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女教师培训意愿调查与需求审视
——中部脱贫地区A省D县的实证研究
2022-03-04束亚弟
谢 刚 束亚弟
(1.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滁州分校,安徽 滁州 239000; 2.滁州学院 科技处,安徽 滁州 239000)
近些年,我国将教师培训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紧密联系,从国家战略高度予以关注,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大[1][2]。有研究表明,教师培训是国家教育振兴的重要课题[3],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之举[4],特别是乡村教师培训近年来成为我国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5];有研究认为,乡村教师培训是我国义务教育的薄弱环节[6],是促进我国乡村振兴和义务教育城乡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7][8]。近日,教育部发布推进教师培训提质增效专项计划[9],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加强中西部地区教师精准培训的重要指示精神、提高农村教师职业水平、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10]。
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共有乡村教师290余万人,其中,女教师占比超过60%有174万多人[11],专家预测目前我国40岁以下乡村女教师人数已将近男教师人数的3倍[12],女教师已经成为我国乡村基础教育的主力军和生力军。过往研究表明我国乡村教师“女性化”特征十分显著[13],中西部地区乡村女教师占比63.20%,其中,30岁以下年龄段比例增至77.20%,贫困地区比例可能更高,教育培训已成为影响乡村女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4]。有研究指出,乡村女教师在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等方面与男教师并无差异[15],她们对学习培训的需求比男教师更旺盛,但实际获得培训的机会却比男教师少[16][17],同时女教师对培训不足的问题反馈更为明显[18]。
过往研究认为,我国乡村女教师受到“传统性别文化”“社会角色定位”等因素影响,专业发展水平明显低于男教师[19]。有调查表明,接受培训能够提高乡村女教师自身素质,增强其在流动中的竞争力,消除其被轻视或边缘化的处境,使其产生胜任感、使命感和幸福感,并且能够重构其在乡村教育振兴中的主体性地位[20][21]。也有研究指出,在职后培训上,很多女教师认为没有接受专业培训的必要[22]。女教师们由于受到婚姻家庭因素的双重影响和日常工作负担的严重挤压,不愿意外出参加培训或有意减少进修培训的机会与可能[23][24]。那么乡村女教师们参加培训的意愿和困境究竟为何?目前尚未发现有针对性的实证文献,也未见学者们达成较为全面的共识。
尽管培训对乡村女教师群体发展的影响已经受到学者关注,但通过回顾现有文献发现,影响乡村女教师培训的因素有哪些?有关因素的影响程度怎么样?乡村女教师群体自身的培训意愿和存在的困难是什么?这些问题还没有能够得到深入研究和解答。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振兴乡村教育已被视为实施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和战略支点[25]。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出要重视乡村教师培养,加大对县乡教师培训的投入,让他们能够便利地提升学历,提高职业水平[10][26],乡村女教师作为当前我国乡村教育的中坚力量,已然成为振兴乡村教育的关键着力点和发展主力军[27]。因此,从乡村女教师本体视角出发研究她们接受培训的意愿、处境、想法和困难,有利于政府组织和教育管理者采取措施缓解或消除这一群体中存在的负面情绪,有助于女教师们扎根乡村持续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基于以上分析及特点,我们对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慎重考虑和选择,选取中部脱贫地区A省D县为研究基础,对该地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关键人物访谈,了解该地区乡村教师数据及结构,与资深教育管理研究人员和具有丰富师资管理经验的工作人员协商设计调查模型,抽取一定比例研究对象进行样本问卷调查,利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对调查数据进行结果分析,探讨乡村女教师参加培训的意愿和困境,以期为女教师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好作用提供启示。
一、研究设计与基础
(一)研究基础
研究选择的地区共有中小学校96所,其中,乡村中小学校82所,占比85.42%,乡村学校教师3676人占比63.74%,乡村女教师1679人,占乡村教师总量的45.67%,但40岁以下女教师在同年龄层次占比达到77.28%,30岁以下的乡村女教师数量是男教师的15.6倍,这也是研究特别关注该群体的主要缘由之一。为了研究乡村女教师参加培训的现实状况,研究人员在征求教育管理部门意见基础上,在师资管理人员的支持和配合下,设计开展网络问卷调查,随机抽取所在地区乡村女教师,采用手机移动端点对点方式发放问卷,共收回问卷357份,其中,有效问卷346份占该地区乡村女教师总量的20.61%,研究针对收集的调查数据采用SPSS分析,据此来了解和分析乡村女教师参加培训的认识、状况和困难等。
