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工人教育协会对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启示

2022-03-15郭光香

职教通讯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育培训农民工

摘 要: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目前,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因循守旧,存在教育培训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单一,师资队伍质的保障低和量的稳定性低,经费来源渠道单一、社会力量投资不积极,办学主体各自为政、资源整合不到位等问题。而英国工人教育协会敢于革故鼎新,具有满足个人、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设置,涵盖专职、兼职和志愿者的师资结构,涵括政府、地方和社会力量的资金来源,自身独立兼具注重合作的办学手段等特点。因此,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应借鉴工人教育协会的办学经验,力求教育培训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多样化,建设囊括专职、兼职教师及志愿者的师资队伍,筹集多渠道的办学经费,注重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办学手段。

关键词:工人教育协会;农民工;教育培训

作者简介:郭光香,女,曲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2)02-0094-07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工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特殊群体,他们拥有农民和工人的双重身份,来回游走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同时又属于社会边缘化群体。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农民工总量为28 836万人,而2019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9 077万人,比上年增加241万人,增长0.8%,其中,本地农民工达到11 652万人,比上年增加82万人,增长0.7%,外出农民工达到17 425万人,比上年增加159万人,增长0.9%[1]。近年来,农民工数量持续上升,农民工为我国城镇化建设、产业转型升级作出了莫大贡献,为了更好地利用这笔人口红利,对其进行教育培训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已迫在眉睫。但政府、企业与教育培训机构出于自身发展的原因,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问题不断涌现,例如,教育培训内容和组织形式单一、师资队伍质的保障性与量的稳定性低、社会力量参与度低等。而英国的工人教育协会从1903成立至今已有119年的历史,百余年来专门为工人阶级和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提供成人教育,之所以能持续稳定发展自有其特色之处。因此,深挖工人教育协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事业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一、英国工人教育协会的发展经验

工人教育协会是英国劳工教育运动的延续和发展,1903年由曼斯布雷治(Albert Mans Bridge)创立,原名为劳工高等教育促进会,1905年改为现名。英国工人教育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是英国独立的全国性民间教育组织,不属于任何宗教或政党,其组织架构分为总会、地区分会、地方支会三级;教师人员的层次分为专职、兼职、志愿者;教育对象主要是劳工大众以及社会弱势群体;教育内容更是多元化,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职业技能培训等;课程组织形式包括导师指导班课程、短期课程、长期课程、住宿课程等;教育目的是提高工人阶级及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社会地位;教育宗旨是追求教育机会均等,实现教育公平,达成终身教育的理想。协会在英国成人教育发展史上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办学经验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满足个人、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设置

首先,在课程组织形式方面,协会最初于1908年和英国大学推广教育部合作举办了导师指导班,导师指导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便得到迅速发展,吸引了不少热衷于学习以提高自己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的工人。自1924年之后,因教育部认可协会的地区分会为课程负责单位,协会开始自行创设一系列其他类型的课程组织形式,如导师指导班课程的预科班、短期班、暑假班、周末班等。相比于导师指导班课程组织形式的学习时间长、学习内容复杂无趣等,协会自创的课程组织形式以学员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有效地缓冲了工学矛盾问题,参加协会短期班、暑假班的人数很快便超过了参加导师指导班的人数。其次,在课程类型方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不管是导师指导班课程,还是1924年后协会创立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其他类型课程,课程设置重点偏向博雅学术性课程,具有强烈的人文成人教育倾向,主要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为主,而自然科学、职业教育内容几乎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为了满足当时社会经济生产的需求,社会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增强,到了60年代,协会的各种专业、职业培训课程也迅速发展起来,所设课程内容密切联系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贴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涵盖专职、兼职和志愿者的师资结构

“工人教育协会总部在伦敦,机构健全,人员配备有专职秘书、职员以及专职、兼职的“导师”,他们承担教学和学习的组织工作,其活动也多由志愿人员在导师指导下进行。”[2]尽管协会在全国各地聘有150位专职的组织导师,负责教学和组织的任务,但协会里大多数的导师还是兼职人员。在地区分会层面,由志愿工作者负责行政和地区组织事宜,必要时由组织导师协助,在地方支会层面,也雇有专职导师和部分兼职导师。由此观之,协会的师资队伍涵括了专职、兼职和志愿者三种类型的教师,其志愿者制度是工人教育协会的一大独有特色,在协会工作的志愿者和管理者一样可以参与课程设计和准备等教学活动,并被鼓励成为协会的成员。斯蒂芬·罗伯茨(Stephen K.Roberts)就曾经说过,“志愿者制度对工人教育协会发展起到的作用会让它的创始人感到十分惊讶与满意”。[3]一言以蔽之,工人教育协会的成功与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与热情工作密切相关。如今,在工人教育协会官网上,仍然存留志愿者窗口,这是在对广大志愿服务者的积极参与以示欢迎。

