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导高段学生阅读整本书的策略

2022-03-03曹芳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阅读小学语文

曹芳

摘   要:尽管从整本教材的宏观视角来看,“快乐读书吧”板块所占的版面并不多、篇幅并不长,貌似微不足道。但是,从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的角度分析,该板块作用重大,意义深远。基于“快乐读书吧”板块,教师可以通过采取“多途径激发阅读兴趣,为整本书阅读奠基;深层次指导阅读方法,为整本书阅读赋能以及广视角评价阅读效果,为整本书阅读助力”等策略,指导学生兴致勃勃、津津有味、卓有成效地阅读整本书,并以此为契机,让他们从整本书阅读中习得知识、传承文化、发展能力、塑造品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学生;阅读;兴趣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34-0004-04

关于整本书阅读,《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以整本书阅读为路径,让学生远离题海,投身书海,以饱满的热情,以专注的态度,读有趣味、有价值、有意义的整本书。调查表明,当前小学高段学生主要面临:阅读整本书的兴趣不浓厚、方法不奏效以及评价不给力等问题。“快乐读书吧”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个貌似微不足道,却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板块。该板块重在引领学生津津有味、手不释卷地阅读整本书。既然当前小学高段学生阅读整本书面临诸多困境,那么,教师可以基于“快乐读书吧”,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为整本书阅读奠基、赋能、助力。

一、多途径激发兴趣,为整本书阅读奠基

学生之所以在阅读整本书时兴趣不浓、动力不足,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感知到整本书的独特魅力。通过引领学生赏析整本书的精彩片段、了解整本书的梗概以及领略整本书的特色等,可以让学生感知、领略到整本书的魅力所在,进而让他们产生持久且浓厚的阅读兴趣。

(一)赏析精彩片段,激发阅读兴趣

美轮美奂的环境描写、引人入胜的细节描写、惟妙惟肖的神态描写、形象生动的动作描写……通过引领学生赏析整本书中诸如此类的精彩片段,不仅可以让他们管窥整本书的内容,还可以激发他们阅读整本书的浓厚兴趣。因此,教师可以从整本书中精挑细选一些精彩片段,并指导学生赏析,据此让他们清晰、真切地感知整本书的魅力,让他们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让学生阅读世界各地、风格迥异的民间故事,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的主要目标。为了让学生产生迫不得已阅读民间故事的浓厚兴趣,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现民间故事中的一些精彩、神奇、有趣的片段。譬如,教材中向学生展现了《田螺姑娘》的一个精彩片段,从精彩片段之中,学生对《田螺姑娘》这本书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同时,学生也会对“田螺姑娘”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进而产生阅读《田螺姑娘》整本书的浓厚兴趣。

(二)知晓全书梗概,激发阅读兴趣

全书梗概是整本书的高度概括。通过让学生了解全书梗概,既能够大致了解整本书的内容,也能够让学生产生进一步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正因为如此,在基于“快乐读书吧”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引领他们清晰了解全书梗概。

以指导学生阅读民间故事《八仙过海》为例,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中搜集一些关于八仙过海的视频、音频资料等。之后,利用视频编辑软件,围绕《八仙过海》的故事梗概,潛心制作一段形象、生动、简洁、有趣展现全书梗概的微视频。紧接着,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这段微视频,让他们清晰、直观地了解《八仙过海》的全书梗概,即八位神仙各显神通,用自己的法器个性化过海,并共襄盛举的情景。聚焦该微视频,学生不仅了解了《八仙过海》的全书梗概,还产生了阅读这本书的浓厚兴趣。

除了以微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全书梗概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微演讲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全书梗概。

(三)领略书籍特色,激发阅读兴趣

不同的书籍,有其不同的特色。诸如,语言、思想、文化、情感等方面的特色。这些特色,是书籍与众不同的闪光点,也是学生产生兴趣的聚焦点。教师应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形象、生动、清晰、具体地向学生展示书籍的特色,以此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让学生快乐、惬意、尽情地漫步在世界名著的花园,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本着让学生领略、感知名著特色之目的,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感染力、吸引力的导语。如,同学们,《爱丽丝漫游奇境》是英国魔幻文学的代表作,整部书富有想象力、含有各种隐喻、彰显童真却又不失严肃等,都是其显著特色。《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整部书在写作手法方面新颖而灵活,在遣词造句方面幽默而生动,该书细腻、形象、有趣地描绘了关于瑞典的气象万千的图画,故事情节特别引人入胜,整部书具有文艺性、知识性与科学性。

