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置钉技术联合体位复位治疗胸腰椎重度压缩性骨折的效果观察

2022-03-11马宝军刘自明顾成刚

宁夏医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椎弓压缩性联合体

马宝军,王 磊,刘自明,顾成刚

压缩性骨折是否严重主要取决于腰椎压缩的程度,而胸腰椎重度压缩性骨折在临床属于常见病,多发于老年人群,以进行性不稳、下腰痛等为主要临床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及预后[1]。非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但长期随访中发现多种并发症未得到很好的改善[2]。近几年,经皮置钉技术作为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对重度压缩性骨折先予以体位复位,复位满意后再行经皮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手术,术后伤椎高度和后凸Cobb角恢复较好,可获得可观的临床治疗效果[3]。本研究主要分析经皮置钉技术联合体位复位治疗胸腰椎重度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胸腰椎重度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31例;年龄50~65岁,平均(55.88±5.01)岁;致伤原因:车祸31例,高处坠落伤24例,重物压砸伤15例。纳入标准[4]:①经X线、CT等检查,均为脊柱胸腰段的单椎体压缩骨折者;②影像学检查结果中脊髓无受压、脊柱中后柱完整者;③椎管内占位<30%者;④无相关手术禁忌证。排除标准:①肿瘤、结核及感染等引起的压缩性骨折者;②合并原发性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疾病者;③对手术中所用器械或材料过敏者;④胸腰椎骨折伴有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症状者等。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置钉技术联合体位复位治疗,方法如下:①体位复位。全身麻醉,俯卧位,摆放枕头使患者腹部悬空,使脊柱呈伸展状态。医师站立于患者右侧,通过C型臂机追踪并确定受伤椎骨的位置,对患者逐渐增加垂直压力,C型臂机显示受伤的椎体复位良好时可结束体位复位治疗。②经皮置钉技术。使用C型臂机对患者进行透视检查,并在受伤椎体表面的上下两侧标记椎弓根的投影位置,在9点和3点钟刺针。确定刺针的位置无误后,在椎体后边缘插入椎弓根,拉出针芯,插入导针,沿穿刺点作纵向切口,长1.5 cm,并插入扩张导管。穿刺椎弓根后,用椎弓根螺钉将其固定,拧紧螺母并缝合切口。

1.3 诊断标准:符合《内科疾病诊断标准》[4]中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标准。

1.4 疗效标准:①手术指标。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有无手术并发症,并经X线正侧位扫描检查术后情况。②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指数)[5]、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6]。于手术前及手术后1、6个月分别采用ODI指数评价患者腰椎功能障碍情况,该量表共包括行走、提物、睡眠等10个项目,各0~5分,量表总分值0~50分,分值越高,则说明患者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采用VAS评分评价患者疼痛程度,总分10分,无痛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疼痛程度越重。③影像学指标。手术后12个月随访,测量并计算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1、6个月的椎体前缘和椎体中部高度的丢失率;计算患者矢状面Cobb角。

2 结果

2.1 70例患者手术指标比较:患者手术时间为(49.2±5.3)min,手术出血量为(74.2±8.1)mL,术后住院时间为(4.3±0.8)d。手术过程中与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X线正侧位检查显示椎弓根钉无异常。

2.2 70例患者ODI指数、VAS评分比较: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1个月与手术后6个月患者ODI指数、VAS评分均逐渐降低,且手术后6个月评分低于手术后1个月(P<0.05),见表1。

表1 70例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1、6个月ODI指数、VAS评分比较

2.3 70例患者影像学指标比较: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1、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椎体中部高度丢失率均逐渐降低,且手术后6个月低于手术后1个月;Cobb角均逐渐变小,且手术后6个月小于手术后1个月(P<0.05),见表2。

表2 70例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1、6个月影像学指标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经皮置钉技术在临床逐渐普及,经皮置钉技术可保留完整椎旁肌的形态,避免损伤椎旁肌及其支配神经,可有效预防术后患者远期腰背功能损伤[7]。同时可在C臂机直视下定位置钉、减压,临床疗效显著,且X线暴露时间短,述中切口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及出血少[8]。体位复位时患者的腹部处于悬空状态,有利于医生对其局部施加力量,将过伸的脊柱和压缩的椎体拉回原位,使突入椎管内的骨折块复位[9]。经皮置钉技术联合体位复位属于微创手术,术中使用套筒保护椎旁肌,避免椎旁肌肉的剥离,降低损伤多裂运动神经风险[10]。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手术时间为(49.2±5.3)min,术中出血量为(74.2±8.1)mL,术后住院时间为(4.3±0.8)d;手术过程中与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X线正侧位检查显示椎弓根钉无异常。结果提示经皮置钉技术联合体位复位手术所需时间短,出血量少,恢复时间快,手术安全性高。经皮置钉技术联合体位复位在撑开操作过程中,选择先锁紧终板完整端尾帽,再压缩破坏端,可最大程度地纠正后凸畸形,复位骨折的椎体[11]。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1、6个月患者ODI指数、VAS评分均逐渐降低,且手术后6个月评分低于手术后1个月;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1、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椎体中部高度丢失率均逐渐降低,且手术后6个月低于手术后1个月;Cobb角均逐渐变小,且手术后6个月小于手术后1个月。结果提示经皮置钉技术联合体位复位可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缓解疼痛,稳定伤椎,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本研究结果与KALLINI J R[12]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经皮置钉技术联合体位复位可改善胸腰椎重度压缩性骨折患者的腰椎功能,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较高,减轻疼痛,可稳定伤椎。本研究存在病例数量少,随访时间较短等不足,还需要后期不断改进和延伸研究。

猜你喜欢

椎弓压缩性联合体
经皮椎体强化术单侧穿刺方法研究进展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EPC总承包模式下联合体合作体系构建
湖北省智能建造科技创新联合体成立
探讨头针联合体针对失眠患者的作用
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比较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患了压缩性骨折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