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博物馆馆藏陶俑初探
2022-03-09陆勇
摘要:陶俑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古代墓葬随葬雕塑艺术品的一种。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开始将泥人、泥制动物等放在炉火中与陶制品一起煅烧。中国古代风水堪舆盛行,古代墓葬出土了大量俑类镇墓神煞明器,本文以东阳市博物馆馆藏的陶俑为引,初步探讨生肖俑和人首鱼身俑的出现、沿革、类型与功用。
关键词:陶俑;生肖俑;人首鱼身俑;唐宋时期
俑的使用是为了让死者在冥世如生前一样生活,其形象真实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各种信息,为后人勾画出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脉络和各代审美习俗变迁的轨迹,成为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不可或缺的珍贵实物史料。东阳市博物馆馆藏有一组十二生肖俑和一件人首鱼身俑,下文简述。
一、基本信息
(一)十二生肖俑
馆藏的这组生肖俑(图一),体高15厘米,高矮相差0.5厘米,大致时期为宋代,质地为白陶,数量为12件,头、颈、身分制,粘接成一体,然后刻画帽纹、衣纹、腰带,贴塑双手,再塑生肖头像贴于双手之上,于胸前形成双手捧月式,最后进窑烧制而成。俑体厚重,放置稳定。生肖俑为文臣形象,头顶戴有“王”字的帽冠,身着宽袖肥袍,全身比例匀称适度。身体部分虽大同小异,但动物头像生动有致,体现了雕塑匠师对各种动物形态的细微观察和准确把握,雕造技艺精湛高超,将各种动物的特征表现得栩栩如生。这组十二生肖俑中,个别俑有瓷化现象。
(二)人首鱼身俑
顾名思义,就是将泥塑的人首和鱼身合为一体的艺术形象(图二),长约6厘米,形象颇为奇特,头部人像为男性,光头,慈眉善目,昂首向上,身体为鱼形,鱼鳞呈月牙状,鳞次栉比,尾部鱼鳍纹路线条如真。陶俑整体作“C”型,神态动静结合,似一种超自然的神兽在水中翩然游动。
二、藏品赏析
(一)十二生肖俑
陶俑是中国古代丧葬中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随葬器物,是古代丧葬观念的产物,直接反映墓主人生活年代的丧葬制度和丧葬习俗礼仪[1]。在墓葬中,立俑大部分按照顺时针排列,用以代表十二时辰的神灵,镇守墓室,祈求墓室永固,平安吉祥,驱邪避凶。
十二生肖俑在墓葬中作为随葬品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山东临淄崔氏墓葬群中的10号墓,是北魏时期的墓葬,墓中出土十二生肖俑,以独立形象放置于龛中,代表了南北朝的普遍墓葬习俗[2]。两湖地区隋代墓葬出土的随葬品中,十二生肖俑就较为普遍了。至唐代初期,生肖俑的形象已經发生较大变化,由独立的动物形象转变为坐姿的兽首人身俑,后来又衍生出站姿的兽首人身俑。发展至宋代,由于很多偶人明器改用纸扎,中原地区的墓葬中较少出现生肖俑,而南方四川、闽赣等地的宋墓随葬品仍以陶俑为主[3]。此时期的生肖俑多被塑成文臣形象,头顶或戴朝冠,或戴有“王”字的弁帽,身着宽袖袍服,生肖动物被点缀于人像的不同位置。自宋以后,有些地区的元墓、明墓中也会有生肖俑随葬,但极为少见。
对于生肖俑的形制类别,据各地出土的生肖俑的相关资料,大致可分成三种类型。
A型生肖俑完全呈现动物形象独立出现,直接表现牛、羊、马、猪等动物形象,出现时间大致为南北朝时期。如山东临淄北魏崔氏墓葬群出土的生肖俑(图三)。
B型生肖俑为兽首人身俑,出现时间为隋、初唐时期,头部分别为十二生肖动物形象,身体为人形,着敞领宽袖袍服,衣襟垂至足下,双手拱于胸前,多执物。根据身姿可分成两个小类。
(1)坐姿状。拱手盘膝而坐,双腿隐于袍下,如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长沙咸嘉湖唐墓生肖俑(图四)以及重庆万州唐代冉仁才墓出土的十二生肖俑(图五)。
(2)站立状。站立状生肖俑在B型生肖俑中占大多数。同时站立状B型生肖俑之间也有一些的差别,有些墓葬出土的生肖俑脖颈较短,平视前方或头微昂起,如昭陵博物馆藏建陵出土十二生肖俑(图六)等;有些生肖俑脖颈细长,俑头向上昂起,如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唐代十二生肖俑(图七)等。从这些出土的生肖俑对比可以看出,生肖俑脖颈处的形制差别在于长短粗细不一。
C型生肖俑的出现时间大致在宋代,表现形式为生肖动物点缀于文官俑的不同位置,根据位置的不同分成四个小类。
(1)生肖动物像塑于人像的头冠或幞头上,如蒲江县文管所馆藏北宋三彩十二生肖猪头陶俑(图八)。
(2)文官俑双手执捧不同生肖动物于胸前,有些表现为完整的生肖动物形象(图九),有些仅表现为生肖头像,馆藏生肖俑就是这种形制。
(3)生肖动物直接塑于文官俑的器座一侧,如四川遂宁宋宜人墓出土的六座生肖俑中,生肖动物俑分别塑于文官俑的器座右侧[4]。
(4)生肖动物形象消失,仅仅在文官俑的底座侧部书写“子、丑、亥”等十二地支字样来表现十二生肖,如江西临川县宋墓出土的生肖俑,就是以文字形式代替生肖形象[5]。
