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窍耳康汤结合鼓室内灌注地塞米松对暴聋(肝火上扰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2022-03-06王梦怡孟盼盼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2期
关键词:纯音听阈通窍

蔡 正 王梦怡 孟盼盼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

突发性耳聋是指瞬间突然发生的听力急剧下降、耳内骤感堵塞胀闷的一种听力损失性疾病[1]。突发性耳聋发病原因素尚不明确,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等特点[2]。临床研究认为,发病因素多是由于内耳供血障碍、自身免疫、病毒感染和代谢紊乱有关,造成内耳血管出现障碍,损害了耳蜗的正常功能[3]。目前,口服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多采用营养神经类、激素类、改善微循环类药物进行治疗。地塞米松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突发性耳聋最有效的激素药物,而经鼓室内灌注可直接作用于内耳,有效缓解内耳组织的炎症反应[4]。突发性耳聋属中医学“暴聋”“厥聋”等范畴[5],中医临床上多为实证,主要的证型有痰湿困结、风毒侵袭、肝火上扰以及气血瘀滞等,其中肝火上扰型暴聋治以疏肝泻火、行气通窍为本。中医学辨证论治暴聋具有针对性强、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等优点。本研究重在观察通窍耳康汤结合鼓室内灌注地塞米松对突发性耳聋(肝火上扰证)患者血流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依照《突发性耳聋诊断和治疗指南》[5]的诊断标准;依照《突发性聋临床实践指南》[6]肝火上扰型的辨证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75岁;中医辨证为肝火上扰证;非外伤、药物等其他因素导致耳聋者;无认知障碍及脑外伤史者;无听力减退史者。排除标准:有中耳炎病史者;耳结石者;蜗后病变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合并有心、肝、肾功能疾病者;有精神疾病者。

1.2 临床资料 以突发性耳聋(肝火上扰证)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均来自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十堰市太和医院耳鼻喉科,依据随机对照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23例;年龄32~70岁,平均(45.92±7.28)岁;病程1~12 d,平均(5.79±1.43)d;病情分型为低频下降型11例,高频下降型17例,平坦下降型10例,全聋型6例;轻中度耳聋29例,重度耳聋15例;伴有耳鸣26例;伴有眩晕18例。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30~72岁,平均(46.63±7.12)岁;病程1~10 d,平均(6.19±1.22)d;病情分型为低频下降型9例,高频下降型16例,平坦下降型12例,全聋型7例;轻中度耳聋27例,重度耳聋17例;伴有耳鸣28例;眩晕1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鼓室内灌注地塞米松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取平卧位,患耳外耳道75%酒精消毒后,2%利多卡因进行表面麻醉,耳内镜下于鼓膜紧张部后下穿刺,然后鼓室内缓慢注入1 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0036)],患者保持平卧0.5 h,持续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窍耳康汤:丹参、葛根各20 g,当归、泽泻、黄芩各15 g,生地黄、川芎各12 g,柴胡、菖蒲各10 g,龙胆草、远志、栀子各9 g。每日1剂,水煎取汁后分早晚2次温服,每次200 mL,持续2周。

1.4 观察指标 1)根据《纯音气导和骨导听阈基本测听法(GB/T16403-1996)》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纯音听阈测试值。2)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主要包括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等。3)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参照《突发性聋临床实践指南》[6]症状分级量化表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其中主症为听力减退及纯音测听,依据症状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等级分别记0、2、4、6分;次症包括耳鸣、耳闷、眩晕,依据症状分为痊愈(正常)、显效、有效和无效等级分别记0、1、2、3分;总评分为患者对耳聋及兼有症状严重程度的总体进行评价(满分5分,其中次症各1分,主症2分)。

1.5 疗效标准 突发性耳聋疗效判定标准[7]。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受损的听阀恢复正常。显效:受损听阀平均听力提高30 dB以上。有效:受损听阀平均听力提高15 dB以上,30 dB以下。无效:受损听阀平均听力提高15 dB以下。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全部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2。治疗后两组主证、次证和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次症组 别 时间 主症 总积分耳鸣 耳闷 眩晕观察组(n=44)对照组(n=44)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4.89±0.75 1.61±0.61*△4.92±0.73 2.27±0.66*2.13±0.58 1.05±0.32*△2.15±0.65 1.48±0.40*1.34±0.27 0.61±0.13*△1.38±0.34 0.89±0.20*1.15±0.20 0.50±0.08*△1.20±0.18 0.67±0.10*3.98±0.89 1.21±0.35*△4.05±0.83 2.62±0.56*