(二)问卷设计及调查实施
问卷在设计之初,先后征询了教育类高校教授、高校科研及统计工作者、基层教育单位人事机构负责人和乡村女教师代表等,考虑调查内容的针对性和设计问题的精练性,问卷采用封闭型问答方式,设计了17个问题,其中,背景性问题4个即年龄、学历、职称和教龄,作为对调查对象的分类和对不同类型调查对象的对比研究的重要依据,另按问题的性质或类别排列的结构设计主观性问题13个,主要涉及调查对象的教学状态、培训意愿、评价、态度以及需求等[28]。问题表达力求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答案设计遵循简捷、可行等原则,调查者在问卷发放前组织开展了试调查,收集有关意见进行修订完善,随后通过协调相关师训管理部门,安排专人采用微信方式发送问卷,问卷分发采用分阶段抽样的方法,即第一阶段采用整群抽样划分学段,第二阶段分学段将样本顺序编码,然后进行系统抽样确定若干调查单位,第三阶段在调查单位中随机抽取规定比例的样本量作为调查对象,发送调查问卷[29],研究对收回的357份问卷数据进行逐一复核,剔除因调查对象的性别、身份不符等无效问卷11份,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96.92%。
为了解问卷测量质量,确保分析的可靠性,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信度分析,问卷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93,信度系数值高于0.8,说明调查数据的信度质量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用于进一步分析[30]。
二、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基本结构分析
表1 受访乡村女教师年龄、学历等基本结构情况
表1数据显示,在受访地区乡村女教师群体年龄结构中,30岁及以下占将近一半,40岁以下占比84.10%,比官方发布的我国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58.30%的水平高出25.80个百分点[11],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乡村地区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基本上是以女教师为主体;从学历层次看,专科及以下学历占比32.95%,相较40岁以上占比仅15.90%的全体人群看,还有一批中青年女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教龄5年及以下的乡村女教师占比超过50%,教龄不超过10年女教师比例为65.61%,从教年限与年龄基本匹配,青年女教师已然成为振兴乡村教育的主要后备力量。
(二)教学状况与培训意愿
问卷设计了对受访者的教育教学状况与学习意愿情况调查,分析乡村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存在的矛盾问题和困难等,研究对本组设计的4个多选题数据进行多重选项响应率与普及率分析(见表2),可见受访者认为目前乡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B1)除了“留守儿童太多”以外,“外出学习机会太少”成为关注的突出问题,响应率和普及率分别达到29.10%和70.81%,且该题各选项的卡方拟合优度检验值为(X2=294.152,p=0.000<0.05),在本组四个选题中题项选择比例差异性最为显著,数据对比可见,“留守儿童太多”和“外出学习机会太少”被认为是当前教育教学中的最主要问题。从受访者对最需要学习或补充的知识内容(B2)调查分析看,五个选项的拟合优度检验值 (X2=102.226,p=0.000<0.05),各选项选择比例符合分布均匀具有显著差异性要求,其中“学科专业知识”“最新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选项响应率均在25%左右,普及率均超过72%,说明三者受关注程度同等突出,分析还发现除了“师德修养”反馈率最低为9.06%以外,“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需求超出调查预期,响应率和普及率分别达到16.67%和49.42%,表明心理健康知识需求成为新兴的、亟待关注的培训内容,数据显示该题选项的响应汇总值、普及率和选项照顾均值为同组最高,分别达到1026次、296.53%和205.2次/项,体现出受访者对学习和补充知识内容渴求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在对受访者参加学习(培训)的动机和原因(B3)分析中,题项拟合优度检验值为(X2=205.384,p=0.000<0.05),各选项选择比例存在明显差异性, “弥补自身不足”的普及率在组内最高达到91.33%,其次“教学改革需要”的普及率也达到70.23%的较高水平,乡村女教师培训需求动机体现出崇高职业道德和价值追求。在受访者们对学习培训时遇到的最大困难(B4)选择中,认为“缺少学习机会(资源)”排在首位,选择人数、响应率和普及率达到题项最高分别为266人次、32.68%和76.88%,其次是“没有足够时间”响应率和普及率分别达到26.04%和61.27%,剩余三个选项的响应率和普及率都分别超过10%和25%,说明当前乡村女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她们参加学习培训的配套措施和机制还远没有健全和完善,值得教育主管部门、师资培训机构和乡村学校领导们重视。
