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提升、实现: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建构

2022-03-05王黎莉邱文伟

职业时空 2022年1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创新能力大学生

王黎莉 邱文伟

摘要:创新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重要评价指标。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系统工程,按照其内在养成规律,要明确其基础、提升和实现的各阶段特征,建构“递进式”的培养模式。首先高校应引导学生和教师对创新意识产生价值认同,并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有效激发。其次要从创新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范式、教学评价等环节构建创新教育的教学体系,通过实践教学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创新”一词在不同内容板块中被着重提及15次,可见 “创新”已经被赋予了更大的现实意义,是我们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能力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教学的核心要务。尽管我国创新教育起步较晚,但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与快速增长的人才需求相对应,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创新能力仍然较低。因此,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系统工程,要从其内在成长规律着手,明确其基础、提升和实现的各阶段特征,建构“递进式”的培养模式。

一、基础:创新意识的价值认同

创新能力是人类各种能力当中的一种能力的诠释或代称,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高体现,是一个人全面发展潜质的必然结晶,具有综合性、发展性、创见性和开拓性特点[1]。如果将人类的各种能力分级,创新能力是各种能力中的最高级别。从能力形成的关系论角度分析,与能力形成高度关联的因素主要是知识和思想。对创新能力而言,知识是创新能力的客观基础,而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形成的源头,决定了创新能力的宽度和厚度[2]。创新意识在学术范畴内是哲学用语,在实践应用中,则属于心理学范畴内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为了达到更高的目标而具备的一种有别于常规思维模式的一种新的思想活动,在这种新的思想指引下,人们会创造出新的方法来达到预期目标。创新意识的价值只有被认同,并被有效激发出来,才能促使人们主动去关注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创新意识的价值认同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观驱动力

价值认同是哲学概念,其本质内涵根植于认同理论。一般认为,价值认同是价值主体 (个体主体或群体主体) 通过相互交往对自身价值观念或价值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和定位, 彼此之间达成对价值观念的认可和共享,表现为对社会主导价值规范的自觉接受和遵循的过程 [3]。创新意识的本质内涵是非常宏观的,在高等教育教学领域,创新意识的价值认同主要取决于两个不同的认同主体:学生和教师。

1.学生的价值认同。当前,大学生对创新意识的价值认同存在两个难题。一是大学生的价值多元冲突问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表现为:思维活跃,对新生事物比较好奇和敏感。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念养成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社会,缺乏必要的甄别能力,其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复杂环境和虚拟网络的双重影响,极易出现价值的多元化。二是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带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弱的问题。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但在现行高考制度之下,大学生群体身上的应试教育的烙印依然明显,依然偏重书本理论的学习,大部分学生的主动实践机会依然未被发现。产生这两个难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信息社会的规范性不够、高等教育的改革仍不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不足等等,但解决这两个难题的根本在于学生对创新意识的价值认同。大学生只有对创新意识的价值有了充分了解,才能主动理清自身的多元价值体系,对创新意识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确立明确的创新意识的价值认同。

2.教师的价值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教师在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采用启发式教学等先进的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今高等教育的应然之策。但在现实中,高校教师在这些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教师对创新意识现实价值和潜在的育人意义没有清醒的认识。由于成长与工作环境中创新教育和创新文化的缺失,使得教师面对大学生提升创新能力的诉求时显得应对不足[4]。大部分教师自身缺乏创新意识,无法做到言传身教,另外,教师群体的教育价值认知相对比较偏颇,教师群体的主流认知都集中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上面,在相对封闭的教学环境中逐渐养成一种比较固化的教学理念。强教必先强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教师的创新教育能力抓起,而做好教师创新教育能力的提升,必须要引导教师了解创新意识的价值意蕴,提升教师对创新意识的价值认同。

(二)创新意识的有效激发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客观驱动力

创新意识价值认同的主体为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师作为价值关系中的主体,其主观认知驱动了创新意识的价值地位。除了学生和教师的主观认知,在客观驱动层面,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创新意识被有效激发之后才能体现其育人价值。“激发”一词属于心理学用语,对创新意识而言,对其有效激发应从心理学视角去找寻答案。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意识不但跟知识和能力有关,更与创新主体的心理活动有关。在心理学范畴内,兴趣因素和情感因素是创新意识激发的两个重要驱动力量。