(三)涵括政府、地方和社会力量的资金来源

工人教育协会作为一个不属于任何党派和宗教的中立性教育组织,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全国性或地方性的经费筹集以举办成人教育活动显得力不从心,维持协会组织的正常运行也很吃力,所以其必须与政府、地方教育当局、大学等建立经费上的联系。英国不同地区的工人教育协会经费来源渠道相差无几,整体来说,协会办学经费大部分来源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教育当局,另外小部分来源于学费、会员费、大学以及募捐等,以此来确保协會组织顺利举办成人教育活动。作为中立性的组织,依靠政府、大学等组织的力量符合协会当时发展的现实,譬如,协会在组织和指导教师方面得到了政府的资助和大学的支持[4]。其实,协会一直以来在做教育慈善工作,确保没有成年人因社会、经济或个人的不利条件而被剥夺接受教育的权利一直以来是协会的慈善目标。如今,在协会的官方网站上还可以清楚地看到捐款窗口,上面有相应的捐赠地址和捐赠方式,例如有定期捐助、网上捐助、电话捐助、遗产的礼物等捐赠方式。由此可见,协会办学不仅得到了政府的拨款支持,同样也获得了社会好评以及社会力量在资金等方面的帮扶,与社会发展一直保持紧密联系。

(四)自身独立兼具注重合作的办学手段

工人教育协会在办学手段方面独树一帜,在保持自身独立的同时又注重合作。独立指的是其在政治上的独立,它不属于任何党派或宗教,合作指的是其在经济上的合作,因为它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合作对象主要有政府、大学推广教育部、地方教育局、工会等,这些合作对象都曾一度为工人教育协会的持续发展输入人力、物力、财力等。协会与大学推广教育部合作创办的导师指导班课程,便是协会与大学或者政府相关部门在经济上合作的肇始点。据历史资料记载,早年两者联合设立导师指导班课程,教师的报酬就由大学支付一半,教育部支付三分之一[5]。再者,协会还与各工会组织合作对职工进行相应的培训,以提高职工的知识与能力[6]。如今,协会在官网上也明确表明:在合作方面,伙伴关系是我们社会使命的核心[7]。目前,协会拥有450多个合作伙伴通过协作共同致力于成人教育的发展,这些合作伙伴在协会的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协会能够每年在英格兰和苏格兰地区接触50 000名学生。

二、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发展症结

目前学术界关于农民工的概念没有统一界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来说,农民工即进城务工人员,指在城市或者城镇从事非农产业工作且拥有农业户籍的工人。农民工群体可分为跨地域流动的进城务工农民和在居住在县城内但从事非农产业工作的农民,前者一般称为外出农民工,而后者一般称为本地农民工[8]。农民工教育培训是指以即将或已经从事非农产业工作的农民工为教育培训对象,以非农产业的技术技能及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为教育培训内容,以促使农民工在城镇非农产业更快更好就业和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也有一定的发展历史,但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以下四方面弊端。

(一)教育培训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单一,局限性大

目前,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机构以及企业的教育培训内容略显单一,局限于职业技能教育,片面追求实用知识技能的学习。从近几年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相关研究便可以看出一二,大量学者关注农民工职业技术教育,使其一度成为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热点话题,而忽视了农民工思想品德、文明礼仪、自身权益维护、心理健康等通用的素质教育,无法满足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需求。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不仅仅期望学得一技之能,得到一份体面的工作,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更重要的是他们希望自身能够真正融入城市,成为城市中广大市民的一员,能和其他市民一样平等地享受各项基本权益,因此,通用素质的教育培训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除此之外,农民工教育培训机构在设置课程内容时没有深入次级劳动力市场做相关调研,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热点不明确,导致教育培训内容与农民工就业所需不匹配。教育培训结束之后,很多农民工抱怨所学知识、技能一无所用,在竞争就业岗位时派不上用场,浪费了时间和金钱。在教育培训的组织形式方面,现有的教育培训主要以传统集体课堂的形式进行授课,对于移动学习、远程学习等新型方式利用率不高,且培训以短期培训为主,长期培训以及脱产培训较少。

(二)师资队伍质的保障性、量的稳定性低

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师资一直以来存在三大问题,即数量不足、流动性大、专业化水平低,这一直是开展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掣肘。首先,在师资队伍“质”的方面,教师总体专业水平、综合素质较低。由于农民工教育培训机构教师工资低、职业归属感低、职业前景差等原因,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学历年轻培训教师不愿在教育培训机构做专职教师,兼职培训教师较多。也有很多教育培训机构采用志愿者制度,志愿服务的教师工作热情高但教学、管理能力低,完全依靠志愿服务教师的工作热情很难保证农民工教育培训的质量与效率。其次,在师资队伍“量”的方面,农民工教育培训师资短缺、流动性强,数量稳定性差,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师资质量现实背景下要想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为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培养大量专业的职业技术人员可谓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三)经费来源渠道单一,社会力量投资不积极