研究还对该组4个题目20个选项的项目区分度进行了分析,用来观察和确定问卷研究项目是否合适有效,其原理是先对分析项求和,进而将其分成高分组和低分组(以27%和73%分位数为界),然后使用T检验去对比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差异情况,求出每一个题项的决断值(CR),通过分析得出本组设计的4个题目20个选项全部对相应题目呈现出显著性(p<0.05), 选项均具有良好的区分性,且每个选项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0.2)全部达标,反映出该组调查题目及选项设计均合适有效且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三)岗位认知与培训效果评价
为了详细了解乡村女教师对现有岗位知识认知与培训效果评价情况,问卷设计了三个单选题(如表3),调查显示受访女教师认为自己能够胜任现有教学岗位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的自我评估(C1)仅能达到77.17%,认为过往参加的学习(培训)质量和效果(C2)达到比较有帮助以上的高达95.95%,同时有95.95%的受访者有强烈的参加学习(培训)的意愿(C3),说明受访者对胜任现有教学岗位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评估并不高,但认为过往参加的学习(培训)非常有帮助,并且都有着强烈的参加学习(培训)需求。
为了解乡村女教师的学习(培训)意愿,将组内选题与年龄等基本信息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除了“学历”不会对参加学习(培训)意愿产生影响以外,“年龄”“职称”“教龄”均与有学习(培训)意愿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教龄”影响力最大,回归系数(Beta)为0.271、R2为0.125(见表4),表4中数据可知,将C1、C2和A4作为自变量,而将C3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模型公式为: C3=0.617+ 0.056×C1+0.194×C2+0.141×A4,模型R2值为0.125,即C1、C2和A4可以解释C3的12.5%变化原因[31]。对模型进行F检验时发现模型通过F检验(F=16.271,p=0.000<0.05),即说明C1、C2和A4中至少一项会对C3产生影响关系,另外,针对模型的多重共线性进行检验发现,模型中VIF值全部均小于5,意味着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并且D-W值为2.061在数字2附近,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样本数据之间并没有关联关系,模型较好[32]。通过分析可知:C1的回归系数值为0.056(t=1.405,p=0.161>0.05),意味着C1并不会对C3产生影响关系,但C2和A4的回归系数值分别为0.194(t=3.779,p=0.000<0.01)和0.141(t=5.101,p=0.000<0.01),意味着C2和A4都会对C3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说明受访者对自我教学岗位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评估的高低并没有影响其参加培训的意愿程度,而对曾经参加培训评价越高和从事乡村教学年限越久,其想参加培训的意愿就越强烈。
表2 乡村教学状况与教师学习培训意愿响应率与普及率汇总和项目区分度分析
表3 受访者对岗位知识、培训效果评价及培训意愿调查
表4 受访者对岗位知识、学习评价及学习意愿(与教龄)线性回归分析 (n=346)
研究同样发现“职称”“年龄”的Beta分别0.253、0.208,R2分别为0.118、0.099,均会对参加学习(培训)的意愿(C3)产生程度稍弱的显著正向影响关系。也就是说教龄越长、职称越高、年龄越大对参加学习(培训)的意愿越强烈,对培训的需求越急切。
(四)培训影响因素与愿景等
问卷从三个角度设计了五个单选题对培训影响因素等相关信息进行调查(见表5),结果显示,受访者近三年(D1)未参加任何培训的比例达到18.21%,参加过市级及以上培训比例为34.93%,显然乡村女教师接受较高层次培训的机会较少,且与实现培训全覆盖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也不利于乡村教育的振兴发展。在学习方式(D2)上乡村教师适应和接受的网络学习的方式占比达到54.34%,这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师资培训机构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乡村教师网络培训的内容设计、平台建设和资源建设等方面提供启示,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调查影响教师培训的主要因素(D3)中选择因“教学任务重没时间”占比48.84%,选择因“学校事务多没精力”占比24.28%,由于工作原因选择不能参加培训比例合计达到73.12%,此外还有14.45%的受访者选择学校不支持,说明在乡村学校对女教师们参加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还不够深刻和到位。在接受培训的时间(D4)和方式安排(D5)上,受访者们较为突出的意愿是选择“优质学校跟岗观摩”,比例达到68.50%,可见乡村女教师虽然接受网络培训方式,但到优质学校跟岗观摩更受追捧。
