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演唱与表演技能的价值和途径

2022-03-13贾春丽

学前教育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贾春丽

[摘 要] 音乐是艺术的基本表现形式,教师对幼儿的艺术启蒙会深刻影响幼儿对音乐的态度及音乐学习水平。职前阶段就应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演唱与表演技能的提升,这不仅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也是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水平,激发幼儿艺术学习兴趣,提高幼儿艺术素养的需要。培养院校应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合理设置音乐教育课程,革新教学方法,加强科学训练,通过与区域内幼儿园合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场域,使其音乐演唱与表演技能最终能够化为专业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学生将来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关键词] 音乐演唱技能;音乐表演技能;学前教育专业

提升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建构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的基本前提,培养院校必须根据时代发展需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1][2][3]补齐人才培养短板,优化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与能力基础,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更宽广的专业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自主发展能力。[4][5]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最终是为了满足学前儿童的多样化学习与发展需要,这种支持既包含对幼儿心智的启蒙,也包含对幼儿艺术素养的熏陶等诸多方面。因此,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不仅包含普遍意义上对幼儿的观察、理解和支持,[6]同时也包含各种支撑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艺体技能。[7]由于幼儿的学习具有形象化和具身化的特点,幼儿园教学也多采用音乐和舞蹈来辅助教学的开展,教师的演唱和表演水平不仅影响教学活动的组织氛围,同时也影响幼儿对音乐的参与兴趣和投入水平。因此,在职前阶段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演唱和表演技能对拓展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培养院校要在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实践技能培养方面不断更新培养理念和优化训练模式。

一、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演唱与表演技能的价值

时代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已经从智力走向全面发展,其中良好的艺术素养又是个体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丰富的艺术活动不仅可以浸润个体的心灵,发展个体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还可以提高个体的创造力,甚至可以提升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凝聚力。[8][9]音乐是艺术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是人类个体和社会存在与发展必需的要素之一,培养相应的音乐演唱和表演技能是个体开展音乐活动的基本前提。学前教育阶段是个人发展的启蒙阶段,教师对幼儿的艺术启蒙会影响幼儿对音乐的态度及其音乐学习水平,因此,幼儿园教师艺术素养以及音乐能力必须在职前阶段就得到良好的训练,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演唱和表演技能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

首先,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演唱与表演技能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需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职前教育必须培养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必需的专业能力,要促使他们获得全面而有效的发展。音乐素养是艺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展音乐教育和训练不仅可以发展他们相应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技能,同时也可以陶冶他们的人文情怀,发展他们的创造力,为他们今后工作和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其次,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演唱与表演技能是优化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的现实需要。学前儿童对音乐的需要是基于其内在生命本源的,美妙的声音和优美的动作能够唤起幼儿的感官和知觉,能够引发和促进幼儿对事物的探究与操作,能够陶冶幼儿的心灵和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10]音乐演唱与表演可以优化幼儿园教学的活动氛围,可以提高幼儿对活动主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水平,如果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没有音乐和表演,那将是缺乏生机的。

最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演唱与表演技能是激发幼儿艺术学习兴趣和提高幼儿艺术素养的综合需要。幼儿艺术素养的培养和艺术能力的萌发需要有成人的引导,成人合理的引导和系统的展示可以使幼儿更好地去发现美、认识美、表达美和创造美。当教师具有良好的音乐演唱和表演能力时,幼儿就能够从教师的表演中更好地感知音乐带来的形式美及其所蕴含的情感,能够更好地调动内在的表达和表现欲,从而获得音乐意识、技能、情感以及思维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二、优化教学体系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演唱与表演技能的培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尽管学生的艺术素养不以专业技能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但如果缺乏相应的技能基础同样难以将艺术素养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在传统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当中,对学生音乐演唱与表演技能培养的意识较浅薄,且对学生艺体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以及课程设置权重一直处于争论之中。毋庸讳言,在强化学前教育启蒙功能以及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幼儿园教师的艺术素养与艺术能力也不可或缺,学前教育专业应该通过教学体系的改革与优化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与音乐技能,以使他们在踏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全面发展需要。

首先,培养院校要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合理设置音乐教育课程,强化学生音乐演唱与表演技能培养的目的性和结构性。培养相应的艺术技能既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发展和专业实践的需要,同时也是他们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院校以及用人单位应该在理念上确立音乐演唱与表演技能的合理性,要将音乐演唱与表演技能视为艺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念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应通过专业课程的设置来系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强化音乐素养培养的目的性和组织性;二是应通过将音乐素养视为学生的基本素养而为他们创设良好的音乐实践环境,通过丰富的实践来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应用水平。在传统的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中,关于音乐演唱与表演的课程往往存在课时不足、课程重复、训练低效等问题,导致学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提升音乐演唱与表演技能。此时,培养院校应该打破音乐學习的学科藩篱,从设置综合的课程目标出发,将音乐与舞蹈以及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并将音乐演唱与表演元素渗透到其他课程教学中去。此外,培养院校还可以设置不同类型、不同专业化程度的音乐选修课程,为学生进行音乐演唱与表演技能的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选择。

其次,培养院校要科学规划音乐演唱与表演课程内容,强化课程教学的基础性,注重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与专业的音乐舞蹈教学不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艺术方面的起点低,基础薄弱,此时对他们的音乐演唱与表演技能的教学就要更注重基础性,要通过科学规划课程结构和课程实施方式来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发展他们的相关知识与技能。[11]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教师要在坚持基础性、规范性和示范性原则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优化整合,要强调音乐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学习,要凸显音乐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在演唱与表演技能上,要使学生充分掌握歌唱的生理结构、发声原理、声音类型以及呼吸与咬字吐字方法,掌握表演所涉及的舞蹈类型、常见动作以及训练方法。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音乐演唱与表演进行创造性地表达,充分激发学生的艺术热情与创造力。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学前儿童,因此课程内容的设置与编排也应该尽量幼儿化,要富有情趣和表现力,这样可以使得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尽快地适应教学需要。

