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博物馆藏齐白石《虾蟹图》赏析

2022-03-09周璐

收藏与投资 2022年2期
关键词:齐白石特点

摘要:文章从馆藏的一幅齐白石作品入手,对齐白石的虾、蟹画法和印作了分析,点出齐白石“三绝”的特点,有助于了解齐白石的绘画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关键词:齐白石;虾蟹图;特点;艺术经验

齐白石农家子弟出身,做过雕花木匠,历经了数十年的磨炼,在绘画、书法、诗词、治印等领域都造诣颇深。齐白石兼具文人画的笔墨功底和民间美术的审美情趣,开创了文人画的全新格局,展现了具有无限生机、浓厚乡土气息的特色艺术[1]。本研究选择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齐白石的《虾蟹图》,希望通过对《虾蟹图》的艺术分析,进一步了解我国文人画的艺术特色。

一、生平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宗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中国画艺术大师,20世纪十大书法家、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2],1864年1月1日(清同治三年癸亥冬月廿二)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廿三)病逝于北京,终年94岁。

齐白石自幼体弱,难以适应高强度的农活,所以跟随叔父做木匠学徒,后期转学雕花。齐白石在这个时期就练成了“手上功夫”,使肩、肘、腕、手、指之间达到协调[3]。进入艺术生涯后,齐白石接触勾线、染色、画图,已经驾轻就熟。近代农村的劳动工具相对简单,农活繁重,而在过去,木匠活相较于农活并不轻松[4],在做木工的過程中,齐白石开始自学书画,最初的自学就是临摹,齐白石偶然间得到一本《芥子园画谱》,便以此临摹,然后与当地的文人、画家接触,在这个过程中,在诗文画理方面得到了他们的一些指点,还欣赏到一些知名画家的作品。齐白石在学习刻章、作诗的过程中,还兼职做画工,为民众画像,闲时也会画一些花鸟虫草。从齐白石早期的人物画作品来看,他使用工笔描绘的童子玩耍、嬉闹的场景,菩萨、仕女等形象,画面整体严谨、工整,线条极为流畅,人物形象生动。齐白石在工作之余,对传统绘画进行研究,为后期绘画的成熟奠定了基础[5]。

1902—1909年,齐白石受邀游历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进一步开阔了胸襟和眼界,创作了大量的画稿,如《石门二十四景》与《借山图卷》52幅,在游历祖国大好河山的过程中,齐白石受自然的熏陶,开始了解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鲜活形象,摈弃原来的临摹方法,进一步加深了艺术造诣[6]。

衰年是齐白石艺术风格的巨大转变期,在陈师曾的多次劝告下,齐白石下定决心“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开始了漫长的艺术革新,历经十年,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7]。从齐白石艺术风格的形成历程来看,早年的艺术沉淀为衰年变法奠定了基础,衰年变法可以视作前期艺术沉淀的厚积薄发,推动齐白石艺术风格从传统逐步转入现实。

晚年以后的齐白石,在艺术方面的造诣更深,创作了大量知名的作品,如《群虾图》《莲池书院》《喜梅》《荷塘鱼乐》等,这些作品构图新颖,多留白,将诗、书、画融为一体,画面不仅具有浓厚的生气,同时也充满正气,这些作品明显有别于明清绘画的主观狂野、矫揉造作、冷漠孤独,而是避繁就简,生动自然,物象简练,用色大胆,整体构图疏密得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令人触景生情。究其原因,在于齐白石大半生都在农村,在长期的乡村生活中耳濡目染,难掩农民的淳朴本色,作品基本取材于大众生活的常见物象,自然能引起百姓的情感共鸣。晚年以后,齐白石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深受大众喜爱,受邀在北平艺专进行国画讲授,无疑又为齐白石的艺术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契机,齐白石开始在这个舞台上发挥特长,交流沟通,一直到八九十岁时还大量作画,这一时期的作品更为精炼,意境更加耐人寻味。从齐白石的出身和生活经历来看,农民出身,木匠锻艺,历访名胜,交友广博,无疑为齐白石的艺术生涯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艺术阅历,再加上齐白石热爱大自然,爱好广泛,“人民艺术家”的美誉,先生自然当之无愧[8]。

二、有关的作品

齐白石老人的绘画素有鸡、虾、蟹“三绝”,三绝中又以画虾最为神妙。白石老人青年就开始画虾,四十年来不断临摹、写生与创作,七十岁之后,熟知虾的体态特征,画虾技术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湖北省博物馆珍藏着一幅齐白石的《虾蟹图》。此图画有四只虾、四只螃蟹。图中,白石老人以虾的颜色深浅来表现远近关系,极富有层次感。白石老人笔下的每只虾都是“活”的、有生命力的,其形态不一,借笔墨的变化,有了透明的质感,气韵生动,达到了形神兼备的效果。“以水点墨,墨中点水”是齐白石自创的绘画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对虾的局部进行夸张和适当变形,使虾晶莹透明、形象逼真。为了彰显虾的动感,齐白石分别针对虾钳、虾须适当放大,表现一定的夸张感,让虾的动势、灵动跃然纸上,螃蟹也栩栩如生,用墨的浓淡来区分蟹的虚实、前后,整个画面显得灵气十足。