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对整本书的特色有了清晰的认识,并且将会产生进一步领略、感知这些特色的浓厚兴趣。在各种特色的引领下,在浓厚兴趣的推动下,学生将会手不释卷的阅读整本书。

二、深层次指导阅读方法,为整书阅读赋能

高效地阅读整本书,必定离不开有效的阅读方法。在基于“快乐读书吧”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时,教师必须要深层次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有效方法。譬如,教师以将导读单作为一种媒介,将任务群作为一把推手,将问题链作为一条蹊径,并在导读单、任务群、问题链中敲门、恰当地融入阅读方法指导。

(一)以导读单为媒介,指导学生深度阅读

为了更好地发挥导读单在指导学生扎实、牢固掌握阅读方法方面的作用,教师应该围绕这本书的内容,潜心设计导读单。不仅如此,教师在设计导读单时,还必须要特别注意导读单的功能定位、文体导向和要素迭进。

一本书就是一片海。尽管一本书中蕴含的知识是海量的、所具有的价值是无限的。但是,因为学生的阅读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他们从书中获取的知识、价值也是有限的。因此,导读单的功能定位,是教师设计整本书导读单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即应该从整本书哪个角度、何种层面去挖掘整本书的知识、价值等。如,在围绕《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设计导读单时,教师可以分别从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气象万千的美丽图画等视角精心设计。另外,基于整本书的不同文体,譬如,寓言故事、民间故事、探险小说等,教师也应该设计不同的导读单。再则,教师还应该将教材中所学的语文要素融入到导读单之中。如,在指导学生阅读《田螺姑娘》时,教师可以在导读单中融入“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概括性地缩写故事”等语文要素。

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导读单为媒介,学生可以在知识、文化等浩渺如海的整本书中有的放矢地习得知识、传承文化,进而提升阅读整本书的实效性。

(二)以任务群为推手,指导学生深度阅读

以整本书内容为据,结合学生认知水平,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主题不同、内容不同、难度不同的各种任务,并将其有序、紧密地关联在一起,构成一个有趣味、有价值的任务群。以这样的任务群为推手,学生就可以达到深度阅读的目的,就可以掌握一些阅读方法。

例如,在指导小学六年级学生阅读高尔基的《童年》这本书时,教师围绕整本书的内容,精心设计了一个阅读任务群,具体如下:1.从书中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人物角色,或影响最深的人物角色,并从该人物角色的言行举止中提取相关信息,为该人物设计一张角色名片;2.从书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些情节,根据这些情节内容,与家人或同学创编情景剧并声情并茂地表演;3.赏读书中关于环境描写的句子,并以朗读或摘录的形式分享。

显而易见,上面任务群中的每一项任务都紧紧围绕整本书的内容,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通过循序渐进、卓有成效地完成每一项阅读任务,不仅可以达到深度阅读的目标,还可以逐步掌握一些阅读、鉴赏小说的方法。

(三)以问题链为蹊径,指导学生深度阅读

为了培养学生读思结合的习惯,以及引领学生有的放矢地阅读整本书,教师可以围绕整本书内容,潜心设计一条问题链。当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整本书时,他们的阅读会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与此同时,问题链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内化各种阅读方法。

以下案例是教师在指导小学五年级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时,设计的一条问题链: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属于什么体裁?创作背景是什么?2.《三国演义》中的典故有哪些?在本书中讲述了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分别是指什么?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三大战役”的重要意义是什么?3.刘备、孙权、曹操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很显然,问题链就仿佛是引领学生穿越整本书密林的一条蹊径。循着这条蹊径,学生就可以从浅尝辄止式的阅读转向深入浅出式的阅读,学生就能够抽丝剥茧、快捷高效地理解、掌握书中所蕴含的知识、文化等。