研究还采用交叉分析,分别了解受访者年龄等基本信息与五个选题的关联程度与差异表现(表5限于篇幅仅列示年龄),分析可见受访者除了在平时学习的方式和内容(D2)与年龄(A1)(p=0.256>0.05)没有表现出差异的显著关联以外,其余四个题项均与年龄(A1)呈现出差异显著性(p<0.05),A1对于D1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X2=27.365,p=0.001<0.01),通过对比差异可知,30岁以下选择参加过国家级培训的比例31.33%,明显高于平均水平23.41%;51岁以上选择未参加过任何培训的比例29.41%,明显高于平均水平18.21%。A1对于D3呈现出0.05水平显著性(X2=17.977,p=0.035<0.05), 51岁以上选择教学任务重,没时间参加的比例为76.47%,明显高于平均水平48.84%,41—50岁选择学校或领导不支持,没机会参加的比例31.58%,明显高于平均水平14.45%。A1对于D4、D5分别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X2=31.309,p=0.000<0.01;X2=22.571,p=0.007<0.01),41—50岁和31—40岁选择寒暑假期的比例分别为57.89%和38.40%,都明显高于平均水平32.37%,51岁以上和41—50岁选择全脱产培训的比例分别为17.65%和15.79%,都明显高于平均水平10.12%。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A1与D1、D3、D4、D5均呈现出显著差异,研究进一步分析得知职称(A3)、教龄(A4)分别与D1、 D4两项均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X2=40.585,p=0.000<0.01;X2=32.261,p=0.000<0.01)和(X2=50.065,p=0.000<0.01;X2=31.320,p=0.000<0.01),然而仅学历(A2)与该组5个题项(D1—D5)均表现出一致性,可见学历和该组列举学习方式、影响因素及意愿安排等几乎没有任何差异性关联关系。
三、研究结论及建议
通过样本调查,讨论乡村女教师对培训的认知、态度、困难和评价等。首先,研究验证了乡村女教师参加学习培训的意愿强烈[33],但她们获得学习培训机会较少的情况却并一直未能有效改变[34][35]。研究表明,乡村女教师对学习培训内容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不仅涉及专业知识提升和教育理念更新,还对现代信息技术和心理健康知识等表现出特别的热情和需求,同时研究发现,乡村女教师参加学习培训动机是积极、可敬和理性的,更多的是为弥补自身不足,提升职业水平和增强竞争力等。 其次,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教师培训对促进教师职业发展、适应改革需要和提升教学技能都提供较大帮助[36],研究发现,影响乡村女教师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是政策和工作原因,政策导向最为突出和关键,培训层次不高、内容匮乏和方式单一等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乡村女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此外,乡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素、乡村学校的教科研氛围、实施教师培训的软硬件条件以及学校管理者的价值观念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女教师们的自主学习和参加培训。
通过研究和调查发现,乡村教师的女性化,特别是年轻女教师的数量和比重超出预测,乡村年轻女教师已经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的主体人群和主导力量,解决乡村女教师培训问题,特别是能够让更多优秀的年轻女教师能够更好地、持续地扎根农村,既是振兴乡村教育的大事,也为实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和人才支撑。为此,研究认为,国家应该针对乡村女教师这一关键和特殊的群体加大培训力度,修订和出台更为细致和具体的政策法规和实施举措,给予乡村女教师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从根本上寻求解决乡村女教师在学习培训中遇到的时间赋予、机会保障、资金支持和培训质量等方面问题的有效途径。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针对乡村女教师培训及轮训的有效评价和保障机制,在培训计划中突出对性别因素的关注,在区域上加大向乡村和边远地区倾斜,切实缓解乡村女教师职业发展的压力和困境,确保每位乡村女教师都能有时间、有精力、有渠道、有经费来促使她们在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上得到提升,让乡村女教师们更有动力、更加自信、更好投入乡村教育事业,为实现乡村振兴发挥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存在的不足。首先,问卷设计内容的主观性和局限性难以消除,问卷在设计伊始,虽然在不同范围咨询,也进行了测试,但咨询和初试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研究设计虽然注意考虑了不同受访者的填写偏误,但仍不可避免地存在数据测量误差。其次,在调查方法上注意采用分阶段多种方法混合使用,但在地域控制上仍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可能造成不同受访者对内容关注的同质性。此外,没有将研究对象的协作者——乡村男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等纳入调查,了解他们对女教师参加培训的认知与态度,扩大研究的可靠性和可信性。因此,期待今后有更加全面、合适和精准的问卷设计与经验数据出现,从而对乡村女教师参加培训的困境和问题解决的渠道作出进一步分析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