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视域下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项目式教学探索

2022-03-05朱秋月周宇

职业时空 2022年1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实践路径项目教学法

朱秋月 周宇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对于合格外贸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当前中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知识理论与实践训练相分离、学生主体性缺失、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因此,在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引入基于微课的项目教学模式是一种具有实际教学意义的改革探索。该教学模式通过构建“专业学情分析、课程设计实施、评价机制建构”三阶段法实现提高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微课;项目教学法;国际贸易实务;实践路径

一、研究背景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社会与企业对适应发展的职业人才需求增加。因此,中职院校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深化教学课程改革,以实现提高培养效率与培养质量的目标。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的外贸行业规模逐渐壮大,2021年,中国更是取代美国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社会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质量与外贸人才的质量要求也随之提升。为了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文章提出将基于微课的项目教学模式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以丰富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该教学方式创新了信息传授方式,選择中职学生感兴趣的方式传授知识。但是仅仅依靠微课的相关理论展开微课教学活动,就会导致诸多问题的出现,例如学生缺少将知识整合为完整的体系从而运用到实际业务中的机会。

近年来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十分注重在课程中践行“教、学、做”一体化。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重要模式,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凸显了其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在项目教学模式下,部分学生不仅没有实现职业能力的提升,还没掌握基础专业知识,[1]教学质量问题随之出现。因此,有学者提出将注重实践能力训练的项目教学法与擅长快速传授知识的微课相结合。这个理念不仅能较好地弥补两种教学方法的不足,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索思维。[2]本研究以中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的专业课《国际贸易实务》为例,展开对以微课为基础的项目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二、中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知识理论与实践训练的割裂

实际国际贸易业务中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因此教师在《国际贸易实务》课堂教学中容易陷入“重理论、轻实践”的怪圈。虽然在国际贸易实务中专业术语等理论性知识非常重要,但是实际业务并不是模式化地走流程。学生在产品推广、客户询盘应对、运输与包装方式选择等问题上都需要根据实际业务情景恰当地运用专业知识与发挥其专业能力灵活性处理,所以单一的理论教学并不能实现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在中职教学实践训练课中通常会采用项目教学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实践性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实际教学中出现“重实践、轻理论”的情况。一门课程结束后,学生不仅对业务流程不熟悉,其专业知识仍呈碎片化状态。而理论作为实践的奠基石,是实践性操作的重要依据。如果学生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实践训练时他们则需要花费更多时间、精力在无目的的摸索与试错中。总而言之,割裂知识理论与实践训练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学生主体性的缺失

当今中职院校的教学方式大多都以“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为主,主要体现为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推动课堂机械性进行,学生在课堂中失去自主思考的动力与机会,不加以主动思辨。[3]现在有一些院校会利用网络新技术改变教学方式,例如以网络技术平台为媒介的微课教学方式。其教学的实质仍然只是知识的填塞。在微课教学中,如果学生仍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积极性与学习效率会逐渐下降,仍然会陷入传统教学方式的困境中,中职教育的特性也消失在单一理论教学中。若长此以往,学生则不再是学习的主人,而是学习的机器,失去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不仅不符合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宗旨,还违背人本主义中所强调的尊重人的创造力与人的自我实现的愿望。

(三)单一教学方法的缺陷

每种教学方式都有其优势与劣势,如果在实际教学中长期使用单一的教学方式,课程质量就不可避免会受其劣势的影响。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因其直观性、多样性、开放性等优秀特性而备受欢迎,能够以较少的时间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重难点。但是,微课主要依靠网络技术实现教学,其对网络的依赖性影响中职教育应用性的实现,学生无法通过微课形式实现应用型操作训练,提升自身的理论运用水平。虽然优秀的微课能够对学生的创造性有所开发,但是这也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对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对微课制作进行研究。[2]这不仅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还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项目教学则是以完整的项目为主线进行教学,项目往往贯穿整个课程的教学,知识体量庞大,耗费时间较长。然而课程教学的时间十分有限,教师往往无法在保证优质的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完成教学任务。[3]如果需要改善这种状况则需要学生自觉地进行知识梳理与整合,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但是这不适用于学习基础较薄弱的中职学生。[4]

