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高中班主任在叛逆期学生亲子关系中的作用

2022-03-03陈勤

文学天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亲子关系

陈勤

【摘要】作为高中班主任,经常会听到家长的抱怨:孩子进入了青春叛逆期,说不得罵不得,自以为是、对家长各种瞧不上爱答不理,脾气暴躁特别容易动怒,就是要和我们对着干!作为高中班主任,应对叛逆期学生的亲子矛盾,能起到哪些方面的作用呢?

【关键词】叛逆期 亲子关系 班主任作用

作为高中班主任,经常会听到家长的抱怨:孩子原来很听话的,怎么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已的孩子变了,变得不听话了、变得不爱学习了、变得想法怪异了、变得口气生硬了、变得蛮横不讲理了、变得没有孝心了、甚至变得不像自已的孩子了!

或许,此时他们正开始进入青春期(即叛逆期)了。青春叛逆期的到来并不是什么坏事,而是每一个人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说明孩子已经长大了,当他们度过这个阶段之后,他们就将步入成年人阶段。

从身心发展规律上来说,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三个心理叛逆期:第一个叛逆期:2-3岁(Terrible Two阶段),第二个叛逆期:7-9岁(儿童叛逆期),第三个叛逆期:12-18岁(青春叛逆期)。如果三个叛逆期,一定要排个名,那么青春期的叛逆,无疑是最令家长头疼的。

叛逆期的孩子不听话、不好管并不是孩子本身想这样的,而是自然发展现象,是因为孩子们进入青春期之后他们的生理、心理、思维都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孩子本身也会因此而焦虑、彷徨、烦燥、不解。此时他们更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尊重、沟通和包容,也更需要老师们的关心、爱护、理解和帮助,也正是我们“不该管太多”的时候。然而,恰恰相反的是,有些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该管的时候舍不得管,有些家长却在孩子长大了不该管的时候管得太严太多。

就在这个暑假,“烟花”来临前的那天晚上,我的QQ消息上收到了一个学生的求助:“老师,你能不能帮我劝劝我家长,我快要被逼疯了......”

我赶紧与学生联系,与学生沟通后发现是在当日亲子沟通中主要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矛盾:

1.家长对孩子缺乏信任。因为几次看到孩子的时候恰好他拿着手机,就认为孩子整天都是拿着手机在玩。

2.沟通中家长的权威观念使得亲子沟通无法正常开展。一旦孩子反驳就认为他忤逆家长,撼动了父亲的权威,要进行辱骂甚至动手的地步。

3.家长还喜欢翻旧账。总喜欢提及小时候的事。小时候成绩挺好的,都在90分以上;小时候很听话也不玩手机;小时候愿意跟着家长出门……

其实这个男孩子在班级里是表现蛮好的一个学生。面容清秀、循规蹈矩、能够按照学校和老师的要求努力完成各项任务,还是班级的班干部、老师的小助手。所以接到他的求助,我确实比较意外。第一时间我和孩子做了进一步沟通,做了孩子的思想工作,宽慰他及时调整情绪。同时听到孩子的控诉,我觉得事情还是比较严重的。为了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而出现大的伤害,我第二天就约了他的家长进行面谈。冒着大雨,我在星巴克见到了孩子的父母。从父母亲一起冒雨参与和我的会面,我心里就感觉,这个孩子的家长是很关心孩子的,对于孩子也是有很高的要求和期待的。

简短打过招呼后, 我表明了约见的来意。也请家长给我重新介绍了前一天亲子冲突的状况。

家长的介绍和孩子的控诉内容基本吻合,前一天父子之间确实出现了一次比较严重的冲突,也是孩子有史以来第一次大声地反驳了家长的批评。只是在描述事件本身时,双方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场,都觉得自己有很大的委屈和不满。

作为孩子的班主任,我其实很多时候都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以孩子的同理心和家长做了叛逆期孩子亲子问题的深入剖析。鉴于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也做了一定的沟通梳理。

