编者的不同出现一定的改变和更新,不存在永恒的写作规则与模板。访谈结果也给教学团队带来启发:学生认为在传授学术写作知识方面,教师线上提供学习资料和课堂讲解知识点的方式不足以让学生掌握知识,还需要通过基于知识运用的写作练习、修改、评定和修改等多环相扣的教学方式叠加才能完成学习目标。由此可知,通过SPOC教学实践,学生的知识观从相对固化的知识点传递和接收逐渐转向对相关知识的再背景化、再语境化。教学实践结果验证了后现代知识观中从实践中重塑写作知识、将新知识融入已有知识结构的说法。

结合对学生网上论坛发表内容的分析,课程组了解到学生对“同伴反馈”的认识和感受:多数同学认为同伴互评能丰富写作思维并提供多样性表达。这一结果折射了学生对写作进行的反思与提升:评判同伴习作让学生体验作者、读者、评审者不同身份的转换,体会到写作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学生个体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线上、线下的交互过程中实现。这些深度参与和投入的学习过程加深了对写作过程和写作知识的理解,促成知识观的转变和发展。

2.2.2 体裁意识的提高

访谈目的还在于了解课程学习之后学生的体裁意识改变情况。访谈围绕语言选择、修辞思维、材料使用与引用三个维度展开。学生普遍认可课程学习对他们在论文写作规范性和逻辑性、引用参考文献,避免剽窃和有效改写句子方面的知识获取。13名学生均清楚硕士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及需要达到的标准、清楚英语学术期刊论文的基本格式。语言选择方面能快速从词汇、句法和篇章层面识别学术文体,有了较清晰的体裁意识。具体来说,阅读课程提供的在线文章对学生学术阅读能力产生积极影响,阅读过程中对学术论文结构的直观感知提升了专业文献阅读信心,实践了如何根据研究需要选择性阅读相关内容并快速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提高了阅读效率。同时,阅读英语学术期刊论文还能帮助学生体会到英汉语言的差异和中西文化差异导致的修辞思维与表达形式的差异,认识到文献阅读的重要性以及语言表达准确性的要求。访谈中学生多次提到,通过学术英语写作课堂的小组讨论环节,同伴间交流写作方法和技巧、写作规范、学术写作知识和写作技能的同时还可以交流学习感受,达到提升学习英语的信心和热情、规划未来学习方向的作用。优秀学生分享个人专业论文写作过程,能很好地激发其他同学的学习动机,形成笔者所在学校研一、研二学生频频在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可喜局面。

3 结语

本研究基于SPOC混合教学模式下《学术英语写作》课程教学实践,记录转写并分析学生访谈内容,了解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有关英语学术写作知识获取和体裁意识培养方面的教学效果。结果表明,个性化在线学习、课堂小组讨论与展示、教师引导下的同伴写作任务互评等学习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体验、体验了不同身份的转换,学术写作知识从接受认知范式开始向建构范式转换,体裁意识在修辞思维等不同维度也发生良性转变。研究表明 SPOC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学生能较好地明确学术语篇特征和写作方法,课程能为学生提供学术写作的语言支持、培养学生规范与变通意识、遵守写作范式的同时创新写作方式并培养学生写作与发表能力,SPOC是一种操作方便,效果明显的可行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写作知识学术英语
写作知识:简化、转化、内化
——评丁丹丹老师的作文指导课
写作知识:简化、转化、内化
写作教学应致力于写作知识的选择与开发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学术
反思中学写作知识教学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