三、基于微课的项目教学模式比较优势

基于微课的项目教学模式遵循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的理论指导,克服单一地使用教学模式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发挥该教学模式自身所具有的优势,推动中职教育发展。

(一)促进理论传授与实践训练的相互作用

项目教学法强调以实践的方式推动知识与能力水平的增长。教师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负责,学生通过执行该项目,了解整个业务流程与其基本要求。[5]但是其存在的缺陷也是不可忽视的。基于微课的项目教学模式则遵循建构主义的理论指导,根据项目教学法的实施经验有目的性地准备贸易业务的必备知识教学。这使学生在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有目的地进行项目实践,提高项目实践效率与学习效率。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及时更新微课与微练习,并在线上平台与线下教学中进行针对性补充与指点,帮助学生在项目执行中逐渐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熟悉业务流程与执行细节。一方面项目教学法弥补微课教学方法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实践性不足的缺点;另一方面,微课为学生在项目情景中快速地提供针对性理论指导,这极大地发挥了微课的优势:短小精悍。这两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不仅符合中职学生学习规律、适应学生个性需求,还有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效率。[6]

(二)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主体作用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以机械传授知识为主要授课方式,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项目教学法中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在它以培养学生主体能力为教学目标。[7]该模式遵循人本主义的理论指导,以学生感兴趣的传播媒介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微课课堂与项目之中。凭借通过微课所获得的知识,学生能够更加顺利地推动项目进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而教师在项目执行中扮演着引导者而非领导者的角色,具体表现为:根据学生的微课学习反馈情况与学生的项目执行情况,教师在项目执行的前中后三个阶段提供相应为学生提供理论指导,提供咨询与建议。与此同时,学生在项目之中养成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良好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推动新型教学模式的完善发展

随着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提升教育质量被提上议程。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需求,教育者应该积极探寻最适合被教育人群的教学方式,从而为我国培养出优质的人才。基于微课的项目教学模式的设计遵循了人本主义理论的指导,发挥微课教学方式的优势,以学生感兴趣的媒介、最精炼的方式使理論知识能被中职学生快速感知与掌握。同时,这种教学模式发挥项目教学模式的优势,使中职教育的特质能够显著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项目完成中完成课程内容,摆脱传统课堂方式的束缚,减弱中职学生对于学习的抗拒。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弥补微课教学模式中不适应中职教育应用性的缺陷,改变项目教学模式中缺乏理论性支撑的困境,使学生在对贸易专业知识的认识基础上进行项目实践,从而推动新型教学方式的完善发展。

四、基于微课的《国际贸易实务》项目教学模式“三阶段法”实践路径

将该教学模式运用到中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课《国际贸易实务》中,有助于学生在扎实的贸易知识基础上进行贸易的操作训练,熟悉贸易实际操作,把知识变为“常识”。因此,在中职《国际贸易实务》的课程教学中,按照图1所示开展教学活动。

(一)专业学情分析

1.分析课程:准确把握课程内容特征。本研究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的重要专业课《国际贸易实务》为例进行分析。国际贸易实务是国贸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奠定“外贸人”对这个行业的认识。国际贸易的一般流程包括贸易准备、交易磋商、合同履行、业务善后四个模块。其中交易磋商涉及报价、订货、付款方式;合同履行时出口货物流程则包括:备货、包装、通关手续、装船、运输保险、提单、结汇。这些流程涉及大量记忆性的内容且比较枯燥、琐碎,学生对此也容易产生抗拒心理。

