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理论视域下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2022-03-05代锋
摘要:从比较优势理论的视角,理性透视高职毕业生就业领域面临的现实困境和突出问题,分析指出就业过程中高职毕业生在学以致用实现理实深度融合、知识成果高效转化、弥合二元劳动力市场过度分割、彰显无缝对接岗位的职业精神、促进社会合理分工、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具有相对明显的优势。由此从政府在制度政策保障、高职院校协同、用人单位主导、行业协会与社会团体参与、高职毕业生自主等角度提出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比较优势理论;高职毕业生;就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毕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上升,累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数量更是巨大,这支庞大的人才队伍都将陆续涌入就业市场。在当下人工智能异军突起、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传统就业岗位不断受到冲击和挑战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不言而喻。对于高职毕业生群体而言,由于在入学门槛、院校声誉、学历层次、知识体系、社会认可、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劣势,使得一定时期高职毕业生在残酷的劳动力市场当中处于弱势地位,除了一次性就业率总体较低之外,就业质量普遍不高。这就导致部分高职毕业生精神焦虑、意志动摇、自信缺乏、消极情绪蔓延。因此亟需通过适用兼具导向和激励效应的思想理论,在崭新视角下引导高职毕业生转换思维、重建自信、打破路径依赖,开辟开阔渠道解决好高职毕业生就业民生问题,回归高等职业教育的育人真谛与发展初衷,而比较优势理论视角下的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积极尝试。
一、比较优势理论在高职毕业生就业领域中迁移与适用
(一)比较优势理论特定形成背景及其内容演变
比较优势理论是广泛运用在宏观调控、经济运行、资源配置、国际贸易、社会分工等经济实践活动中颇具影响的经济学理论,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经济领域的理论成果之一,这一成熟理论体系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学者亚当·斯密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先驱,其在18世纪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生产各方在技术上的不同会引起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交易各方应该选择生产和出售自身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交换收购自己不十分擅长的商品,这就是区域甚至国际分工与交易产生的早期动因与抽象依据。大卫·李嘉图在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揭示了绝对优势理论的短板和局限,认为经济贸易动因不是技术与成本二者的绝对差别,而是一定程度上的相对优势,“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择其轻”应该成为经济贸易和分工合作的基本准则,交易各方应该生产出售有一定比较优势的物品,买进购入明显具有 “比较劣势”的商品,从而发挥价值规律在经济贸易活动中的调控效应,由此形成了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理论体系[1]。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俄林指出生产要素禀赋差异是比较优势产生的源泉,进一步丰富了比较优势理论内容。此后,里昂替夫、波特等经济学者又从不同的视域对比较优势理论作了阐述和完善,认为比较优势既可以先天形成, 也可后天发展获得,展现出动态变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比较优势理论构想发展至今。
(二)比较优势理论在高职毕业生就业领域中的适用
比较优势理论从诞生到完善演变至今,除了依旧成为经济实践与贸易往来活动的指导原则以外,这种经济理论同样可以被迁移适用于对社会生活中其它领域的问题的论证和借鉴。比如大学生就业,尤其是高职毕业生就业、劳动力配置等问题,同样可以成为指导合理社会分工、提升劳动效率、分配社会福利等民生问题的基本原则,从这个角度上讲,比较优势理论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
1.为彻底认清高职毕业生就业中滋生的“读书无用论”之谬误找到理论利器。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进程中,近些年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平均每年毕业的应届大学生数量都在六七百万左右,庞大的就业大军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压力。高职毕业生群体由于在学历和知识体系方面缺乏竞争优势,加之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潜在偏见,使得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困难重重,很多高职毕业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这也直接导致在高职毕业生中滋生出悲观主义情绪 ,在一定时期掀起一股“读书无用论”的情绪。而比较优势理论的相对视角可以引导高职毕业生找准定位,解开产生悲观消极情绪的疑惑谜团。
2.为深度阐释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出现的“脑体倒挂”现象提供理论依据。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过程中的“脑体倒挂”现象是当下高等教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应该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诚然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却有社会分工之别,社会分工不同也就意味着由于人力资本投入的不同应该有效率和收益的正向差别,但“脑体倒挂”现象恰恰相反。比如高职毕业生就业待遇甚至不如初中生或者一般务工人员,排除就业歧视外,很多人并清楚这种现实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相对优势差别基础上的社会分工观点可以为“脑体倒挂”这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社会相关部门采取必要的平衡措施提供理论指导。
