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策略探究

2022-03-14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成才 2022年21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教师

■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王 洋

1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

1.1 是马克思主义劳动和教育观的主要内容

劳动教育作为当前高校主要的教育发展方向之一,其自身有着极为重要的教育作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念认为,整个世界历史不外乎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产生的过程。由这一理论可以验证劳动是人们原本实力的表现形式,也是最基础的实践过程。以马克思理论为依据,加强劳动在高校教育当中的融合渗透,并切实打造以劳动为核心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成长和发展平台,促使高校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

1.2 重视劳动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在儒家思想当中,有“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理论,大致意思为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让年幼的孩子有可以健康成长的地方。在这一理论当中,着重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通过劳动的方式为社会效力,以此使年幼的孩子有健康成长的空间。这进一步表明,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就理当参与劳动。“天降大任于斯人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进一步突出劳动的重要性,劳动可以达到磨砺身心、砥砺品格的作用。在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当中,更是秉承了劳动精神,传承了劳动内涵,以此来维持自我生存,推动自我发展。

1.3 加强劳动教育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关键路径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而在这当中,教育作为其中最关重要的一环,需要教师积极促进素质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当中的融合渗透,全面打造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系统构架,促进劳动教育的进一步推广与宣传,以此满足我国社会发展之需求,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并且,在新时代的社会发展当中,也越发强调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性,在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当中全面融合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意识,形成良好的劳动精神,不仅有利于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更有利于帮助新时代的人才实现自身价值。

2 现阶段高校劳动教育现状

2.1 教育理念上重理论轻实践

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在实际的展开过程当中,往往由于落后的教育观念影响,使得教师过于重视劳动教育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但劳动教育本身是一项重实践、轻理论的课程,教育观念的偏差导致学生的劳动意识过于淡薄。再加上现阶段高校劳动教育对劳动教育内涵的理解过于片面,并不能很好地认识到劳动教育对学生及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劳动教育的教育价值被大大忽视。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立足于当下,立足于实际,从根本上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以此为劳动教育的有效落实奠定坚实基础。

2.2 劳动教育专业师资匮乏

劳动教育专业师资匮乏也是当前高校劳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教育观念问题的影响,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度不高,并缺乏重视,导致学校对劳动教育方面投入的人才较少,难以满足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需求,从而造成高校劳动教育存在问题,无法发挥有效的教育作用。教师在人才培育的过程当中有着不可或缺的教育作用,但是在现阶段高校劳动教育当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学校内部缺乏充足的师资力量。并且,学校内部缺乏研习内容和研习制度,部分教师对劳动教育缺乏系统化的教学研究,导致教师专业能力以及教学素养有所欠缺。

2.3 缺乏劳动教育综合考核评价

缺乏劳动教育综合考核评价也是当前高校劳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存在导致高校学生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度大大削弱,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导致劳动教育缺乏有效的教育效果。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内部缺乏完善的劳动教育机制,劳动教育过于形式化,缺乏有效深入。在通常情况下,高校展开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都是通过讲座和公开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授课,缺乏评价机制以及考核机制,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很强的学习体验感,造成学生对劳动教育缺乏学习兴趣。

2.4 劳动教育校园文化缺失

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当中,劳动教育校园文化缺失也是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很少能体验到劳动,导致学生缺乏基础的劳动意识。而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宣传劳动教育,并激发学生劳动意识的主要措施。就如同宣传名人名言、名人事迹一样,会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教育效果,以环境为切入点让学生沉浸在劳动文化环境当中,形成劳动意识,并促使学生形成劳动的思想观念。但是现实的高校文化环境建设的过程当中,却很少能看到劳动教育的内容。

3 解决当下高校劳动教育问题的策略

3.1 积极更新劳动教育观念

要想切实解决当下高校劳动教育当中所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学习先进的劳动教育理念,并结合高校劳动教育实际情况加以适时调整,使其能在高校劳动教育当中得以有效实施应用,全面发挥先进教育观念的作用,提高高校劳动教育水平。而在这当中,校领导需要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组织学习研讨平台,围绕劳动教育展开学习,分析国内外先进的劳动教育理念,并积极开设以劳动为核心的劳动教育体系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落实。以此为基础,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创新劳动教育形式,为学生创建高质量的劳动教育体系,助推高校劳动教育的长效发展,使之有效地发挥作用助力生学习,发展。

3.2 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在重视劳动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资金的投入,完善教师的社会保障,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并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平台,以此为基础,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人才的引进力度,组建高质量的师资团队,并在校内积极开设研讨学习平台以及研讨学习制度,促进师资人才的高质量发展,使教师能有效借助研讨学习平台及研讨学习制度展开学习提升,优化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素养,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水平,达到推进高校劳动教育发展的目的。其次,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教育资源,组建一体化的校本教研平台,鼓励教师通过发展自身专业能力提升教学水平,使之能有效发挥集体智慧,创新劳动教育课程,丰富劳动教育活动,使劳动教育全面渗透到高校教育当中,以此促进高校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3.3 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完善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同样也是改进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现状的主要措施,教师需要对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加以高度重视,结合高校劳动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构建方案,确保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得以全面落实。教师结合高校劳动教育实际情况,将其融入到基础的教育学科当中,并以此为基础制定考核评价指标,使学生能借此正确认识劳动教育,切实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提高高校劳动教育水平。

3.4 加强校园劳动教育文化建设

在新时代的高校劳动教育当中,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劳动教育必要的延续与补充,进一步体现出了劳动教育的人性化,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了教育者对育人方式和育人内容的创新。首先,学校教师全面利用学校内部现有的教育资源,打造长廊文化。通过粘贴以劳动为主题的艺术创作、诗词歌赋等内容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同时,也可以通过结合五一劳动节等重要节假日,开展劳动周、劳动月等多样化的劳动教育活动,借助活动来营造劳动教育氛围。让学生在文化环境的熏陶与感染下形成热爱劳动、想劳动、会劳动的风气。其次,还可以通过借助宣传栏或者学校官网、公众号等方式来宣传劳模事迹,打造良好的校园风气,以此来激励学生积极劳动。

4 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的高速发展推动着我国综合教育水平的进步,而在素质教育持续落实下,劳动教育成功走进我国高校校园,走进课程,并取得了较大的教学成果。但是在近几年的社会发展下,高校劳动教育问题也逐渐凸显,以此为基础加大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及现状的分析,了解导致高校产生劳动教育实施问题的主要原因,从源头入手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并构建高质量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保障劳动教育价值得到切实发挥,在促进高校劳动教育发展的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