2.分析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为14-17岁的青少年,他们处于心理较敏感的青春期,容易受外界影响。并且大多数中职学生是由于中考成绩较不理想而进入中职学校,他们普遍经历过反复且长期的挫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职学生出现习得性无助,从而体会不到学习与成功的快乐。这也是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较低或者感到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8]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刻板印象的影响,大多数中职学生对中职教育持有偏见与质疑态度,无法认识到中职教育、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因此,传统教学方式与单一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地引起他们的兴趣,机械性地灌输教学方式更不能够对中职生的学习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二)课程实施

1.课前:选定项目内容,共建优质微课资料库。《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主要以外贸业务流程:贸易准备、交易磋商、合同履行、业务善后四个模块为项目进行学习。但是由于国际贸易术语与贸易规则在外贸业务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所以“先做后教”的传统项目教学流程不适用于这门课。教师应该遵循建构主义的指导,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教师所创设的项目情景中自我探索,自我发展。具体表现为组建一个专业团队建立优质的微课课程资料库,此团队不仅需要包括熟悉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业务流程的优秀教师,主要负责根据实际业务能力需求与实际业务流程设计项目,并依据项目进程与书本知识体系结构进行微课教学内容的设计、课件制作、微课视频脚本制作、相关辅助资料的撰写、后期课程更新等工作。同时,还需要专业的微课制作团队来协助录制视频、后期制作剪辑等工作,两方力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9]学生在课前通过微课对国际贸易知识的重难点进行学习。在对知识形成初步的了解之后,学生在项目操作过程中才能对外贸业务形成情境性认识。这种知识铺垫除了有助于提升学生在执行项目中的学习成就感,还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2.课堂:依托微课,充分发挥项目教学模式优势。在以小组为单位的模拟贸易公司的职能设置中,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属于自己的职责,共同完成同一个项目,这个项目以外贸业务流程中的4个情景为一个整体,分别为:贸易准备、交易磋商、合同履行、业务善后。当学生完成一个外贸业务时则相当于完成一个项目。一方面,这种情景模拟使学生学会将所学的不同的贸易术语、支付方式与其他程序灵活组合运用到多样的实践业务上,[1]以帮助学生在项目情景中实现职业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学生在项目实践中遇到知识性困难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回顾微课寻求解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对于教师来说,微课之后的微练习、项目执行的即时反馈使教师能够快速地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漏洞与教学设计的不足之处,从而教师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能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并及时地进行课程调整,这使学生的项目实践质量得到保障,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3.课后:项目教学与微课教学相互促进。根据学生在项目中的实际操作情况总结出学生常犯、易犯的错误,教师制作一系列复习、总结性微课,充分发挥微课个性化的优势。课后,学生通过微课与课后微练习进行复习,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项目执行中的不足,从而实现进一步优化。教师有的放矢地组织复习,节省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准备更加优质且符合学生需求的内容,真正推动微课与项目教学方法的融合与发展。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真正优质的教学方法不能固步自封,而是适应实际使用状况不断调整。在此模式中,以一个微课实现不同课程类型、不同执行情况的项目教学是不现实的。相关学者提出建立健全微课的学生评价机制,听取学生的意见对微课进行查漏补缺,以提升微课的教学质量,更好地辅助项目教学的有序进行,从而推动两种教学模式互相促进、互相发展。[2]

(三)评价机制建立

为了适应项目教学法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在评价過程中,学生可以建立起对国际贸易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提升自身社会适应能力。评价方式按照时间划分为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按照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自评、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

1.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以学生最终的一次测试为唯一评价标准,虽然这种方式能快速地检验出结果,但是《国际贸易实务》的一个项目是根据贸易业务交易过程进行设计的,所以项目完成周期较长。这种评价方式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知识掌握情况。同时项目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知识构建的过程,其呈现的学习结果丰富多样,无固定的评判标准。[10]将过程性评价加入评价标准中,不仅能够丰富评价体系,还能够从不同的评价方式中考察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例如,多阶段的微练习反映学生相应阶段的吸收状况,学生的项目执行情况、小组合作情况等则可以反映学生的综合水平。这种评价方式真正地做到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与主体性,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项目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此类评价体系的建立除了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成长,还解决了项目教学法中学生纪律难以控制的问题。通过多方面对项目情况的不断反馈推动学生跟随项目不断前进,维持课程项目有序进行。