在这个案例中,我觉得这个叛逆期孩子的亲子矛盾,最主要的产生原因是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理论的缺失,对孩子心理发展现状缺乏了解。没有提前做好迎接孩子青春期叛逆的准备工作,同时也是亲子沟通中,家长的表达方式过于简单粗暴。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变化,其实家长也需提前有所准备。比如:一是加强自我学习。预先看一些青春期家庭教育的相关书籍资料,随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表达方式变化,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孩子的变化有些是显性的,有些是隐形的;有些是激进的,有些是平和的。二是形成家庭合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兄弟姐妹要形成共识,青春期的孩子比较敏感,思想容易偏激,全家要共同陪伴,帮助孩子良性度过青春叛逆期。三是深化家校协同。监护人尤其要与班主任老师保持正常联系,得到班主任老师指导的同时,更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更能理性的教育引导孩子正确面对青春期所面临的各种困惑,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避免孩子发生早恋和涉染到其它不良行为。四是真心尊重孩子。这里所说的“尊重孩子”,其实更多体现的是教育的方式方法,要摒弃传统“家长制”的教育方式,多一些“朋友式”的沟通交流。家长要学会示弱,让孩子找到自信;要给孩子多一点自由和私密的空间,避免出现偷看孩子日记等事情的发生。五是张弛有度、点到为止。青春期的孩子有的表现得不爱说话了,可能是孩子和家长已经谈不上话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有更多的耐心,能正视孩子的优缺点,要保持家长对孩子“永不放弃”的心态,坚信“无论孩子变成什么样,他永远都是您的孩子”,永不放弃叛逆期“任性的孩子”。坚信一切都会过去的,办法总比困难多,不需要太过紧张,多赞扬、少批评,杜绝唠唠叨叨、没完没了。

基于此,我认为作为高中班主任,在叛逆期学生亲子关系障碍中,要努力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是跟家长保持良好沟通,教给家长一些与叛逆期孩子沟通的方法和相处的办法。

让家长学会尊重孩子。提醒家长千万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拿孩子的弱点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在与孩子接触时,多找孩子的优点,并多鼓励,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让家长学会换位思考。家长也是从青春叛逆期走过来的,只是没有自己的孩子表现得明显,所以面对孩子令人不解的行为,不妨换位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有了共鸣后就会理解孩子,能找出问题的症结。

让家长学会少谈成绩。同孩子交流,家长不要老以学习入题,这样只会让孩子心有压力,交流时,家长可以从家事入手,将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谈正事。

让家长学会控制情绪。如果家长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会导致孩子愈加抗拒。家长要学会调整心态,待双方冷静后,再去同孩子交流。

让家长学会允许孩子犯错。高中阶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小错是在所难免的。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犯一点小错、吃点小亏,不要过分束缚孩子的手脚。

希望家长能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孩子也能参与家庭的管理。希望家长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应尽量给予表扬。

第二是老师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提升自我,对每一位青春期的孩子能及时肯定、鼓励和表扬。中学生阶段,学生两极分化趋势明显,与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相比,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教育。泰戈尔说:“聪明的人懂得如何教育,愚昧的人知道怎样打击。”多找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谈谈心,帮助他们树立“我能学好”“我能成功”的信念,让他们真正感觉到老师在关心他、帮助他,永远不会放弃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促使其转变。要用积极、鼓励的教育方式代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表扬、赞美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更能使孩子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三是平时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更多的注重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要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情绪管理、学会沟通表达。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青少年往往缺乏正确的认知能力。这时候,要教会孩子学着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家长、老师,抱着宽容的态度理解他们,还应该把握自己,经常提醒自己,虚心接受老师和父母的建议,遇事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克制住自己烦躁和倔强的情绪。同时,青少年还要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发展自我价值。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年代,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都应善于发现青少年逆反心理中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陪伴他们一起平稳度过青春叛逆期,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和优良品质!77409B52-D1DD-4944-B905-4D4FF0853CB0

猜你喜欢

亲子关系
我好想逃离
班级原创心理剧《爸爸,你在哪儿》的探索与思考
大学生早年经历与青春期亲子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留守经历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微信朋友圈中大学生屏蔽父母现象探析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中亲子关系解读
亲子舞蹈特定价值的研究
代孕子女亲子规则认定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浅谈《傅雷家书》
社会工作介入再婚者家庭危机的个案研究