3.为适度引导高职毕业生坚定“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择业自信注入理论源泉。在就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很多高职毕业生之所以在盲目的比较和竞争中彻底自我否认,逐步迷失和放弃自我,根本上就是因为没有找准标杆,无视自身存在的参照物,不能领悟“寸长尺短”的哲学道理。从比较优势理论的角度分析,不论是研究生、本科生、高职毕业生、中职毕业生、高中生甚至是初中生,都不可能在任何领域、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能拥有绝对优势,而是只能由于智力因素、教育程度、环境条件、后天努力等方面的差别而形成各自的比较优势[2]。正是由于这种比较优势促使不同类型层次的擇业者参与广泛的市场流动和社会分工,这就意味着在适当的位置上的就业者都是拥有相对优势的不可替代的人才,当然包括一直认为竞争力不强、就业信心不足的高职毕业生群体。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过程中的比较优势分析
(一)学以致用的实践应用能力降低用人单位的培训投资,能够赢得更多工作机会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强调厚基础、宽领域、贯通识的宏观抽象,而是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应用型的职教人才,着重提升高职学生理实融合,学以致用的显性能力。相较于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本科毕业生、研究生而言,高职毕业生虽然在学历层次、理论功底、知识厚度、学术水平等方面处于相对劣势,但在知识转化、运用技能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方面却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在劳动力市场出现结构性失衡的情况下,高职毕业生拥有的实践能力正是用人单位衡量和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甚至是首要的筛选评估指标,从现代管理科学的角度来讲,用人单位无疑要致力于控制管理成本,提高投资效率。在人才引进管理环节,用人单位都倾向于缩短员工完成角色转换直到适应岗位工作的时间周期,合理降低人员成本。高职毕业生由于技能过硬,操作娴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很强,在就业过程中不需要用人单位对其进行过多的岗前培训,工作过程中也无需重复开展岗位基础技能辅导,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人单位的人员投资,促使其提高成本利用效率。从这个角度上讲,用人单位更愿意为高职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而不会刻意去引进高学历的其它类型大学毕业生,这也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相对优势换来的必然结果和趋势。
(二)千锤百炼的工作适应能力推动劳动力有序流动,能够弥合劳动力市场的过度分割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中存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两种类型。主要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部门社会地位较高、工作内容体面、薪酬水平较高、工作时间弹性、工作条件优越、工作存在感强烈;次要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正好相对,就业部门相对边缘、工作强度大、薪酬待遇一般、劳动条件比较艰苦、心理负担较大。大多数求职者由于过高的职业期待和狭隘职业价值观的驱使,千方百计地寻求向主要劳动力市场流动,甚至把能够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作为唯一的职业选择,无法接受或者适应在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状况。但从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规律而言,如果所有的人才,尤其是大学毕业生都选择流向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都不能适应次要劳动力市场工作状态,这实际上破坏正常的社会分工,加大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裂痕,甚至造成严重的扭曲和失衡[3]。而高职毕业生在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形成和保持着良好的职业心态,长期艰苦严格的岗位技能训练,练就了他们强大的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在高职毕业生还没有走出校门,就早已做好了将来到社会和经济发展最需要的领域、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大显身手,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更愿意主动流向次要劳动力市场,因此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相对优势一定意义上弥合劳动力市场的过度分化和割裂。
(三)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契合用人单位精益求精的文化精髓,能够快捷融入企业文化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日臻完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现代学徒制在高等职业院校蔚然成风,着力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职业教育活动方兴未艾,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职业教育中学徒制的推广和工匠精神的灌输归根结底是对高职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中必不可少的职业精神和职业品质的培养和塑造。在高职院校设计和提供的校内外实训、工作模拟与仿真训练、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特色职教项目合作、社会服务活动实践等职业教育环节和学习环境中,高职学生身临其境的领会到兢兢业业、孜孜不倦的职业态度;感悟追求卓越、永不满足的职业情怀;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磨砺直面困境、不畏挫败的意志秉性,这些凝聚在高职毕业生身上的独具特色的精神符号和教育沉淀与任何类型的用人单位所推崇的价值观和组织文化高度契合。这也就淋漓尽致地彰显了高职毕业生身上蕴含的文化相对优势,用人单位一旦向高职毕业生敞开大门,为高职毕业生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和工作平台,高职毕业生就能充分释放身上正能量,很好的适应和融入组织文化,并在组织文化的熏陶和感召下成为符合职业标准和组织要求的职业化人才,而不会像其他高校毕业生那样入职后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四)摒弃挑肥拣瘦的择业倾向促进社会合理分工与资源配置,能够获得更宽广的就业平台
