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他一v”中“他”的语用研究
2022-03-13杨福兵吴媛媛
杨福兵 吴媛媛
(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v他一v”结构中,第一个“v”和第二个“v”是两个相同的动词,如:“看他一看”“试他一试”“问他一问”等。“v他一v”结构经常出现在古白话小说、话本和白话小说里,它有书面语和口语两种文体。学界对于“v他一v”的研究很少,陈新义(2018)《“v他一v”的构式义研究》《关于v他一v构件“v”的研究》从整体上对“v他一v”结构义做了分析,并且也分析“v”的特征。但目前尚未发现对该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研究。在古白话小说中“v他一v”结构里“他”是实指,前文有指代的对象,且充当宾语。在现代汉语小说中,有的与古白话小说的用法相同,文中将这种用法称之为原型用法;有的“v他一v”的“他”仅仅作为语用成分存在,在前文没有指代对象,文中称之为构式用法。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描写分析“他”虚化的来源以及发展过程,采用例证区分原型用法与构式用法,阐释“他”出现的几个条件,期望对深入了解代词演变规律以及构式用法有所帮助。
一、原型用法中“他”的语用问题
“v他一v”的原型用法最早出现在北宋,但是出现的频率很低,还没有广泛的运用。如:
(1)但直说他,则恐未必便从,故且将去吓他一吓。等他不从后,却说之,此政与商鞅之术同。《北宋语录·朱子语类》
元明清时代“v他一v”的原型用法使用逐渐增多,在杂剧、小说、话本中,出现的频率很高。笔者分析了bcc以及ccl语料库中关于“v他一v”的例句,通过统计得知,“v他一v”结构在明清小说、元代戏曲中,总共出现了256次,几乎每一部小说中都有这种结构。如:
(2)(小生)元来哥哥杀了人,要我去抬尸。我且试他一试,只说不肯去,看他如何?《全元曲·戏文》
(3)可怎生得他回头,我看他一看,可也好那!哦,待我着四句诗嘲拨他,他必然回头也。《全元曲·杂剧》
(4)等到十六日天大明了,长老道:“这已过了子时,料应没事了,进去看他一看。”《醒世姻缘传(上)》
(5)大道边什么装神弄鬼的事可都有,真要是神他也不能害人,要是妖魔鬼怪你我跑也跑不了,莫若你我壮起胆子,问他一问。”《济公全传(四)》
以上的例子,“吓他一吓”“看他一看”“试他一试”都是结构的原型用法,这里的“他”作为宾语,是第三人称代词,回指前面的某个人,表示实指,都可以在前文中找到指代的对象。如例(2)中的“试他一试”的“他”指代前文中的“哥哥”,例(3)中“看他一看”的“他”,即前文提到“可怎生得他回头”中的“他”。例(4)中“看他一看”的“他”、例(5)中的“问他一问”的“他”都是小说前文提到的某个人物。
采用穷尽方式分析了语料库里所有古白话小说、话本相关例句,“v他一v”中“他”全是实指,没有出现结构变异现象。
通过对bcc语料库中对“v他一v”结构在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所出现的频率进行对比分析得知:“v他一v”原型用法发展到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近代汉语元明清小说中,这种结构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比如“试他一试”出现了171次,“吓他一吓”出现了47次,看他一看出现了100次;而在现代汉语的文学、报刊以及媒体中,这种结构出现的频率相对来说少了很多,比如“试他一试”出现了69次,“吓他一吓”出现了20次,“看他一看”出现了8次。如:
(6)今晚,我要狠狠的逼他一逼。(巴尔扎克《贝姨》)
(7)等他哪一日出差来了上海,怎么也要在球场上会他一会。(彭瑞高《对手》文汇报,2003-8-6)
(8)我不晓得聂本源是否知道那座仪器的代号,但此刻姑且试他一试。(无极《惊幻之旅》)
以上3个例句中的“逼他一逼”“会他一会”“试他一试”都属于现代汉语中的原型用法,这里的“他”回指前文提到的某个对象,读者可以从前文中找到。
“v他一v”原型用法中“他”的语用与“他”的语义,语法是分不开的,“他”在原型用法中作为第三人称代词,指代前文中所提及的具体对象,包括人或者物,可及性程度较高。徐余龙(2002)指出:“可及性是指人们在语篇产生和理解过程中,从大脑记忆系统中提取某个语言或记忆单位的便捷或难易程度[1]。因此,说话人对于“他”的行为代表了说话人的一种目的和意愿,并且通过“一v”再次证明了“他”对于说话人的重要性。
二、构式用法中“他”的语用问题