东阳市博物馆收藏的这组生肖俑完全摆脱了宋代以前的兽首人身形象,身着宽衣博带,捧手而立,怀抱生肖头像,头戴“王”帽的文官俑,体现了生肖俑的人物化倾向,这是宋代生肖俑的普遍特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原文化逐渐向周边地区辐射。随葬生肖俑的习俗还影响到新疆等偏远地区。新疆博物馆收藏5件唐代生肖俑,为兽首人身站姿俑,形制与中原地区的生肖俑相似,明显受到唐代中原地区墓葬风格的影响[6]。
(二)人首鱼身俑
对于人首鱼身俑或称为人面鱼身俑的命名,学界公论是“仪鱼”,这一观点来自1963年考古学家徐苹芳先生发表的《唐宋墓葬中的“明器神煞”与“墓仪”制度—读〈大汉原陵藏经〉札记》,认为唐宋墓葬中出现的人首鱼身俑就是《大汉原陵藏经》中的“仪鱼”。
“仪鱼”最早出现于隋唐时期的北方地区,流行于山西、陕西等地,多出现于中下层墓葬中,南方则极少出现。1961年4月,山西省文物管理会晋东南文物工作组在长治市东郊清理两座唐墓时出土一件人首鱼身俑[7];1986年10月,长治市博物馆在长治市西郊瓦窑沟发现一座唐墓,出土一件人首鱼身俑[8]。至晚唐五代时期,仪鱼在北方逐渐消失,传播至南方,在江苏和福建等东南地区比较流行,并开始出现于高等级墓葬。到宋代后,只有江西、湖北和四川等地有零星发现。1950年,南京郊外祖堂山发现南唐第一位皇帝和皇后的合葬墓,出土了一件非常精美的人首鱼身俑(图十),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仪鱼的造型根据形体分成三类。
A型仪鱼鱼身笔直,在五代时传至南方,并在南唐时流行,如南唐人首鱼身俑。
B型仪鱼的身体呈倒“S”或“C”形,作身体扭动游动状,如崔世平在《唐宋墓葬所见“仪鱼”与葬俗传播》中所述辽宁朝阳黄河路唐墓出土的“S”形仪鱼。出土此类型仪鱼的墓葬主要在河北地区,南方尚未发现。馆藏的这件人首鱼身俑就是“C”形,可能是由“S”形仪鱼在向南方的传播中演变而成,尚需考古资料验证。
C型仪鱼身体虽与A型仪鱼一样笔直,却是头部双人面连体,如现藏于安阳博物馆的唐代人面连体鱼身陶俑(图十一)。
对于仪鱼的功用,笔者根据现有考古资料和史料,结合一些民俗,认为有三种可能。
(1)古人的一种祈福方式。在我国古代,人们对鱼一直有着图腾崇拜,鱼在古人眼中不仅是食物,还象征着生命。在墓中放置此类陶俑,是希望逝者能保佑后代子孙兴旺,开枝散叶。例如,陈列于国家博物馆的人面鱼纹陶盆、甘肃省博物館馆藏的鲵鱼纹彩陶瓶,都有新石器时代原始崇拜的对象—鱼的踪影,说明古人认为鱼具有神秘的力量。
(2)一种镇墓兽。《山海经》记载了许多人面鱼身形象的神人和人化鱼的故事,其中《大荒西经》记载的这类人面鱼身形象,往往具有一些特异能力,能死而复生,与传说中的河伯亦有相似之处。古人可能由此认为,鱼类形象能镇邪祛恶,保佑墓主。但一般镇墓兽的形象比较狰狞,令人望而生畏,故而笔者对这种观点存疑。
(3)一种引魂升天,登临极乐的媒介。在仪鱼的帮助下去到遥远的仙界,羽化成仙,这是生者对逝者的一种美好的祝愿。《抱朴子》云:“河者,天之水也,随天而转入地下过。”地川与天河一体,鱼便成为沟通天地之间的使者,引导亡人进入天界,承载着生者的希冀,满足逝者死前羽化成仙、超越生死、到达长生极乐之境、游弋于天地间的愿望,是古人对另一个世界的向往。
三、结语
十二生肖俑和人首鱼身俑作为随葬品,是研究我国古代民俗丧仪的重要资料,是古人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留下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其浓郁的民俗气息、丰富的文化蕴涵、美好的生活寓意,历经千年积淀,承载着先人们的艺术智慧和美好愿望,为悠久的中华文明增添了璀璨的光彩。虽说对于人首鱼身俑的功用,学界仍存在争议,但或许随着考古资料的日益丰富,特别是更多有关人首鱼身俑的出土,人们定会对其功能和内涵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作出更接近真相的解释。
作者简介
陆勇,1987年3月生,男,安徽合肥人,助理馆员,本科,研究方向为文物研究。
参考文献
[1]曹者祉,孙秉根.中国古代俑[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6.
[2]苏玉琼,蒋英炬.临淄北朝崔氏墓[J].考古学报,1984(2):32.
[3]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考古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489-490.
[4]刘化石.四川遂宁宋墓出土生肖俑[N].中国文物报,2002-11-20(2).
[5]陈定荣,徐建昌.江西临川县宋墓[J].考古,1988(4):9.
[6]周宁.浅谈唐墓中的十二生肖俑—以新疆博物馆和陕西博物馆馆藏生肖俑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1):27-29.
[7]沈振中.山西长治北石槽唐墓[J].考古,1965(9):7.
[8]侯艮枝,朱晓芳.山西长治市唐代冯廓墓[J].文物,1989(6):51-57,103-104.
1285501705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