此画题“庚寅九十老人齐白石”款,钤“白石”朱文方印,左下钤“白石”朱文一方印。“白石”两字笔画少而单调,但经作者精心处理,两个方口呈上下、大小错落排列,重心有了变化。“白”的三画间距也不平均,“日”上的一竖一撇似篆似隶,与“白”字的一长横各有穿插之妙,撇既起到隔开两字方口横线的作用,又在左下方的大块留空下增添了灵动之感。

从上面的作品中可以看出,齐白石画虾、画蟹的技术高超,独创了具有齐白石自身特色的虾蟹绘画风格。下文结合《虾蟹图》,对齐白石画虾的特点作分析。

三、齐白石笔下的虾、蟹

早在少年时期,齐白石就对虾产生了兴趣,一有时间就会去溪流中观察各式各样的虾,并用棉花为饵钓虾。著名的《儿时钓虾图》正是齐白石对自己少年时期生活的回忆与描摹。

少年时代的这种兴趣,使齐白石一生热衷于画虾。60岁以前,齐白石画虾皆摹古,深入学习郑板桥、李复堂、八大山人。

齐白石笔下的虾,腹部也是五节,但伸、曲、弯、弹各异,非常有力。腹下的小腿往往简化为5条。对于头部的描绘,齐白石选择浓淡墨相生的技巧,使头、胸部分占据更足的分量,具有更强的透明感。对于眼睛的描绘,齐白石则选择浓墨横点的技巧,使眼睛有一定的凸出感,使虾更为生动。对于虾的短须、长臂、钳,则软中带硬,节与节之间充分营造了“笔断意在”的境界。90岁后,齐白石再画虾就去掉了虾须。

简要言之,齐白石画虾主要有以下特征。

(1)简练概括,历经了从繁入简的历程,而这个过程正是反复审美考量的过程,齐白石曾经一度把六节的虾身缩短为五节,且针对挠足适当删减,最终创造了“白石虾”画法。

(2)墨法高超,晶莹剔透。对于虾的绘画,最难的地方在于虾的肢体处理,而齐白石聚散有法,针对布局形成反复呼应,叠加亦颇得当。

(3)以书入画,绵中带刚。虽然齐白石画虾主要采用墨法,没有采用齐白石在花鸟作品中惯用的“飞白”法,但齐白石在书法方面的造诣,使他将书法功力应用于虾的描绘,在点线处理方面绵中带刚。

(4)生动形象,活灵活现。“活”是齐白石画虾最为显著的特征,通过齐白石的奇妙处理,这些虾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总结齐白石画虾的艺术经验,有两点最为突出:一是敢于否定自己,不断追求艺术真妙;二是注重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演化为艺术的表现力。这也引出一个重要的美学问题:在审美创作与鉴赏中,物象排布何以成其为美?齐白石画虾高度凝练,虚实相生,是前人所无的,他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

齐白石在画蟹方面造诣颇深。从《虾蟹图》来看,齐白石选择用螃蟹来勾画,同时不作配景装饰,这种创作方法在其他画家笔下极为罕见,是齐白石独创的艺术形式。从传统的绘画理念来看,采用单一形象进行构图,大部分都要遵循疏密聚散的基本原则。从齐白石作品来看,通常还能发现白石老人的“别有用心”,他综合利用视觉艺术中的平面构成原理,使作品更富情趣。比如,齐白石将六只螃蟹作为相类似的形体构图因素,并将外廓划分为半圆形与弧形,使这些螃蟹似乎处于团团转的动感之中,以此表现螃蟹群居的趣味和特性,讓螃蟹更形象、逼真。

四、结语

这幅馆藏的《虾蟹图》不失为一件精品,齐白石先生笔下的虾、蟹特征在这幅画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简介

周璐,1976年9月生,本科,中级,湖北省博物馆保管部,研究方向为字画保管、字画研究。

参考文献

[1]陈雅婧.须磨弥吉郎藏齐白石书画研究[J].美术观察,2019(11):41-49.

[2]张慧蕊.似与不似笔简神全—齐白石的艺术美学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8(1):141-144.

[3]敖晋.“放胆行去,大道纵横”—论齐白石篆刻单刀法的艺术价值[J].中国书法,2018(8):141-144.

[4]张晓晶,吴冬蕾.中国画中的“雅”与“俗”—以齐白石绘画题材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22):14-15.

[5]胡诗雨.雅俗共赏—齐白石绘画美学思想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2):21-22,25.

[6]张玲玲.试论齐白石大俗大雅的绘画风格[J].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9(3):38-39.

[7]李慧.齐白石绘画风格的形式与演变[J].鸭绿江,2019(16):78.

[8]薛良.“熟中生”的探索—“秋蕊香—齐白石黄宾虹花鸟画展”概述[J].美术观察,2020(11):32-33.

1940501705267

猜你喜欢

齐白石特点
印象·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齐白石画虾
拜门
齐白石画蝉
齐白石画螃蟹
齐白石的半截虾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