当前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着一种负面倾向,那就是部分学历比较高,出身名校的普通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总是保持着与生俱来的忧越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盲目自信,在择业时好高骛远,对社会分工缺乏理性认识,对一些生冷行业和艰苦职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排斥和轻视,一贯怀着侥幸心理只想选择和从事具有社会光环的职业,比如政府官员、国企高管、IT精英、行业大佬等。但事实上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需要各行各业和谐共存、百花齐放,需要形形色色的各类型劳动者共生、共建、共享,归根结底也就是说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社会分工不同。高职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就业心态相对平稳健康,一般不会像本科生、研究生那样出现眼高手低的犹豫徘徊,而是在心中怀着平等共荣的职业观,在面对激烈就业竞争要进行职业抉择时,一般不会挑肥拣瘦,吹毛求疵,即使对于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社会认可度的行业和职业,只要能够发挥自己的技能和能力,高职毕业生一般都能够满怀激情的接受,比如我国海洋作业、水电行业、能源开采、设备制造、建筑运输、物流配送、现代服务业等行业都是高职毕业生甘愿扎根建功立业的地方。这在很大程度上平衡和促进了社会分工,提高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率,推动社会百业兴旺发达。
三、比较优势理论视角下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路径
(一)政府部门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做出制度性谋划安排,防范就业壁垒、遏制就业歧视、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
囊括高职毕业生在内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乎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教育大计的重大民生问题,需要政府部门高屋建瓴地做好顶层设计和制度构建,尤其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毕业生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政策引领和制度安排。对于高职毕业生而言,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在充分市场调研和深入论证的基础上,针对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突出问题,因势利导。一方面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体系,规范劳动力市场运行,降低高职毕业生行业准入标准和门槛,建立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预防高职毕业生公平就业权益受到弱化和稀释;另一方面要针对用人单位出台奖罚分明的选人纳才政策和用人保障制度,严格治理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对高职毕业生任何形式的排斥和歧视行为,鼓励用人单位坚持人才与岗位匹配的用人原则,摒弃唯学校、唯学历、唯专业、唯人情的狭隘选人標准,为不同层次的求职者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和平台,在特殊情况下为高职毕业生提供更灵活宽广的舞台;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要发挥政策“指挥棒” 效应,对高职毕业生就业采取一对一帮扶措施,开拓就业空间,鼓励高职毕业生到社会基层、艰苦行业、新业态就业、通过资金和程序方面的帮助鼓励高职毕业生参与国家乡村振兴计划,农村精准扶贫工作,达到引导高职毕业生错峰就业的目的。
(二)高职院校彰显深度产教融合的职教特色,搭建衔接多业态的校企合作平台,为高职毕业生就业赢得先机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就业环境中,高职毕业生能否发挥职业教育带给他们的比较优势,最终成功就业并且实现高质量的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反映出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高低,同时也会影响到高职院校和职业教育的社会声誉。从这个角度上来讲,高等职业院校在高职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应该全过程、全天候、全时段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应该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担当来切实履行,并且从长远角度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应该着眼于长远,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定不移的走以市场为导向的深度产教融合发展之路,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丰富工学结合的方式和路径,利用高职院校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机制为高职毕业生就业赢得和积累有利的社会资本[5]。在运转有序的校企合作平台上,一方面高职毕业生以项目为依托,以文化为纽带,充分展示职业素养,锻炼职业技能,施展综合本领,全面体现自身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对于将来潜在的用人单位而言,通过产教融合校企联动的合作机制,能够及时发现和培养具有很大潜力的高职毕业生人才,等到用人单位选才时机成熟,就可以精准选取适合的高职毕业生人才,提高人才配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高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匹配的理想效果。
(三)高职毕业生发挥自身包容性择业心理的潜在优势,扬长避短、主动争取实现多元化的弹性灵活就业