1.兴趣因素。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对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对一个人的生活和活动有巨大的作用。当代大学生处于信息社会的高速变革环境之中,各类信息和社交工具更新迭代应接不暇,学生的兴趣来源广泛而又杂乱。如何将学生兴趣点合理而有效地引导到创新上来,打牢创新意识产生的根基,是当今高等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创新意识来源于对创新的兴趣,创新意识强的人必定对周围的事物很感兴趣, 都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自觉渴望创新的动机。高等教育从业者应该充分掌握当代大学生的兴趣范围,帮助学生开展自我探索,引导学生对自身兴趣进行科学甄别,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同时,高校还应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或第二課堂等,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生成。

2.情感因素。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从心理学视角看,情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从哲学视角看,情感是两个主体之间以意识为媒介的一种相互关系。就创新而言,创新行为的产生是以创新情感为基础的,先有创新情感,然后才会有创新行为的实施。创新情感的产生来源于创新意识的客观存在,是支撑创新主体开展创新行为的内在驱动力,贯穿于创新行为的始终。在创新情感的推动下, 创新主体会对创新活动产生积极情绪和态度定向, 并主动寻求认识事物的方法和手段,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5]。当代大学生思维相对活跃,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容易,善于交流,具有很好的情感体验基础。在创新教育中,应多运用情景式教学手段,加大案例教学和互动式实践活动,创造创新情感的软环境。高校应注重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对创新行为的主观态度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以达到有效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效果。

二、提升:创新教学体系优化

在高等教育改革前提下,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被放在比较核心的位置,这对于提升学生群体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很好的政策保障和良好氛围。但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大部分高校却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大多通过学科竞赛的成绩来衡量一个学校的创新教育水平,通过简单直接的物质奖励来刺激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以提升创新教育的微观数据。另外,一些评价机构也将学科竞赛的成绩作为衡量高校排名的关键指标,进一步导致了高校不得不采取短平快的奖励机制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成绩。创新教育不是快餐工程,而是需要长期不懈地进行教学优化和体系建设,从教学理念、教学范式、评价体系等不同维度进行改革,全面提升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教育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种学习行为,主要是指教师通过思想观念的引导,影响学生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的过程[6]。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大多以知识传承为主,教师按照知识结构体系进行讲授,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均形成较明显的固化特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的生存压力巨大,高校管理者的功利化办学思想比较严重。在这种复杂的教育背景下,高校管理者往往存在“口头上重视”的思想,进而通过出台文件、召开会议等形式,将责任转移给教师和基层学生工作者,其效果可想而知。

因此,必须要树立清晰的教学理念,明确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地位,方能改变教育效果不好的现状。第一,要弘扬守正创新的大学思想。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应在复杂的环境中努力构建守正创新的大学精神,为社会发展提供正向的精神指引,引导社会尊崇科学、崇尚创新,坚持“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第二,要坚守创新引领的科教精神。高校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根基,高校应将科学与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坚守创新引领的理念,为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同时要注重发挥科技创新的育人功能,营造师生共同参与创新活动的科教氛围。

(二)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范式

从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逻辑上看,高校必须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第一课堂这一主渠道,打造新的教学范式。一是要全面推动以“专创融合”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在高校的教学体系中,专业课程教学的知识体系相对独立,其教学目的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为核心目标。但由于知识体系固化等因素,往往会出现专业知识不能匹配社会岗位需求的问题。因此,应在专业知识教学中全面融入创新教育,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能力的锻炼作为专业教育的目标之一,两者相互融合,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达到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双向提升的育人效果。二是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创新教育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知识教学,除了传统的“教与学”两元模式外,更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元性。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推行课程资源的网络共享。要鼓励教师养成信息化教学思维,逐步建立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方法。三是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高校应引导教师积极开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以此提升创新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设计、实施及其结果的价值判断。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既有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又有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进行教授水平鉴定与学业考核的终结性评价[7]。当今高校的教学评价基本是从两个层面开展,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主要是针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评判,学生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判。在两种教学评价层面上,高校一般重视教师的教学评价,并将其作为教师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在学生评价层面,大多会将学生评价作为学生教育和管理的评价指标,偏离了教学评价的价值轨道。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依然是课堂教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已由过去的单一能力转变为多种能力均衡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水平高低应该被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之中,最为衡量高校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水平的评价,应采取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定性评价可以采用通用的测评方法进行(比如普林斯顿创造力测验法),通过分析测评结果进行定性评价。定量指标可以借鉴学风建设指标体系和学生科技创新成绩等多重指标進行评价,通过设定合理的指标因子,建立“指标——结果”评价模型,采取数字化的手段进行定量分析。此外,应明确学生创新能力水平在教学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科学地构建以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发挥对创新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同向引导作用。