一般情况下,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资金来源有三,一是政府,二是企业,三是农民工自身。政府在农民工教育培训中起统筹规划的作用,主要进行政策扶持、资金补助等,虽然近几年政府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经费投入比例逐年上升,但由于我国农民工是一个数量庞大的异质性群体,而农民工教育培训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资金短缺问题严重,致使教育培训过程流于形式,质量不过关等。一方面,企业作为农民工教育培训的主体,出资出力是应然之事,但实然的情况却不尽人意。尤其是中小型、私营企业,其本身发展根基就不稳固,为了减缩成本,谋取利益最大化,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成本投入极少,缺乏参与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仅提供职前培训,对在岗培训、转岗培训等漠不关心,严重阻碍了农民工的职业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工自身终身学习意识淡薄、自我职业规划不完善、生活拮据等原因不愿过多投资自己,于是很多农民工尤其老一代农民工表现出一种明显的消极学习特征,不愿拿出时间、金钱、精力去学习。当前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经费来源主要局限于这三个方面,与英国工人教育协会相比,在社会力量投资方面很不乐观,很多社会组织,比如高校、非营利组织以及志愿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公民个人并没有认识到农民工教育培训对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价值,不愿过多投资农民工教育培训。因此,政府应采取激励优惠等措施吸引社会力量主动参与进来。

(四)办学主体各自为政,资源整合不到位

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的主体涉及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社会教育性培训组织等教育培训机构以及企业等,由于农民工教育培训历史不长,加之长时间办学主体各自为政,致使教育培训资源的重复建设、无序发展等问题比较突出。尽管近年来企业与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合作,但这类結合往往流于形式,缺乏深度融合。企业和农民工教育培训机构应该打破两者之间的围墙,互相交流合作。一是可以利用企业的工作实践场地、熟练技术师傅;二是可以利用教育培训机构的专业师资、技术理论知识等,真正将两者的教育资源充分整合与共享,互利共赢,打造校企结合、工学结合两位一体化教育局面,真正做到“学校与企业合作、专业与产业发展相适应、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对标、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融合,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深度合作”[9]。通过合作的方式提高教育服务供给质量,充分开发农民工等弱势群体人力资源,能够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这一大笔人力资本。

三、英国工人教育协会对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启示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仅代表着农民阶级,还代表着工人阶级,同时又属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对其进行职业技能以及其他方面的教育培训是成人教育天然的使命。而工人教育协会是英国成人教育发展史上的典范,一直以来主要以工人阶级和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为教育对象,对其进行有关生产生活等多方面教育,能够帮助其提高社会地位。具言之,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目的等视角出发,两者存在天然的耦合之处,因此,我国在开展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相关工作时可以借鉴英国工人教育协会办学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参照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现实情况加以创新,最终完善我国的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

(一)力求教育培训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多样化

不论是在国家宏观政策层面,抑或是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等微观实施层面,我国有关农民工教育培训的课程内容主要涉及职业技能教育,博雅学术性教育、公民教育等内容几乎没有,而协会在这方面的教育培训却表现得异常出色,例如,协会向劳动人民开放非全日制高等教育,通过个人启蒙来促进自由主义的公民身份概念[10]。因此,我国在构建农民工教育培训课程体系时应统筹职业技能教育、社会化教育以及自主创业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农民工用科学合法的方法解决在城市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教育培训组织形式方面,可以借鉴协会课程组织形式的经验,保证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即集中学习、夜校学习、周末制学习等相结合,传统课堂教学与车间教学相协调,短期培训与长期教育相配套等[11]。基于當下时代发展特色,还应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大力实行网络教学组织形式,将远程教学、移动学习与农民工教育培训链接起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保障农民工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合理安排学习进度,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农民工学习主体的个性化与自主化。

(二)建设囊括专职、兼职教师及志愿者的师资队伍

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的活要素之一,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农民工教育培训也不例外,但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质量欠佳,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首先,在师资“量”的方面,一则可以通过加薪升职等途径保证一定数量的专职教育培训教师,二则还要聘任足够的兼职教育培训教师以作补充。除此之外,还可以借鉴工人教育协会的志愿者制度,聘用志愿服务教师,不仅可以降低办学成本,还能保证教师数量的稳定。其次,在师资“质”的方面,由于专职教师以及志愿服务教师教育背景复杂、专业知识技能受限,仅凭一腔热血进行教授不能保证其培训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联合学校制定农民工教育培训机构教师准入标准,例如,要求专职教师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对专职、兼职、志愿服务教师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并且鼓励兼职、志愿服务教师也考取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让他们成为专职教师,从而提高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者的专业性。