2.互相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通过对微练习与项目执行情况的分析,教师将评价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清晰认识到自己的专业中的不足与优势,以便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才能与才干,扮演好在团队中的角色。教师的评价具有一定分量。但是教师应该避免局限于对项目完成情况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察,坚持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坚持多样化的综合评价。[10]在现实职场中,不仅重视职员的专业知识素养、专业能力,还重视职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在课程项目执行过程中,每位学生是小组中的一名成员,成员之间的合作情况影响项目完成情况。因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则在一定层面上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能力与水平。这有助于引起学生对于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视,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成绩不是评判人的唯一标准。当学生的专业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3.以自主评价为核心。自主评价推动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索,彰显学生在学习与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对自己的项目操作过程进行记录、分析、评价。项目结束时,参考教师的考核要求,学生回顾自己的记录表与思考过程则会发现自己不足与优势。例如,学生可以回顾自己从贸易准备、交易磋商、合同履行、业务善后四个模块中收获到了什么,在哪个模块中完成得较不佳。以交易磋商为例,与客户邮件交流的过程中是否能够考虑到不同国家的客户的差异性,是否能够考虑到他国的习俗与礼仪。学生在报价时是否基于企业的利益与实际情况运用合适的贸易术语、付款方式。在订立合同时,是否考虑到货物是否按时到达与交货时间能否及时履行的因素等。这是学生的复习过程,也是自主学习与反思过程。

结   语

微课视域下的项目教学模式所创设的“三阶段法”克服了传统项目教学法中知识传递的有限性,知识的碎片化以及评价的单一性等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一系列教学问题。积极发挥微课短小精炼的优势,通过课堂的前、中、后三个阶段的进行,适时地帮助学生在实际项目过程中重组知识体系框架,合理运用知识,从而解决中职国贸专业课程中理论与实践割裂,教学法单一,学生主体性缺失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作为微课式项目教学法的重要推动者和践行者,需要具有跨界思维,注重联系多门相关的专业课,积极发挥各门课程优势,利用微课优势推动传统教学方法不断改革,从而不断提升中职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章静,黄心纯.MOOCs环境下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6(08):56-59.

[2]  夏继军.高职院校微课教学的问题、原因及开展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7(19):89-92.

[3]  胡雷.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项目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29):37-40.

[4]  何志勇. 项目教学法及其在中职技能教学中的应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5]  刘大军,郭美娟,马慧,陈晓铃,张立军.近三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方法研究述评——基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四本核心期刊的统计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9):44-52.

[6]  陈洁.结合项目教学阶段,探究微课资源库建设——改进中职国际贸易专业项目教学的策略研究[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6(04):17-19.

[7]  王明霞.从预设到生成:行动导向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7(03):77-80.

[8]  崔景贵.职校问题学生心理与积极职业教育管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3):53-59+68.

[9]  汪蓓蓓,周玲玲,肖陆飞,梁建军.高职微课课程教学改革——以《塑料成型模具》课程为例[J].河北职业教育,2019,3(03):75-77.

[10] 蒋梦琪,石伟平.中职项目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困境与消解[J].教育与职业,2016(19):19-22 .

收稿日期:2021-11-25

基金项目: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项目“职业教育适应性发展下的现代职教治理体系研究”(2021GB026);湖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2021年项目“中职院校教师执教能力的评价与分析——基于湖北省*校个案的实证研究”,主持人:朱秋月

作者简介:朱秋月(1981- ),女,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实务实践路径项目教学法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探析项目教学法在化工管路拆装实训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flash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项目教学法在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课程中应用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