三、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按照创新能力养成的内部规律,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可以归纳为“专业知识汲取—个人认识提升—创新实践锤炼—创新能力养成”递进式的实现路径,其中创新实践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缺少实践锻炼,创新意识再强,只是“纸上谈兵”,创新能力依然低下。要想实现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实践教学是最重要的载体。实践教学是大学教学中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教学方式,它以问题探讨、深度体验和批判反思为基本特征[8]。实践教学于理论教学相比,具有很明显的多样性特征,比如其教学空间多样、教学手段多样、教学工具多样、教学目标多样等,而这种多样性特征之间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结构体系。对学生创新能力养成而言,高校应从实践教学内容框架、平台设计、育人功能三个维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一)建立内容丰富的实践课程框架

实践教学于理论教学密不可分,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深化,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支撑,因此应建立既根植于理论又独立于理论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9]。在当今的高等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的课程类别很多,但往往呈现出与理论相割裂的现象。在框架设计上,应遵循有序性、整体性、有效性的原则,建构以专业课程为核心,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一体化的框架。第二课堂建设要以专业实践为主体,以专业认知、基本技能训练、科研能力锻炼、创新思维训练等为主要目标,以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为主要教学形式,打造内容丰富的实践课程体系。

(二)打造多功能的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的实施需要几个因素:教师、学生、实践内容、实践平台,其中实践平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尤为重要,没有一个好的实践平台,即便是实践内容再丰富,也无法实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主要受客观因素影响,比如学校的办学条件、校企合作情况、科教融合程度等。一般而言,高校的实践教学平台都比较丰富,但在实际运用中,却没有发挥其应有功能,多数实践教学平台仅仅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而且受重视程度、评价结果运用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另外,当前高校在实践教学的硬件投入都较多,与高投入相比,其产生的价值却并没有被完全体现,特别是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有些高校在平台建设方面的投入很大,但使用频率很低,甚至存在只对教师开放的情况,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中,高校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第一,协同原则。在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形势下,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已经是未来改革的趋势,高校在打造实践教学平台时,应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资源,破除相近专业、交叉学科的壁垒,加大与校内外共享实践资源的力度,为学生提供更便捷的实践条件,打造协同创新平台。第二,高效原则。实践平台建设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应根据学生能力提升的需求,科学规划硬件建设,注重提升教师指导能力,提高实践平台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

(三)挖掘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

实践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经,是“三全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0]。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要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要能够感知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及时发现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个实践过程,就是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实践教学本身有其固有的实践育人属性,高校应充分挖掘,发挥其实践育人的功能。高校应将实践育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与其他育人体系同频共振。在实践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树立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不畏艰难、勇于面对的无畏精神;引导学生树立善于创新、拓展思路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努力学习、融会贯通的学习精神;引导学生树立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邱文伟.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基于学科竞赛的功能效应[J].当代经济,2015(01):107-109.

[2]  李存金.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途径与机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01):1-5.

[3]  魏秀兰.价值认同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中国精神的构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05):124-129.

[4]  刘丰林,张芸芸,刘竞,等.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1):54-56.

[5]  郑永延,高国希.大学生自主创新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58-159.

[6]  李云飞.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7(07):22-24.

[7]  潘洪建.教学评价的客观性追求: 困境与出路[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09):1-7.

[8]  時伟.论大学实践教学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3(07):61-64.

[9]  王远飞.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河北职业教育,2021(03): 22-25.

[10]  萧早荣.职业发展视域下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及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16):73-78.

收稿日期:2021-12-13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三段式’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YC2019281)

作者简介:王黎莉(1979- ),女,烟台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与公共管理系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教育和创新教育。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创新能力大学生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