(三)筹集多渠道的办学经费

从英国工人教育协会的发展历程来看,几经波折,有过昌盛,也有过衰微,根本原因在于办学经费的充裕与否,即来自政府支持以及社会援助的经费决定着协会发展的顺利与否,英国政府以及地方教育当局是协会发展的经济命脉。从我国现实出发,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农民工教育培训受益者是政府、企业、学校、农民工自身以及社会,办学经费应该由这五方按一定比例共同承担,使利益相关方变成利益共同体。首先,农民工教育培训作为国家战略工程,既是教育问题,也是经济政治问题[12],因此,政府应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设置专项资金,保证专款专用,完善经费使用的监督机制,还要通过奖励机制吸引社会力量进行投资,保障各类型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开展可以不受经费的限制。其次,企业以及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作为农民工教育培训的获益方之一,作为教育培训的一线,应切实落实国家、地方政策,投入足量的经费。譬如,在企业内部大力兴办教育培训,积极完善农民工职前培训、在职培训、转岗培训的一体化教育培训服务,将对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投资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再次,农民工自身理应通过交学费的形式承担办学经费的一部分。最后,社会的经济繁荣与农民工辛勤的劳动密不可分,所以社会上的一些非营利性组织、企业等也应为农民工教育培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注重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办学手段

工人教育协会创始人曼斯布雷治一直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协会从与大学合作成立导师指导班起至今,越发注重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因此,在合作办学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协会的经验,在开办农民工教育培训时应加深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推动普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社会教育性组织等教育培训机构与企业在培训计划、监督评价、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促使双方发挥自身特有优势,助推农民工教育培训提质增效。首先,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与企业可以组建合作委员会,落实各自的职责分工[13],方便对培训目标、课程体系、经费投入等进行民主协商决策。其次,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企业与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协共同监管教育培训过程,对师资质量、课程质量、培训效果、农民工学习行为等进行监督评价。再次,建立完善的资源共享机制,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等教育培训机构贡献专业化师资、基础理论知识等,企业贡献企业专家、一线熟练操作员以及实践培训场地,两者融合不仅能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浪费,还能使得农民工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方面齐躯并进,使得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工作更方便、更高效地切实开展。最后,明确经费的投入机制,双方可按比例进行经费投入,保证农民工教育培训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 (2020-04-30)[2021-11-29].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004/t20200430_1742724.html.

[2]吴洪富.英国劳工教育的历史特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121-125.

[3] ROBERT S STEPHEN K. A Ministry of Enthusiasm: Centenary Essays on the Workers'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M]. London: Pluto Press, 2003:2-3.

[4]李麗.20世纪上半叶英国成人教育的演变:从工人阶级教育到大众成人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6(1):126-136,166.

[5]张新生.英国成人教育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236.

[6]一亦.英国的工会组织和工人教育简介[J].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2(5):26-27.

[7] Works' Educationl Association. About Us[EB/OL].[2021-11-01] http://www.wea.org.uk/index.htm.

[8]梁燕.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教育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4):74-79.

[9]滕杰.合作治理视角下高职院校参与农民工教育的机制研究[J].成人教育,2020,40(5):51-55.

[10] TURNER R. Workers'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Tutorial Classes and Citizenship in Scotland,1907-1939[J]. History of Education, 2009, 38(3):367-381.

[11]谷琳.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供给体系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8(16):158-160.

[12]杜永红,张艳.农民工培训质量保障中政府行为偏差及其优化[J].职教通讯,2012(22):37-41.

[13]曹成刚,杨正强.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4(1):104-107.

The Enlightenment of British Workers' Education Association to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GUO Guangxiang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role of migrant workers i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i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state and society. At present,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is conservative, and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single content and organization form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he low guarantee of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teachers, the single source of funds, the inactive investment of social forces, the main body of running schools running their own affairs, and the lack of resource integration. The British workers' Education Association dares to innovate, and it has some features such as curriculum that meet the needs of person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overs the structure of full-time, part-time and volunteer teachers, includes the source of funds from the government, local and social forces, independent and cooperative. Therefore,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should learn from the school running experience of the British Workers' Education Association, diversify the contents and organizational forms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build a teaching team including full-time, part-time teachers and volunteers, raise school running funds from multiple channel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school running means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industry university combination.

Key words: workers' education association; migrant worker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3321500338279

猜你喜欢

教育培训农民工
让农民工培训与就业“无缝对接”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注重教育培训 保障职工安全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国家统计局: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面临拐点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