该结构在现代汉语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用法,结构中的“他”不再作为第三人称代词,不具备第三人称代词具有的“回指性”,只是表示虚指,语义空虚,只起到了增强语势、渲染感情色彩的语用效果。其结构的含义不能简单通过构件的组合被大家熟知,从而产生了构式义。所谓“构式义”是“构式的整体意义和语用效果,具有完型性、动态性、能产性、层级性和语用性”。
词汇-构式语用学(lexico-constructionalpragmatics)是侯国金等在词汇语用学和构式语法的基础上发展嫁接起来的跨学科模式,是“从词汇学到词汇语用学,从构式语法到构式语用学,再到词汇—构式语用学,实现了三个理论过渡”[2]。金江、侯国金(2018)具体指出:“词汇—构式语用学继承和发展了词汇学、词汇语用学、构式语法、构式语用学的合理成分,打通词汇、构式、句法、语义、语用、修辞的经脉,或者说以语用统领其他,形成分析音、形、义、效的全新界面研究视角。根据该视角,“构式是音系、词汇、习 语、短语、小句、语句、句群、语篇等层面,由两个(以上)象征单位约定俗成的良构性配对体,其构成部件即音形义及其关系具有形而上的任意性因而具有很大的难以预测性,以及形而下的理据性因而具有相对的可预测性。”[3]概括的宏观构式叫“图式构式”,含“语体体裁构式、文化思维构式、语篇构式”等,而例示“图式构式”的那些下位构式叫“实体构式”,如“是他吗?”。
“词汇—构式语用学”认为,“任何构式都是音、形、义、 功、效的配对体”,“他”构式也不例外。孤立的“他”或“她、它、牠”都不存在什么虚化,只有一定构式的语境化(contextualization)运用才说得上“他”字的虚实问题。换言之,“他”的虚化,宏观上发生于其历史衍变过程中,微观上形成于语境化、构式化(constructionalization,指形成一定的构式, 从“活用”到“泛用、惯用、正用”)的日常交际使用。
“词汇-构式语用学”要求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析构式的含义,“v他一v”构式用法中第一个“v”后面的“他”如果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析则有双重含义。这些动词包括:试、躲等。例如:
(9)只见时文彦何达好端端的坐着,并没有什么事,大家以为何达博士又是在心理学上,又有什么心得,故意叫唤起来,试他一试,看看成绩如何呢,也就不说什么了。(张恨水《春明外史》)
(10)旺子年幼好奇,心想试他一试,不敢出口。(铁笛子《还珠楼主》)
“试、躲”这类动词的语义既可以指向人,也可以不指向人,因而语义具有双重指向,例句(9)中“试他一试”的“他”有具体的指代对象,也就是“何达博士”。例句(10)中“试他一试”的“他”在前文中没有找到确指的对象,表示虚指,是说话人想要尝试的一种决心,一种强烈的意愿,词义虚化。因此分析句子中的“他”必须考察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如例6、例7中通过上下文,我们可以得知“他”是否为虚指,否则虚虚实实,虚实两可,很容易造成语用歧义。因此,代词的回指具有两种分类,一种是可以在前文中找到具体的实指对象,另一种是在前文中并不能找出确定的所指对象,这里的代词所代替的对象是虚指的,起到一种修辞的作用。
构式用法中“他”的语用功能,笔者认为可以从张言军(2011)提到的虚指代词“他”的主观标记功能得到一些见解。他运用语言的主观性理论,分析“他”的主观标记功能,从而得出了,虚指代词的“他”在语句中是为了满足说话人在表达中的主观认识而出现的[4]。但是与他不同的是,“v他一v”中的“他”并不是对代词“他”后面出现信息的强调,而是对“v”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强调,从而表达说话人的一种主观性态度,强烈想要达到某种目的的意愿。例如:
a并未发现任何人,他只好先闯他一闯。(李凉《神偷小千》)
b并未发现任何人,他只好先闯一闯。
对比上面的例句,虚指代词“他”的出现并不会影响整个句子的语义以及句法结构,去掉与否,都是成立的。但是从语用表达上,a句与b句是不同的,例b只是做一种尝试的动作,并且对这一种动作做一种客观的阐述;例a句除了向读者阐述说话人做的一种尝试动作之外,还附加了一种决心,一种意愿,必须要完成某件事,有着“不到黄河不死心”的勇气。因此,加上虚指代词“他”增添了一种强烈的感情色彩,加强说话人的语气,从而增加了主观量,这些都是“他”具有的语用功能。
三、“v他一v”中“他”的虚化浅论