2.3 两组治疗前后纯音听阈测试值比较 见表3。两组治疗后纯音听阈测试值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3、7、14 d后纯音听阈测试值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纯音听阈测试值比较(dbHL,±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纯音听阈测试值比较(dbHL,±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44 44治疗前56.10±12.89 57.07±12.55治疗3 d后48.81±11.73*△53.99±12.01*治疗7 d后45.03±10.84*△49.71±11.03*治疗14 d后41.16±9.33*△45.47±9.72*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见表4。结果显示,观察组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细胞比容对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组别观察组(n=44)对照组(n=44)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高切黏度(mPa·s)5.82±0.58 4.27±0.43*△5.79±0.63 4.96±0.52*低切黏度(mPa·s)17.98±2.26 14.13±1.46*△18.14±2.38 15.79±1.65*血浆黏度(mPa·s)2.61±0.39 1.57±0.26*△2.58±0.44 1.98±0.37*血细胞比容(%)47.28±3.15 39.47±2.13*△46.85±3.24 42.86±2.69*

3 讨 论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听力急剧下降、耳内骤感堵塞胀闷的一种听力损失性疾病,病理变化主要为神经细胞退化、耳蜗神经元丧失及螺旋器的退化等引起该疾病[8]。目前,现代医学治疗本病未达成共识,药物选择性较广。地塞米松可以改善内耳供血供氧及微循环,而且经鼓室内注地塞米松,药物可达病灶,对病灶区域起到持久的靶向作用[9-10]。

中医学认为,突发性耳聋属“暴聋”“厥聋”等范畴[5]。早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厥论篇》中就有记载。如《古今医统·耳证门》谓“耳聋证,乃气道不通,痰火郁结,壅塞而成聋也,肝胆失于调达,导致气血滞瘀,阻于耳之脉络而引发突聋”[11]。又如《诸病源候论·耳耵聍候》所云“耳耵聍者,耳里津液结聚所成,人皆有之,若加风热乘之,则结成丸核塞耳,令耳暴聋也”,认为病理病机为情志过极,七情郁结,风热邪毒入侵,经气受阻,血脉瘀阻于耳之经络,致耳窍闭塞。又如《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耳病源流》所云“肝胆火盛,耳内蝉鸣,渐至于聋”。肝胆经脉循环于耳中,肝气郁结,肝胆火热,肝胆失调,上扰窍耳,清窍失聪,治以疏肝泻火、行气通窍为基本原则。本研究的自拟经验方通窍耳康汤是在龙胆泻肝汤的基础上加减而成。方中龙胆草是“凉肝猛将”,功能清热燥湿,泻肝胆实火以聪耳,为治肝火上扰之耳鸣耳聋之要药;丹参具有活血祛瘀、行气通络之功效;葛根、当归具有补血活血之功效;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泄热抑菌之功效;川芎具有活血祛瘀之功效;柴胡疏肝解郁、通窍聪耳,引诸药入肝胆经之功效;菖蒲能开窍宁神、健胃理气之功效;黄芩清热解毒;远志可安神养心、消肿之,与龙胆草合用起到息鸣聪耳的疗效;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之功效。诸药合用,共奏疏肝泻火、镇静安神、行气通窍之功效[12-13]。

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主症、次症和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通窍耳康汤结合鼓室内灌注地塞米松可以更大幅度地改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提高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这也充分证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优势所在。观察组治疗3、7、14 d后纯音听阈测试值低于对照组,表明通窍耳康汤结合鼓室内灌注地塞米松可有效降低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电测听值。现代医学认为,内耳微循环出现障碍是导致突发性耳聋的重要因素,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红细胞易聚集,血流动力学变慢,引起内耳微循环障碍[14]。为了探讨通窍耳康汤治疗突发性耳聋的部分作用机制,本研究探讨了两组治疗前后血流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显示,观察组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说明通窍耳康汤结合鼓室内灌注地塞米松可以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丹参可扩张血管,增加血液流量,并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15]。柴胡能抑制多类增生性炎症,柴胡皂苷具有抗渗出、增加氧运、消除水肿的作用。当归含有大量挥发油等有机成分能加快血浆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具有扩张外周血液循环,抑制血管壁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液循环,对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着较好作用[16]。本研究中,观察组耳聋、耳鸣、眩晕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通窍耳康汤结合鼓室内灌注地塞米松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通窍耳康汤结合鼓室内灌注地塞米松通过可改善暴聋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效果得以进一步提升,值得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纯音听阈通窍
泻火化瘀通窍法对感音性耳聋大鼠HMGB1/RAGE信号通路的影响
4例听性脑干反应阈值与纯音不符病例分析
上海市青浦区噪声作业人员听力状况分析
自动纯音听阈检测技术
更正启示
基于决策树智能算法的2步纯音听力筛查在社区老年人中的应用△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治疗鼻炎食疗方
高压氧综合治疗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疗效分析
通窍活血汤临床应用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