再次,培养院校要不断革新教学方法,增加辅助教学手段,拓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演唱与表演的实践场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水平不均衡,甚至有的学生缺乏基本的音乐表达技能,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学生的音乐演唱与表演技能也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要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演唱与表演技能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并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音乐演唱与表演技能水平的不同,教师可以采取分层和分阶段的教学模式,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有针对性地布置教学任务和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其已有的能力基础上获得有效的发展。为了有效地开展教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例如,对于难以用语言讲解清楚的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对于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可结合图像、视频等表现方式使教学内容趣味化。在课外,教师则可充分利用翻转课堂、慕课、教学微视频、微课视频等开放性教学资源着力打造微课堂,[12]从而实现线下教学与线上自学的无缝连接。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频率、学习问题等进行跟蹤,[13]以此来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需要,为他们的学习提供精准支持。

最后,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演唱与表演实践,通过与区域内幼儿园的合作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场域。培养学生的音乐演唱和表演技能,最终是为了将其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培养院校一方面可以通过考试、比赛等压力式训练来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通过丰富多样的表演实践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演唱与表演水平,强化他们的心理素质和临场表现能力;[14]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歌唱大赛、音乐节、文艺节等活动来促进学生的亲身体验与参与,从而让音乐演唱与表演成为其综合素养的一部分。此外,培养院校还应加强与区域内幼儿园或者相关学前教育机构的合作,为学生寻找和创设真实的实践场域,并通过搭建相应的专业实践与发展平台来让学生对音乐演唱与表演实践产生更为理性和具身的认知,以多种手段、多种资源来丰富学生的专业实践。

三、加强科学训练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演唱与表演训练不以掌握高超的演唱与表演技能为目的,而是更为注重基础技能的培养,因此它在训练方法上也区别于专业的音乐和舞蹈训练,培养院校及教师要能有效甄别培养目标的差异并把握训练方法的异同,要始终坚持训练的科学性和专业性。[15]对于音乐演唱技能的训练,教师要重点训练学生的演唱姿势、呼吸方式、发音吐字方法以及临场心态。在演唱方式上,无论是站姿还是坐姿,都要要求学生始终具有饱满的精神状态,上身挺拔,保持胸部自然挺起。在呼吸方式上,可以采用闻花式吸气法、叹气式吸气法、惊讶式吸气法、吹纸片呼气法、吹蜡烛呼气法等方法使学生掌握胸腹式呼吸法。在发音吐字上,要对起音、连音、颤音、回音等进行训练,要强调字与字的连贯、准确以及声音的流畅自然。在演唱心态上,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实现以声传情。音乐演唱技能的训练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要广泛涉猎不同题材和类型的作品,通过提高学生的艺术情操来促进他们演唱技能的提升。

对于音乐表演技能的训练而言,教师一是要强化对学生舞蹈基本功的训练,要不断提升学生在身体力量、柔韧性、耐力、灵敏度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基本功的训练能够简练、大方、准确地表现作品内容。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对基本的舞蹈动作如站姿、坐姿、手势、手位、脚位、步法、跳跃、翻转等进行系统的讲解和展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记忆,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自控能力。二是要通过模仿、情境体验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唱跳创编能力,通过选择内容简单、形象且易于表现的歌曲让学生进行创编,逐步提升学生的动作创编和音乐临场表现能力,从而使外部的技能训练与学生的内在情感融为一体,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音乐演出与表演水平。

参考文献:

[1]段碧花.贫困地区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现状与提升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21(02):71-74.

[2]杨雄,杨晓萍.转向与变革:专业认证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质量建设路径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02):64-72.

[3]步滕滕.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以YC幼儿高等师范学校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2016:1-2.

[4]胥兴春,李燕.学前教育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创新[J].教师教育学报,2020(03):92-98.

[5]李少梅,唐宇.“以本为本”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以“学前教育原理”课程为例[J].学前教育研究,2019(09):3-13.

[6]赵南.理解儿童的关键条件:教师的“一识四力”[J].学前教育研究,2020(07):3-13.

[7]王淑明.提升职前幼儿教师艺术素养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7):39-41.

[8]易晓明.当代美育复兴的意义及其研究趋向[J].美育学刊,2019 (02):1-8.

[9]王姣.艺术素养的人本意义探究[J].文艺争鸣,2020(09):193-195.

[10]李嵬,但夏.幼儿园教育活动背景音乐的价值及其选择[J].学前教育研究,2019(12):86-89.

[11]韩彩霞.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重置的重要性:以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为例[J].戏剧之家,2021(30):184-185.

[12]洪秀敏.“停课不停学”背景下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与应对[J].学前教育研究,2020(06):27-30.

[13]葛晓英,王默,杨冬梅.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幼儿园教师培训体系的重构[J].学前教育研究,2020(09):69-72.

[14]寇文亮,宗树兴.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教学的拓展[J].学前教育研究,2020(08):81-84.

[15]赵沧海.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实践研究[J].大众文艺,2015(02):243-244.

3208501908267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专业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革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与“国培计划”顶岗置换实效性研究
教师教育专业化背景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艺术实践教学改革
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质量
提高中职舞蹈课教学效果之我见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