首先关于“他”在“v他一v”的语法功能,笔者认为可以参照学者们对于其他结构中“他”的语法功能来解释。实指代词“他”在“v他一v”中作宾语,但是对于虚指代词“他”的语法功能,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比如:吕叔湘先生以及袁毓林先生,他们都认为“他”在结构中充当形式宾语;黄伯荣,廖旭东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认为虚化代词“他”是虚假宾语,只具有语用功能,加强语势和感情色彩,分析时可当作助词来看,不做成分分析[5]。但是笔者更赞成张言军(2011)在《虚指代词“他”的语用功能分析》中所谈到的,虚指代词“他”在语句中应该处理为语用成分,“语用成分”指的是分析中不影响句法结构的内部规律,但同时具有重要的外部交际功能的言语成分。而“他”正是为了这种言语表达的需要,不是为了满足句法的需要。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具有说服力,我们在做句法分析时,不应该拘泥于传统的分析方法,局限于主语,谓语,宾语这几种主要的句法功能,更应该打破传统观点,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他”作为语用成分,不与前面和后面的结构发生句法关系,只起到语用功能的作用,也不用句法概念来指称它。
其次,笔者认为“v他一v”结构中的“他”既可以回指人也可以回指物,他们都属于“他”指代前文对象的用法。 “它”的分化字是“佗”,“他”是“佗”的异体,后逐渐取代了“佗”,在上古仍表示旁称。另外,上世纪初,受西方语言人称代词区分性别的影响,“他”逐渐分化成“他”“她”“它”。“它”在中古后期发展为第三人称代词,见于早期白话,而“他”是晚于“它”的。1920年以后,出现了“他”“牠”“它”混合使用,1955年12月22日,用行政手段废除了“牠”,明确了代物的第三人称代词使用“它”。因此,在古白话小说和现代汉语小说中,都有一些“他”指物的现象,我们不能把这种现象同样看做“他”的虚化。例如:
(11)那块鼎腹不小,他分明未曾带在身边,大概不是说谎话,但大哥既然起疑,我就仔细搜他一搜也好!(卧龙生《金鼎游龙》)
例句(11)“搜他一搜”中的“他”在前文中可以找到确指的对象,即“那块鼎腹”,这也说明了“他”也可以指代非人的事物。
再次,关于“他”的虚化与动词的关系,通过研究语料库“v他一v”中的动词,全部是单音节动词,没有发现“v”有双音节甚至多音节的情况,而且都是表示人的自主行为的动词,究其原因,袁毓林先生的回答可以借鉴,他从韵律的角度进行解释,句子里的动词是单音节的,正好与后面的“他”凑成一个音节,用韵律句法的术语说,让作为形式宾语的“他”与前面的单音节动词构成一个韵律词[6]。单音节动词与“他”所构成的韵律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更倾向于这样使用。并且动词的类和词义与“他”的虚实关系,表自主性并且语义可以指向人的动词,后面的“他”常表示实指,有实意,不虚华。这些动词包括:送、劝、见、看、会、瞧等。例如:
(12)我们得瞧他一瞧才好。”(张恨水《啼笑因缘》)
例句(12)中的“他”均有实指,没有虚化,语义可以指向人。与之相反的表示自主性并且语义一般不指向人的动词,后面的“他”常表示虚指,没有实在的意义,语义已经虚化。这些动词包括:闯、赌、偷、冒、拼等。例如:
(13)左雷一点头道:“生不出儿子,横竖是个死,倒不如赌他一赌。(应天鱼《少林英雄传》)
例句(13)中的“他”表示虚指,代词“他”可以省略,语义不变,前面没有具体的指代对象,意义已经虚化。但是这里使用代词“他”只是想表达说话人的一种破釜沉舟的勇气与决心,起到了修辞渲染的作用。
最后“v他一v”中“他”的虚化与语音存在着联系,这一点与张鑫(2010)中谈到的观点有所类似,他在文中详细论述了“他”的虚化与语音存在着意义和形式的对称,当“他”在句子中表示实义,那么“他”的语音应该重读,当“他”在文中表示虚义,“他”的语音应该轻读[7]。这一点在“v他一v”结构中同样适用,当“他”语义实指,,语音的音高也大,当“他”的语义虚化,语音的音高降低。呈现一种对称性。
本文利用CCL、BCC 语料和前人成果,对“他”的虚化程度做了微观研究。“他”虚化背后隐藏着新的价值,虚化后的“他”还保留了诸多“实”用。虚化情形不同,其意、其功、其效亦不同。总之,“他”有虚有实,虚化有程度差异。虚化的“他”在一定构式中促进了构式的语用化,虚指代词的“他”具有增强语势,增加感情色彩的作用,并且还起到强调前面动词的作用。表达说话人的一种主观态度以及强烈想要达到某种意愿的决心和勇气。
[注 释]
①文中的例句均来自CCL和BCC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语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