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具有多因性和多维性,高职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不仅要受到外部客观环境和现实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而且自身原因和理性取舍也是重要的决定性要素。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相比,文章已经分析指出了高职毕业生的相对优势在于脚踏实地的择业心理、平等共荣的职业认同、健康稳定的求职情绪、扎实过硬的实践技能、百炼成钢的环境适应能力。因此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就业策略应该是扬长避短、稳打稳扎、循序渐进,充分发挥自身长期积累的弥足珍贵的相对比较優势,而不是像一部分高校毕业生那样好高骛远、飞扬浮躁,或者消极悲观、畏首畏尾、瞻前顾后。当高职毕业生择业时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或者在一定时期确实很难通过正规传统方式去选择合适的工作,那么就应该审时度势,调整策略,另辟蹊径,努力争取实现多元就业。在当前劳动力市场自由流动,双向选择的背景下,人才价值多元化已经是完全可能的事实,高职毕业生可以主动选择到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选择到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工作和发展,还可以充满自信的选择到国家需要的边远艰苦的地区和基层就业,甚至可以利用国家提供的优越的政策,在认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自主创业,卓有远见的实施先就业后择业的策略和路径。
(四)以企业、社会团体为主体的用人组织避免盲目人才攀比与资源配置,构建人事相宜的选才用人机制
对于高职毕业生就业而言,比较优势理论最深刻的迁移适用启示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任何类型和层次的人才只要找准了适合匹配的岗位,就能发挥出巨大的甚至是无可复制的人才效应。换句话说,每个人在实践中都有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和位置,如果在工作过程出现了人才错位、失位、缺位,就会不可避免的造成一定程度的人才消耗与浪费。作为用人主体的企业、社会团体、行业组织应该站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高度,重视人力资源规划基础性工作,严格按照因需设岗、以岗取人的人事原则来科学实施人才选拔工作。对于有些行业的企业,有些规模的组织,有些性质的工作并不一定适合出身名校、学历很高、学问高深的普通高等教育大学毕业生去完成。比如现代服务业、物流运输、酒店餐饮、旅游休闲、初级加工、矿产勘探、野外测绘、工程测量等性质工作对于部分普通高等教育的毕业生而言,除了无法做好充分心理准备之外,也缺乏胜任工作所需要的实践技能。这这种情况下,企业就不能受到行业中随波逐流的用人风气影响,更不能为了追求某种广告效应,或者刻意炒作人才影响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盲目进行人才高消费,或者陷入企业间的不实际的人才攀比陷阱,违背人才与岗位匹配的基本原则,排斥或者拒绝原本完全可以胜任工作的高职毕业生人才,应该维护各种人才的公平就业权,为他们提供一视同仁的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
结 语
高等职业教育是平行并且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教育形态,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成果转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它任何教育形式都无法替代的。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体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和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高等职业教育能否获取社会支持,保持可持续发展势头的重大问题[6]。因此,对于高职毕业生而言,包括政府、高职院校、企业、团体组织等在内的社会各方理当应该本着协作联动的责任精神,通过综合施策,提供各种形式支持和渠道来帮助解决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使高职毕业生能够感受到选择接受高职教育是一次明智的投资决策,也是自身成长成才的集中展现,从而促使高等职业教育赢得社会的广泛的认可与支持,为将来不断发展壮大夯实坚固的社会与民意基础。当然,包括高职毕业生在内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项重大的关乎社会稳定的民生工程,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制度建设、区域特点、市场规律、个人选择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循序渐进、稳打稳扎的推进,需要客观理性的看待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避免贪功冒进、极端两级“一刀切”式的做法。
参考文献:
[1] 姚永强,何丽芬. 比较优势理论视角下的薄弱学校改造[J].当代教育科学,2018(12):36-37.
[2] 刘志杰.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的价值取向与理性应对[J].河北职业教育,2021(03):25-28.
[3] 马丽萍,岳昌君.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03):1-7.
[4] 岳昌君.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04):84-96.
[5] 肖化移,李中玲.KOMET—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现实选择[J].职教论坛, 2014(04):47-49.
[6] 代锋,陈芳.社会资本视域下的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3):76-78.
[7] 代锋,刘谋文.社会资本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相关分析[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8(05):76-77.
收稿日期:2021-11-18
基金项目:2020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工智能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应对与发展研究”( XSP20YBZ032);2020年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重点课题“管办评分离背景下的第三方参与职业教育质量评估的机制保障研究”(XJKX20A068)
作者简介:代锋(1980-),男,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