三、广视角评价阅读效果,为整书阅读助力

针对每一位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实际效果,有序、有效地进行跟踪式评价,能够助推整本书阅读达到一个新高度。同时,有效评价也能够让学生源源不断地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从整本书阅读中获得更多的自信心、成就感。在评价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效果时,教师可以分别从读书笔记、读书交流和读书细节的视角进行评价。

(一)从读书笔记视角评价

在基于“快乐读书吧”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时,教师不仅应该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还应该要求学生细致地做好读书笔记。从学生的角度分析,读书笔记是他们吸收、内化整书中各种知识的一条途径;从教师的角度分析,读书笔记能够较为清晰、真实地反映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情况。

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田螺姑娘》时,教师设计了一张导读单,并要求学生围绕导读单内容,根据自己的阅读实际,认真写好读书笔记,并及时上交。紧接着,教师可以逐一评价学生上交的读书笔记。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态度、深度、效度,可以发现学生在整本书阅读方面的进步、发展,可以了解学生在整本书阅读时形成的一些不良习惯、遇到的一些现实困难、产生的一些閱读困惑等。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评价读书笔记,了解导读单在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效益方面的优势与不足。

当然,教师除了通过批阅的形式评价学生的读书笔记之外,还可以通过分享的形式,邀请更多的评价主体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在线评价,据此更为细致、有效地评价学生的读书笔记。

(二)从读书交流视角评价

让学生以导读单为媒介、以任务群为推手、以问题链为蹊径阅读整本书,是教师基于“快乐读书吧”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有效措施。旨在引领学生分享读书收获、交流阅读感悟的读书交流会,则是学生全方位展示阅读成果、进一步提升阅读效益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为了更为科学、合理、客观、精准地评价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效果,教师可以从读书交流的视角进行评价。

以指导学生阅读《童年》为例,在指导学生自主、高效阅读这本书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读书交流会。首先,教师让每一位学生围绕自己的阅读收获,认真准备了一份简短的演讲稿。之后,在课堂中,学生可以在小组内畅所欲言地分享自己阅读《童年》的收获。紧接着,教师又让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在全班范围内进一步分享。最后,让学生在交流中达成深度阅读的目标,在交流中掌握阅读方法。

与此同时,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在读书交流会中的实际表现,要求他们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读书分享情况,客观、公正、细致、有效地对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效果进行评价。

(三)从读书细节视角评价

细节决定成败。阅读整本书,亦如是。倘若学生在阅读整本书时三心二意、囫囵吞枣,忽视导读单的作用,敷衍了事地完成阅读任务群中的每一项任务,肤浅的思考、分享阅读问题链中的每一个问题等,那么,他们的阅读效果必定欠佳。反之,如果学生在阅读整本书时,能够自始至终地关注每一处读书细节,那么,他们的阅读效果必定会大幅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在整本书阅读导读单、任务群、问题链中,增加一项评价环节,评价的主体可以包括学生自己、家长、同学和老师等,评价的形式可以是星级评价、小红花评价等。在以导读单为媒介,以任务群为推手、以问题链为蹊径阅读整本书时,学生可以对照导读单中的阅读视角、聚焦任务群中的各项任务、围绕问题链中的各种问题等,有的放矢地进行自我评价,或者,也可以诚挚地邀请家长对自己阅读整本书的各种细节,进行有效评价。

通过从读书细节的视角对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既能够让学生从有效的评价中积累更多的自信,也可以让学生及时摒弃一些读书陋习,逐步形成各种读书好习惯。

总而言之,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貌似微不足道实则举足轻重的“快乐读书吧”,是让学生开启快乐读书旅程的一个起始点,也是引领学生将阅读视野从单文本阅读转向整本书阅读的一个转折点。于小学高段语文教师而言,既要多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他们高质量地阅读整本书奠基,也要深层次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为他们高质量地阅读整本书阅读赋能,还要广视角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为他们高质量地阅读整本书助力。如此以来,在阅读整本书的快乐旅程中,小学高段学生就会扎实习得知识、广泛传承文化、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塑造品质、不断收获幸福,就会在书海中发现一个更好的自己!

猜你喜欢

阅读小学语文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